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萊州市的孝敬好人好事事跡材料總結
有句古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在我們禪林寺村就有這樣一個愛老、敬老的好榜樣,她名叫楊秀紅,多年如一日,不辭辛勞孝敬長輩,無微不至照料患有半身不遂的母親,盡心竭力贍養年長的父親,她用真情無私的付出在村民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鄉親們的一致好評。 楊秀紅今年39歲,土生土長在村裡,打小就孝敬父母, 結婚後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現在一家人和父母住一起, 前幾年奶奶還沒有去世的時候,每當輪班到楊秀紅父親家,楊秀紅總是把奶奶照顧的特別好,從來沒有讓父親在贍養老奶奶的事情上操過心。奶奶由於年事已高,又患上了疾病,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楊秀紅每次在操勞農活之後還要照顧一家人的飲食起居,每次她都是把好吃的讓給老人和孩子,有時候即使自己身體不適也不捨得給自己改善,總把好菜好飯給老人留著。後來,奶奶又患上了小腦萎縮,常年癱瘓在床,楊秀紅堅持給奶奶端屎端尿、擦拭身體、噓寒問暖,把老人照顧的無微不至。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福旦夕」,本來照顧一個癱瘓的奶奶,再照顧年邁的父母和兩個上學的孩子就已經夠她受的了,可楊秀紅母親又患上腦血栓,雖然搶救及時沒有生命危險,但還是落得半身不遂,癱瘓在床,連話都說不清楚了。母親在住院期間,楊秀紅每天都陪在母親身邊,吃喝拉撒睡全都包在她身上,她照顧母親絲毫不敢懈怠。等回到家裡,她堅持每天都給母親擦拭、按摩身體,忙完農活回來陪母親聊聊天解解悶,一有時間就攙扶母親鍛煉恢復,老人想吃啥,她總是盡量滿足,從來不嫌麻煩,把老人照顧得舒舒服服、乾乾凈凈、開開心心。常言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這句話用在楊秀紅身上並不合適,到現在母親已經能獨立行走了,原來滿是皺紋和苦惱的臉上總是掛滿笑容。 有人說,孝順老人最大的挑戰是「色難」。千難萬難難不過給老人個好臉色,若在照顧老人時流露出半點不耐煩,就會讓老人很不安心,這樣的情況在楊秀紅家是看不到的,盡管有時候楊秀紅也會遇到難心事,但她從不在奶奶和母親面前表現出來;有時候患有小腦萎縮的奶奶會無緣無故地耍脾氣,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有時候性情暴躁,對楊秀紅謾罵,而她總是面帶笑容,想盡一切辦法把老人們哄開心。就這樣,來來往往,她始終堅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照顧奶奶,孝敬母親,直到奶奶在她家中去世,那年奶奶92歲,患小腦萎縮第四年。照料癱瘓的奶奶好幾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雖屬人間常情,但確實是難能可貴。楊秀紅在孝敬長輩方面得到了父老鄉親的絕口稱贊,為我們做出了好榜樣。 楊秀紅父親由於年齡大了,身體也不太好,耳朵基本上聽不見,平時老爺子每頓飯都要喝點小酒,楊秀紅總是盡量滿足,家裡總是給父親備著酒,父親高興的時候,她也總是陪父親喝上兩口,為的是讓父親開開心心。 楊秀紅常說:「誰都有父母,誰都有歲數大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兒女,我也有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我現在得做出榜樣來,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兒女才會孝敬我。」 沒有豪言壯語,也沒用華麗的辭藻,但正是這朴實簡單的話語卻卻蘊含著大道理。飲水思源,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是中華兒女的美德,讓老人安度晚年是每個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上行下效,老人撫養好子女,子女贍養好老人,尊老愛幼的風氣就能一代代傳承下去,只有這樣中華民族的這一傳統美德才能發揚光大。 楊秀紅,用她的善良和孝心為長輩和父母的晚年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也為禪林寺村街坊四鄰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② 好人好事事跡材料
好人好事指先進的人,所做先進的事,對人類有重大貢獻。幫助別人不求回報。
黃賽風,女,是寧國市汪溪街道辦事處汪溪村三組村民。今年五十好幾的黃賽風,就像鄰家的一位長者,和藹、熱情、寬和、親切,大家都親切的叫她賽風姐。幾十年來,她用自己的熱情、愛心為村民們默默無聞的做好事,贏得了村民們的普遍贊揚。
她是街坊鄰里的貼心人。有句老話叫「遠親不如近鄰」,說的是人在遇到急難事兒的時候,遠方的親戚就不如近旁的鄰居那樣能及時給予幫助,表示鄰里之間關系親厚。幾十年來,不論鄰居們誰家生活上遇到困難,黃賽風都第一時間到場,張張羅羅,忙前忙後,出力獻策。鄰居中有的老人想綉鞋墊不會畫花樣子,她就主動幫忙給畫。有的老人在外面繩子上曬被子,眼看要下雨了,她就幫助老人收被子,像這樣的小事兒,黃賽風已經記不清做過多少次了。「人活著,不能光為自己,做件好事心裡總是踏實的。況且我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不值得一提。」這就是黃賽風的想法。
她還是村級文化的領頭人。兒女都已經長大,漸漸空閑下來的她,與大多數老同志一樣,深深地感到生活沒有寄託,一度曾有莫名的空虛感。在接觸廣場舞後,她熱愛上了這個既能鍛煉身體又能獲得精神愉悅的項目。自汪溪村文化休閑廣場投入使用以來,村裡的婦女中掀起了學習廣場舞的熱潮,村委會為舞蹈隊配備了電視機、音響等設備。一開始村民們通過網路下載廣場舞視頻,對著視頻學習廣場舞,學起來自然沒有真人教學來的逼真、生動。黃賽風聽聞這個情況主動站出來,每晚七點至八點義務為村民教授廣場舞。為了領好舞、排好舞,黃賽風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每天對著電視學健身舞蹈是她的必備「課程」,不僅如此她還經常向周邊好的廣場舞領隊取經學習。在她的刻苦努力和廣大婦女的集思廣益下,編排了新的廣場舞動作,汪溪村舞蹈隊也在漸漸壯大,極大地活躍了村級文化生活。時常有人調侃黃賽風「一分錢掙不著,你圖個什麼啊?」她一臉笑容地答道:「不圖什麼,就圖給自己帶個快樂的同時,也能給別人帶快樂和健康。」
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有很多像黃賽風這樣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人。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跡、平凡的感情,卻在默默付出的點點滴滴中造就了許多的不平凡,這些點點滴滴的感動匯聚成一個個文明、和諧、溫馨的音符,奏響了汪溪村文明、和諧、美麗的新篇章。
範本二
移民組組長賀xx19xx年7月因青龍灣水庫建設搬遷到我村,這十多年來一直非常支持村委會的一切工作,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1999年7月,為移民搬遷事宜,賀xx積極為廣大移民分憂解愁,幫助移民群眾安置房屋,丈量田地。犧牲自己將近一年時間未出去打工掙錢,等到移民搬遷全部結束,安定下來才出去打工。這次犧牲讓移民群眾記住了他,所以到成立移民組時,賀xx全票當選為移民組組長。從這時候起更加堅定了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辦實事的信心。
移民組准備實施「戶戶通」水泥路工程時,賀組長積極做好准備工作,提前做好占田佔地村民的思想工作,調解了一個又一個矛盾糾紛。從「戶戶通」工程完工後,賀組長自動承擔義務清掃垃圾的任務,他每天起早貪黑,不論刮風下雨都堅持將道路打掃一遍,再將垃圾集中到垃圾池,不讓路上有一點垃圾出現,讓移民組一直保持著干凈衛生的生活環境。群眾對賀組長為大家服務,義務奉獻的事情銘記於心,也就更加支持他的工作。
「戶戶通」附屬工程道路亮化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後,賀組長每天早上4點准時開燈,6點熄燈;等到晚上6點開燈,10點熄燈。雖然每天就只有「按一下,關一下」,但就是這兩個動作他一直堅持了二年多,盡管每天都是機械的重復這兩個動作,但這兩個動作中充滿了他對群眾的體貼之情,關心之情,群眾被他放在心裡最重要的地位。他說過:「不能讓大家在黑暗中摸索,雖然我每天浪費這點時間,但是增強了大家的安全感也值了。現在他又自掏腰包將手動開關換成定時自動開關,這樣就能節約更多的時間為群眾服務了。
與」戶戶通「水泥路工程同時啟動的飲水工程,在開工時,許多村民就管道從自家田地經過的問題有些想法,不大情願,賀組長多次與這些村民交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細致地做好他們的工作,最後大家想通了,順利的將管道鋪設到每家每戶。在後來的使用中抽水機多次發生故障,賀組長不是管理員卻主動幫助管理員進行維修,400多斤的蓋板他們抬不動,只能用撬棍慢慢地移,因天氣炎熱,沒等蓋板移開後,兩人的衣服早已汗濕了好幾遍,有時候連吃飯都顧不上,可是他一直沒有任何怨言。
賀組長在日常生活中,還經常對組內的五保戶、困難戶問寒問暖,詢問有沒有困難,要不要幫助。每年過年過節賀組長都會親自去看看他們,這樣他才可以安心,這些舉動讓五保戶、困難戶很是感動。
賀組長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對公益事業操心受累,許多事情都親力親為。在工作上是移民的組長,在生活上更像他們的兒子、大哥和家長。他表示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將這些「小事」一直做下去。
③ 小學生好人好事事跡
要關於幫助別人的,主要是親身經歷,就更新穎!下面是一些老套的,如果只是完成任務,建議用!
1.愛護身邊的每一種生命(動物,花草。。。)
2.公交車讓座
3.扶老人過馬路
4.拾金不昧
5.愛護環境撿垃圾
6.小孩子跌倒了扶他起來
7.送同學回家
8.打掃樓道
9.掃雪
10.掃馬路
11.借傘給同學,自己淋濕了一身
12. 借衣服給同學,自己感冒了
。。。。。。
很多很多,親身經歷更好(⊙o⊙)哦!
④ 好人好事的事跡有哪些
將客戶忘在抄保險大廳的保襲險單送到客戶家中。
幫助半路上汽車出故障的司機拖車,拖到汽車修理店。
義務幫助樓上樓下鄰居修家電,不收費。
開車數百里,送滯留在售票大廳的八旬老太張美玲回家,老太太及其家人深受感動。
經常買文具送給班裡家庭困難的學生,並組織班裡同學積極向邊遠地區的貧困家庭捐助閑置的衣物。
傍晚送迷路的老太太回家,並請一天沒有吃飯的老太太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愛護環境衛生,經常組織同事和朋友們參加義務環境衛生清掃工作,給市民創造一個潔凈的生活環境。
經常喂小區的流浪狗、流浪貓,而且積極號召小區內其他人積極獻愛心,是個典型的「熱心腸」。
⑤ 小學生好人好事50字作文
3月5日學雷鋒日,震真的做了好事哦,就是把同學的《小狀元》作業本還給同學。
事情版是這樣的: 那天放權學,震的同學張佳賀不小心拿了同學張逸寧的《小狀元》作業本。震放學後沒多久,有人敲門,原來是張佳賀和他媽媽,只見張媽媽手裡拿著作業本,見面後對我說:「蔣震媽媽,這是張逸寧的本兒,張佳賀拿來了,今天要寫作業的,我聯系不上她,你看看能不能聯繫上。」
我翻出本本,有20多個震同學的聯系號碼,可裡面沒有張逸寧的,沒辦法,給張老師打電話,張老師也說沒有張逸寧的電話。
最後張老師在電話里說:「如果真聯系不上,震能找到張逸寧家就給送送去,如果他也找不到就算了!」
放下電話,我和震正說著這事,張逸寧媽媽來電話了。最後震把本兒送到了張逸寧手裡。
第二天,震放學回來說:老師表揚他了,說他在學雷鋒日學雷鋒做了好事呢!震那個高興啊!
⑥ 好人好事例子15條
1、林俊德(已故):工作到最後一刻的科學家
中國爆炸力學與核試驗工程領域著名專家、總裝備部某試驗訓練基地研究員,1960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機械繫,1993年晉升為少將軍銜,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8年,經中央軍委批准,增加「獻身國防科技事業傑出科學家」林俊德為全軍掛像英模。
2、羅陽(已故):用生命托起戰機的航空英模
曾任殲15艦載機工程總指揮,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1999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12年11月25日12時48分執行任務時,羅陽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經搶救無效,在工作崗位上因公殉職,終年51歲。
3、何玥(已故):捐獻肝腎的最美女孩
何玥(he yue),是感動中國2012年度候選人之一。2012年11月17日凌晨,何玥因患腦瘤晚期被確定為腦死亡。她父親根據她生前的遺願,將她的腎臟和肝臟進行捐獻。她的兩個腎臟和一個肝臟被分別移植到了兩名尿毒症患者和一名肝病患者體內,使3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續。
4、張麗莉:斷腿救學生的最美女教師
2006年畢業於哈爾濱師范大學,分配到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任教。2012年5月8日的一次交通事故中,為救學生而受重傷,致使雙腿截肢,經全力搶救已脫離生命危險。
5、陳家順:卧底5家用工企業,關注農民工切身利益
雲南曲靖市沾益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沾益區駐浙江義烏勞務工作站站長,陳家順隱瞞身份「卧底企業」,調查企業用工真實信息,保障農民工權益的事跡受到媒體廣泛關注,被譽為「卧底局長」、「民工局長」。2013年2月陳家順榮獲了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獎。
6、周月華、艾起:
身患先天小兒麻痹症,靠著拐杖和丈夫後背,「爬」遍了方圓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嶺,為轄區近5000村民帶去了醫療服務。
7、陳斌強:背著媽媽上班的孝子
浙江省磐安縣實驗初中語文教師、省級普通話測試員。2007年,母親患上老年痴呆症,陳斌強將母親綁在身後,騎著電瓶車每周往返於30公里的山路中,堅持照顧母親和教學工作兩不誤。其事跡經過廣泛傳播之後,工作地點從鄉鎮調到縣城。
8、李文波:南海守礁王
1988年3月入黨,1991年8月調入海軍南沙守備部隊,現為永暑專業隊海洋氣象分隊高級工程師,技術6級,專業技術大校軍銜。2012年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9、高秉涵:見證海峽滄桑的台灣老兵
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出生於菏澤牡丹區呂陵鎮高孫庄村的書香門第和革命世家。
10、高淑珍:河北的愛心小院
2013年2月19日,因14年間收教近百名殘疾孩子被評選為「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2013年9月26日被評為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助人為樂模範。
11、孫家棟:為中國航天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風雲二號衛星工程總設計師,北斗二號衛星工程和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重大專項高級顧問,原航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中科院院士。他是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拓者之一,從事航天工作60年來,主持研製了45顆衛星。
12、王鋒:三進火海捨己救人
2016年5月18日,面對無情大火,王鋒三度勇闖火海,先後救出6人,及時呼叫樓上10多名住戶脫險,導致全身燒傷面積達98%,除自己燒傷外無一人傷亡。2016年10月1日下午,王鋒同志因突發感染,不幸病逝。
13、支月英:在大山深處教書育人36年
她幾十年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台,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她努力創新教學方法,總結出適合鄉村教學點的動靜搭配教學法。她關愛孩子,資助貧困生,不讓一個孩子輟學。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嶇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裡的孩子。
14、秦玥飛:耶魯大學畢業後回國紮根農村
2001年考入重慶南開中學,畢業時參加美國入學標准化考試,後考取美國耶魯大學,獲得該校一年46892美元的全額獎學金,享受學費、住宿、書費、旅行費等多項免費服務。當年,耶魯在中國只錄取了兩名高中畢業生。現任湖南省衡山縣福田鋪鄉白雲村大學生村官、黑土麥田公益聯合發起人。
15、張超:訓練中壯烈犧牲的艦載機飛行員
2016年4月27日12時59分,張超在駕駛艦載戰斗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接地時,突發電傳故障,危機關頭,他果斷處置,盡最大努力保住戰機,推桿無效、被迫跳傘,墜地受重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⑦ 五年級小學生事跡簡介,要求要好人好事描寫,500字以內
放假之前,大隊部給我們布置了一個任務——在假期生活中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 今天上午我絞盡腦子想該干什麼好事,突然,我想到了一個好主意——打掃樓道。原來的樓道的扶手上都是蜘蛛絲和灰塵,地下也布滿了灰塵和垃圾。想到這里我便提著大桶,拿起抹布、拖把去打掃衛生。我先在抹布上撒一些洗潔精,再與扶手用力的擦幾下,然後,彎下腰小心翼翼的擦洗那又粗燥又沾滿灰塵的鐵欄桿。突然,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拿鐵絲球擦鐵銹。我拿好鐵絲球對著欄桿一刷,許多鐵銹便紛紛順流而下,我想:這方法還真有用呢!我這樣來回幹了三十多分鍾,忽然樓下的大媽媽看見我在搞衛生,對我說:「謝謝你,小朋友。」接著,我開始進行最難做的活——掃地,我拿出畚箕和掃帚,因為地上的灰塵太多,風太大,費了好長時間才掃玩完。最後,我進行最後一個步驟——拖地。我換了一桶清水,然後,往樓梯倒水,再一個一個的台階拖。拖好後我額頭上冒出了細細密密的汗水。 原來那不整潔的樓道,經過我的努力打掃,變得又整潔又干凈,我看著我的勞動成果,渾身都覺的吃力,但是心裡覺得有成就感,也非常快樂。愛,在人間 有人說,友愛如春雨,滋潤著大地;有人說,友愛如陽光,溫暖著人心。我用這雙渴沐春雨,渴望陽光的眼睛,在人世間搜尋著愛。 2008年1月21日11:33分,一列火車從市火車站出發了。列車上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這里有許多乘客都是去北京探親的——包括她——一個一歲多的小女孩。 但是,就在這歡聲笑語中,一聲響亮的小孩哭喊猶如晴天霹靂般地打破了車中的和諧。因為——她把她那細嫩的小臂伸進了盛著滾燙的開水的方便麵盒裡。 開始,大人們不知是發生了什麼事,更不知該怎麼辦,母親無意中摸了一下她的左衣袖,發現又濕又熱;立刻挽起孩子的袖子 是的,她看見的是;孩子燙掉了一層皮的胳膊。瞬時間,母親驚呆了,又心疼,又著急,不知如何是好眼眶裡的淚水一滴滴的往下滴,孩子的舅舅急得都不知說什麼好了,暈頭轉向地找了半天,才從勤務室里找來了一把剪刀,剪開了孩子的衣袖。母親也努力地又哄又抱,但都無濟於事。畢竟,傷口上一點葯都沒有上,別說是剛一歲的孩子,就連大人也受不了啊!可是,該到哪裡找葯呢? 聽到孩子的哭聲,第一個聞迅趕來的是一位列車員,了解了事情的經過,他迅速將事情報告了列車長。列車長趕來後,知道了孩子的傷口沒有上葯。可是車上也沒有治療燙傷的葯品。孩子還在大哭著,一邊哭還一邊哇哇大吐,情況不容樂觀。 此時,列車長立刻撥通了下一站點的電話,通知他們馬上准備好燙傷葯膏,在下一站等候。 與此同時,火車上也響起了廣播為孩子徵集治療燙傷的葯物,火車上的氣氛立刻活躍起來,乘客們紛紛拿出自帶的葯物向列車長和乘務員介紹:有的拿來的潤膚露,還有的拿來了凍傷膏;有的有經驗的乘客來告訴孩子的母親怎樣做;有的還拿出了自己的秘方......雖然沒有找到治療燙傷的葯物,現在葯物也都不是很管用,但大家的熱情卻讓孩子母親的心稍稍有了一點點安慰。 經過一番漫長的等待,火車終於到達了下一站點,葯物被順利地送上了車,塗到了孩子微紅的傷口上,孩子停止了哭喊,母親也欣慰的笑了,而列車長和乘務員卻悄悄的離開了...... 然而,他們並沒有完全地離開,而是每隔一會就來探視一下,一聽到哭聲更是馬上趕來詢問情況,整夜不段...... 我想,我已經找到我要尋找的東西了———愛,就在人心裡。列車長乘務員以及那些積極為孩子尋找葯物的列車廣播站的工作人員和乘客們,他們那熱情的心中噴涌而出的,不就是愛嗎? 列車繼續開著,但是,車上多了一樣東西——那就是濃濃的人情,列車乘載真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奔向遠方......1個樂於助人的同學 我們班有位女同學,叫梁心悅,是我的好朋友。她今年十一歲,沒事的時候還愛學著小羊咩咩的叫,這是可愛極了!她也非常樂於助人,如果你們不相信的話,大家就聽一聽下面的兩則小故事吧。 有一次,梁心悅同學走在上學的路上,看見了一位六旬的老爺爺在為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小夥子推著一輛裝滿磚頭的車。那個年輕人不停地用手打著老爺爺的背,還說:「老頭子,你快點兒推,要不然的話,我就不給你兩塊錢的工錢!」梁心悅見有人在打那麼歲數的老人,實在受不了,就趕快跑到老爺爺跟前,要求讓她來替老爺爺推車。老爺爺說:「沒事的,我有勁推,再說你這小朋友還要上學呢,如果推了車恐怕你就要遲到了!」 聽了來爺爺的話之後,梁心悅忙說:「不會有事的,老爺爺,我順路!」說完就開始推車了。她用肩向前扛著車廂的邊柱,使出了前身的力氣開始推車了。她推的可認真了,只見她手肩並用,身體前傾,倆腳蹬地,一直到了終點才停了下來。老爺爺即感動,又高興,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來表示感謝了。 還有一次重陽節,梁心悅同學主動到了一位年邁的老奶奶家去幫助老奶奶擦窗戶,她先拿了一塊抹布,然後把它放進水裡搓一搓,就開始抹起來,直到把老奶奶的窗戶玻璃擦得又干凈又明亮。等抹完了窗戶之後,梁心悅同學還專門為老奶奶表演了唱歌、跳舞、講笑話等小節目,老奶奶十分高興,直誇楊徑是個好孩子。這一天,老奶奶快快樂樂的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節日。分別的時候,老奶奶一直把楊徑送出大門口,梁心悅對老奶奶說:「您回去吧,我有時間一定會再來陪您!」 同學們,聽了我的這段介紹之後,你們是不是也認為梁心悅同學是一位樂於助人的同學呢 一個熱愛集體的同學 我們班有很多同學都非常熱愛班集體,我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的學習在我們班可謂是非常棒的,同學們有什麼問題都會問她。然而,我也在為了我們班和學校的榮譽而繼續努力。 四年級夏天的時候,我們班的跳繩隊選上了我。她就天天練,日日練,只為了能幫班級取得一個好成績。 又過了幾個星期,跳繩比賽開始了。比賽進行得很順利,很快就到了災後一個環節也是最激動人心的環節-------各班大繩隊的比賽。我高興極了,期待著有一個勝利的誕生。半分鍾了,我們辦一個都沒壞。突然,一個晴天霹靂打在了我們的身上:我摔倒了。我和柳婷趕快跑過去。我已經被同學攙扶著,拉到一邊歇著。本來天氣就熱,又加上已經跳了一會兒了,我的衣服上就都被汗水浸透了。我們要我把褲子挽起來,讓我們看一看有什麼地方破了。我一邊擦著頭上的汗,一邊對我們說:「不要管我,讓我接著跳吧。只有他們幾個跳會很累的,尤其是到後面,他們會堅持不住的,我沒事!」我們怕我上場後又有什麼事情發生:「你剛剛摔倒,你現在一瘸一拐的上場怎麼行。」「我真的沒事。」說著我就站起來,向場內走去。我們沒法攔住我,就只好讓他我帶傷接著比賽。但這回我們沒有退出場外,而是在比賽現場繼續看比賽,也順便看看我的情況。 又過了大約三十秒,我觀察到:我的腳好像顫了一下,嘴咬得很緊。柳婷也很緊張,生怕我有什麼事。 在我們意料之內的事終於發生了。當我跑出繩子的時候,腳被繩子伴了一下,身體向前傾,手慣性地向前扶著,一下子摔在了地上。看到這種情況,柳婷簡直有點不知所措了,但還能想到先把我扶起來。其他隊員被這突然的兩次摔倒也弄得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但老師的一句命令命令他們繼續跳下去。 下場後的陳璽被這兩次摔倒搞得迷迷糊糊。我們把我的褲子挽起來。「天哪! 流血了!」我驚叫了起來。這時,高老師已經向這邊跑了過來。高老師把它帶到醫務室上葯,而比賽還在繼續進行著。 這次比賽使大家對我這個人有了真正的了解,然而我的品德也是其他班的同學自嘆不如。現在的我,已經是個久經沙場的老將了,不會再在沙場上摔倒了。但我還是在用自己優異的成績,從各方面為班級、為學校贏得榮譽! 好人好事許許多多,不是我自誇,這好人里數我們小區的王爺爺最了不起。王爺爺今年84歲了,臉上總是掛著慈祥的微笑,滿頭的銀發和那微笑成了他的特徵,背有點駝的他干起事來卻不含糊。走起路來那精神抖擻的樣子一點都不顯得他已是不惑之年。 在小區里,在街道里,在馬路上時常會看到他的背影,時常做著一些綠豆芝麻大小事,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這些小輩:勿以事小而不為,勿以善少而為之! 每次我看見他,他都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小事雖小但是他畢竟是84歲了呀!看著他忙碌的身影,我不禁擔心起來。 星期六下午,烈日當空。我讀完書乘著車回家,車剛到站,一個熟悉的身影在我眼前閃動。這不是王爺爺嗎?他左手拎著一個塗料桶,右手拿著一把大刷子,腳邊放著垃圾桶和鏟子。我快速來到王爺爺身旁,「王爺爺!」我親切著叫道。「呦,是雯雯啊!你來干什麼啊?」王爺爺關心地問道。「我上完課乘車回家,」我回答道,「您又來美化美化環境啦?」「哦,你看這牆上的小廣告太多,有礙市容,是城市「牛皮癬」哦。一來,上海是奧運會的賽場之一,世博會也快要舉行了,外國人到了上海。說小了國際性的大都市上海會讓外國人眼中大跌眼鏡,會說是個布滿千瘡百孔的上海;說大了中國的國際聲望也會由此下跌;二來,這些廣告多數是騙人錢財的,有些江湖郎中不但騙人錢財,還胡亂醫治,把別人的生命忽視。這例子多得數不勝數,我們不能讓它們得趁。」王爺爺一邊憤怒說著一邊清除小廣告。只見他拿著鏟子把貼有小廣告的地方鏟掉,廢渣扔進垃圾桶,又拿起刷子沾了沾白色塗料,把鏟掉的地方添了添,補了補。我看了說:「王爺爺,我也來幫你,讓我們一起鏟掉惱人的牛皮癬吧。」王爺爺說:「好吧!小區是我家,愛護靠大家!只要我們大家做好身邊看似不禁意的小事,我們的天會變得更藍,城市會更整潔!」 王爺爺的舉動帶動了我們小區好多人也熱與參加做好小事的行列,可不是嘛?他不是連我這么懶的人都「改造」了嗎? 是啊,讓我們一起從小學會做好人,做好事,攜起手來成為新一代好人。當今的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非常的重要,一旦關系處的不好,在工作和生活中就會很不順利,甚至有些人還會遭到冷落,還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所以需要互相理解、寬容和關愛。現在的人大部分心胸很狹窄,見利忘義。甚至有的人總想讓別人對自己好,自己卻不會關愛別人,對別人好。當今這個世界是一個互動的世界。如果人們都只顧自己,不去關愛他人,那麼這個世界將是一個非常冷漠的世界,因此我們應該先從關愛身邊的人做起,先學會關愛父母,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父母的關愛下長大的,然後再去關心朋友。但是,對敵人和那些缺德的人,千萬不要去關愛他們。我很同情那些被冷落的人,不如說像《紅樓夢》里的林黛玉,自幼父母雙亡,不像薛寶釵那些女孩子有父母,被父母帶著,總是有說有笑。因為她沒有父母所以被冷落,沒有人來安慰、關愛她,才使她成為了小心眼、愛哭的女孩子。對她更不公平的就是最後沒有嫁給賈寶玉,別人都嫌棄她身體不好,覺得學薛寶釵好,都喜歡薛寶釵,就讓薛寶釵嫁給了賈寶玉。使林黛玉更加憤怒,最後無情的蒼天還是奪走了她寶貴的生命。現在環境污染很嚴重。尤其是我們山西,環境遭受的污染非常嚴重,人們總是不關愛大自然,我每次在大街上都能看到有人亂吐痰還沒人管。痰裡面有細菌,容易讓人得肺結核,嚴重了還會導致死亡,後果非常嚴重。還有的人愛亂扔垃圾、大量砍伐樹木,破壞森林環境,這就造成了環境污染,再這樣下去的話,人類就會遭到懲罰。所以,這個世界需要互相關愛,去愛身邊的人,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國與國之間要互相關愛,人與自然之間也要互相關愛,這樣才會變成一個溫暖、和諧的世界。關愛我的王老師想起王老師,我的心中就暖暖的,充滿了感激之情。星期三中午放學後,因媽媽不在家,我不知道該去哪裡,正在焦急的時候,王老師走了過來,她看著我親切地說:「跟老師回家吧!」看我還在那裡猶豫不決,王老師伸出手拉著我的小手往她家走去,我感到她的手是那麼的溫暖。到了王老師家,王老師端上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讓我吃,我看著王老師那溫和的目光,一點都不拘束了,美美地吃了一頓。吃飽了,王老師好像知道我想睡覺一樣,對我說:「你去睡一會。」我躺在床上不一會就睡著了。睡得可香可香了。王老師輕輕地叫了一聲我就醒了。我很奇怪在家裡媽媽要喊五六遍才醒來,怎麼王老師叫一聲我就起來了?王老師帶著我去學校,在路上我看著王老師那和藹的目光,心想:她在上課時的目光很嚴厲,現在怎麼變得那麼溫柔啊!我感謝王老師對我的關愛。她的愛是我學習的動力,我一定要取得好的成績來回報老師的愛。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世界上有60多億人口,芸芸眾生,擦肩接踵。這當中有我們認識的,有我們不認識的。那麼人與人之間需要什麼來維系呢?在闡述我的觀點之前,我先給大家說一件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我的媽媽近來正在給一個高三的姐姐補習英語,效果雖不能說是立竿見影,但也是頗有成效。看著媽媽每周來回奔波,如此辛苦,我不禁對媽媽說:「 您為什麼不收點兒學費呢?」聽了我的話,媽媽嚴肅地對我說:「別人求我辦事,說明別人對我的信認,我應該盡我所能。人與人之間不能只講錢,應該多一些互相的關愛。只有你多關心、幫助別人,才會得到別人給予你的關心和幫助。」聽了媽媽的話,我深感羞愧。同時也由衷地敬佩媽媽。媽媽補課這件事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的確,人與人之間需要的不只是權、錢的施捨。互相關心幫助更為重要。只要你以誠待人,就同樣會得到一顆來自他人的誠摯的心。「相逢何必曾相識」,是啊,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不是只存在於親朋好友間,我們應該充滿熱情地幫助任何一個需要我們的人。我、媽媽、爸爸是一家人,所有中國人也是一家人,甚至可以說全世界就是一個大家庭。既然我們都是這個家庭中的成員,那就應該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彼此關愛。人與人之間只有充滿了濃濃的關愛,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與你患難與共;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做你的朋友;你才會享受到更多的來自他人的愛。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擁有了這份愛,世界這個大家庭將會更加合睦、團結。愛,是人世間最溫暖的字,生活在暖融融的愛的氛圍中,多好!讓我們同唱:「只要人人都付出一點愛,世界將會更美好……」
⑧ 好人好事例子簡短事跡
1、事例一
好人好事例子簡短事跡9月30日23點左右,石女士下火車後,在天津站地下計程車候車區搭乘計程車,到家後才發現將一個裝有貴重物品的皮箱忘在了計程車後備箱里。她立即返回天津站尋找,可由於沒開發票,也沒記車牌號,尋找困難。在現場的海河公司工作人員周智勇留下了失主的聯系電話,讓她先回家休息。
10月1日一早,聯眾出租和平分部的哥張雅森出車前收拾計程車衛生時,在後備箱里發現了這個大皮箱,擔心失主著急,他放棄運營,驅車來到分部上交失物。分部值班領導王允新立即與失主取得了聯系,張雅森迅速開車,很快就將大皮箱送還到石女士手中。此時,時針剛剛指向9點33分。
2、事例二
我們小區的王爺爺最了不起。王爺爺今年84歲了,臉上總是掛著慈祥的微笑,滿頭的銀發和那微笑成了他的特徵,有點駝背的他干起事來卻一點也不含糊。走起路來那精神抖擻的樣子一點都不顯得他已是不惑之年。
星期六下午,烈日當空。我讀完書乘著車回家,車剛到站,一個熟悉的身影在我眼前閃動。這不是王爺爺嗎?他左手拎著一個塗料桶,右手拿著一把大刷子,腳邊放著垃圾桶和鏟子。我快速來到王爺爺身旁,「王爺爺!」我親切著叫道。「呦,是你啊!你來干什麼呀?」王爺爺關心地問道。「我讀完書乘車回家。」
我回答道,「您又來美化環境啦?」「也不算是美化環境,你看,這牆上的小廣告太多,有礙市容。一來,亞運會還有一年半就開幕了,外國人到了我們廣東省,說小了大都市佛山會讓外國人眼中大跌眼鏡,是個布滿千瘡百孔的佛山,說大了中國的國際聲望也會由此下跌;二來,這些廣告多數是騙人錢財的,有些江湖郎中不但騙人錢財,還胡亂醫治,把別人的生命忽視當兒戲。」
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得到的比付出的多得多,王爺爺煥發了我為亞運作貢獻的熱情。
3、事例三
一年前,5.12汶川大地震間我在新聞報道里看到一件這樣的事:
一位乞討過日子的老人在早上捐了5元錢,過了中午又捐了100元,捐款人員問他為什麼捐這么多,老人回答:「因為那裡的人生活比我還慘,上午只有5元整的,其它全是一角兩角、一元的和5角的,不好意思拿出來,中午又去討了點,再到銀行換成一張100元錢。」
有的經常路過這兒的人說:「他每天討來錢都不是去吃好吃的,每次捐款都比那些每天討來都去吃好吃的人捐的多了足足好幾倍。」老人說:「雖然每天生活困難點,但這錢對於他們來說比我還重要,我的一分錢對災民來說就是幾十元。」說著又從兜里掏了一下,掏了1角硬幣放到捐款箱內,走時還說:「我這也是讓大家對災民多捐點。」然後就拿起破碗走了。後面捐款的不是生活好的,就是一些乞討為生的老人。這些老人捐了許多1角1角和1元1元的錢共有50。4元放到了捐款箱內。
說著又從兜里掏了一下,掏了1角硬幣放到捐款箱內,走時還說:「我這也是讓大家對災民多捐點。」然後就拿起破碗走了。後面捐款的不是生活好的,就是一些乞討為生的老人。這些老人捐了許多1角1角和1元1元的錢共有50。4元放到了捐款箱內。
4、事例四
順德好人:孔昭傑——六旬老漢勇救5名落水兒童。
雖然年過六旬,孔昭傑卻有著年輕人不能比擬的好身板,這也是老漢平常值得自豪的事情。在2007年的某一天,老漢正是用自己的這副好身板救起了5名落水兒童。
2007年5月3日下午,65歲的勒流上涌村民孔老漢像往常一樣,在村邊的瓜菜地里耕作。「救命,救命!」突然傳來小孩的呼喊聲,孔老漢趕忙放下手中的活兒循聲望去,發現不遠處有小孩掉進魚塘里。一個小男孩上半身露出水面,拚命喊著「救命」。另外還有一個約八歲大的小女孩驚恐地兩手扒著男孩的肩頭,身體不停在顫抖。水面不時泛起陣陣波紋,水下似有劃動的痕跡,時有水泡浮起,看樣子還有小孩在水裡掙扎。
孔老漢二話沒說,連衣服也沒顧得上脫,就「撲通」一聲跳進水裡,朝著有水劃動的地方奮力游去。他左右開工,雙手迅速把沉入水裡的幾個小孩拽起,一個接一個地托上岸。最終,5名落水小孩在老漢和隨後趕來的民警的救護下全部脫險。此時的老漢全身早已濕透,體力也完全透支,但是不等孩子的家長們來道謝,他便默默地離開了現場。
5、事例五
居家養老服務對象蘭姨的兒子,緊緊握住梁書記的手,感動地說:「梁書記,請你幫我找一下一個叫阿田的居家養老服務員,我要謝謝她救了我媽媽的命,如果不是她,我媽媽已經不在了,居家養老服務就是好……」。
那天下午,居家養老服務員袁順田同志在蘭姨家搞清潔衛生,突然看見蘭姨口吐大量鮮血橫倒在椅子上,袁順田同志本能地申手去抓檯面上的固定電話求救,但蘭姨肥胖巨大的身體剛好擋住了固定電話。在這個時候,袁順田同志臨危不亂,一心想著迅速救人,為了爭取時間,她一邊用自己的手機呼叫120救護車,一邊向距離蘭姨最近的女婿單位跑去求救,在同一時間,救護車和蘭姨的女婿一齊來到蘭姨家,迅速將半昏迷狀態的蘭姨送往醫院搶救。
因為袁順田同志臨危不亂,沉著鎮定,處事果斷,為搶救贏來了時間,使蘭姨得到及時搶救,脫離了生命危險。還有一次,是在今年3月初的一天,袁順田同志和往常一樣到蘭姨家搞清潔衛生,剛到不久,突然聽見廚房傳來「砰」的一聲響,隨著響聲一看,只見煤氣爐周圍一團大火,袁順田同志臨危不懼,立即沖上前把煤氣瓶關上,並迅速滅了火,避免了一場火災的發生。以上這兩件事故,如果不是有服務員在場,臨危不懼,遇事不亂的話,後果真的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