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觀看視頻

重陽節觀看視頻

發布時間:2021-10-17 22:22:49

1. 重陽節是什麼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重陽節,又稱「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 重陽節是什麼

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關於重陽節的來歷,大致有三種說法內。

1、據《續齊諧記》容記述:漢代桓景隨《易》學大師費長房游學多年。一天,費大師對徒弟講,九月九日那天應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聽從師言倖免於難,而未及撤離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災難,相沿成習。

2、源於漢代的道學。道家奉為經典的《易經》中,把奇數視為陽數,偶數視為陰數,陽數中「九」又被視為「極陽」,九月九日是兩個「極陽」相遇,所以稱作「重陽」。陽又表示鋼,重陽是「二鋼相逢」而相剋,所以被視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為了「解厄」,重陽習俗由此而來。

3、源於公元前五世紀春秋戰國時代的齊景公。九月初九的這天他帶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氣爽,心曠神怡,於是認定是個吉日。以後,每年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後人仿之,形成習俗。

但這3種說法究竟哪種正確,歷史學家和民俗學家們尚無定論。

3. 重陽節是什麼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節日時間:
農歷九月初九日

4. 求重陽節的來歷風俗的視頻素材,我想要做視頻

不想做作業吧。。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觀看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長壽老年人活多少歲 瀏覽:397
如何有效阻止老人給孩子吃零食 瀏覽:428
父母非要給親戚借錢怎麼勸 瀏覽:591
老年人脖子上長痣 瀏覽:776
退休工資能否凍結 瀏覽:237
長壽龜藍盤質量怎麼樣 瀏覽:819
去世沒報還有退休金嗎 瀏覽:751
齊白石50歲學畫 瀏覽:854
養老卡密碼應是什麼 瀏覽:35
老年人陰溝圖 瀏覽:907
50歲騷老娘們 瀏覽:550
高考體檢怎麼看耳朵 瀏覽:188
衡陽老年大學美術系老師 瀏覽:745
老人去醫院拉不出尿來怎麼辦 瀏覽:649
冷帶軋鋼工退休年齡 瀏覽:444
海珠區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549
吉林省一九年退休金上漲情況 瀏覽:198
出國加拿大勞務需要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85
重慶長壽高考成績 瀏覽:218
老人家視力模糊看不清東西是什麼原因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