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關於重陽節的手抄報初中

關於重陽節的手抄報初中

發布時間:2021-03-09 18:38:10

Ⅰ 關於重陽節的手抄報

hge qjehr hjqg rjcvhwerqu3rgu

Ⅱ 有關重陽節的手抄報 資料

Ⅲ 重陽節的手抄報資料

重陽節由來:

  1.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

  2.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3. 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歷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Ⅳ 重陽節的手抄報有哪些

500x338 40k jpg
重陽節手抄報圖片欣賞(一)_...

Ⅳ 重陽節的手抄報

1、首先畫出報頭與木板底框,中間畫出樣式不同的邊框後,畫上枝條與葉子裝飾,下方畫出老奶奶與綵帶。

2、報頭用紅色、粉色黃色塗上,底框塗棕,枝葉塗綠後,再將奶奶與綵帶塗好顏色。

3、給邊框塗上顏色後,再借用尺子在邊框內畫出文字欄。

4、再在塗出黃色的外圍邊界後,在報頭底框下邊緣處畫上紅色條幅,再畫出紅色愛心點綴。

5、最後在綵帶上寫出「尊老愛老」

的字樣,一張重陽節手抄報就畫好啦。

Ⅵ 重陽節手抄報怎麼畫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利用的素材。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可以用中國的國畫寫意來表達。

Ⅶ 關於重陽節的手抄報名字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重陽節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每到重陽節正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不僅如此,在我眼中的重陽節還代表著人們各種各樣的豐富情感。

喜悅之情
重陽節更帶給人們無數的歡歌與喜悅。詩人孟浩然就在《過故人庄》中寫道「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整篇文章輕快活潑,洋溢著農家的生活情趣,一片寧靜和諧,給人們帶來了喜悅之情。在作者另一首作品「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中,表現出作者在重陽節登高時的喜悅之情,並希望朋友可以和自己一起欣賞美麗景色。

思親之情
重陽節曾勾起無數詩人的思親之情。唐代詩人王維在重陽佳節時(轉載自第一範文網http://www.diyifanwen.com,請保留此標記。)不禁吟道「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那種遠客思鄉之情,深切感人。宋朝女詞人李清照在重陽節時思念親人,寫下「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在兩篇作品中深切表達出詞人思念丈夫的真摯情感,令人惻然。
憂愁之情
重陽節也曾勾起無數詩人的悲傷之情。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寫道:「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雖然詩中表現出詩人的在重陽佳節的喜悅之情,但卻又透露著絲絲的憂傷,暗喻了詩人在官場受挫,壯志未酬的無奈唏噓。南唐後主李煜在成為亡國之君時又到重陽節,寫下「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墮,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不禁讓人愁從中來。

Ⅷ 重陽節手抄報怎麼畫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備陪埋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利用的素材。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可以用中國的國畫寫意來表達。

Ⅸ 重陽節手抄報大全


Ⅹ 重陽節的手抄報圖片

重陽節,亦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農歷九月九日。習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現在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
重陽由來已久,《易經》載:「以陽爻為九。」
重陽節板報 曹丕《九日與鍾繇書》:「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傳說重陽節吃重陽糕可消災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惡。
《齊人月令》:「重陽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遠。」
唐代王維《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獨為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晉代陶淵明詩:「菊花如我心,九月九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同來。」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京師謂重陽九月九日。每屆九月九日,則都人士提壺攜磕,出郭登高……賦詩飲酒,烤肉分糕,洵一時之快事也。」

閱讀全文

與關於重陽節的手抄報初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雲南省農村養老金領取標准 瀏覽:355
帶小孩檢查身體檢查什麼呢 瀏覽:794
養老金實行一次性結算 瀏覽:11
松江區哪家養老院好 瀏覽:844
70歲講演 瀏覽:205
社區重陽節做香囊活動信息 瀏覽:796
養老保險繳10年怎麼界定 瀏覽:817
成飛體檢多少錢 瀏覽:94
男孩不孝敬父母怎麼辦 瀏覽:19
養生中葯湯有哪些 瀏覽:284
重陽節小報簡單好看大全 瀏覽:71
老人家dp100售價 瀏覽:415
中國重陽節習俗 瀏覽:575
雲南退休工人加工資方案 瀏覽:708
每個月工資多少錢給父母 瀏覽:227
年輕人怎麼叫老人家 瀏覽:902
對老人家語氣不好 瀏覽:398
生個孩子不孝順 瀏覽:979
照顧老年痴呆的老人 瀏覽:533
父母芳華可以寫寫哪些場景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