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陽節的故事60字,簡單,好記
東漢時期,汝河邊一來個源村子裡,住著一個小夥子,名叫桓景。他家裡有父母和妻子,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過得十分快樂。
天有不測風雲。有一年,汝河裡忽然出了一個瘟魔,岸邊很多村莊流行起了瘟疫,死了不少人。看到鄉親們不斷死去,非常著急,就決定求仙學藝,為民除害。桓景回到家裡告別父母和妻子,一個人上路去了。
桓景訪遍了天下名山,才尋訪到在東南方的山中有一個叫費長房的神仙。
桓景帶上一袋干糧上路了。他一路走,一路打聽,翻過了一座又一座山,蹚過了一條又一條河,磨破了一雙又一雙鞋,終於見到了費長房。費長房和藹地對他說:「我看你一心想為民除害,就收下你這個徒弟吧。」他交給桓景一把青龍劍,又教他降魔的武藝。桓景每天勤學苦練,終於把劍術練得爐火純青。
Ⅱ 簡單的描述一下重陽節35字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專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屬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Ⅲ 重陽節唯美的句子
1、秋天的重陽不公是春光勝似春光,時值霜天季節,卻格外顯得神采奕奕。祝您老重陽節快回樂,健康長壽!答
2、濃郁的茱萸在峰頂遙望友人的容顏,重陽的糕點融化親人濃濃的柔情,菊花的美酒浸潤心底思念的記憶,團圓和樂的心願似飛箭直指心田。願重陽佳節家家溫馨美滿慶團圓,戶戶安寧享祥和。
3、人們常說家有一老就是一寶。現在老人節到了!祝福老人們節日快樂~身體安康。
4、鳥南歸,心回飛,重陽團聚不久歸,菊花香,楓葉紅,團圓時刻情深濃,常思念,盼重逢,佳節攜手齊放鬆,祝福來,寄關懷,祝你重陽笑開懷。
5、恰逢國慶遇重陽,祝願您,與國同慶幸福綿長,天地祝福富貴安康,萬眾共樂事事吉祥!
6、秋高氣爽景象美,菊黃楓紅香飄然,九九重陽金光照,萬紫千紅大地金。人老不失戎馬志,余熱生輝耀九重,振興九洲心不老,生龍活虎精神富。九九重陽節,祝願全天下老人與青松永同齡。
Ⅳ 關於重陽節的習俗100字
一、放紙抄鳶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襲陽節的主要習俗。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為主要特徵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紙鳶亦現在的風箏。 在民間傳統,重陽節除了登高,放紙鳶也是一個特色。
二、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古時重陽祭祖的傳統習俗在嶺南一帶仍盛行,人們會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無論是祭祖活動還是登高遠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
(4)關於重陽節簡短的文字擴展閱讀
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盂蘭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在港澳,重陽節是除清明節外,另一個登山掃墓、拜祭先人的日子,被視為另一個清明節。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Ⅳ 簡短重陽節美文摘抄什麼
有關重陽節的文章詩歌
1.重陽節的習俗
今天是重陽節,你們打算干什麼呢?對多數人來說,可能對重陽節沒什麼紀念意義性吧。回答是不是的,重陽節不但是有紀念性也是有意義性的。接下來我就說說重陽節的起源吧:
「中秋過後又重陽」,起源於漢初的重陽節有著悠久的歷史。要說重陽節的來歷,那可不是一個輕松的活兒!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
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傳承至今,重陽節已經演變成為了一個活動豐富、情趣盎然的佳節,各地人們通過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活動來歡度這個歷史悠久的節日。
缺少了我最贊賞的地方,恆景拜師學藝,殺死瘟魔才讓九月九登高的風俗傳下來
2.又見重陽節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歷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會館保留重陽節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這一天選擇較有傳統意義的慶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與友好相約到戶外活動,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又能聯絡親友之間的感情。
農歷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節俗活動是登高,登高之俗始於西漢,劉歆《西京雜記》雲:「三月上已,九月重陽,士女游戲,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將重九與重三相對,並指出了登高驅邪免禍的用意。唐代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九登高,並不僅僅登臨飲宴、賦詩作文而已,它還有其他活動。這些活動綜合而成為「登高會」。登高會也叫「茱萸會」,因此也被稱為「茱萸節」。
3.菊花飄香的日子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舉辦,那時候,許多老奶奶們跳舞、唱歌為自己過重陽。九九重陽正趕「九」,又代表著中華人民的喜悅、興奮。
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不辜負這大好光景,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有多少人畫上了這個秋天的快樂,為多少人畫上了一絲微笑,它看不見,摸不著,要發自內心去感受。秋天是野遊的好季節,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對身體有益的活動,這是對身體非常好的哦。我國已經把九九重陽節定為老年人的節日。同學們,九月初九時,你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麼,怎樣讓他們過得難忘,快樂呢?聽聽我的親身經歷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頂上......到處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層厚而蓬鬆的金沙,金燦燦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歷,原來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陽節呀,是長輩們的節日,我怎麼會忘了呢,應該向她送什麼禮物呀。我想了好一會兒,想不好呀。正當我心情煩躁時,我隨手拿了一張報紙,看見了「重陽節」這三個字,喜出望外,認真地閱讀起報紙來,報上清楚地寫著每當重陽節時,做子孫的應該陪自己的長輩出去到郊外 。散散心,吃吃糕點,看看菊花,這就是最好的禮物,體驗這個秋天帶來的幸福。看了這張報紙,我的心裡有了小算盤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記性就笑著說:「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外婆疑惑地說:「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過了好幾個月了。」外婆又思索起來,「難道今天是你媽媽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繼續說:「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發了。我和外婆一邊說,一邊走,走得更遠了。我們看著清澈的池水,飽覽壯麗的山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覺度過了一天可愛的重陽節
天暗下來了,媽媽爸爸回來了,還帶了一袋糕點,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備給外婆過重陽節。上面綴著 各種花紋,有的是嵌著幾棵小草......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嘗起了糕點,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輕了幾歲。
4. 又見重陽節
「重陽節?今天是重陽節?哈哈!早忘記了哦!」
走在中關村市場,不時的詢問一些朋友今天重陽節怎麼過。大多的人卻陷入了這種驚訝、茫然的狀態。說到重陽節我便想起王維的那首「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來。
今天的重陽節,也是第19個老人節。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敬老祭祖,傳統的重陽節是一個詩意又溫馨的節日。但在浮躁,匆忙的經濟市場生活工作中,重陽節的黃金甲正隨著金秋的過去而慢慢的退去。
在中關村廣場我遇到了一位正拿著報紙找工作的小夥子,他對報紙看的很執著,還不時的用筆點點畫畫。年輕人,有的是活力,有的是精神。登高是不在話下的,可這位小夥子卻深深的被失業的圈子套住了。他對我說這么一句話,「工作都沒有,吃飯都是問題了,那還有心思登高望遠,月飲菊花酒呢?既是對親人的思念這時也只是深深的埋藏在心裡罷了。」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家鄉,重陽節雖沒有什麼山珍海味,但插茱萸,吃糍粑是很普遍的。只記得每年重陽節的時候,奶奶就會宰殺自己養的雞鴨通知所有的姑姑、伯父們前來享用。其實反哺之情,人人都有。但有多少人能體會此時的父母親自宰殺牲口聚集子女享用的真實用意呢?一對坐在家樂福門口正在歇息的老大爺、老太太,他們攜著手,顯得無比的親近。他們對重陽節有這深厚的感情,子女們成天忙於工作,他們只有兩個字「理解」。今天購點好東西,晚上等他們回來吃個團員飯。很多人不知道父親節,也遺忘了母親節。更多的人也淡忘了今天的重陽節也是老人記節。一句問候,一個不長的電話他們都會會心的甜蜜一笑的。
中關村,市場裡面忙忙碌碌,氣溫比外面的要高的多,但感覺並不是很舒服。他們有的坐在櫃台,有的站著拉客,有的高聲吆喝。。。。。。等等的。總之顯得格外的匆忙。
「今天是重陽節,沒有帶孩子,老人出去溜達啊?」
「哪有時間啊!工作這么忙,生意又這么慘淡經營的,也沒心思。」這是一位在中關村幹了八年的朋友和我說的感到無奈的一句話。
禮拜一,中關村按道理也是一個比較安靜的時段。只是「九九」相對來說有點過於冷淡和平靜。我從E世界到海龍,從海龍到科貿鼎好再到太平洋,一樣的平靜,也一樣的「忙碌」。只不見有關「九九重陽」的促銷活動。
5.詩歌
採桑子 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於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 陳)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沉醉東風 重九
(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Ⅵ 重陽節寄語簡短一句話
1、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望遠大樓一片片,我在二十樓處擺弄著手機,向你發送祝福的信息,如果你沒收到可能是信號不好,給香哥說,哥再向上爬一層樓給你發,祝你重陽節幸福快樂。
2、又是九月九,重陽夜,難聚首,獨自在外思鄉愁。飲菊酒,賞菊花,登高遠望念家鄉。路遙遠,思念濃,祝福永遠在心頭。祝各位朋友們,重陽節幸福快樂,祝老人身體更健康!
3、秋風,吹響我祝福的號角;秋雨,撥響我祈福的戰鼓;月亮,照亮我誠摯的心聲;太陽,燃燒我真摯的情感。願我的祝福如期而至,祝你重陽節快樂!
4、遠方的你彷彿記憶中的風箏,雖然我們相隔千里,但是思念的線總是將我們彼此牽連,在這重陽佳節的日子裡,遙祝你樂。
5、父母對你的期待,你能讓他們如願就是盡孝。我們都會慢慢變老,趁現在還能孝順父母,請盡心盡力!祝,重陽節快樂!
6、九月初九重陽節,五彩菊花為你開,祝你事業放光彩,願你生活喜開懷,盼你人生好運來,步步高升就現在!祝朋友傲菊斗霜永不敗,登高望遠展未來,九九重陽天下白,一帆風順無阻礙!
7、請讓我來關心你,就像關心我自己;請讓我來問候你,就像問候我自己;請讓我來祝福你,就像祝福我自己。祝你身體健康,幸福平安,心想事成,重陽快樂!
8、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我不能陪你聊天,但是能送上祝福;我不能陪你飲酒,但是你可以把酒寄給我,嘻嘻!)
9、重陽菊花黃,正是佳節好時光;重陽桂花香,香氣撲鼻滿庭芳;重陽糕點甜,甜香迷人樂開顏;重陽祝福美,聲聲問候暖心扉!提前祝你重陽快樂,美好心情!
10、情運和你長相守,福運永遠跟你走,財運與你手牽手,好運陪你共白頭。九九重陽節到了,願你快樂久久,健康久久,平安久久,成功久久,幸福久久!
11、凄涼的日子裡,溫暖是心中的家,孤獨的日子裡,關懷是心中的家,漂泊的日子裡,朋友是心中的家,重陽佳節的日子裡,我的問候是你永遠的家。
12、當你孤單的時候會想起誰,當你寂寞的時候會不會流淚,我對你的思念如秋日的楓葉,隨著秋風向你的方向飛。重陽節快樂!
13、秋風吹不走佳節帶來的喜慶,秋雨沖刷不掉開心快樂的心情,秋霜凍不住內心火熱的思緒,秋露凝結不住牽掛想念的神情。重陽節到了,願好運伴你如影隨形。
14、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5、悠悠歲月久,願財神和你手牽手,快樂永遠跟你走,成功伴你四處瞅,好運隨你逍遙游,幸福陪你到白頭。九九重陽節,願你美麗心情到永久,吉祥如意到永久!
Ⅶ 重陽節句子簡短
1.生活繁忙讓我忽略了很多,但是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要向你發出我最真內摯的問候,祝老朋友在重陽容節里有一份好心情。
2.六十年內不分離,七老八十手牽手,共渡八千里路雲和月,九月九日重陽日,十指緊扣笑會首!
3.九月九,福邂逅,團圓日,樂享受,思親人,愛相傳,朋友聚,暢心談,把酒歡,迎風笑,情舒展,夢飛遠,重陽日,多開懷,簡訊至,體貼來。
4.重陽佳節九月九,美好祝福送不夠。生活甜蜜如美酒,愛情幸福到永久。工作輕松常袖手,家庭和諧福常有。諸事順利煩惱走,一切如意喜臨頭。
5.九月初九是重陽,忙碌當中度重陽,在外打拚忙又忙,意氣奮發不彷徨,奮發圖強事業棒,功成名就美名揚,精彩人生鑄輝煌,生活美滿幸福長!
6.太陽有升有落,心情有高有底,花朵有開有謝,樹木有榮有枯,願九九的好天氣,帶給你久久的好心情,祝重陽節快樂。
Ⅷ 重陽節優美語句
1九月初九重陽節到復了,雖然繁忙的你制我沒有時間去賞菊登高,但是還是要送一份真切的關懷給年,希望老朋友一切順利。
2重陽到,登個高,登就登個步步高;菊花開,開就開個樣樣紅;雁南飛,飛就飛個事事旺;寄思念,念就念個天天好;祝福送,送就送個滿滿福!
3送你九月九的酒,醇香悠長不上頭。送你迷人菊花香,讓你香氣永難忘。送你驚奇登山鞋,一覽名川和大岳。送你重陽的祝福,讓你快樂不思蜀。
4青青茱萸,悠悠我心,暫折一枝表情意;登高望遠,一覽無余,綿綿群峰福祉聚;九九重陽,久久祝福,金菊綻放送驚喜。願你好運連連,快樂至極!
5不管是爬山還是爬樓,只要你登高,保你事業步步高;不管是洋芋還是茱萸,只要你肯采,保你生活倍精彩;不管是麻花還是菊花,只要你有花,保你天天有錢花;不管是長信還是簡訊,只要你接收,保你日子大豐收。明天重陽節,咱就圖一樂,願你心快樂,幸福綿綿伴身側!
Ⅸ 重陽節簡介100字
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季秋有豐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