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年級作文《我懂的孝敬奶奶》
我做過很多有趣的事,但有一件事讓我學會了孝敬奶奶。
那是一個星期天的下午,天氣非常炎熱。我做完了作業,就跟著奶奶到菜地里除草。不一會兒,我和奶奶扛著鋤頭來到了菜地。放眼望去,菜地里一片翠綠,彷彿是一個綠色的大池塘。奶奶開始除草了,鋤頭一上一下地落到土裡的聲音真好聽。我在菜地里的一棵大樹下看到了螞蟻,就用一根棒子逗起螞蟻來,忘記了奶奶在菜地里除草。過了很久很久,我才記起我是跟奶奶來菜地里除草的,就抬起頭來望望奶奶,看見奶奶滿頭大汗,整件衣服都差不多濕透了,我心想:奶奶現在一定很辛苦吧!於是我就跑過去,對奶奶說:「奶奶,您很累吧,您就休息一會兒,讓我來除草。」奶奶說:「小寧,你真是一個乖孩子,但這個鋤頭很重,還是我來除草。」最後,經過我多次地勸奶奶,奶奶就答應我了。我吃力地拿著這重重的鋤頭
除草,這時,我感到了奶奶平時有多麼的辛苦,我決定將來一定要好好孝敬奶奶。
今天,我學會了孝敬奶奶,我真高興。
本篇文章來源於 www.sbkk8.cn[隨便看看吧--散文、詩歌、日誌、影評、名著閱讀綜合性文學網站].源網址是:http://www.sbkk8.cn/zuowen/si/xushi/218307.html
B. 關於孝心的童謠
一、孝道童謠
孝道童謠
百善孝為先,孝字最偉大。孝是付出,孝是回報,不是枯燥。孝這個字,是努力付出。孝是尊重,孝是真心,不是乏味。孝這個字,是真情實感。感恩父母,孝順父母。感恩長輩,尊敬長輩。感謝老師,敬愛老師。感謝同學,愛護同學。感恩見真情,感謝最真實。孔融讓梨,黃香溫席。我要學習,美好品質。
幫父母倒一杯茶;幫父母捶一捶背;幫父母揉一揉肩;幫父母洗一洗腳。件件小事,一股股暖流,一些些贊揚,一句句鼓勵。總而言之一句話,孝順比天還大。
二、孝心感恩兒歌
《孝心童謠》
孝順長輩是美德,齊心協力共參與,盡上一份我的力,遇到好吃學孔融,大人先嘗我後吃,學習知識是重點,德智體美全面抓,莫讓長輩多操心,奶奶在家最辛苦,買燒洗涮樣樣做,最早起來最晚睡,我幫奶奶敲敲背,好讓奶奶心情暢,爸爸工作最操勞,東奔西跑常出外,回到家裡很疲憊,我為爸爸倒杯茶,好讓爸爸得喘息,媽媽在校課程忙,上課講著喉嚨痛,腰兒發酸眼兒花,遞上蘋果讓媽,好讓媽媽清清
三、趕快盡孝
曾記否,爸媽滿頭白發梢,細細皺紋臉上雕;歲月無情讓他老,行動起來快盡孝。爸媽嘮叨是關心,時時刻刻要牢記;爹娘育兒受盡苦,我們應當孝父母。
看現在,父母牙齒已不固,脆硬東西吃不了;上街買菜他迷路,腰板已經彎下了。幹活做事已無力,腿腳發軟眼兒花;爸爸媽媽沒奢求,我們總是做不到。
趁此時,一聲問候他心暖,一句關懷也算孝;天下父母不可欺,爭做孝道好兒女。孝道兒女人人誇,代代相傳留美名;萬事都應做最好,長輩開心才是道。
四、孝道童謠
你拍一我拍一,父母之恩要牢記。你拍二我拍二,重情重義多行善。你拍三我拍三,長輩開心大如天。你拍四我拍四,常懷孝敬兩個字。你拍五我拍五,爹娘育兒受盡苦。你拍六我拍六,孩是娘的連心肉。
你拍七我拍七,天下父母不可欺。你拍八我拍八,孝道兒女人人誇。你拍九我拍九,代代相傳美名留。你拍十我拍十,忤逆不孝眾人斥。大中華你我他,孝敬父母最偉大。
五、孝敬父母童謠
父母者,人之本,敬父母,尊長輩父母恩,記心上,文明語,不能忘;清晨起,問早安,上學去,說再見;回到家,道聲好,要外出,須留言;父母錢,莫亂花,知勞苦,懂節儉;父母呼,要回應,大小事,行勿懶;父母歸,笑相迎,倒茶水,盡孝心。
父母忙,己莫閑,伸出手,幫一幫;父母累,捶捶背,勸早息,別打擾;父母病,勤侍奉,病床前,多問候;父母訓,認真聽,有過錯,須改正互尊重,更自強,好習慣,多培養;自己事,自己忙,不拖拉,惜時光;家務事,多幫忙,掃掃地,擦擦窗;物整齊,房間亮,家整潔,利健康;如有事,多商量,勤溝通,不隱藏。
C. 孝敬父母的詩歌300
遊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專草心,報得三春暉。屬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D. 關於孝的詩歌,現代詩歌,適合小學生讀的!謝謝!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
我們永遠是他(她)們的子女
父母給了我們最重要回的一樣東西
那就答是愛
他給我們教會怎樣做人
她給我們教會了怎樣與人交流
我們的一切都是他(她)們給的
無論我們做了什麼
他(她)們都站在我們的這邊
無論父母怎麼說我們
我們都不能頂撞他(她)們
我們要學會孝敬父母
我們要學會保護父母
我們一天天長大
他(她)們一天天變老
父母在我們身上不知糟了多少心
他(她)為了我們不知流了多少淚
我們的能有今天
都是他們用血和淚換來的
我們要珍惜
就不說我們以後成功了在報孝他(她)們
現在也可以孝敬
一杯熱茶
一句問候
這也是孝啊
可是現在一些少年和少女忘了一個字
那就是孝
少年忘了良知
不聽父母的苦心良言
不好好讀書成天不務正業
一些少女為了滿足自己的一點虛榮心
忘記了孝不聽父母的話
有誰知道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
有誰懂的孝呢有又誰知道父母的用苦良心呢
啊朋友們活著不光是為自己
為父母想想吧
啊朋友們清醒過來吧
希望你們能記住父母生我們必有用
朋友們奮斗吧
朋友們希望你們記住「孝」
朋友們希望你們能珍惜父母
E. 關於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詩歌或文言文有哪些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挾泰山以超北海回,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答;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5、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6、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7、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
8、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
9、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康熙
10、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11、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12、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13、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14、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15、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勸報親恩篇》
F. 關於孝敬老人詩歌!!!
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出自(明)《增廣賢文》。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出自《家語·弟子行》。
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出自(明)《增廣賢文》。
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出自(春秋)《禮記》。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說:「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出自(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G. 關於孝敬老人、孝敬父母,適合於集體詩朗誦的詩歌
(一)孝敬父母歌
你知道,你怎樣被奶水喂大?
你知道,你怎樣哭鬧到深夜內?
你知道,你怎樣學容會走路?
你知道,你怎樣長大成人?
切莫忘,你那自發雙親,
切莫忘,雙親受盡艱辛。
切莫忘,父愛崇高純潔,
切莫忘,母愛像海一樣深。 .
可記得,是爸爸送你入學?
可記得,是媽媽送你打針?
可記得,爸媽為你送寒衣?
可記得,爸媽送你出遠門?
切莫忘,你那自發雙親,
切莫忘,雙親受盡艱辛。
切莫忘,敬老的民族傳統,
切莫忘,盡孝是人類天倫。
《感恩》
歲月,拋落我一雙又一雙鞋子
風雨,脫掉我一件又一件衣裳
家園,賜於我一座又一座路標
母親,永不疲倦地向我凝望
古老而又永恆的關愛
有時,母親的手送我一程
有時,母親的心送我一程
其實,送與不送都一樣
我早已經知道
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冰天雪地
都是你心頭的牽掛
在歲月的山路上,我為你寫下腳印
在風雨的旅途中,我記住你的笑容
在歲月的風雨中——
我會帶著感恩和虔誠,為你祝福
H. 現代的關於孝順的詩歌
1、《假如我今生無緣遇到你》
作者:泰戈爾
假如我今生無緣遇到你
就讓我永遠感到恨不相逢
讓我念念不忘
讓我在醒時夢中都懷帶著這悲哀的苦痛
當我的日子在世界的鬧市中度過
我的雙手捧著每日的贏利的時候
讓我永遠覺得我是一無所獲
讓我念念不忘
讓我在醒時夢中都懷帶著這悲哀的苦痛
當我坐在路邊,疲乏喘息
當我在塵土中鋪設卧具
讓我永遠記著前面還有悠悠的長路
讓我念念不忘
讓我在醒時夢中都懷帶著這悲哀的苦痛
當我的屋子裝飾好了,簫笛吹起
歡笑聲喧的時候
讓我永遠覺得我還沒有請你光臨
讓我念念不忘,
讓我在醒時夢中都懷帶著這悲哀的苦痛。
2、《父親和我》
作者:呂德安
父親和我
我們並肩走著
秋雨稍歇
和前一陣雨
像隔了多年時光
我們走在雨和雨的間歇里
肩頭清晰地靠在一起
卻沒有一句要說的話
我們剛從屋子裡出來
所以沒有一句要說的話
這是長久生活在一起
造成的
滴的聲音像折下的一支細枝條
像過冬的
父親的頭發已經全白
但這近乎於一種靈魂
會使人不禁肅然起敬
依然是熟悉的街道
熟悉的人要舉手致意
父親和我都懷著難言的恩情
安詳地走著
3、《給父親》
作者:汪國真
你的期待深深
我的步履匆匆
我知道
即使步履匆匆
前面也還有
太多的荊棘
太遠的路程
涉過一道河
還有一條江
翻過一座山
還有一架嶺
或許
我就是這跋涉的命
目標永遠無止境
有止境的人生
4、《父母恩情》
作者:張世偉
第一聲啼哭
就撕痛了這個世界
輕輕睜開眼睛
就濕潤了這個季節
手舞足蹈的語言
只有父母才能讀懂
無數次的黑夜
都是你的歌聲
喚醒了黎明
無數次的黎明
又讓你的笑顏
陶醉了黑夜
父親是你的陽光
母親是你的月亮
你是父母的希望
天上的雲彩
是父親無微不至的呵護
夜裡的星星
是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愛
你安靜的睡眠
是父母最大的心慰
5、《母親》
作者:冰心
母親呵!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I. 關於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詩歌或文言文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5、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尊老愛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1、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J. 孝敬父母的詩歌(現代詩)
關於孝敬父母的詩歌
歲月,拋落我一雙又一雙鞋子
風雨,脫掉我一件又一件衣回裳
家園,答賜於我一座又一座路標
母親,永不疲倦地向我凝望
古老而又永恆的關愛
有時,母親的手送我一程
有時,母親的心送我一程
其實,送與不送都一樣
我早已經知道
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冰天雪地
都是你心頭的牽掛
在歲月的山路上,我為你寫下腳印
在風雨的旅途中,我記住你的笑容
在歲月的風雨中——
我會帶著感恩和虔誠,為你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