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佳最美孝心少年」主要事跡介紹怎麼寫
「十佳最美孝心少年」主要事跡介紹怎麼寫?
2. 概括2014最美孝心少年十個人的事跡。每個事跡50字 謝謝 秒採納
2014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
一、王丹
性別:女
年齡:14歲
地區:吉林
八年前,王丹跟隨父母來到天太村,在學校附近租了間小平房,因為媽媽常年卧病在床,一家人就靠爸爸打零工維持生計。2010年,不堪重負的爸爸離家出走,杳無音訊。從那時起,媽媽開始拖著病弱的身子四處打工,然而長期的勞累和營養不良使得母親再一次倒下。
看著病榻上的媽媽,當年還不到10歲的王丹急了,她偷偷找到一家絹花店,哭著央求老闆收下自己。老闆拗不過她,讓她做相對輕松的扎花工作。扎兩朵花給三分錢,一天要紮上四五百朵。那年暑假,王丹每天從井裡灌上一瓶水揣在兜里,告訴媽媽自己去找同學玩。假期結束後王丹贊了47塊錢,40塊錢給了媽媽,剩下的7塊錢買點蘋果
買點菜。媽媽知道過後說什麼也不讓王丹再去打工,身體稍微好些,她就幫人種樹、扒玉米,打掃衛生,什麼臟活累活都干。但是,為了貼補家用,每次下過雨後王丹都會順著小路摳上一兩公里去撿釘子,用一斤釘子換七毛錢。
然而,2011年災難又一次降臨到這對母女身上,小王丹突然患上了過敏性紫癜。醫生叮囑她要好好休息,不然容易復發,可懂事的王丹總說自己不累,每天變著法兒地幫媽媽幹活。在媽媽和醫院的精心照料下,兩個月後,王丹的身體慢慢康復了。2012年夏天,王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吉化九中,花費一下子增加了,媽媽的病也三天兩頭地犯,王丹除了撿廢品,更擔起了所有的家務,她說現在自己只想長大,好為媽媽分擔多一點兒,再多一點兒。
二、張俊
性別:男
年齡:12歲
地區:河南
來自德亭鎮楊灣村的農家少年張俊,陽光開朗,稍顯黝黑的臉上透出一絲與同齡人完全不同的成熟和穩重。而誰又能想到這個農家少年背後的故事:8歲那年爸爸因車禍身亡,媽媽離家出走,從此與年幼的弟弟和體弱多病的奶奶相依為命,
「奶奶,我來替爸爸養活你」。這是小張俊最令奶奶感動的一句話。星期天,當同齡的孩子拿著新買的玩具跟小夥伴玩的時候,他一早便挎上小籃子到山裡采葯去了,黑葯、柴胡、黨參、血參、天麻、桔梗,這些中草葯在張俊眼裡都是寶貝,除了到山上挖葯,撿拾垃圾也是小張俊每天的「日常工作」。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放學的的路上,村子裡的每個角落總能看到拎著編織袋撿拾廢品的張俊,在他的感染下,懂事的弟弟也加入進來,只要一有時間兄弟倆就拎著編織袋出門了。
在張俊的家裡,熏黑的牆上畫著一張評比表,上面寫著張俊和弟弟張旭的名字,名字後面對應方格上畫的是五角星的圖案。張俊說平時他和弟弟誰幫奶奶干一件事就在誰的後面畫顆星,每月一評比,看誰得到星星多。「每學期必須拿到一張獎狀,回去讓奶奶高興;在學校堅決不能犯錯誤,免得奶奶傷心。」這是張俊寫在作文中的一句話。
三、梁榮
性別:女
年齡:5歲
地區:內蒙古
梁榮出生6個月時被診斷出先天性血管瘤,兩歲多時,媽媽又突發腦溢血導致左半身偏癱,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不久後爸爸離家出走,小梁榮就承擔起了照顧媽媽的責任。梁榮和媽媽生活在只有10多平米的出租屋裡。以前,梁榮的頭上有一個雞蛋大小的血管瘤,去年在當地政府和一些愛心人士的資助下通過手術切除了,後來,小梁榮又在大家的幫助下上了幼兒園,媽媽謝清麗識字不多,得病後記憶力也不大好,經常把葯記錯。小梁榮在幼兒園學了漢語拼音後,就用字母幫媽媽做標記。懂事的小梁榮總是把媽媽給她買零食的錢用來買一些生活用品。偶爾買了一塊口香糖,也要分著吃上好幾天。一個雞蛋,母女倆一人一口,要吃十幾口才能吃完。有時候媽媽的手用不上勁常常在剝土豆皮時,把土豆掉在了地上樑榮會搶著吃掉在地上的土豆。
四、梁維月
性別:女
年齡:16歲
地區:甘肅
5歲的時候,梁維月的媽媽不堪清貧,離家出走。不久後,弟弟因為青黴素中毒,成了聾啞兒童,又過了三年,爸爸在一次飲牲口時不慎摔下山崖,造成高位截癱。從那時起,年僅八歲的小維月就承擔起照顧家庭的重擔,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已經癱瘓八年的爸爸沒有肌肉萎縮,更沒有生過一次褥瘡。
家裡的主要生活來源是低保。每天,小維月做好飯菜趁熱先喂爸爸,可爸爸經常是吃了就吐,她就等爸爸吐完再喂,直到爸爸吃飽了她才捧著已經變涼的飯自己吃。維月父親因為常年卧病在床,臉上很少有笑容,她就變著法兒哄爸爸開心,把在學校得的獎狀都貼在爸爸對面的牆上。為給爸爸和奶奶賺夠葯費,每個周末小維月都要去家附近的工地搬磚,一開始,對方根本不讓她干,但最終還是拗不過她,搬一塊磚的報酬是一分半,小維月每次要堅持搬兩千塊才肯回家,這樣一天下來,她就能賺到30元,打工掙來的錢除了要維持家用,還要給患有腦血栓的奶奶買葯。
盡管飽受生活艱辛,小維月始終認為最幸福的事莫過於能與家人在一起,她說無論走到哪裡就要把家人帶到哪裡,因為家人是她最大的牽掛。
五、許卓婧
性別:女
年齡:11歲
地區:天津
許卓婧6歲時母親突患乳腺癌,變故讓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變得更加艱難。為了支付醫葯費,許卓婧的父親
3. 十佳最美孝心少年主要事跡介紹怎麼寫
「十佳最美孝心少年」主要事跡介紹怎麼寫?
首先了解"十佳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
從學會感恩,孝敬父母開始入手,簡述家庭近況。
介紹幾件主人公孝順父母做的具體事情。
介紹是怎樣被評為「十佳最美孝心少年」的。
4. "孝心少年」主要事跡簡介
郭錦毅,男,17周歲,家住保康縣歇馬鎮向家店村二組,現為保康一中高一(7)班學生。
家有奶奶、爸爸、媽媽、姐姐。奶奶74歲,先天聾啞,患有高血壓,且十年前雙腿又摔斷,不能正常行動和交流。姐姐小時因不慎將面部燒殘,父母親因長年勞作分別患有嚴重胃病和重度貧血。為了一家生計,父親和姐姐長年在外打工,母親除種地、操持家務外,還要經常到別人家幫工。
二、主要孝心事跡:
(一)在家裡勤快懂事,為家分憂。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從小知道:長輩體弱多病,家境困難,便很懂事。上小學時,每天放學回家就幫助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掃地、擦桌凳、洗碗、打豬草、喂豬等。上了初中高中後,回家的機會少了,他只能在節假日在家裡幫家人分擔家務。他通常下班車後再走兩個小時的山路才到家,媽媽還在地里幹活,或在給別人家幫工。他放下書包,聽到豬在嗷嗷叫,便提著籃子到地里打豬草,給豬喂上豬食後再做晚飯。盡管做的飯菜的味道不十分可口,但一想到能讓勞作一天的媽媽放工回來便能吃上熱飯菜,心裡非常欣慰。在家期間,他劈柴,做飯,打豬草忙個不停,盡力幫助母親分擔家務。
(二)在學校勤奮刻苦,品學兼優
他深知家境困難,讀書不易。於是他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努力學習,奮發向上。中考時他以全縣第三名的成績進入保康一中。進入一中後,他將華羅庚「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雖天資不佔太多優勢,但他卻用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以勤補拙。
進入高中後,一時還不適應高中的學習,成績一度有起落,但他憑借堅強的意志,勤學苦練,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成績重新回到年級前列。
(三)尊敬長輩,孝心感人
由於奶奶殘疾,交流、行動都不方便,他非常疼愛奶奶,每次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看望奶奶。晚上幫奶奶擦身、洗腳,吃飯時先給奶奶盛飯、奉菜。在初高中上學時,經常從自己有限的生活費中節約一點,放假回家時買點水果帶給奶奶吃。
曾記得上初中時,有一次周末回家,奶奶見孫兒回來便從屋裡出來,當她走到門邊時卻突然暈倒,不醒人事,這可把他嚇壞了。當時媽媽在別人家幫工,無法聯系。他只好給村醫打電話求救,可村醫正在很遠的地方出診,無法趕來施救。在萬般無奈情況下,他急中生智,便將奶奶綁在自己稚嫩的脊背上,吃力地連背帶拖,踉踉蹌蹌用了三個多小時,將奶奶送到另一個更遠的村衛生室醫治,由於他及時將奶奶送治,在危難時刻挽救了奶奶的生命。
在學校,他是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家裡,他是勤快懂事,孝順長輩的好孩子。2013年3月被評為襄陽巿「優秀學生」。
5. 最美孝心少年作文300字還有人物介紹
最美孝心少年 觀後感 六一班、楊茗貽 「孝」這個字,說起來,寫起來看起來都很簡單,但做起來,就有一點難度,從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晚會後就知道,「孝」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的。如: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13歲本應是無憂無慮的年紀,可趙文龍這個小小少年過早地承擔起家庭的重擔。趙文龍的母親李英從小患有脊椎裂,不能行走可後來有患上了尿毒症。如今,趙文龍的媽媽只能依靠每周三次的血液透析維持生命。因為無法承擔家庭的重負。趙文龍的媽媽不想來類他們,選擇了離婚。趙文龍從10歲起,就扛起了一家之主的重擔。面對生活的艱難,他從不抱怨,讓媽媽快樂是他最大的心願。 來到位於少先路31號街坊的趙文龍家,家裡幾乎沒什麼電器,只有卧室里擺放的一台老式冰箱,這是為了給趙文龍的媽媽存放葯品用的。趙文龍的媽媽正在整理醫院的收費單,與媽媽的大床相隔一張桌子的小床是趙文龍的,床頭整整齊齊碼著三十幾本書,雖然陳設簡單,家裡卻收拾得一塵不染。趙文龍的媽媽說,每天早上,即使時間緊張,文龍也會收拾完家,給她做好早飯再走,他自己則在學校買早點吃。 趙文龍打算考一所自己心儀的軍校,當軍人是他的夢想,更重要的是國家還會補貼學費。「省下一分錢,媽媽的病就有一分治癒的可能,聽著兒子這番言論,李英沉默了,生活讓兒子過早地承擔了太多的沉重,她除了支持,什麼都幫不了他。每年六一,李英都會帶龍龍去八一公園玩兒,有時龍龍會說:「媽媽,咱們什麼時候才能將這里的游樂設施都玩兒一遍啊?」李英聽了心裡酸酸的,龍龍就立即轉換話題安慰媽媽說:「等我工作掙錢了,咱們就好好出去玩兒一趟。」對於李英和龍龍來說,這樣類似的對未來的期望已經成了他們母子倆的約定。 路玉婷,「奔跑女孩」由於去年媽媽突患重病,全家失去經濟來源,成都樹德實驗中學初三(7)班的路玉婷向學校申請休學,挑起了一個家庭的重擔。節前,15歲的路玉婷被學校評為「美德少年孝敬之星」。 媽媽孫小燕感嘆:有了這個孝順女兒,也算是苦中有樂了。 媽媽背女兒上班顧不上喝水埋下病根 自路玉婷記事起,中秋節這天全家就沒團聚過,「爸爸去了外省,有時幾年回來一次,只剩下爭吵的記憶了。」在她心裡,家人就是媽媽與外婆,全靠媽媽四處為客戶送機票掙錢維生。她希望多做一單就多掙幾元錢,每天早晨六七點就起床,騎著電瓶車在成都各地跑,趕時間常常誤了飯點。 童年的路玉婷就是在媽媽「背」上長大的,孫小燕走哪裡都背著她,帶著兩個人的餅,中午就算一頓。為了有個好形象,她不願帶著水杯出現在客戶面前,有時帶的水杯放在車簍里又被當成是廢品收走。久而久之,白天不喝水、晚上10點過回家抱著水杯大灌幾口的習慣,讓她埋下了病根。 去年,孫小燕全身浮腫被檢查出患上腎病,醫生說如果不及時吃葯治療,只能維持兩三年。她想要挺到女兒中考結束後再看病,沒想到去年11月,她就因身患尿毒症突然昏迷。 休學帶媽媽看病打工挑起生活的重擔 在媽媽昏迷的日子,路玉婷一個人在醫院辦理手術、透析事宜,照顧媽媽的生活。孫小燕醒來,牽著女兒的手說:「對不起寶寶,媽媽拖累了你,你不要管媽媽了,要聽婆婆的話……」話還沒說完,母女倆就哭了起來。路玉婷說:「學習可以再補,媽媽只有一個啊,我查到青島有一家中西醫結合專治腎病的醫院,我要陪你去。」 擦乾眼淚,路玉婷找到班主任,她想要退學。學校告訴路玉婷:願意為她保留一個學位,不管什麼時候,都可以為她復課。 去年11月底,路玉婷踏上了帶媽媽治病的旅程。為了節約,路玉婷常常繞著青島跑,對比葯品價格,哪家葯店便宜,她就去哪家買葯。經過治療,孫小燕身體也日漸好轉。 今年4月,兩人從青島回家,本來給女兒籌集的十多萬元大學的學費都用來治病了,路玉婷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她騎著自行車,拿起媽媽的電話本,給媽媽曾經的客戶打電話,她要接著送票,「必須這樣,要不然家裡就無法生活了,媽媽隔幾天還要透析一次。」 5歲就學著做飯最喜歡給媽媽蒸饅頭,去年暑假,路玉婷看著同班同學都畢業到了新的高中,羨慕中卻不帶遺憾。她認為,自己也體會到了其他同學體會不到的經歷和鍛煉。看著媽媽身體好轉,路玉婷向學校遞交了申請,她告訴媽媽:「只有考上好大學,我們才能更好地生活。」孫小燕早已盼著這一天的到來,滿口同意。 今年9月,本該2012級畢業的路玉婷坐進了2013級的教室。周一到周五,她和大家一同上課,追趕落下的課程。周末,她騎車幫媽媽送飛機票。雖然現在散戶都已流失,只剩下一些大客戶,但路玉婷也希望每一次都能做得更好,盡量多跑、多節約,省下來的錢可以為媽媽治病。 媽媽去做透析時,她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飯,她最喜歡蒸饅頭,因為媽媽最喜歡吃她做的饅頭,「做得像麵包一樣軟」。 「記得她5歲時,有一次給我打電話,問米怎麼煮,我還以為她是過家家,結果回家用油炸米做了一鍋飯。」孫小燕說。 女兒跟著媽媽學孝敬長輩是我該做的 這些年來,即便再困難,路玉婷和媽媽都希望通
6. 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孝心少年簡介
2013「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辭簡短事跡
---2013年2月央視播出
一、林俊德---縱死終令汗竹香
頒獎辭
大漠,烽煙,馬蘭。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劍河風急雲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脫。戰士自有戰士的告別,你永遠不會倒下!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胡占凡這樣評價林俊德:
把能夠擁有的時光都獻給了崗位,最後還在向目標沖鋒。這是一位真正用信念撐起生命尊嚴的軍人。
推選委員張瑞敏說:
以智殉國,鑄就成中華民族的銅牆鐵壁;致死攻堅,綻放成死亡之海的倔
強馬蘭。
事跡:
林俊德入伍52年,參加了我國全部核試驗任務,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傾盡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臨終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馬蘭。馬蘭,一種在「死亡之海」羅布泊大漠中仍能紮根綻放的野花。坐落在那裡的中國核試驗基地,就是以這種野花來命名的
二、陳斌強---孝更絕倫足可矜
頒獎辭
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媽媽用它背著你。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背著媽媽。有一天,媽媽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它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傳承。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杜玉波這樣評價陳斌強:
陳斌強自身的朴實行為給他的學生,也給整個社會上了極為生動的一課。他是一個真正有師德的好老師。
推選委員吳孟超說:
陳斌強付出的孝心,不僅撫慰母親,也撫慰每一位中國人的心,這種中華民族樸素而真摯的人性之美可以作為社會的良葯。
事跡:
陳斌強9歲時父親車禍去世,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長大。2007年,媽媽得了老年痴呆症,喪失了日常生活能力。為了能每天親自照顧母親,他每天用一根布條把母親綁在自己身上,騎著電動車行駛30公里去學校上班。一連五年,風雨無阻帶著媽媽上班。
三、何玥---何處春江無月明
頒獎辭
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時文朝這樣評價何玥:
12歲的小女孩坦然面對生死已屬難能,在病痛中還不忘善濟他人。這一場生命最後的告別,不知敲動了多少人的心靈,平凡善舉,可以開啟一個有愛的未來。
推選委員阿來說:
今天,當我們懷著悲傷提起這個名字時,卻又懷著欣喜,為她的生命與另外的生命合二為一,仍在這個世界上熠熠生輝。
事跡:
2012年4月,何玥即將小學畢業,卻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住院進行了第一次手術。9月初,病情突然復發二次入院,腫瘤已擴散至腦部組織。當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腦死亡,父親根據她的遺願將她的腎和肝捐給了三個人。
四、陳家順---動人以行不以言
頒獎辭
為鄉親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群眾最多的甜。你喬裝改扮,卻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隱姓埋名,可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了誰。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於丹這樣評價陳家順:
在辦公室當局長是本分,吃苦受累冒險卧底當局長是情份。用情份去擔當本分的官,才是真正的人民公僕。
推選委員彭長城說:
主動為民生奔波,體恤民生艱難,小可幫扶一家一戶,大則微而不弱,燭照未來。
事跡:
雲南沾益縣是勞務輸出大縣,陳家順擔任副局長後,積極組織家鄉農民到浙江義烏等地務工,並關注他們的切身利益,為他們排憂解難,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五、高淑珍---爝火燃回春浩浩
頒獎辭
粗糙的手支起課桌,寬厚的背擋住風雨。有了愛,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壯起來。你的心和泥土一樣質朴,你灑下辛苦的種子,善良會生長成參天大樹。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彤這樣評價高淑珍:
14年的奉獻讓愛變成了接力賽。志願者讓愛心小院更幸福。這一切都緣於這個普通的農村婦女。
推選委員王振耀說:
十幾年如一日為一群不幸的孩子遮風擋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懷使她成為最偉大的母親。
事跡:
14年間,她接收了近百名殘疾孩子,卻從未收過一分錢。慕名而來的孩子越來越多,但是高淑珍精力有限,家裡地方有限,還債務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終說不出口。無論多麼艱難,她總是盡最大努力,讓孩子們的生活過得好一些。
六、張麗莉---冰雪為容玉作胎
頒獎辭
別哭,孩子,那是你們人生最美的一課。你們的老師,她失去了雙腿,卻給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們不多,卻讓我們學會了許多。都說人生沒有綵排,可即便再面對那一刻,這也是她不變的選擇。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雨露這樣評價張麗莉:
她播撒下的大愛種子,必將被無數的奔跑接力,從黑土地傳向四面八方。只有教師心中有愛,孩子的世界才會綻放光芒!
推選委員孫偉說:
危急時刻,她憑直覺挺身而出。那直覺的背後是最具魅力的純正師德。
事跡:
2012年5月8日,放學時分,張麗莉在路旁疏導學生。一輛停在路旁的客車,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桿失控,撞向學生,危急時刻,張麗莉向前一撲,將車前的學生用力推到一邊,自己卻被撞倒了。
七、李文波---能受天磨為鐵漢
頒獎辭
二十年堅守,你站成了一塊礁石,任憑風吹浪打。卻只能愧對青絲白發。你也有夢,可更知肩上的責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裡,祖國的風帆從不曾落下。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童年這樣評價李文波:
位卑未敢忘憂國,大浪孤膽守海疆。
推選委員劉姝威說:
李文波用自己的行動告訴當代大學生應該如何選擇人生。
事跡:
為了守礁,李文波虧欠家裡太多。他新婚5天後回到南沙,20多年來,與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時間不到3年。李文波說:「南沙守礁是我一生的榮耀,就算下輩子坐輪椅,也沒什麼後悔的!」
八、高秉涵---悲莫悲兮生別離
頒獎辭
海峽淺淺,明月彎彎。一封家書,一張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覺離亂苦,近鄉更知故土甜。少小離家,如今你回來了,雙手顫抖,你捧著的不是老兵的遺骨,一壇又一壇,都是滿滿的鄉愁。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閻肅這樣評價高秉涵:
這海峽好淺好淺,深不過我的遺憾。抱回的豈止百十個骨灰罐,抱回來的人心啊,成千上萬上萬。堅信著親情骨血相連,誰也隔不斷隔不斷。
推選委員張會軍說:
75歲的老兵老人,用微薄的力量牽動所有遊子的夢回家鄉的願望。我們敬佩他的無私和親情。
事跡:
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灣老兵經歷的坎坷和艱辛,同時也見證海峽兩岸從隔絕到溝通的一段特殊歷史。20多年間,先後抱回了54個老兵的骨灰罐,幫助他們完成遺願,回歸故鄉的懷抱。
九、周月華、艾起---清香傳得天心在
頒獎辭
她背起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裡裝的全是她,而她的心裡還裝著整個村莊。一條路,兩個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華皎潔,愛正漫漫地升起。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李小林這樣評價周月華、艾起:
無論是純粹的愛情,還是無私的奉獻,他們都讓我們淚盈於睫。
推選委員陸小華說:
看了周月華的行醫路,誰還好意思再說行路難。古人說,醫者仁心。她這醫生小而仁心大。丈夫背上的女村醫,一對普通中國夫婦, 合拼成了大寫的人。
事跡:
周月華出生後8個月被診斷為先天性小兒麻痹症,左腿殘疾。20多年來,她硬是靠著拐杖和丈夫的後背,「爬」遍了方圓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嶺,為近5000村民帶去醫療服務
十、羅 陽---長使英雄淚滿襟
頒獎辭
如果你沒有離開,依然會,帶吳鉤,巡萬里關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燈看劍,夢一回再吹角連營。你聽到了么?那戰機的呼嘯,沒有悲傷,是為你而奏響!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黃宏這樣評價羅 陽:
羅陽用生命詮釋了國防科技工作者的報國情懷,你倒下了,夢在起飛。
推選委員陳小川說:
戰機起飛和英雄隕落,讓我們的心靈受到同等的震撼。羅陽是中國知識分子報國情懷的高度凝聚,是兩彈一星元勛們的精神後人。中國需要更多的羅陽。
事跡:
2012年11月25日上午,隨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參與艦載機起降訓練的羅陽,在大連執行任務時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經搶救無效,於12時48分在工作崗位上殉職。在生命的最後一個月里,他不知疲倦,勞心勞力,沒有一刻休息,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集體獎:湄公河「105案」專案組
2011年10月,東南亞緬泰邊境的「諾康集團」製造「湄公河105慘案」,殺害13名中國船員,震驚世界。公安部禁毒局局長劉躍進帶領專案組成員,深入案發地,經過6個多月的努力,將策劃實施「105」案特大武裝販毒集團首犯糯康抓獲。湄公河「105」案成功偵破,告慰了逝者及家屬,維護了我國法律的尊嚴,彰顯了我國政府保護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決心和能力,也樹立了國際警務和司法合作的典範,有力打擊了跨國犯罪活動,有效維護了湄公河流域安全。
7. 2014最美孝心少年全部人物及資料
中央電視台2014「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名單正式揭曉,丟豆網為大家帶來2014十佳最美孝心少年名單及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他們的故事感動著無數的人。這十名少年包括吉林的王丹、河南的張俊兄弟、內蒙古的梁蓉、甘肅的梁維月、天津的許卓婧、遼寧的鍾岳峰、湖南的游柘楠、安徽的袁德旗、湖南的向娜、黑龍江的吳金棋。
中央電視台2014「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於9月底錄制完成,10名少年獲評2014年度「最美孝心少年」。包括:
吉林的王丹河南的張俊兄弟內蒙古的梁蓉甘肅的梁維月天津的許卓婧遼寧的鍾岳峰湖南的游柘楠安徽的袁德旗湖南的向娜黑龍江的吳金棋
查看大圖
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
同時,徐煜岑、馬永恩、劉巧紅、趙珊珊、王醇營、朱梅瑞、趙春龍、祁文博等23名少年獲評2014年度「特別關注孝心少年」。據悉,頒獎典禮將在中央電視台黃金時段多次安排播出,以擴大活動覆蓋面和影響力。10月10日20:05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少兒頻道(CCTV-14)同時首播,並將在央視財經頻道(CCTV-2)、中文國際頻道(CCTV-4)重播。
2014最美孝心少年王丹:
八年前,王丹跟隨父母來到天太村,在學校附近租了間小平房,因為媽媽常年卧病在床,一家人就靠爸爸打零工維持生計。2010年,不堪重負的爸爸離家出走,杳無音訊。從那時起,媽媽開始拖著病弱的身子四處打工,然而長期的勞累和營養不良使得母親再一次倒下。
看著病榻上的媽媽,當年還不到10歲的王丹急了,她偷偷找到一家絹花店,哭著央求老闆收下自己。老闆拗不過她,讓她做相對輕松的扎花工作。扎兩朵花給三分錢,一天要紮上四五百朵。
2011年災難又一次降臨到這對母女身上,小王丹突然患上了過敏性紫癜。醫生叮囑她要好好休息,不然容易復發,可懂事的王丹總說自己不累,每天變著法兒地幫媽媽幹活。在媽媽和醫院的精心照料下,兩個月後,王丹的身體慢慢康復了。2012年夏天,王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吉化九中,花費一下子增加了,媽媽的病也三天兩頭地犯,王丹除了撿廢品,更擔起了所有的家務,她說現在自己只想長大,好為媽媽分擔多一點兒,再多一點兒。
查看大圖
2014最美孝心少年梁蓉:
今年5歲的小梁蓉出生6個月時被診斷患有先天性血管瘤,7個月大的時候,爸爸拋下她和媽媽離家而去,媽媽隨後突發腦溢血導致左半身癱瘓,低保金是母女倆唯一的生活來源。現實的困境沒有讓小梁蓉失去笑容,她煮飯、掃地、給媽媽梳頭、穿衣服、倒排泄物,早早承擔起了照顧媽媽的重擔。
2014最美孝心少年張俊:
嵩縣德亭鎮楊灣村的農家少年張俊,陽光開朗,稍顯黝黑的臉上透出一絲與同齡人完全不同的成熟和穩重。而誰又能想到這個農家少年背後的故事:8歲那年爸爸因車禍身亡,媽媽離家出走,從此與年幼的弟弟和體弱多病的奶奶相依為命, 「奶奶,我來替爸爸養活你」。這是小張俊最令奶奶感動的一句話。星期天,當同齡的孩子拿著新買的玩具跟小夥伴玩的時候,他一早便挎上小籃子到山裡采葯去了,黑葯、柴胡、黨參、血參、天麻、桔梗這些中草葯在張俊眼裡都是寶貝,除了到山上挖葯,撿拾垃圾也是小張俊每天的「日常工作」。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放學的的路上,甚至在村子裡的每個角落,總能看到拎著編織袋撿拾廢品的張俊,在他的感染下,懂事的弟弟也加入進來,只有一有時間兄弟倆就拎著編織袋出門了。在張俊的家裡,熏黑的牆上畫著一張評比表,上面寫著張俊和弟弟張旭的名字,名字後面對應方格上畫的是五角星的圖案。張俊說平時他和弟弟誰幫奶奶干一件事就在誰的後面畫顆星,每月一評比,看誰得到星星多。「每學期必須拿到一張獎狀,回去讓奶奶高興;在學校堅決不能犯錯誤,免得奶奶傷心。」這是張俊寫在作文中的一句話。
2014年最美孝心少年梁維月:
16歲本該是花一樣的年華,可是梁維月卻早早的扛起了家庭的重擔,正在讀初三的她,每天除了上學之外,還要照顧癱瘓在床的爸爸、患有腦血栓的奶奶和聾啞的弟弟。而這樣忙碌的生活,小維月已經整整堅持了八年。
2014最美孝心少年許卓婧:
許卓婧6歲時母親突患乳腺癌,變故讓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變得更加艱難。為了支付醫葯費,許卓婧的父親開始外出打工。爸爸是長途車司機,常年在外出差,全家都要靠他每個月3000多元的工資生活,而媽媽則選擇了在家保守治療。當時年僅5歲的許卓婧看著病重的媽媽、勞累後變瘦的爸爸,她意識到自己要自立起來,主動承擔了買菜做飯、洗碗洗衣、照顧媽媽的重擔。
許卓婧5歲開始學習小提琴,每天晚上不管多累都要練琴,2012年她在全國少兒小提琴獨奏展演活動中榮獲金獎。2014年許卓婧的母親因病情惡化使得脾氣變得非常暴躁。為了不影響孩子學習,許卓婧的媽媽想把女兒送到外婆家住,但是許卓婧堅決要留在家裡照顧媽媽。
8. 十大孝心少年的名字和事例
姓名:黃鳳,性別:女,所屬地 區:安徽省蚌埠市 10年前,一次意外的摔傷,爸爸高 位截癱,媽媽離婚改嫁,當時年僅6歲 的安徽女孩黃鳳獨自撐起了一個家,10 年如一日照顧著癱瘓的爸爸和年邁的奶 奶。為了給父親治病,2008年5月黃鳳 自己做了一個安了輪子的鐵板床,推著 父親,與奶奶一起踏上了赴上海求醫的 旅程。在好心司機的幫助下,祖孫三人 到達上海,黃鳳推著板車在上海邊乞討 邊求診,但在吃盡苦頭後未能實現治病 的願望。第二年暑假,黃鳳央求同鄉把 他們捎帶到北京,用板車載著父親在北 京求醫問診。2010年4月,黃鳳再次帶 著父親到北京求醫,武警總醫院收治其 父黃志仁住院,並成功為他做了神經干 細胞手術
姓名:趙文龍,性別:男,所屬地 區:包頭市包鋼八中初一五班 12歲,正是一個男孩貪玩兒好動、 頑皮叛逆的年齡,可在趙文龍臉上,這 些特質都沒有,很多時候他都在默默地 沉思。不在校的大部分時間里,他都陪 著媽媽去醫院透析。雖然只有12歲,趙 文龍幾乎會做所有家常菜。因為媽媽患 有脊椎裂和尿毒症,這么多年,他幾乎 從未有過玩耍時間,最大的樂趣就是生 日那天去趟八一公園;他是包鋼八中一 名普通的初一學生,而他每天需要承擔 的卻是一般學生父母雙倍的責任。來到 位於少先路31號街坊的趙文龍家,家裡 幾乎沒什麼電器,只有卧室里擺放的一 台老式冰箱,這是為了給李英存放葯品 用的。李英正在整理醫院的收費單,與 媽媽的大床相隔一張桌子的小床是趙文 龍的,床頭整整齊齊碼著三十幾本書, 雖然陳設簡單,家裡卻收拾得一塵不 染。李英說,每天早上,即使時間緊 張,龍龍也會收拾完家,給她做好早飯 再走,他自己則在學校買早點吃。
姓名:吳林香,性別:女,所屬地 區:重慶忠縣馬灌鎮桂陽村 吳林香,生於1999年,家住重慶市 忠縣馬灌鎮桂陽村,她被稱為中國最堅 強的女孩之一;她只有13歲,卻勇敢地 扛起一把鋤頭撐起全家。吳林香六歲 時,她的父母離婚,從此她跟隨母親、 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她的外公摔倒致 使右手殘疾,從此穿衣、洗臉等基本的 生活,均要人幫忙;接著她的外婆患腦溢 血半身不遂。母親也緊跟著查出肺癌, 已是晚期,雖動了手術,但已完全喪失 勞動力,吃葯、打針都得人伺候。由於 吳林香母親再婚,幾年前,還生下一個 男孩,林香也從此多了一個弟弟。為帶 著這個多災多難的家庭前行,也為賺錢 給三位親人治病,一年前小林香讓繼父 外出打工。從此,她一人挑起了照顧外 公、外婆、媽媽、弟弟的重擔。
姓名:徐沁燁,性別:女,所屬地 區:長興縣林城鎮中心小學太傅完小 她有一個幸福小家。媽媽在家養豬 料理家事,爸爸外出做些零工,一家人 的生活雖然平淡、不富裕,但幸福和 諧。然而2011年12月,母親被診斷出患 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要先做化療,然 後進行骨髓移植,才有生的希望。母親 得知自己的病況後,一度想要放棄。懂 事的小沁燁每天都開導母親,告訴她「沒 有錢可以湊,骨髓可以找,一定要堅 強」。母親在病重期間強忍著病痛,堅持 綉了一副長約 2米,寬約1米,名為「旭日東升」的十字 綉,想把這份最後的禮物送給女兒做嫁 妝。小沁燁深知這份禮物厚重,但她也 知道母親的苦心,母親綉十字綉時她幫 母親理理綉線,和媽媽說說話,母親綉 的疼痛時,她就幫母親按摩,並安慰 她,「媽媽不疼,媽媽不哭……」
姓名:林章羽、何秀巡姐弟,性 別:女男,所屬地區:湖北恩施 何秀巡是湖北恩施大河村小學一名 學生。2011年,母親因肝癌醫治無效,不 幸去世,家裡因給母親治病已經家徒四 壁,負債累累。無奈,父親不得不長期 外出打工掙錢還賬。家裡賴以生存的幾 畝茶園,何秀巡和上初中的姐姐從沒敢 掉以輕心。忙完學業,姐弟倆就會跑到 茶園,為茶樹剪枝、施肥。不僅如此, 家裡還有年邁多病的姥姥需要照顧。媽 媽去世後,前兩年,膝下無子的姥姥就 被何秀巡和姐姐接了回來照顧。
姓名:高雨欣,性別:女,所屬地 區:黑龍江省望奎縣第三小學 黑龍江省望奎縣第三小學畢業生高 雨欣,對她來講這個暑假沒有一點兒玩 耍時間,因為她要和媽媽一起為全家的 生計忙碌。在同學眼裡,高雨欣是個堅 強樂觀的女孩,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她就 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全家的重擔。每 天傍晚,在熙熙攘攘的望奎體育廣場 前,高雨欣和她的媽媽都會准時出現在 街邊的夜市上。11歲正是女孩愛玩兒愛 笑愛打扮的年紀,但高雨欣卻幾乎沒有 玩耍的時間,小雨欣8歲父母離異,跟 著媽媽和姥姥一起生活,那一年,媽媽 又被患有精神疾病的舅舅砍傷,右手落 下殘疾,從此小雨欣變成了家裡的主要 勞力,幫助媽媽照顧年邁的姥姥和幼小 的妹妹。 姓名:路玉婷,性別:女,所屬地 區:成都市樹德實驗中學 路玉婷,女,15歲,居住在成都市 西大街。現就讀於成都市樹德實驗中學 2013級7班。路玉婷的父親很早就離開 了她們到外地去了,她生活的家庭只有 她、她媽媽和年近70歲的外婆。她小時 候沒有條件上幼兒園、學前班,五歲開 始就能幫媽媽煮飯、拌菜、甚至洗衣 服。路媽媽為了生計一直在外面給客戶 送機票。路玉婷的外婆身體很不好,年 輕的時候曾出過車禍,留下了腿疾。工 作的艱難和家庭的重任,讓路媽媽積勞 成疾,患了嚴重的慢性腎衰竭。2011年 11月6日晚凌晨12點過,路媽媽突然昏 迷。照顧母親和外婆的重任落在路玉婷 的肩上。在母親住院期間,她正好上初 三,白天上課,晚上照顧母親。路媽媽 想放棄治療。路玉婷哭著勸媽媽,只要 媽媽在,這才是她最大的幸福。母親和 外婆需要照顧,家裡生計需要維持,於 是路玉婷決定「退學」。學校知道了她的 情況後作出決定,希望她不要退學,暫 時休學回家照顧母親,任何時候,只要 她條件允許,她都可以回到學校繼續學 習。老師、同學,甚至家長們知道後, 都很關照、幫助她。但路玉婷不希望大 家捐款給她,她覺得她應該靠自己的雙 手,自食其力。除了課業以及照顧家裡 以外,路玉婷還要給媽媽買葯、熬中 葯,為了節約醫葯費,她都精打細算, 每次醫院開了葯她都沒有在醫院取,而 是騎車到各個
9. 「孝心少年」的主要事跡有哪些
郭錦毅,男,17周歲,家住保康縣歇馬鎮向家店村二組,現為保康一中高一()班學生。
家有奶奶、爸爸、媽媽、姐姐。奶奶74歲,先天聾啞,患有高血壓,且十年前雙腿又摔斷,不能正常行動和交流。姐姐小時因不慎將面部燒殘,父母親因長年勞作分別患有嚴重胃病和重度貧血。為了一家生計,父親和姐姐長年在外打工,母親除種地、操持家務外,還要經常到別人家幫工。
二、主要孝心事跡:
(一)在家裡勤快懂事,為家分憂。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從小知道:長輩體弱多病,家境困難,便很懂事。上小學時,每天放學回家就幫助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掃地、擦桌凳、洗碗、打豬草、喂豬等。上了初中高中後,回家的機會少了,他只能在節假日在家裡幫家人分擔家務。他通常下班車後再走兩個小時的山路才到家,媽媽還在地里幹活,或在給別人家幫工。他放下書包,聽到豬在嗷嗷叫,便提著籃子到地里打豬草,給豬喂上豬食後再做晚飯。盡管做的飯菜的味道不十分可口,但一想到能讓勞作一天的媽媽放工回來便能吃上熱飯菜,心裡非常欣慰。在家期間,他劈柴,做飯,打豬草忙個不停,盡力幫助母親分擔家務。
(二)在學校勤奮刻苦,品學兼優
他深知家境困難,讀書不易。於是他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努力學習,奮發向上。中考時他以全縣第三名的成績進入保康一中。進入一中後,他將華羅庚「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雖天資不佔太多優勢,但他卻用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以勤補拙。
進入高中後,一時還不適應高中的學習,成績一度有起落,但他憑借堅強的意志,勤學苦練,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成績重新回到年級前列。
(三)尊敬長輩,孝心感人
由於奶奶殘疾,交流、行動都不方便,他非常疼愛奶奶,每次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看望奶奶。晚上幫奶奶擦身、洗腳,吃飯時先給奶奶盛飯、奉菜。在初高中上學時,經常從自己有限的生活費中節約一點,放假回家時買點水果帶給奶奶吃。
曾記得上初中時,有一次周末回家,奶奶見孫兒回來便從屋裡出來,當她走到門邊時卻突然暈倒,不醒人事,這可把他嚇壞了。當時媽媽在別人家幫工,無法聯系。他只好給村醫打電話求救,可村醫正在很遠的地方出診,無法趕來施救。在萬般無奈情況下,他急中生智,便將奶奶綁在自己稚嫩的脊背上,吃力地連背帶拖,踉踉蹌蹌用了三個多小時,將奶奶送到另一個更遠的村衛生室醫治,由於他及時將奶奶送治,在危難時刻挽救了奶奶的生命。
在學校,他是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家裡,他是勤快懂事,孝順長輩的好孩子。2013年3月被評為襄陽巿「優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