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兒女的孝敬心心得體會

兒女的孝敬心心得體會

發布時間:2021-10-10 04:20:50

❶ 孝道心得體會600字

孝道心得體會
古語道:百善孝為先。孝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品質。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做兒女穿的、吃的、用的都是父母們辛辛苦苦掙來的。衣服上的每一根絲線都滲透著父母的汗水,都寄託著父母的祝福和期盼。
同學們,那我們要怎麼報答自己的父母和長輩呢?
平時里,父母工作很忙,我們應該讓父母少操心,努力學習,做個好學生,讓父母少一份擔心,多一份放心。
生活中,要關心老人,尊敬長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他們的貼心人。
記得兩個月前,我的小狗去世了。我無法排除內心的悲傷,但我卻沒有想到,爺爺比我更悲傷。國為一般都由爺爺來照顧。就在小狗去世那天,爺爺不知心裡有多傷心、多痛苦,甚至還偷偷地哭泣。我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安慰爺爺說:「爺爺,別傷心了!人生的路上會有許多挫折,您不能因為一個挫折而放棄!」爺爺經過我多次勸說,終於從悲傷中走了出來。
還有一次,奶奶生病了,爸爸媽媽又不在家。雖然我不會做飯菜,但是我毫不猶豫的炒起菜來,雖然味道不怎麼樣,但是奶奶高興的豎起大拇指,誇我懂事。我能為奶奶做事真自豪!
「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孝心的存在,爭做孝道好少年。

❷ 孝敬長輩的心得體會

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以父母的衰老為代價的,不知不覺間自己也為人父母了,此時方才深覺父母當初養育我們的不易。在我們感念親恩的同時,也想到為人父母的自身素質,為人父母的教育方式將直接影響到子女以後是否成器,不禁也令人汗顏。 不知道有多少次在電視、新聞、各種媒體上看到,老人孤苦無依,養大眾多孩子卻無一人孝養的報道,老人的白發,破衣、哭訴,和無助乾枯的眼神,每每讓我喉頭哽咽和腹中氣脹。現場的訪問讓我們看到這些用冠冕詞彙掩蓋著自己不孝養的種種理由:說爹娘,不愛我,孝也無情。弟兄姐妹那麼多,憑什麼就我養。沒能力,先顧了小家裡的妻兒....良知和理智在慾望的淫褻中日漸消亡。我不知道是什麼消磨了這些人的意志,抹殺了這些人的感情,使得人沒了親情、人性和良知。 孝道自古有孝、順二義,孝易順難。孝無貴賤之分,能孝養父母的時間是一日一日的遞減,如果沒去把握與父母相聚的時間來孝養他們,等到想來報答親恩的時候,才思親、痛親之不在,『子欲養而親不待』?盡孝有時候也並不全是用物質來衡量的,電視上一個公益廣告,老人在家辛苦一桌的菜,可每個兒女打電話來都是問音響好不好,還有什麼缺乏,然後給老人個理由不回家吃飯就各自去尋歡,最後的鏡頭是老人在空大房間的沙發上歪睡,手邊的遙控和電視的沙沙聲,道盡寂寞。 「孝為百行先」,從古到今歷來都以是否孝順父母作為道德評價的重要標准,孝順父母,既是傳統美德,也是精神文明和道德規范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孝順不扶養的人,他還會關愛什麼? 但我們是不是還應該開始用冷靜的眼光觀察,用冷靜的耳朵聽聞,用冷靜的心情處理,用冷靜的頭腦思考。同是養了孩子,有的孝順無比,有的卻是如此禽獸不如?難道和父母的教養就全沒了關系?難道那些不孝順的就是天生劣根?或者是信佛者說的報應輪回? 只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過上一種生活:夕陽樹下,在那悠悠而來的晚風里,一張張皺皺紅潤的臉,印在晚霞的老樹上,沒有哀嘆,卻掛著一絲可掬的笑容。 四: 孝順,孝順,是近來大腦里閃現最多的一個詞彙。今天我想談談思考過後我對於「孝順」的認知,僅僅是個人意見,不具普遍性,各位有異議的同學,歡迎大家各自保留意見,亦可一起討論,歡迎跟貼或來電。 所謂孝順,需要從「孝」和「順」兩個方面來考慮。孝——孝敬,中華兒女自古尊崇孝道,這是美德,也是為人之本,「一個懂得孝敬父母的人,一定壞不到哪兒去。」——忘了是誰說過的,確實有道理,這也是我結交朋友的一個原則。另外一個方面呢,順——順從,我們從小被教育最多的就是「聽話」,真沒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會成就我們怎樣的人格,從小事事「聽話」,那麼長大以後,中華民族是不是就成了一個「聽話」的民族呢?嗬嗬,可悲吧。所以說,一味的順從可真不是完全的孝敬啊,至少事事得講原則。不講原則的順從,弄不好就會害了自己,還得害了老家兒,再不濟還得捎帶著傷了幾個無辜的墊背之人。想想只是當時自己沒有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來處理事情,才會搞得這樣糟糕,再不幸者或許真會影響到今後的生活,何苦來的? 我們自從一出生就是沒有選擇地來的這個世界,爹媽給了我們生命,從那個時候起,我們就不是為自己而活的。我一向認為我們之所以來到人世走這么一遭,實則就是為了還債,尤其是還父母的債。也許我是有些極端,所以我想我是能夠理解寧的決定吧,至少是從這個角度講,就因為他是他,就因為我是我,所以我們都沒有做錯什麼。 不想去刻意評價什麼人或者什麼事,本無絕對的對錯之分,每個人心中自有個衡量的標准,也許我們這類人認為的錯,在另外一些人甚至是一個人,認為那就是對,也對啊,你不能說人家是錯啊,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觀念不同而已。各自保留意見吧,只要我們堅持做個好人,每一件事情都能做到問心無愧,就很不容易了。

❸ 孝敬父母的心得體會600字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寒假中,「孝心作業」讓我懂得了很多,知道了父母的不容易………..

當我給爸爸媽媽端茶倒水、垂腿梳頭的時候,爸爸媽媽是那麼的高興,心裡的喜悅都從臉上寫了出來。盡管他們知道這是學校留的我必做的作業,仍然感到很欣慰。回想起來,我為父母做的太少了,而父母卻無私的為我奉獻著他們的一切。頓時,我感到十分的慚愧。

在為爸爸媽媽服務的那一天時,我想爸爸媽媽是多麼希望那一時刻能夠停留片刻,吃著我蒸的飯,都贊不絕口,說:「我女兒真行!!~是啊,我吃著自己做的飯都那麼香,何況是父母呢?

和爸爸媽媽的親情談話時,爸爸媽媽給了我很多鼓勵,是啊,我應該努力奮斗,考上我理想的大學,完成我做一個著名導演的夢想。在不久的將來,希望在哪幾部電視連續劇上能看到我的名字,讓爸爸媽媽高興。長大之後,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將來就算工作再忙,也要三天兩次的多陪陪爸爸媽媽聊聊天,因為我知道這是天下間的父母等到自己的兒女成功之後最想要的,也是最渴望的。總之我一定要讓爸爸媽媽快樂,讓他們為我自豪。

人人都知道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無私的愛,卻沒有多少人真正地學會了感恩這至親的親人。在這個世界,父母是最疼愛我的人,是父母賦予我血肉之軀,養育我長大,又教會我們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做一個有用的人。父愛是山,偉大堅實而又廣博,他教我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製。母愛是海,溫暖無私而又細膩。你教會了我們如何用愛去善待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只要你珍惜起生活中的幸福點滴。爸爸講完題後,我仍不明白時,老沖著自己發火和媽媽的嘮叨,這些都是他們賜予我的愛!!!~

從今以後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孝敬父母,不是像以前一樣享受著父母帶來的愛,而是我給他們帶來的關懷。

❹ 小學四年孝道心得體會範文

古語道:百善孝為先。孝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品質。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做兒女穿的、吃的、用的都是父母們辛辛苦苦掙來的。衣服上的每一根絲線都滲透著父母的汗水,都寄託著父母的祝福和期盼。
同學們,那我們要怎麼報答自己的父母和長輩呢?
平時里,父母工作很忙,我們應該讓父母少操心,努力學習,做個好學生,讓父母少一份擔心,多一份放心。
生活中,要關心老人,尊敬長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他們的貼心人。
記得兩個月前,我的小狗去世了。我無法排除內心的悲傷,但我卻沒有想到,爺爺比我更悲傷。國為一般都由爺爺來照顧。就在小狗去世那天,爺爺不知心裡有多傷心、多痛苦,甚至還偷偷地哭泣。我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安慰爺爺說:「爺爺,別傷心了!人生的路上會有許多挫折,您不能因為一個挫折而放棄!」爺爺經過我多次勸說,終於從悲傷中走了出來。
還有一次,奶奶生病了,爸爸媽媽又不在家。雖然我不會做飯菜,但是我毫不猶豫的炒起菜來,雖然味道不怎麼樣,但是奶奶高興的豎起大拇指,誇我懂事。我能為奶奶做事真自豪!
「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孝心的存在,爭做孝道好少年。

❺ 孝道心得體會300字左右

孝道心得體抄會

古語道:百善襲孝為先。孝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品質。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做兒女穿的、吃的、用的都是父母們辛辛苦苦掙來的。衣服上的每一根絲線都滲透著父母的汗水,都寄託著父母的祝福和期盼。
同學們,那我們要怎麼報答自己的父母和長輩呢?
平時里,父母工作很忙,我們應該讓父母少操心,努力學習,做個好學生,讓父母少一份擔心,多一份放心。
生活中,要關心老人,尊敬長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他們的貼心人。
記得兩個月前,我的小狗去世了。我無法排除內心的悲傷,但我卻沒有想到,爺爺比我更悲傷。國為一般都由爺爺來照顧。就在小狗去世那天,爺爺不知心裡有多傷心、多痛苦,甚至還偷偷地哭泣。我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安慰爺爺說:「爺爺,別傷心了!人生的路上會有許多挫折,您不能因為一個挫折而放棄!」爺爺經過我多次勸說,終於從悲傷中走了出來。
還有一次,奶奶生病了,爸爸媽媽又不在家。雖然我不會做飯菜,但是我毫不猶豫的炒起菜來,雖然味道不怎麼樣,但是奶奶高興的豎起大拇指,誇我懂事。我能為奶奶做事真自豪!
「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孝心的存在,爭做孝道好少年。

❻ 孩子落實孝道的感受

孝敬父母,將孝道落實到實處;孝敬父母,並不只是嘴上說說而已,還需要我們的身體力行。要想做到孝敬父母,將孝道落實到實處,首先得做好以下幾點。
孝敬父母 常回家看看
1、孝敬父母,養身是基礎。
養身是指:對老人的吃、穿、住、行、醫等方面,樣樣都要想的周到,做的周全,事事都應達到最佳狀態。無論那方面都要做好,只要條件允許,有好的絕不提供差的。例如,吃的要可口,要有營養,要易消化。住、穿的條件應達到,舒服、可體,作到冬暖夏涼;就醫方面,對老年慢性病應常年預防,常年治療。另外還應做到經常體檢,早發現早治療。如若住院,更要護理好,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養兒防老啊,老人有病時是最需要我們的時候,絕對要做好。《弟子規》上有一句話說: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這是說老人有病卧床不起,作兒女的要親自喂飯,喂葯,白天黑夜不離開床。老人行走時更要注意看管,必要時還要把摻扶或者用車子帶著轉轉,樣樣都應達到體貼入微。
2、孝敬父母,養心是關鍵。
老人的需要,既有物質方面的,又有精神方面的,孝敬父母,既要養身,又要養心,而且養心更重要。養心是指作兒女的要從愛心出發去孝敬父母,想父母所想,急父母所急,做父母所需,經常使父母處於一種精神愉快的狀態。
曾國藩先生曾說:養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不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養親以得歡心為本,意思是:孝敬父母應以讓父母歡心高興為目的。
子游曾問孔子:什麼是孝道?孔子說:現在所謂的孝,一些人以為能夠養活爹娘就算孝了。如果這樣是孝的話,那麼你家也能養活狗馬啊,所以,如果對父母不是用愛心去敬去孝,那麼與你家飼養狗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孔子又說:作為子女雖然也為老人幹了一些活,也能讓老人吃上飯,但是在老人面前經常沒個笑臉,這樣怎麼能算作孝呢?
前年春節晚會上有個小品,名字叫《糧票的故事》,講的是老年人經常愛講幾十年前的事,一件事往往反復講多遍,而且還說的津津有味,作為兒女的,為了讓老人高興,一定要細心聽,還要作好配角,並且要多了解當年的事,作為和老人聊天的資料,以達到讓老人高興的目的。老年人愛嘮叨,甚至一嘮叨就沒完,作為兒女一定要耐心地去聽,並要和老人一塊嘮叨,以讓老人心情愉快,這可以說是從心上去孝啊!
真正的孝順,應該是對老人既要有物質上的供養,生活上的照顧,又要有情感上的慰藉。既要使父母在物質上有保障,更要讓父母在精神上能享受到天倫之樂。作兒女的要時常把愛心作為孝敬父母的禮物!用愛心去孝敬父母。
3、孝敬父母,要常去探望。
一位哲人說:世界上只有一種愛是無私的,那就是父母對兒女的愛,父母幾乎把全部心血都無私地給了我們,我們給父母多少呢?我們若能把自己心血的一半乃至四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留給父母,也可成為當今孝子啊!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想一想,父母是如何對待我們的,而我們又是怎麼對待父母的,是不是我們欠父母的太多太多了!
常回家看看,找點空閑,找點時間,讓漂泊的心靈回到永遠的客棧,讓心頭的牽掛化作圓月高懸,讓父母綻開歡喜的笑顏。帶上你的良妻,帶上你的孩子,讓你的孝心印染孩子的心田,幾十年後,他便是今天的你,把那份孝心代代相傳。
孝敬父母,請從現在做起,及時盡孝。

❼ 孝敬父母心得體會800字範文

我是一個獨生X,在家裡人的呵護下,我慢慢長大了。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有一件事,使我感覺真好。 那還是幾年前,同學們在一起議論孝敬父母的問題,他們都說了為父母做的一些事,我在一旁聽了,感到非常慚愧,因為我長這么大,還沒有主動為父母做過一件事情。這時,我暗下決心,我也要孝敬父母,為父母做點事。 晚上回家,我把書包往沙發上一甩,就鑽進了廚房,想為爸爸、媽媽做頓可口的飯菜,孝敬他們二位。說干就干,我拿了蔥,先切蔥花。夏天的廚房裡可真熱,可我不管,心裡想著爸媽看到飯菜後的高興勁兒,不由得笑了,嘴裡還哼著「常回家看看」這首歌。我切完蔥又切黃瓜,切出來一看,片不片,條不條,塊不塊的,心裡想,湊合著來吧。接著我又去切肉。這肉在冰箱里凍得跟石頭似的,不管我拿著刀圍著它轉來轉去,還是對著它大喊大叫,它還是紋絲不動。最後,我雙手拿著,使勁從外表往下片,經過我這一番苦戰,終於片下了七八片肉。高興之餘,我順手抹了一把汗,「哇,好難受!
」我不禁大叫起來。原來我忘記了剛才切過蔥,急忙去沖洗。這回可看出來了吧,切菜都搞成這樣,更別提炒菜做飯了。不管怎麼說,我也沒白忙乎,這頓米飯、肉炒黃瓜終於端上桌。 爸媽回來了,看到桌上的飯菜,聽著我的匯報,那激動的神情讓我感到不安,在這一瞬間,他們臉上的皺紋似乎全被熨平了。當時的我望著爸媽的神情,心裡十分高興。那感受,就像春天裡躺在剛發芽的草地上,望著藍天;又像是自己好不容易考了第一,舒服極了。此時,我真正地體驗到:孝敬父母,感覺真好!
此後,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父母在孝敬他們的老人的時候是那麼高興;也懂得了我國傳統美德「孝敬父母」的深刻含義。讓我們這一代繼續發揚這一傳統美德吧!
因為孝敬父母,感覺真好。 點評: 文中舉了一種具體事例——做飯菜。事雖小,卻足以闡發題旨。文中注意了做飯菜的不易,如切不動肉時的「大喊大叫」,抹汗時的「難受」等,將一個生手初學乍練的窘態刻畫得惟妙惟肖。父母的表情描寫也十分傳神:「他們臉上的皺紋似乎全被熨平了」一語新穎、貼切而耐人尋味。對於「孝敬父母」的感受,文中打了兩個生動的比喻:躺在春天的草地上望藍天和「好不容易考了第一」。這樣的描寫清新、淡雅,充滿了少年人特有的童心童趣,也值得仔細玩味。

❽ 關良心孝心愛心的心得體會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其實,今天,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 很孝敬父母,在家時,我堅持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向父母說一句問候的話.當節假日時,我就和父母談談心,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因為我媽媽工作的原因,我並沒有多少時間和她在一起。但是在父母過生日時,我都會為他們精心准備一份禮物,讓他們開心。為了實現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在學校好好學習。當父母因工作繁忙時,我就自煮飯,做些家務活,以此來減輕父母的負擔,父母生病時,像他們關心我一樣,我會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為他們端水送葯,噓寒問暖。當我和父母發生爭吵時,我便會做出一些必要的讓步,當自己做錯事情或頂撞了父母後,我就會主動向他們承認錯誤道歉。時常會和父母在一起講個笑話,說說我在學校的狀況,讓他們對我的學習放心。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甚至怨氣沖天。因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現在要行動起來,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孝敬父母原來就這么簡單。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讓我的爸爸媽媽欣慰,高興和快樂。我又何了而不為呢?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們應該用我們的優異成績,我們的健康成長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❾ 如何培養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寫心得體會

寫作思路及要點:給出一定的建議與想法,然後再切合實際寫出幾點想法,最後做出一定的總結。

一、思想引導

行動的落實在於思想,我們做一個有心的父母要抓早、抓小善於引導,從課外讀物、動畫故事等方面入手,可以適當選些孝敬方面的名人、名事陪孩子一起學習、觀看、講解,從小將孝敬的道理植根在孩子的思想里。從小築牢孩子心中有愛、心中懂禮,尊老、敬老的好思想。

二、行為引導

在行為上制止。孩子的壞習慣需要父母及時糾正、化解,將不好的習慣和認識消除在萌芽狀態,要懂規矩。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抓養成,從「父母呼,唯而不諾」。

是要有正業思想。要從小引導、教育孩子孝敬父母是多元化的,不只是單一的關心、尊敬父母,做一個有遠大理想、遠大抱負的人,成為一個對社會、對祖國有用的人,也是對父母的孝敬。

讓自己的孩子孝敬,首先做父母的要孝敬,以自己日常孝敬父母的行為,以自己對人對事的態度,給孩子樹好榜樣,潛移默化的熏陶孩子養成良好的尊老、敬老和敬業習慣。



(9)兒女的孝敬心心得體會擴展閱讀:

人們都說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因為孩子有超強的模仿力,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非常重要的影響。一個以身作則的父母,他們的行為將讓孩子終生受益,有時候我們感覺是很小的一個事情,根本沒有放在心上,但是孩子卻深深地印在了心裡。

所以說,我們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家長對自己的父母或者長輩是否孝順,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家長是否孝順,是騙不了孩子的。因此為人父母的同時,要自己有孝心,在自己身上求真。孝心的種子才會播撒到孩子心裡去。

❿ 求一篇"孝敬父母我能做什麽"的感受

孝敬父母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
《新三字經》里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是漢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長輩而名流千古的好兒童。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席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的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贊譽。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著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災災病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升學費花去父母多少心血;立業成家鋪墊著父母多少艱辛。可以說,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如果人類應該有愛,那麼首先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感情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就說現在城市裡的大多數老人,雖然兒孫滿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錢花,但是孩子以為工作的緣故幾乎都不在身邊,平時恐怕很少見面,所以,在他們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與所有的親人團聚。不是有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只求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著爸爸、媽媽;而且更要趁現在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

學會感恩,孝敬父母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學會感恩,孝敬父母》。
開始前,我想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一艘載有數百人的大型輪船在海上失火沉沒,許多人都失去了生命,只有九十多人生還。乘客中有一個游泳專家來回遊了十幾次,在連續救起了二十個人後因過分勞累雙腳嚴重抽筋而導致殘廢必須終身坐輪椅,他一直大叫著問自己:我盡力了嗎!幾年後在他生日的那天有人問他一生中最深刻的記憶是什麼,他傷感的說:我最記得那被我救起的二十個人中,沒有一個人來向我道謝。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惡。生活中,總會有許多事情影響著我們的情緒,或喜,或憂,於是,選擇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也就選擇了過什麼樣的一種生活。
感恩,是我對待生活的態度。感恩,並不局限於銘記別人的好處,而是延伸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中,以及更多,更多。平時,我們是否會受喜怒哀樂所左右生活?喜的時候是否會歡天喜地欣喜若狂?怒的時候是否會大發雷霆暴跳如雷?哀的時候是否會惆悵萬分失落無比?樂的時候是否會手舞足蹈得意忘形?要怎樣做到對喜怒哀樂處之泰然?要如何保持平靜的心靈?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是的,就當喜,是對我們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報;就當怒,是培養我們耐性的時機;就當哀,是天將降大任於自己的先兆所以必先苦我心志;就當樂,是生活對我的泰然處世還以的笑容。如此,還會有什麼再影響到自己平靜的心緒呢?別人對自己不好,是生活在暗示我們自身有所缺陷所以我們必須積極改進;別人對自己好,是生活在告訴我們要讓更多的人喜歡自己就必須再接再厲更進一步。事業的成敗也是如此。
感恩,並不是宣揚一種消極的宿命論,而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方式! 學會感恩,不要去記恨對你不好的人。作家余傑說過一句話:恨一個人對自己的傷害,遠遠比對對方的傷害大。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圖報不忘恩負義,滴水之恩要以湧泉相報,受人一掊土還人一座山.學會感恩,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會有人拉自己一把。生活是面鏡子,學會感恩,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
那麼,就讓我再次用一個小故事結束今天的演講吧:有位和尚叫佛印,與朋友結伴出遊.在路過海邊時與朋友話不投機被朋友甩了一巴掌,佛印氣憤的在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打「.當走過原始森林時佛印和尚遇險被朋友所救,於是他在岩石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救」。朋友奇怪的問他為什麼兩次在不同的地方寫字,佛印答道:巴掌之痛一如海水沖淡沙灘上的字,很快消逝;相助之恩卻是刻在石頭上的字天長地久,永遠銘記。
學會感恩的生活,寧靜而祥和。

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小公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父母,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他們為兒女付出了許多心血,作為兒女,我們應時時處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然而,我們這些獨生子女,仗著自己從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有些人便以「小皇帝」「小公主」自居,在家中樣樣依賴父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對自己照顧得稍不如意,便會亂發脾氣,父母的話不聽,還粗聲粗氣地頂撞父母,更談不上體貼父母,幫父母做事了。你說,這是尊重、孝敬父母的表現嗎?
在一次思品課上,老師要我們寫出父母的生日及愛好,沒想到,一大半同學不知道,就算答出的人里也有一些是自編的答案,由此可見關心父母的人數之少。我家隔壁就有一個小男孩,一心只想著玩,平時寵愛他的媽媽叫他作作業,他竟大吵大鬧、大哭大叫,還砸起東西來。媽媽很生氣,責備他幾句,他居然對媽媽大打出手,又抓又咬,氣得媽媽打電話求助於爸爸,你說這個孩子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嗎?
孝敬父母是每個公民必須做到的,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關心,不孝敬的人,又怎能為他人,為祖國獻出愛心呢?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聽父母的話,對父母有禮貌,關心體貼父母,做一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做一個關心他人、關心集體、關心社會、關心國家的好公民。

孝敬父母,關愛他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兒子不忘父母恩。我家四口人,父親母親,弟弟和我。父親因工作需要經常出差。母親既要上班又要帶弟弟,還得搞家務。忙的她經常夜裡12點以後才睡覺。我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所以在節假日我回到家裡後抓緊時間完成作業就幫媽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早上幫媽媽買菜,摘菜,洗菜然後再幫媽媽拖地板,擦桌子,照看弟弟。有一次,媽媽感冒了,頭痛的不得了,躺在床上,不想動,急的我趕緊跑到大街上的葯店裡買了感冒葯和消炎葯,回到家裡按葯盒上的說明,讓媽媽吃下去,並且讓媽媽喝了大量的水,然後給媽媽蓋上被子,媽媽睡了半天起來以後,她的感冒好多了。我記得從我5歲時,凡遇到媽媽的生日和母親節,我總要給媽媽製作一張精美的卡片,上面寫著祝媽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或者是「祝媽媽生日快樂」「節日愉快」!
記得,有一次母親節,我用采條紙給媽媽製作了10個不同款式的戒指和一隻手鐲及一串項鏈,媽媽收到後高興的合不攏嘴。我生日的時候,我總是用我的壓歲錢給媽媽買蛋糕或者點心以表達媽媽對我的養育之恩。在我10歲生時給媽媽買了一條大紅色的絲巾,媽媽那激動的眼淚一滴滴的落在她抱我親我的臉上,在媽媽的心目中我是一個孝敬母親的孩子。
雷鋒日記中寫到「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還重要」對我教育很深。我在努力的去做。走在大街上,我經常碰到要飯的殘疾人,我非常可憐他們,聽說災區兒童上不起學時,把口袋裡僅有的錢捐了出去,又捐了一些書。一次一位同學,在廁所里不小心滑倒扭傷了腳,一時行走困難,我使出了全身的力氣,把他從一樓背到了百米外的教室里,他用感激的目光看著我,連聲說:「謝謝你,謝謝你!」我說:「不客氣」。
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我要一輩子做好事,一輩子關心他人。

http://www..com/s?wd=%D0%A2%BE%B4%B8%B8%C4%B8%B5%C4%D7%F7%CE%C4&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0

(應該答的很好吧)

閱讀全文

與兒女的孝敬心心得體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宮頸炎可以喝什麼養生茶 瀏覽:241
第一名放棄體檢多久遞補 瀏覽:250
蛤象徵長壽 瀏覽:186
英國孤獨的老年人 瀏覽:829
農村老年公寓怎麼辦理 瀏覽:937
長壽命工業地坪多少錢 瀏覽:777
王維重陽節寫詩的地方 瀏覽:534
80歲老年痴呆脫皮 瀏覽:499
成都的養老保險多少錢 瀏覽:941
金寨老年公寓 瀏覽:670
廣州黃埔區老年公寓 瀏覽:714
社保部門能核查退休檔案嗎 瀏覽:244
1歲2個月身高80厘米正常嗎 瀏覽:759
入職體檢簡單檢查哪些項目 瀏覽:483
老年人發紅包多少錢 瀏覽:470
鄭州體檢不過怎麼辦 瀏覽:129
養生店不退款怎麼起訴 瀏覽:494
重慶養老院咨詢電話 瀏覽:66
河南女性副高職稱退休年齡 瀏覽:964
老人腳硬皮怎麼辦小妙招 瀏覽: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