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順父母才能愛國

孝順父母才能愛國

發布時間:2021-10-17 17:12:34

❶ 急求10條尊師、愛國、孝敬父母等時事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尚書·泰誓》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回師而重傅,則法存。
禮,答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荀子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學記》
三人同行,必有我師焉。
天地君親師。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作紅燭為後代點燃智慧之火, 化甘霖育桃李澆開理想之花。
民有尊師意, 黨開重教風。

❷ 怎麼樣孝順父母才算孝順

其實。即使我們現在做父母了。又懂什麼呢?
搞不好還不是把自己的情緒。冷漠。自私。控制欲。強加給孩子。

孝順情節。是一種心理疾病。
---------------------------------------
最可怕的不是狼。而是披著羊皮的狼。
最可怕的不是敵人。而是朋友。
牽著你鼻子走。控制你的人生。控制你的思想
裝好人。裝可憐。裝善良。裝仁義。裝愛心。
扭曲的人性。變成了妖性。就叫孝順
你越寬容他。他越要變著法子的控制你
偽善.
挖空心思。用很強的邏輯性。辯論。控制你的思想。
----------------------
什麼是恩。
有有求與你。你施捨與我。才叫恩。
---------
我沒求你。你強加於我。
這個不叫恩。
這個叫。強買強賣
-----------------------------
什麼父母生育了孩子?
他們為什麼生孩子?絕大部分是為了他們自己吧,。
為了他們自己的私心,還有為了他們父母的私心。
孩子哪裡會有選擇的權力?
----------------------------------
比如說。
1、你不想找我借錢。我強迫你借了我的錢。然後你花了。
2、然後我說。我對你有恩。你要感激我。
3、你要報答我。回借給我。
你覺得是什麼?我是不是在耍流氓?耍無賴?
再舉個例子。
----------
1、我強迫你,請你吃了頓飯
2、然後我說。你吃了我的飯。
3、於是你要感激我。
4、我對你有恩。你要報答我。
-----------------
你覺得我是不是流氓??無賴??
---------
強迫別人吃飯。說自己請了別人。最後強迫別人回請自己。
還要別人感激自己。
還說。那你當初別吃啊。既然吃了。就要回報,感激我。
要不你把吃的都給我吐出來。
-----------------
否則你就是沒良心。不道德。不孝順。這是什麼邏輯?強盜邏輯
孝順的邏輯。就是這個邏輯。
愛國的邏輯也是這個邏輯。
------------------
我強迫請你吃了頓飯。然後強迫你感激我。報答我。回請我吃飯。
你如果不幹。我就要求你把吃下去的吐出來。
你覺得我是不是在耍流氓?
這是屬於什麼行為??
父母有恩論。也是這套邏輯。
強迫別人接受了一份不能放棄的禮物。然後硬說自己對別人有恩。強迫別人感激自己。強迫別人報答自己。是什麼行為?
------------------------------
什麼是有恩?父母對我好?所以對我有恩?
那我對父母好。那我也有恩了
--------------------------
小孩子都能反映過來的問題。
----------------
哦。父母的恩重啊?那我對父母也不賴啊。也重啊。 哪裡差了?
----------------
我可沒跟父母提過什麼要求。
所以。父母對我沒恩。
可是。父母總是對我提要求。
於是我滿足父母。應該是我對父母有恩才對啊。
---------------------
要求我學習好。聽話。懂事。滿足不了。還要漫罵。
這個簡直就是流氓惡霸。地皮。
我被漫罵了。還要去滿足父母。簡直是恩重於山。
只能父母罵我。我不能罵父母。
我簡直是這個世界上少有的大好人。佛陀。菩薩了。
----------------
父母漫罵。毆打。奴役、利用我。反說對我有恩。說養了我。
這是什麼邏輯??? 這是赤裸裸的欺詐。恐嚇。

好象奴隸主。對奴隸就是這樣的。
漫罵。毆打。奴役利用我。
反說對我有恩。說養了我。
------------------
這不是父母對子女的態度吧?
這是奴隸主對奴隸的態度吧?
----------------
漫罵。毆打。反說養了我。要我報答他。高利貸啊?
這是地主。奴隸主。高利貸吧?
原來。父母有恩論。是奴隸主對奴隸有恩論?原來如此啊?
----------------
哦。你對我好。就是對我有恩。
那我對你也好。那我對你也有恩。
那就扯平了三。憑什麼說我欠你的?
----------------
強買強賣。然後說強迫有理。就是有恩。就是就是。
你不感激。不回報。不高價回報。就是無恥。就是沒良心。所謂的孝順。
我不欠父母的。父母該養我。沒養好。不怪父母。沒罵父母。就不錯了。就是心腸好了。
是賊喊抓賊吧。
1、我的命。是父母強迫給的。
2、給我了。就是我的了。
3、父母該養我。
4、既然沒養好。沒有獨立能力。就該繼續養。
-----------
本來該父母養我的。
本來該國家養我的。
該我的。最後成了。父母。國家。對我有恩??
什麼邏輯?
-------------
1、你不想要命這個禮物。
2、但是。我強迫你接受禮物。生命。
3、然後我說。是我送了你禮物。我對你有恩。你要報答我。
------------
1、父母強迫生育了孩子。孩子不怪父母就算好的了。居然還要別人感激自己。報答自己?

2、既然生了。那父母就該養子女。否則就是連禽獸都不如。禽獸都要養子女。

3、既然是上天的意思。那子女就不欠父母什麼。父母對子女也沒什麼恩。
---------------
4、什麼是恩。我求你。你施捨我。才叫恩。
所以。
1、子女沒對父母提要求。
2、而父母對子女提了很多要求
3、所以。是子女對父母有恩。
-------------
明明是父母自私惡毒貪婪。反罵子女無恥。不道德。沒良心。賊喊抓賊
父母養子女。是天理。
子女養父母。只是人道主義。是施捨。不是該子女養父母。
-------------
別人不想吃。
你主動。請了別人吃飯。強迫別人吃了。
別人沒義務。回請你。
是不是這個道理?
---------------
孝順只是人道主義。
-----------------------------
父母養育子女。是天理。是義務。
子女贍養父母。是人道。不是義務。
------------------------------------
子女不欠父母的。是施捨給父母。父母對子女根本沒有什麼恩惠。
------------------------------
1、通過法律途徑把人道主義。義務化。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社會畢竟還沒進步到那個地步。

2、但是不能扭曲事實的說父母對子女有恩。

3、大部分中國人的心理疾病根子是從這里來的。如果這個不糾正。那麼其他就無從談起。

4、從父母有恩論。延續到祖國有恩論。再延續到婚姻專一論。最後人都瘋了。
-----------------------------------
1、出於自私動機。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恩惠。
2、強迫別人感激自己。借口是對你有恩。
3、強迫別人感激自己。抬出道德大旗。
4、這種行為叫什麼行為?叫強買強賣。
5、這種人叫什麼人?叫流氓?
6、一再強迫別人感激自己。
這叫什麼思想?叫自私成性。
叫什麼行為?叫流氓成性。
---------------------------------------
流氓了之後再流氓。。有點先奸後殺。再奸再殺的味道了???
如果你們認為這種思想和行為。是道德的之根本。所謂百善孝為先的話??
那中國這個社會,可以說是個沒有道德的國家。
只有流氓思想和行為的一個國家。
---------------------------------------------
1、如果父母是出於無私的目的。生育了子女。子女自然感激父母。自然會贍養父母,

2、如果父母是出於自私的目的。生育了子女。子女自然對父母沒感情。你能強迫他對父母有感情嗎?強迫的了嗎??
-----------------------------------------------------
1、雖然父母給你命。養育你。最後都是為了父母自己。
2、所以必須對父母有感情?沒有感情也要用道德強迫你有。,
3、你真的對如此自私的父母,有真感情嗎??
4、原來你對父母的感情,都是被道德強迫出來的啊??
原來如此啊???
---------------------------------------------------
我要強調的無非是2點
1、不必感激父母給了自己生命。以及養育了自己。
2、孝順應該換為人道主義。雖然父母自私。但是子女不能自私。要人道的對待老人。
-----------------------------------------------
用道德強迫子女贍養父母。是必須的。
用道德強迫子女對父母有感情。就荒唐了。
感情是不能強迫的。
-----------------------------------------
天下沒有不好的父母。天下沒有不好的祖國。
1、於是。你必須愛父母。必須有感情。強迫你有。
2、你必須愛國。愛祖國。必須有感情。強迫你有。
忠君愛國。是大孝。大愛。
強迫你愛。否則就是不道德。
----------------
實際情況是。
很多父母很自私。很多祖國很不好。
1、不必感激父母。
2、不必愛國
------------------------------
1、不愛父母。不愛國。和道德無關。
2、沒有不道德的感情。感情無所謂道德。
----------------------------------------
1、感情是強迫不了。不受道德約束的內在行為
2、約束外在行為的。才叫道德。
2、感情不是道德。
--------------

一、為什麼感激和贍養父母?那是因為後天培養了感情。世界上沒有先天感情。
你之所以愛父母,贍養父母,是因為你愛父母。有交情。
感激他們,因為愛你。所以生育了你。
而不是因為他們出於自私動機。才生育了你。你感激的是父母對你的愛。
父母沒把我生來就丟了。養育了我。
那是他們有天良。
他們的天良。是誰給的?是上天。
你自己想要有天良。有良心。有人性。想有,就能有嗎??
----------------------------------
感情是上天給的。
植物怎麼就沒感情?上天怎麼沒給植物感情?
----------------------
是上天賦予了父母生育的能力。才有了你。
如果老天沒給父母生育能力。你如何出生?

是上天給了父母養育子女的能力。
很多人還沒有能力養育子女。因為上天給他的命運不夠好。
要感激的話。就去感激上天吧。給了父母生育能力。給了父母養育你的能力。
父母生育你的目的。如果是出於自私的動機。那麼。我們只感激上天
------------------------------------------------------
至於養育之恩。連我們父母在內。都是靠地球養活的。
是父母想要生個孩子。是為了父母自己的私慾

❸ 為什麼愛國主義教育要從孝道做起

但態度一定要平和,不能傷害他們的心!孝順父母要從小事做起,沒事打個電話,問問父母好嗎?缺什麼東西嘛。周末的時候找點時間和父母在一起聊聊天,並告訴二老你生活的很好。父母小病常問候,父母大病窗前伺候。為人子女百行孝為先。..

❹ 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孝敬老師

這完全式做為一個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的宣誓啊

這很好,我覺得我們就應該這樣,愛學習,能更好的生存與於這社會

愛勞動,這是中華傳統美德,愛祖國是必須的

孝敬是必須的,父母養育我們不容易,老師教導我們不輕松

我們要感懷

❺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談什麼愛國就是瞎扯了

百事孝為先,如果這個人不孝順 那就敬而遠之 不管的朋友還是戀人

❻ 愛國及孝道的詩句。

孝道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出自(明)《增廣賢文》。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出自《家語·弟子行》。
愛國
1、位卑未敢忘憂國——宋.陸游《病起書懷》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黃遵憲《贈梁任父母同年》
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魏.曹植《白馬篇》
4、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戰國.楚.屈原《國殤》
5、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王昌齡《出塞》
6、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唐.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揚子江》
9、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10、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唐·李白
11、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明·於謙
12、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宋·陸游
1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
14、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唐·李夢陽:
1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16、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17、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18、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1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20、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宋)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❼ 如何熱愛祖國,孝敬父母 主題班會教案

孝敬父母(主題班會教案
〖教學背景〗

1、 國家教育部去年頒布了《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要求學校抓住不同的切入點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其重點教育內容之一。「孝道」歷來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最基本的內容,也是中國傳統美德中做人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根據《教育大綱》的要求,對於學生進行\"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傳統美德教育。

2、 如今的初中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一來到世上就被父母當成掌中寶呵護著,認為父母給兒女做牛做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明白父母對自己的希望和期待;他們總覺得父母嘮叨、麻煩,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卻從來不會從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不懂得體諒父母生活的艱辛與勞累,那就更談不上去關心和孝敬父母了;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學生進行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顯得尤為迫切。

〖教學目的〗

1、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即讓學生懂得為什麼要孝敬父母。

2、讓學生學會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體諒關心父母,與父母和諧相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以實際的行動孝敬父母,即讓學生懂得怎樣去孝敬父母。

〖教學重點〗 怎麼樣孝敬父母

〖教學過程〗

一、 聽閻維文的歌曲《母親》創設情境導入主題

附歌詞: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 你愛吃的(那)三鮮餡有人(他)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啊,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啊,不管你走多遠,無論你在幹啥,到什麼時候也離不開,咱的媽。你身在(那)他鄉住有人在牽掛,你回到(那)家裡邊有人沏熱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淚,你露出(那)笑容時有人樂開花,啊,不管你多富有,無論你官多大,到什麼時候也不能忘

問:為什麼不管你多富有,無論你官多大,到什麼時候也不能忘?引出主題:孝敬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要孝敬父母 二、感受父母崇高、無私和偉大的愛:為什麼要孝敬父母(感念親恩)

a、初步感受

1、讓學生看圖片,認識兩個人:父親,母親。教師明確:母親永遠給我們擋風雨,父親一直牽著我們的手;父母的愛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裡的一束光明。父母的愛是崇高的、無私的和偉大的!

b、深入認識

1、老師講有關父母關心愛護兒女的真實故事。

①六旬老父捐腎救子: XX年2月,湖北60歲的農民父親胡介甫將自己的腎臟移植給了患「尿毒症」的兒子,固執的父親不容拒絕地告訴兒子胡立新:「沒什麼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寧可自己沒命,也不能看著你死!

②年輕母親捨身救兒: XX年8月27日下午,沈陽市五里河公園5歲的男孩童童掉進鯊魚池。35歲的母親劉燕當時也顧不上將手上的相機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鯊魚池中將兒子救出。劉燕在接受采訪時只說了一句話:「兒子就是媽媽的全部。」

提問學生:從上面的故事裡你看到了什麼?

2、學生講自己和父母的故事:父母為我們做了很多很多,請講:①父母令你最感動或者最難忘的一件事②父母令你最高興的一件事

3、父母並不能每時每刻都在做令兒女特別感動的事情,有的學生甚至沒有過這種體驗,但他們平凡的工作足以令人感動。請學生講一講父母平凡而辛勤工作:父母做什麼工作?什麼時候上下班?工作時間長嗎?你覺得你的父母辛苦嗎?他們為什麼要這樣辛苦地工作呢?

4、聽聽父母的心聲。請家長發言談培養孩子的感受。

5、播放歌曲《天下父母心》送給家長及在場所有人的父母。

附歌詞:吃了多少苦 受了多少累 你們為撫養兒女 遭了多少罪 頭發白了 不會再變黑 皺紋添了 不會 再消退 起過多少早 貪過多少黑 你們為培養兒女 多少心也被操碎 眼睛花了 走路已駝背 牙 齒掉了 說話常瑣碎 常言說 可憐父母心 直到我們有了兒女 才能真正體會 最感動就是天下父 母心 兒女長大要去飛 老人怕給添累贅 換一杯茶水 鋪一下床被 問一問飯菜 合不合口味 父 母如今 到了這個年歲 健康長壽 多少錢也買不回 常言說 可憐天下父母心 直到我們有了兒女 才能真正地體會 最感動就是天下父母心 老人健康長壽 多少錢也買不回

6、心靈表白

同學們現在你們有話對爸爸媽媽說嗎?現在你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一句是什麼?

二、 如何孝敬父母?(學會做人)

就像前面歌曲里的歌詞所說:①父母為我們吃了多少苦 受了多少累,那麼我們該怎麼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教師講一個古代兒子孝敬老母親的感人故事:《挨杖傷老》: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無論母親打多重,他都沒有怨言不掉眼淚。可是,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哭得很傷心。母親覺得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什麼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時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不如以前,體力微弱。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並不是疼痛不能忍受。」

學生評價韓伯愈(是一個孝子,性格善良,孝敬母親)

②講一個現代兒子孝敬母親的感人故事:XX年9月底,在深圳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的田世國得知母親劉玉環患尿毒症後,偷偷跑到上海中山醫院作了血樣檢查;配型成功後,瞞著母親,毅然將自己的一個腎臟移植給她。 問:從這個真實的故事裡你看到了什麼?

2、 請每個學生寫幾句簡短的話概括:談一談怎樣孝敬父母?

讓同學讀一讀自己寫下的話,請家長點評,談關於孝敬的看法 3、父母很希望聽到兒女祝福的話語,如果要寫一句祝福的話在父母生日時送給父母,應該怎麼寫? 比一比誰寫得好

4、下面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現,哪些是同學們做得最好的?請講一講讓同學們學一學

①了解父母各個方面(如:爸爸媽媽的工作是什麼?辛苦嗎?爸爸媽媽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麼、你了解爸爸媽媽的身體健康狀況嗎?你爸爸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

②尊敬父母,對父母有禮貌,聽從父母的正確教導,不當面頂撞父母,不和父母發脾氣

③生活節儉,無浪費現象,不亂花錢,不向父母提過高要求

④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父母負擔。

⑤有心事主動和父母說,經常與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溝通)

⑥碰到一些比較重大的事情,要和父母商量,徵求和認真考慮父母的意見.。

⑦外出時,在徵得父母同意後,應把去向和時間告知父母(未成年人保護法)

⑧努力學好各門功課,經常主動向父母匯報自己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不讓父母操心

⑨父母親有做得不對的地方要誠懇的指出(實話實說)

5、巧解孝敬誤區:學生討論下面同學的做法

①有一位成績優秀的學生,父母對他的期望很高,他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每天一回家就馬上學習。最近學校開展孝敬父母的活動,要求學生在家能幫助父母承擔一些家務勞動。但小林卻說:「學習成績優秀就是孝敬父母,其他都是多餘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學習成績再優秀也不行)

②小剛是一名初一學生,在學校里活潑開朗,可回到家卻不願和父母講在學校的事,有什麼心事也不願和父母講,總是一個人獨自呆在屋裡。問他為什麼,他說:「父母只會嘮叨,和他們沒什麼好說的。」(缺少溝通)

③在課堂上,老師批評現在社會上一些不贍養父母的錯誤行為。小明說:「等我工作後,每月都給父母生活費就行了。」只是每月給父母生活費就是孝敬父母嗎?(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在精神上讓父母感受到子女的愛更為重要)

④一位學生在接受了孝敬父母的教育後寫下了一段話:為了我們的媽媽,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將來讓媽媽過上幸福的生活,不再讓媽媽做又苦又累的生活,讓媽媽過世界上最好的生活!媽媽,等著我給你過最幸福的生活吧。

5、除了要孝敬我們的父母之外我們還要孝敬爺爺奶奶和身邊的老人,最後請聽有關孝敬的歌曲:《孝敬父母》

附歌詞孝順是疼愛 孝心是祝福,孝敬就是幫父母忙忙家務下下廚,瓜果梨桃買給父母嘗嘗鮮,訂份晚報常為父母讀一讀,孝敬父母 常把愛當作兒女的禮物,父母的一顆心 圍著兒女轉,孝敬父母讓老人想起兒女就滿足,孝順是疼愛 孝心是祝福,孝敬就是陪父母嘮嘮家常散散步,趕上長假多帶父母去旅遊,星期禮拜常跟父母住一住,孝敬父母 常把愛當作兒女的禮物,父母的一輩子 吃了多少苦,孝敬父母讓老人的晚年享享清福

教師總結發言:

剛才這首歌唱出了孝敬父母的一些具體作法,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通過這節課我們對如何孝敬父母也有了深刻的認識,其實孝敬父母並不是要求我們以後轟轟烈烈的去為父母做什麼大事,而是要求我們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有時候關心孝敬父母,就是陪父母聊聊天,就是一個祝福、一句問候、一朵鮮花、一個擁抱,甚至只是一個微笑。雖然父母愛我們並不想過要什麼回報,但是只有父母付出的愛,沒有我們回報的愛,這愛是不公平的。除了父母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關心我們的人,我們的老師、同學和朋友,甚至我們的祖國都是關心我們的。所以只有互相付出愛,一個家庭才能美滿,人們在學校里、在社會里才能和諧相處;大家都能獻出愛國家才能興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結束)

附教案設計思路:關於對學生進行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我認為首先必須認識到關於對學生進行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詳見教案中的教學背景), 這樣我們才能避免應付式的教育,才會更有熱情的去做得更好。其次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主要涉及到兩個方面,一是為什麼要孝敬父母,即感念親恩的教育。二是怎麼樣去孝敬父母,即學會做人。那麼如何去處理這兩個方面的關系?如果學生不知道為什麼要孝敬父母,那麼就談不上怎麼樣去孝敬父母了,所以讓學生學會感念親恩是非常必要的,但這不是孝敬教育的最終目的,孝敬教育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學生懂孝敬,會孝敬,能在實際行動中表現出來,這應該是廣大父母最願意看到的。如果只注重用親情體驗來進行為什麼要孝敬父母這方面的教育,而忽視(不具體)實際行動的教育,可能會出現「學生懺悔、感恩的淚水流得多,孝敬父母的實際做法卻懂得太少」的現象,也就是說學生明白要孝敬父母、樂意孝敬父母,卻不懂如何能做得到、做得好。這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在整個教案中,怎麼樣去孝敬父母這個環節是很重要的,不能形式化。再次是歌曲運用的問題,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時候,我認為不能忽視音樂感染和震撼的力量,可以說在某些時候老師的千言萬語往往比不上一首好的歌曲。本教案中一共用了三首緊貼主題,內容具體的歌曲,第一首《母親》讓學生初步感受父母的愛,以此創設了一個極妙的氛圍導入主題。第二首歌《天下父母心》唱出了做父母的艱辛和對子女無私的愛心,是對為什麼要孝敬父母的最好回答。第三首歌《孝敬父母》更是貼切的回答了怎麼去孝敬父母這個關鍵的問題。

❽ 孝敬父母是因為他們養育了我們,那為什麼要愛國,為什麼要有同情心,為什麼要助人為樂,這些東西和真理之間有

這個問題,我都知你想要一個理論一點的答案,因為有的時候真的不知道感情付出是為什麼。。。

所以睞,我建議你去看弗洛姆的《愛的藝術》,看完有興趣還可以再看他的《逃避自由》,這個就更深入一點,更理論一點,也更令人信服一點。

簡單的來說(完全是抄襲弗的研究~~毋介意),人是害怕孤獨的,在我們一生的過程中都不斷的尋求可以歸屬的事物,事物就可以是人,一個權威,一個概念。小時候是父母老師,進入社會有民族觀念,時時刻刻和身邊的人一起想要趨同。。。不知道你能不能明白,社會中任何人之間發生的任何形式的感情,本源都是人的孤獨感。

這個應該可以解決至於可能引起你困惑的「有沒有真情」這個問題,因為真情流露乃我們的本性。

至於~~你實際上可能更為困惑的問題——為什麼要把情感程式化,標語化?我想,是人們都喜歡規范,有些時候也是出自某些人的私心。比如說一個國家的zhengdang要想鞏固權力就要宣傳一些愛國主義的思想,但是這思想能被接受的根本原因是在人的本性裡面有根。對父母對他人的愛護,尊敬,對生命的珍重等等美德在很大程度上會讓社會和諧,所以人們也就不遺餘力地宣傳了。你只要記住,存在即為合理,順應自己的本心,追本溯源看清實質,自然會雲開霧散。

❾ 寫5條愛國、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名言

1.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2. 父母者,人之版本也。——司馬遷權

3.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4.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5.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6.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7.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8.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9.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10.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閱讀全文

與孝順父母才能愛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關於英語和孝敬的手抄報內容 瀏覽:21
葵潭鎮敬老院怎麼樣 瀏覽:765
山西農葯廠退休年齡是 瀏覽:44
兒子對父母的孝順檢測方法 瀏覽:787
盡孝順的詞 瀏覽:964
山西省榮軍養老院價格 瀏覽:308
上海養老院按天數收費 瀏覽:134
老人厚指甲怎麼修 瀏覽:791
宜陽縣醫院體檢多少錢 瀏覽:551
年近50歲的男人 瀏覽:376
父母的人脈為什麼很深 瀏覽:694
教人孝順的古文名句 瀏覽:718
湖北養老保險電話 瀏覽:431
出納50歲可以退休嗎 瀏覽:333
懷化市老年大學報名 瀏覽:645
洋橋養老院怎麼樣 瀏覽:595
接山敬老院 瀏覽:917
胡錫進父母多少歲 瀏覽:444
網吧怎麼上養老保險 瀏覽:194
按摩養老穴有什麼作用 瀏覽: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