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慶重陽節賞菊

重慶重陽節賞菊

發布時間:2021-03-07 05:03:33

1. 重陽節,人們有登高、賞菊、插茱萸和喝什麼酒的風俗

重陽節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的習俗。重陽節節期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1)重慶重陽節賞菊擴展閱讀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葯、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葯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時節,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每到九九重陽這一日,各地都有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煉身體的活動。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重陽節其民俗活動甚多,文化內涵豐富。

2.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 菊花是重陽節的重要

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

3. 重陽節賞菊的來歷

重陽節賞菊的傳說

很早以前,有一一個善良的農夫叫阿牛。阿牛母親因子幼喪夫,生活艱辛,經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爛了。

一-天夜裡,阿牛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姑娘來幫他種菜,並告訴他說:「沿運河往西數十里,有個天花盪,盪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這花要九月初九重陽節才開放,到時候你用這花煎湯給你母親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陽節那天,阿牛帶了干糧,去天花盪尋找白菊花。這株白菊花長得很特別,- -梗九分枝,眼前只開- -朵花,其餘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將這株白菊花連根帶土挖了回來,移種在自家屋旁。經他澆水護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陸續綻開。於是他每天採下一朵白菊煎湯給母親服用。當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後,阿牛母親的眼睛便開始復明了。

姑娘又繼續在夢中介紹種植菊花的方法。阿牛根據菊花仙子的指點去做了,後來菊花老根上果然爆出了不少枝條。他又剪下這些枝條去扦插,再按《種菊謠》說的去栽培,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陽節便開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的白菊花。

後來阿牛將種菊的技能教給了村.上的窮百姓,這一帶種白菊花的人就越來越多了。因為阿牛是九月初九找到這株白菊花的,所以後來人們就將九月九稱作菊花節,並形成了賞菊花、吃菊花茶、飲菊花酒等風俗。

4. 重陽節習俗賞菊

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賞菊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系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俗的組成部分。
宋代《東京楚華錄》卷八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明代,在《陶庵夢憶》中記載有兗州紹紳家風氣襲王府。賞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燈、其爐、其盤、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盤大觥、其壺、其幃、其褥、其酒;其麵食、其衣服花樣,無不菊者夜燒燭照之,蒸蒸烘染,較日色更浮出數層。
席散,撤葦簾以受繁露。」清代賞菊,如《燕京歲時記》九花者,菊花也。每屆重陽,富貴之家,以九花數百盆,架度廣廈中前軒後輕(軒輊,車前高後低叫軒,前低後高叫軒,比喻高低優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積者,曰『九花塔』。」在《清嘉錄》中記蘇州賞菊活動說畦菊乍放,虎阜花農,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擔入城市。居人買為瓶洗供賞者,或五器七器為一台,梗中置熟鐵絲,偃仰能如人意。或於廣庭大廈堆壘千百盆為玩者,縐紙為山,號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記》等書中也有賞菊之記載。
至今,重陽節期間,各大公園也仍組織大型菊展,並將菊縛紮成各類動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觀。登高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登高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據《晉書》中《孟嘉傳》載,九月重陽這天,晉朝大司馬桓溫及參軍大將孟嘉等人登上龍山(今湖北江陵縣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觀賞山景,連帽被風吹走也不知道。
桓溫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辯,一時傳為佳話。南朝時,梁人吳均在《續齊諧記》中記載一個神異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游學,費長房要他在重陽這天讓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系臂,並登高,飲菊花酒,才可免禍。桓景照辦了,才逃脫災禍。這個故事,生動地反映出重陽時人們的避邪除災心理。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

5. 重慶本地重陽節的習俗

重慶本地重陽節抄的習俗有襲:1、佩茱萸,簪菊花;2、吃重陽糕;3、喝菊花酒;4、放風箏;5、孝敬老人。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
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6.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

賞菊並飲菊花酒來 重陽節自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7. 重陽節不是要賞菊 重慶那邊有菊花可以看

有,市區內很多公園都有菊花展,如鵝嶺公園。

8. 古代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花

古代重陽節賞菊花的原因如下:

賞菊習俗源於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

古代重陽節的其它習俗:

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其民俗活動甚多,文化內涵豐富。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擺宴敬老、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1、曬秋: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

2、放紙鳶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為主要特徵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紙鳶亦現在的風箏。 在民間傳統,重陽節除了登高,放紙鳶也是一個特色。

3、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歷史悠久。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4、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古時重陽祭祖的傳統習俗在嶺南一帶仍盛行,人們會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無論是祭祖活動還是登高遠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

5、佩茱萸

古代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濕、逐風邪。於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裡,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8)重慶重陽節賞菊擴展閱讀:

古代重陽節賞菊的詩句:

《重陽席上賦白菊》

作者:唐代-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譯文:一院子的菊花金黃金黃,中間有一叢白似霜的花兒是這么孤獨。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進了少年去的地方。

9. 重陽節,什麼踏秋賞菊去登高

1、登高「辭青」
登高「辭青」的說法則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為秋節,節後天氣漸涼,草木開始凋零,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清代潘榮陛編撰的《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
2、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10. 關於重陽節賞菊的詩句有哪些

1.《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版陽,玉權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
2.《重陽席上賦白菊》
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人少年場。
3.《菊花》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4.《題菊花》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5.《菊花》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6.《菊》
鄭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7.《重陽後菊花三首》
范曾大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
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8.《菊》
劉克庄
羞與春花艷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風。
不須牽引淵明此,隨分籬邊要幾叢。
9.《寒菊》
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味濃。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

閱讀全文

與重慶重陽節賞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里吃什麼 瀏覽:285
老年人烤火爐有什麼危害 瀏覽:822
老人便秘喝什麼汁 瀏覽:831
男性癱瘓老人腹股溝潰爛如何護理 瀏覽:920
企業養老保險可以退不 瀏覽:424
河北省老年大學地址 瀏覽:246
變成動物園里的動物孝順有什麼 瀏覽:332
女孩十八歲罵父母屬於什麼行為 瀏覽:759
鄖西農民退休養老金 瀏覽:226
父母參貸公積金的話上限多少 瀏覽:567
養生五行中屬於什麼行業 瀏覽:225
怎麼和男朋友父母聊天不尷尬 瀏覽:648
60歲的老年人開什麼車 瀏覽:461
吉安養生按摩有哪些 瀏覽:61
餘姚老年公寓電話 瀏覽:174
金華孝順有沒有私立小學 瀏覽:402
居家養老院哪個最好 瀏覽:278
80歲老人神經性頭疼怎麼辦 瀏覽:98
被征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工作 瀏覽:870
老年人骨折治療 瀏覽: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