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父母是我的榜樣作文
記得有一次,我們全家剛吃完飯,媽媽就告訴我:「今天你要洗碗哦」!於是,我先把碗筷收到廚房裡,然後把飯桌擦一擦,接著把碗抹上泡沫,緊接著把碗洗干凈,最後,把碗放在盆子里。突然。碗被我一下子就摔破了,因為太滑了,所以不小心就摔破了,我向媽媽解釋了這些事後,媽媽親切的說:「孩子,以後不要再這樣不小心了哦」!我急忙說:「媽媽謝謝您原諒我」。媽媽笑著說:「記住哦,以後再也不要犯這樣馬虎的事情了」。我高興的說:「我以後再也不會犯這樣馬虎的事情了」。
記得還有一次,數學老師劉老師給我們班幾個人發了一張奧數測評卷,其中也有我,我回答家,我急忙拿起奧數測評捲起來做,我突然,我有一題不懂,就去問爸爸了,爸爸瞄了兩眼說:「這么難的題目,你們這么小就出」。於是,媽媽走了過來說:「這題真簡單」。只聽媽媽刷刷刷,就做完了,媽媽真厲害呀!
2爸爸,你是我的榜樣
我的爸爸,是個很普通的人,我曾經怨過他從事廚師這一行,因為開飯店,家裡沒有了溫暖的味道,因為他整天呆在廚房裡,身上不是燒烤味就是葷腥味。我一直疏遠他,但是他卻是我生活中的強者,學習中的榜樣。從他身上,我學到了很多很多。
爸爸一年到頭常常奔波在外,為家裡付出了很多,給家裡帶來了富裕與舒適。卻是用了爸爸無盡的汗水與青春換來的。我與爸爸很少見面。有時一個星期才見一面,因為爸爸晚上很晚回來,我很早就睡覺了,而爸爸早上4、5點就出去買菜了,我又看不到他。漸漸的,我們倆看見了也不打招呼,我們有了代溝。
我一直計較他不陪我玩,只看見別的爸爸都和自己的兒女玩耍,我心裡一直怨著他,卻不想是他讓我們家庭變得富裕舒適。我有時靜靜的想著他,怨著他,恨著他,卻忽略了他是我最愛的父親。
無論刮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爸爸都是起早貪黑,買菜,做生意,買菜,做生意……一直都這樣,從不間斷。直到那一次……
那一次,我放學回來,由於下雨,我匆匆忙忙回到家,渾身幾乎被淋濕了。我換一套衣服,舒舒服服的洗了澡,在家吃著爸爸帶回來的晚餐。我看著窗外的雨,心裡格外平靜,只有滴滴答答的雨滴聲。若隱若現的,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背影,那是,那是,那是爸爸騎著摩托車,身後是兩籮筐的菜,渾身已經濕透了,我有一種沖動,想把傘拿給爸爸,為他撐起來。可是那麼近,我卻覺得好難碰觸到爸爸。漸漸的,背影越來越模糊,越來越小,最後消失在雨里。
我擔心爸爸會著涼,果然,不出我所料,晚上爸爸發了燒,住進了醫院,一身的疲憊和大雨把他折騰地精疲力竭。可是爸爸剛掛完水,就穿了一件雨衣,第二天,又早早地去買菜,我知道後,鼻子酸酸的,忍不住,金豆兒就掉下來了。
我對爸爸的怨一下子化為烏有,對他的卻是更深的一份愛,看著爸爸昨天送回來的飯菜,盡管涼了,可我心裡卻有一股暖流洋溢在心頭。
爸爸,他是家裡的頂樑柱,他是我的榜樣,不放棄,不認輸,堅持到底……
B. 爸爸做我的榜樣450字作文
說起我心中的榜樣,哪能少得了我的爸爸呀!
我的爸爸中等個兒,瘦瘦的,今年三十多歲內,黑黑的臉上鑲著一容雙明亮的眼睛,鼻樑高高的,還架著一幅小眼鏡。我爸爸非常幽默,只要一有小朋友和我玩,他就和他們開玩笑。其實他也經常和我開玩笑。有一天早晨,眼看就遲到了,我和爸爸急匆匆下樓去學校。爸爸突然說:「忘帶書包了!」著實嚇了我一大跳。
爸爸很關心我的學習。記得有一次網 ,我放學回家,老師給我布置了一項任務:回家畫一幅畫。我回到家,想了半天,也沒想到要畫什麼,於是我就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請他幫忙。爸爸說,不要著急我和你一起想辦法。最後我們在漫畫書上找到了龜兔賽跑這個漫畫,我們決定畫這幅畫。我一會兒就用彩筆畫完了,得意的讓爸爸看,誰知爸爸認真地說:「你畫的不很生動,沒有體現出你的水平。」我以為爸爸會罵我,結果爸爸又耐心地說:「你沒畫好的原因是你直接用彩筆畫,應該用鉛筆先輕輕地畫一個大致輪廓,然後用彩筆勾邊,最後圖上顏色。」我按爸爸的要求去做,果然畫出了一幅滿意的「龜兔賽跑」圖。
我的爸爸就是這樣一個人,幽默中透露出智慧,耐心中透露出嚴厲,他就是我心中的榜樣。
望採納
C. 父母如何做好孝敬長輩的榜樣,孝是一切百善之首
所以我看到有的家庭,就是有些朋友,他想教他的小孩讀《弟子規》,但是到吃飯的飯桌上,外公、外婆還有父親、母親,都是往他小孩碗里邊夾菜,他自己都不知道做一個示範,示範一個孝敬。這樣的話,即使是把《弟子規》都背熟了,其實我覺得也沒有用處,因為父母沒有做到《弟子規》。 凈空老法師:對,不錯。 王魯湘先生:我覺得還有一個問題,其實我們是根本的把這些經典,和過去古聖先賢給我們寫的一些教訓,把它完全遺忘掉。比如現在很多我們這個年紀,甚至比我們還年輕一點做父母的人,你去問他,有幾個人讀過像《弟子規》、《三字經》,或是《孝經》?他沒讀過。接著如果你現在告訴他,你不要有偏見,我也不求你有別的東西,你就給我從頭到尾把它讀幾遍,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我給你解釋一下。我想只要一讀就開卷有益。 凈空老法師:不錯,不錯。 王魯湘先生:我們現在是無卷給他去讀,很多的人都根本不知道我們前人有《弟子規》這本書,他不知道;有《孝經》這本書,他不知道。所以實際上,你看那天我拿到《弟子規》,我這一看,其實《弟子規》真的寫得都是非常淺顯的東西,從最最我們大家都能做到的事情,讓你做。比如剛剛你說到父母三代同堂吃飯,做父母的夾菜的時候,他不給老人夾,他給自己孩子夾,如果他讀過《弟子規》,不這么做了。 (應該先夾菜給爺爺奶奶外婆外公) 凈空老法師:不錯。 陳曉旭居士:問題他想給老人夾,老人還讓他給孩子夾,老人也要給孩子夾,就是溺愛。 凈空老法師:老人也不懂,為什麼?你真正愛的時候,你要教,父親對祖父母孝順讓他看,他就懂得了,他將來就會孝順父母。這是什麼?這都是像演戲一樣的。所以我這個年齡,我十歲離開家鄉,我們住農村裡頭。但是我們那個農村文風很盛,桐城派的,文風很盛,所以從小還學過這些東西。我記得大概是六、七歲的時候上私塾,我父親就跟老師表演,這是我們後來才曉得,那個時候完全不知道。進學堂(私塾),在祠堂,我們親戚的祠堂,現在祠堂都沒有了。祠堂我記得那個時候樹林,樹林也沒有了都變成廣地,都不見了。我父親帶著禮物,供養老師的,帶著一些禮物,先拜孔子的神位,「大成至聖先師之神位」,那字我都認識,我三歲父母就教我識字,所以三歲的時候就認識三百多字。我父親在前面,我在後面,行三跪九叩首的禮,拜孔夫子。孔夫子牌位拜完之後,請老師上座,我父親在前面,我在後面,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禮。你想想看,我們六、七歲小孩看到這個,父母對老師這么尊敬,還會不聽話嗎?還敢不受教嗎?這是什麼?就是一次教什麼?教你尊師重道,不是講的,講沒有用,做給你看。老師接受家長這樣隆重的大禮,你要不好好的教他,你怎麼對得起人家。所以老師跟家庭是密切的合作,老師教我們怎樣孝順父母,父母教我們怎麼樣尊師重道,怎樣跟同學們相處,就教這些。兩個人互相教,才把你教好。 陳曉旭居士:所以沒有孝親就談不上尊師。 凈空老法師:談不上。 王魯湘先生:孝是一切百善之首。 凈空老法師:沒錯,是根。所以孝字,中國這個「孝」字它是個會意字,這個字跟大乘佛法完全相應,上面是個「老」,底下是個「子」,這沒有代溝。外國人代溝就不孝,就是什麼?這是一體,上面還有上面,後面還有後面,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它顯示這個。所以外國人不懂,你的祖先幾百年、幾千年你還祭祀他?他都不曉得為什麼,這中國人懂得。 王魯湘先生:我們說子孫子孫,子子孫孫,這個孫字也是個會意字。 凈空老法師:對,會意字, 王魯湘先生:一個子字,這邊是那個一串像繭一樣,無窮無盡的。 凈空老法師:不錯,無窮無盡。所以中國文字是智慧的符號,讓你看了之後,你就會覺悟,你就會懂得,非常有意思,外國文字就沒有。 王魯湘先生:我們現在變成簡化字以後,這個孫字就變成子小了,一個子,一個小,跟原先那個意思沒有了。 凈空老法師:不錯。
D. 父母孝敬老人的文章
父母孝敬老人的文章,這篇文章很好,父母做出了孩子的榜樣,孝敬父母是應該的,是天經地義的,父給孩子做出了榜樣,還人能跟父母學習一輩傳一輩,都應該孝敬父母
E. 父親為我做了他一生中最屈辱的事,孝子郭冬臨為何這樣說
央視春晚的釘子戶有很多,包括馮鞏、郭達、蔡明等等,其中還有一位就是郭冬臨,不僅是德藝雙馨的演員,更是家喻戶曉的笑星。
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看到他們站在舞台前光鮮亮麗,卻不知他們背後的辛酸。郭冬臨在成名之前,童年與少年也會讓人潸然淚下,尤其是他與父母,一起走過的苦日子,字字泣血……
在去往火葬場的路上,郭冬臨的眼淚從未停下。在他的腦海中,全是與父親的種種回憶,那些年走過的艱難歲月,想到父親受到的屈辱,他的心就碎了一次又一次。從童年開始那些不堪的經歷,就一直都是他最好的老師,保持初心砥礪前行。
F. 母慈兒孝家和睦孝順家風代代傳,我們該怎樣給孩子做榜樣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家庭教育往往比學校教育重要,在家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都會有個錯誤的地方,那就是我覺得你要怎麼做,但是自己卻做不到,比如父母叫孩子吃飯不能看電視、玩手機,但是自己卻回在吃飯的時候拿出手機刷朋友圈或是回復消息。所以家庭教育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以身作則,要想孩子做到,父母就必須給他們做一個好的榜樣。
現在的我們都是手機不離身,不管去哪都要帶上手機。經常有父母刷著手機,孩子走失或者是孩子亂跑發生交通事故的案例。在一次去拜訪親戚的過程中,我看到父母在沙發上玩手機,小孩子在地上玩玩具,並且對孩子提出的問題都是很敷衍的回答。作為父母,應該在閑暇時間多陪自己的孩子,手機里的東西都會過時,而對孩子的教育卻是有著終生影響的。
G. 聊一聊自己的父親給自己做了什麼榜樣
我爸爸當過炮兵,我爸爸走過中國絕大多數大好河山,如今我爸爸走過世界各國42個大城市。
H. 被選為孝敬之星,要寫關於自己的事例,怎麼寫
孝敬之星事跡材料
尊敬的各位老師
三字經中「首孝悌,次見聞」一句傳承了中國自古至今的優良美德,因為有了孝的文化孟郊寫出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傷嘆心境,因
為有了敬所以有了「德高望重」一詞的由來,「小孝家合,大孝興邦」,孝是我們祖祖輩輩延續下來的精神財富和精神食糧。
xxx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小女孩兒,在這個才認識孝字並多重受寵的年齡卻做著與之不相符的事情詮釋著孝字的全部意義。
xxx的家裡也和許多的小朋友一樣有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姑舅姨,然而真正在她身邊的只有一天到晚忙碌的爸爸和同樣繁於工作
的媽媽,在若大的一個城市裡她只有這么兩個只有到晚上六點以後才能一同出現的親人,從她蒙蒙記事來到這座城市的時候就很少像別的小朋友那樣
在爸爸媽媽的懷里撒嬌,去公園里盡情的玩耍也是她不太敢奢望的夢想,漸漸地她學會了堅強,懂得了理解,卻承受著孤獨,她企盼著爸爸媽媽一起
陪她去公園,渴望著依偎在父母的身邊,然而這一盼就到了二年級。頑皮的性格沒有給孩子心理上造成太多的影響,反而過早的承受卻培養了她獨自
的思考力和判斷力,在她身上沒有發生過轟轟烈烈的動人故事,卻在演義著不平凡的孝敬之舉。
她像其他孩子一樣,學習是當前的首要任務,但卻比其他孩子多一項內容,那就是面對放學回來後空洞的家來完成校留作業,所以,放學的鈴聲
也是她孤獨和恐懼的開始,她想讓早晨的時間過的慢一些,那樣可以盡情的享受吃早餐時爸爸媽媽在身邊的陪伴,她想讓放學的鈴聲敲的再晚一點,
那樣她可以與老師和同學多交流一會,哪怕是嘈雜的聲音,哪怕是偶爾和調皮的同事斗幾句嘴,也比回到沒有一點聲音,沒有一個人說話的家裡好受
的多,極悅極悲的過程便是放學接她短暫的相處與接到家之後留下她一人又悄然的離去,渴了接杯水自己喝,餓了拿家裡可以吃的放到微波爐里熱一
下自己咽,能夠陪伴她的只有鎖閉的房門,寂靜的房間,漫長的等待,她寫著作業看著時鍾,因為爸爸媽媽告訴過她,在她放學寫完作業後爸爸媽媽
就會回來,可是她一次又一次驗證了爸爸媽媽的謊言,因為在她作業劃上句號後很長的時間里都沒有出現爸爸媽媽的身影,等待是折磨人意志的最後
手段,慢慢的,她喜歡上了看書,課本,課外書,或者是爸爸媽媽看過的一些雜志,有時會打開電視稍看一會動畫片,卻不想讓爸爸媽媽知道,因為
她知道爸爸媽媽不太喜歡在他們不在家的時候自己來鼓搗電器,實在太想他們也會偶爾打個電話,但時間都不會太長,因為有一次她實在無聊就打了
個電話給爸爸,爸爸因為接了電話差一點出事,所以她很少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冬天天黑的早,2010年的冬天她又是自己在家重復著平時放學後的生
活,突然家裡停電了,一片漆黑,但她卻沒哭,翻箱倒櫃的找到了半截蠟燭點上,鑽到被窩里看書,看著看著睡著了,蠟燭快完的時候醒了,看到家
里仍然是自己一個人,外面的風又很大,吹的窗戶吱吱的響,她怕極了,拿起電話又放下,最後打給了遠在河北老家的奶奶,告訴奶奶是自己一個人
在家,作業寫完了,家裡停電了,自己害怕了,好想奶奶。。。奶奶給爸爸打電話的時候爸爸已經快到家了,在爸爸進門的剎那間看到她的眼睛裡的
淚水在打轉,卻沒有掉下來,當爸爸喊小迪的時候她再也控制不住了,她哭了,放聲的哭了,孤獨沒哭,飢餓沒哭,停電沒哭,害怕沒哭,然而看到
爸爸卻哭了,哭的好傷心,也哭的爸爸好心酸,安慰過後問她是不是害怕了,她沒說話只搖了搖頭。。。
可能由於爸爸曾經是軍人,所以xxx從小就養成了堅強樂觀的性格,然而,這必竟是還沒涉世的孩子,是一個應該充滿陽光,洋溢著快樂,揮
灑嬌氣的孩子,可這些都被身邊的環境和父母的工作給扼殺了,孝分很多種,有的是物質上的孝,有的是精神上的敬,小迪是用切身的行動來踐行「
孝敬」兩字的每一筆,是用自己孤獨和寂寞來詮釋「孝敬」的整個含義,我們為我們的孩子感到自豪,為我們能有孝敬的下一代感覺到驕傲,我們同
樣會身體力行的為孩子做好「孝敬」的榜樣,來呵護和鼓勵孩子們弱小心靈對「孝敬」的理解。為學校培養孝敬的學生歡呼,為我們擁有孝敬的下
一代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