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酒歌

重陽節酒歌

發布時間:2021-03-04 00:17:06

① 《九月九的酒》 歌詞

《九月九的酒》

又是九月九 重陽夜難聚首

思鄉的人兒 飄流在外頭

又是九月九 愁更愁情更憂

回家的打算 始終在心頭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他鄉沒有烈酒 沒有問候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家中才有自由 才有九月九

又是九月九 重陽夜難聚首

思鄉的人兒 飄流在外頭

又是九月九 愁更愁情更憂

回家的打算 始終在心頭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他鄉沒有烈酒 沒有問候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家中才有自由 才有九月九

親人和朋友 舉起杯倒滿酒

飲盡這鄉愁 醉倒在家門口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他鄉沒有烈酒 沒有問候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家中才有自由 才有九月九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他鄉沒有烈酒 沒有問候

家中才有自由 才有九月九

(1)重陽節酒歌擴展閱讀:

《九月九的酒》是陳少華演唱的一首歌曲(代表作),由陳樹作詞、朱德榮作曲。收錄於陳少華1994年發行的同名專輯《九月九的酒》中 。

1995年,陳少華憑借該曲榮獲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銀獎 。

中文名稱九月九的酒 外文名稱 September nine of the wine 所屬專輯《九月九的酒 》。

創作背景

1992年,22歲的陳少華已經是一家歌廳的老闆;那時候朋友們都覺得他唱的不錯,慫恿他去錄歌。於是在1993年他隻身去了廣州尋找製作人,並用十八萬錄了第一張專輯《九月九》;「其實你是被人家帶著一個想賺你一筆錢的目的,弄了一個所謂的專輯」,主持人這樣總結到。之後,在專輯面市時,《九月九的酒》這首歌曲火了,他也陸續地接到了央視等各大媒體的邀約電話,陳少華這個名字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火爆大江南北 。

② 九月九的酒歌的來由是什麼

重陽節 這首歌好老了 記得是小時候聽得

③ 九月九的酒 歌詞

歌曲歌詞:

又是九月九,重陽夜難聚首,思鄉的人兒,飄流在外頭

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憂,回家的打算,始終在心頭

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鄉沒有烈酒,沒有問候

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

又是九月九,重陽夜難聚首,思鄉的人兒,飄流在外頭

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憂,回家的打算,始終在心頭

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鄉沒有烈酒,沒有問候

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

親人和朋友,舉起杯倒滿酒,飲盡這鄉愁,醉倒在家門口

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鄉沒有烈酒,沒有問候

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

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鄉沒有烈酒,沒有問候

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

(3)重陽節酒歌擴展閱讀:

獲獎情況:

《九月九的酒》在1995年的獲獎如下

1、西安全國「十大金曲」金曲

2、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銀獎

3、浙江青年報年度最佳「新人獎」

4、北京音樂台《中國歌曲排行榜》金曲獎

5、山東省95全國十大歌星獎

6、上海《東方風雲榜》全國十大金曲獎

一首《九月九的酒》令歌手陳少華被大家熟知,更讓他得到了「酒歌王子」的稱號。從淺顯的語言中,將獨在異鄉的思鄉情與漂泊在外的無奈與孤寂淋漓盡致的描繪出來,曲末回憶此時在家中與親人聚首,是何光景,與前面對比,使思鄉情更表現出來。

④ 56個民族簡介

中國56個民族簡介

1、滿族

滿族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以遼寧省為最多。
使用滿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有南、北2種方言。由於與漢族混居、交往密切,因而現在滿族人都慣用漢語,只有少數偏遠的聚居村屯,還有少數老年人會說滿語。16世紀末,在蒙古文的基礎上創制了滿文。現在滿族人都用漢文。
滿族人曾信仰多神的薩滿教,現已消失。

2、朝鮮族

朝鮮族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其次在黑龍江省、遼寧省,還有些散居於內蒙自治區。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區。絕大多數朝鮮族人使用朝鮮語和朝鮮文。朝鮮語屬阿爾泰語系(尚未有定論),有6種方言。
朝鮮文是朝鮮李朝世宗主持下,於1444年創制的拼音文字。
信教的人很少,只有極少數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或天主教。

3、赫哲族

主要聚集在黑龍江省同江縣、饒河縣、撫遠縣,少數散居於附近縣的一些村鎮。
使用赫哲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有奇楞和赫真2個方言。現在只有五六十歲以上的人還能講赫哲語,其他人由於與漢族人的長期交往已都使用漢語,並使用漢字。原信仰薩滿教,相信萬物有靈。現已基本不信仰薩滿教了。
4、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人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及附近旗縣、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郊及附近縣,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縣。
達斡爾族人使用達斡爾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布特哈和齊齊哈爾兩種土語。其語言豐富,有大量反映漁牧狩獵農耕的詞彙,其中有漢語,滿語和鄂溫克語借詞,特別是漢語借詞較多。
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主要使用漢文,少數人能使用滿文,蒙古文,哈薩克文。
信仰薩滿教,是集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之大成的原始宗教。少數人信仰喇嘛教。

5、鄂倫春族

聚居在內蒙古和黑龍江交接處的大小興安嶺中,特別是在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
使用鄂倫春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
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鄂倫春族人普遍信仰薩滿教,崇拜自然物,相信萬物有靈。盛行對祖先的崇拜。

6、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人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鄂溫克自治旗和周圍幾個旗、黑龍江省訥河市等地。
使用鄂溫克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有海拉爾、陳巴爾虎、敖魯古雅3個方言。
鄂溫克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牧區通用蒙古文,農業區和靠山區通用漢文。
過去,鄂溫克族人多信仰薩滿教,牧民同時信仰喇嘛教。

7、蒙古族

主要聚居於內蒙古和新、青、甘、黑、吉、遼等省區,其他散居於寧、冀、川、滇、京等地。
使用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中國蒙古語有3個方言,即內蒙古方言、巴爾虎—布里亞特方言、衛拉特方言。使用蒙古文。13世紀初由回鶻字母創制了蒙古文字,經多次改革,成為今天規范的蒙古文。多信仰喇嘛教。

8、回 族

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青、豫、冀、魯、滇省等分布較多,有大小不一的聚居區。中國其他地方也有許多回族人聚居和散居。回族分布廣泛,可以說回族散於全國各地,是中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回族人與漢族人長期生活在一起,因此都使用漢語,與其他民族生活在一起的回族人也會使用那個民族的語言,少數人通曉阿拉伯語和波斯語。使用漢文字。信仰伊斯蘭教。

9、東鄉族

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少數散居在甘肅省蘭州市和定西地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使用東鄉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可分為鎖南、汪家集,四甲集3個土語。大多數東鄉族青年兼通漢語。沒有本民族的文字。
多信仰伊斯蘭教。

10、保安族

主要分布在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少數散居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循化縣。在聚居區的保安族人使用保安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大多數保安族人通曉漢語。保安族人以漢文為交際工具。信仰伊斯蘭教。

11、撒拉族

主要聚居於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及其附近地區。少數人散居於青、甘、新等地,與漢、藏、回、維、哈等族人居住在一起。
使用撒拉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大多數人通曉漢語。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文。
撒拉族人信仰伊斯蘭教。

12、土族

主要聚居在青海省東部湟水以北、黃河兩岸及其毗連地區,其中大多數人聚居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及周邊的民和,大通、同仁等縣,還有少數人居住在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
使用土族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族。有互助和民和2個方言。過去一直通用漢文,現有新創制的以拉丁字母為形式的土族文字,正在試行。

13、裕固族

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少數人聚居在酒泉市的黃泥堡裕固族鄉。
現使用3種語言。一種是西部裕固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一種是東部裕固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還有一種是漢語。
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一般都用漢字。
裕固族人多信仰喇嘛教

14、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人散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烏魯木齊等地,以伊犁地區為多,還有少數人分散於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
使用俄羅斯語(簡稱俄語),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東斯拉夫語支。通用俄文。俄羅斯族人多信仰東正教。
15、烏孜別克族

散居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等城市較為集中。
使用烏孜別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大多數人通用維吾爾文。多信仰伊斯蘭教。

16、塔塔爾族

散居於新疆,比較集中的有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等城市。
使用塔塔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除一些老年人使用塔塔爾語外,其他人一般都使用當地的哈薩克語或維吾爾語。
塔塔爾族通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多信仰伊斯蘭教。

17、錫伯族

錫伯族人主要分布在遼、吉、黑等省,還有一部分人居住在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及周邊地區。
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錫伯族人使用錫伯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滿語支。居住在東北的錫伯族人使用漢語。
錫伯文是1947年在滿文的基礎上略加改動而成。大多數錫伯族人通用漢文。
錫伯族人曾信仰薩滿教、喇嘛教,現多已不信教。

18、哈薩克族

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和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少數分布在甘肅省阿克賽哈薩克自治縣。
使用哈薩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有西南、東北兩個方言。
哈薩克文是一種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信仰伊斯蘭教。

19、柯爾克孜族

主要分布於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少數散居於新疆各地和黑龍江省富裕縣。
使用柯爾克孜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有南、北2個方言。居住在南疆的人通曉維吾爾語,居住在北疆的人通曉哈薩克語,居住在黑龍江省的人通曉漢語、蒙古語。
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多信仰伊斯蘭教,少數人信仰喇嘛教或薩滿教。

20、維吾爾族

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多數聚居於天山以南的各個綠洲,少數分布在湖南省桃源、常德等縣。
使用維吾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有中心、和田、羅布3個方言。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
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

21、塔吉克族

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聚居於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其餘在莎車、澤普,葉城和皮山等縣。
使用塔吉克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帕米爾語支。莎車等地的塔吉克族人使用維吾爾語。
塔吉克族人普遍使用維吾爾文。塔吉爾族人普遍信仰伊斯蘭教。

22、藏族

主要聚居於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省的海北、黃南、海南、果洛、玉樹幾個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四川省的阿壩、甘孜兩個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縣,雲南省的迪慶藏族自治州。
使用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有衛藏、康、安多3種主要方言。
藏文是公元7世紀時參照梵文字體創制的自左向右橫寫的拼音文字。
普遍信仰喇嘛教。

23、珞巴族

主要分布於西藏東南部的洛渝地區及相鄰的察隅、墨脫、米林等縣。
居住在墨脫縣北部的珞巴族人使用藏語,其他珞巴族人都使用珞巴語。珞巴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未定)。不同地區的珞巴族人之間的方言有差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珞巴族人還在使用刻木結繩來記事。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少數人通藏文。
珞巴族人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

24、門巴族

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的門隅地區,少數聚居在墨脫地區。
使用門巴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由於生活於西藏地區,和藏族人交往密切,所以多通藏語。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藏文。
普遍信仰喇嘛教,少數人信仰原始宗教。

25、納西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及周邊地區,四川省鹽源、鹽邊、木里等縣和西藏的芒康縣也有分布。使用納西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由於與漢族交往密切,因此大多數人會講漢語。
不定期去納西族有兩種文字,一種是表意的象形文字,叫東巴文,一種是表音的音節文字,叫哥巴文。1957年設計了一種以拉丁字母形式為基礎的納西拼音文字方案。
過去納西族人普遍信仰多神的東巴教。少數人信仰喇嘛教、道教或基督教。

26、彝族
分布在雲、川、貴、桂四省區。
使用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6個方言。與漢族人居住聯系比較多的彝族人能通漢語。
過去流行多神崇拜,清初盛行道教,19世紀末年天主教、基督教傳入,但信教的人很少。

27、普米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蘭坪、麗江、維西、永勝等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少數人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縣和鹽源縣。
使用普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有南部和北部兩個方言,其間差別很大。普米族曾使用過一種用藏文拼寫的文字,但流行不廣。現通用漢文。
普米族人大多數信仰多神的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還有少數人信仰喇嘛教和道教。

28、白 族

主要居住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分布於雲南省各地及貴州省畢節地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湖南省桑植縣。
白族人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南部、中部和北部3種方言。絕大部分白族人使用本民族語言,並通曉漢語。
白族人民從唐代開始曾經使用過以漢字為基礎的方塊白文,以記錄白語。由於漢族和白族的交往,白族人長期學習漢族先進文化,所以白語里含有大量漢語詞彙,漢文很早就成為白族通行的文字。崇拜相當於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

29、傈僳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少數分散居住在附近的州縣和四川省鹽源,鹽過、木里等縣。
使用傈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先後使用西方傳教士創制的拼音文字、維西縣傈僳人創制的音節文字和新中國成立的後制的拉丁字母式的新文字。
傈僳族人過去信仰原始宗教,20世紀初西方傳教士進入後,少數人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

30、怒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碧江(現已撒消)、福貢、貢山三縣,附近的蘭坪、維西有幾處怒族的聚居點。
使用怒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未定。各地方言差別很大,以致不能互相通話。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大都使用漢文。
怒族人過去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部分人信仰喇嘛教或天主教、基督教。

31、獨龍族

獨龍族人聚居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族自治縣獨龍江流域的河谷地帶。
使用獨龍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沒有本民族文字。
獨龍族人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物,信鬼。

32、景頗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瑞麗、隴江、盈江和梁河等縣山區,附近州縣山區也有少數散居的景頗族人。
使用景頗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景頗語支。
使用的景頗文是一種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
過去多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多神教,少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33、阿昌族

主要分布在雲南德宏州的隴川、梁河等縣,少數分布在盈江,潞西、瑞麗等縣及保山地區的龍陵、騰中縣。
阿昌族人使用阿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有梁河,隴川、潞西3個方言。由於長期和漢、傣族雜居,所以阿昌人一般都通曉漢語或傣語。阿昌族沒有文字,慣用漢文和傣文。阿昌族人聚居區,普遍信仰小乘佛教。

34、德昂族

德昂族散居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及保山、臨滄、思茅地區。其中潞西縣三台山和鎮康縣軍弄等地是德昂族聚居區。
使用德昂語,屬南亞語系佤德昂語支。可分為納盎、佈雷、若買3個方言。人多數德昂族人通曉傣語,漢語或是景頗語。德昂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不少人能用漢字或傣文。
德昂族人信仰小乘佛教和原始宗教。

35、佤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西盟、滄源、孟連三縣及其周圍山區。
使用佤語,屬南亞語系佤德昂語支。有巴饒克、佤和阿佤3個的佤族文字方言。佤族原來沒有文字,1957年設計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形式的佤族文字方案。信仰萬物有靈的自然宗教。

36、拉祜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瀾滄縣、孟連縣、少數人與其他民族雜居於雲南省西南邊境縣。
使用拉祜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拉祜納和啦祜熙2個方言。由於拉祜族人長期與漢族、傣族交往密切,因此大多數拉祜族人能兼用漢語和傣語。1957年在原有文字的基礎上創制了拼音文字式的拉祜文。
20世紀50年代以前,拉祜族人信仰多神的原始宗教。後大乘假佛教傳入,又流行這一宗教,還有少數村落居民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

37、布朗族

主要分布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臨滄地區的雙江、永德、雲縣、耿馬。思茅地區的瀾滄、墨江等地。
布朗族人使用布朗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布朗語支。有布朗、阿爾佤兩個方言。部分布朗族人會講傣語、佤語或漢語。
布朗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部分布朗人會漢文、傣文。信仰小乘佛教。

38、傣 族

傣族人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少數散居在附近其他縣。
使用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有德宏方言和西雙版納方言。傣族有拼音文字,各地使用文字略有不同,可分為傣仂文(西雙版納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綳文和金平傣文(又稱傣端文)4種。4種傣文都來源於古印度字母。
傣族人多信仰小乘佛教。

39、基諾族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基諾鄉及四鄰山區。
使用基諾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沒有本民族文字。
基諾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盛行祖先崇拜。

40、哈尼族

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南部禮社江下游紅河西側的哀牢山區。
使用哈尼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分哈雅、碧卡、豪白3個方言。
哈尼族原來沒有自己民族的文字,1957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
哈尼族信仰多神和祖先崇拜。

41、京族

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的山心、萬尾、巫頭三個小島及其附近地區,有「京族三島」之稱。
使用京語,屬系未定,與越南語基本相同。還有些人使用漢語粵方言。沒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漢文。
京族人崇拜祖先,信奉的神多與海洋有關。

42、黎族

主要分布在海南省。
使用黎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黎語支。居住的地區不同,其方言也各異。由於與漢族來往密切,所以很多人通曉漢語。1957年創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
以前黎族人信仰原始宗教,近代少數人信仰基督教。

43、毛南族

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的環江縣的上南、中南、下南山區,及河池、南丹、宜山、都安等地。
使用毛南語,屬阿爾泰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由於長期和漢族、壯族人交往,所以絕大多數毛南族人都通漢語和壯語。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信仰道教。

44、壯族

壯族是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聚居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少數人分布在粵、湘、貴、川等省。
使用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個方言。
南宋時曾在漢字的基礎上創制過土俗字,但不規范。1955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壯族人多使用漢文。
壯族人過去多崇拜自然和多神的原始宗教。唐宋以後,佛教、道教先後傳入壯族地區。近代,基督教、天主教也傳入壯族地區,但影響不大。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中國嶺南的土著民族。

45、仫佬族

主要聚居於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少數散居在附近縣市,與漢、壯、苗、瑤、侗、毛南、水等族人雜居。使用仫佬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
仫佬語與毛南語、侗語、水語相當接近。大多數人會漢語,部分人還會說仕語。
沒有本民族的文字,歷來以漢文為交際工具。多信仰道教,少數人信仰佛教。

46、瑤族

主要分布在桂,湘、滇,粵、貴等省也有分布,居住形式為大分散,小聚居。
使用瑤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瑤語是三種語言的總稱,包括勉語、布努語、拉珈語。各地理族人的語言差別很大,往往不能相互通話。瑤族人通常能用壯語和漢語。
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一般通用漢文。
宗教信仰比較復雜,有的人信奉自然崇拜,有的人信仰道教。

47、侗 族

分布在黔、湘和桂省區的毗鄰地區,其中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地。
使用侗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有南北兩個方言。侗族原無本民族的文字,使用漢字。1958年以侗語南部方言為基礎,以貴州榕江話為標准音,採用拉丁字母創設了侗文。
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的原始宗教。

48、苗族

主要聚居於貴、滇、川、桂、湘、鄂、粵等省區,有大的聚居區,也有小的聚居區,還有與其他民族雜居區。
使用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苗語分為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大方言中還有小的分支方言。雜居地區的苗族人,會講漢語或侗語、壯語等。
過去苗族沒有統一的文字。1956年,創制或改革了4種方言的拉丁拼音文字。
多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

49、水族

主要聚居於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附近的荔波、獨山、都勻、榕江、從江等縣和廣西的融安、南丹、環江、河池等縣。
使用水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有陽安話、潘洞話、三洞話3個土語。
水族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漢字。
水族人過去信仰多神、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
清末曾傳入天主教,但信教人數很少。

50、布依族

主要聚居於貴州黔南、黔西南兩個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其他地區、雲南羅平和四川寧南、會理也有分布。
布依族人使用布依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與壯語有密切的親緣。布依語有3種方言。
布依族過去沒有文字,使用漢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計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布依族文字方案。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51、仡佬族

主要散居於貴州省的西北、西南和北部,少數居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雲南省。
使用仡佬語,屬漢藏語系,語族、語支未定。分稿、阿歐,哈哈、多羅4個方言。由於居住分散,漢語已成為通用語,不少人還通苗語、彝語、布依語。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文。信仰多神,崇拜祖先。

52、羌族

主要聚居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及其附近地區,以茂縣,汶川等地最為集中。少數人與漢、藏、回等民族人雜居。
使用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分南、北兩個方言,每個方言又分5種土語。大多數羌族人通漢語。羌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長期使用漢字。
過去羌族人普遍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少數與藏族人居住在一起的羌族人信仰喇嘛教。

53、土家族

主要聚居於湘、鄂、川三省毗連地區。
使用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有南部和北部2千方言。由於和漢族人長期生活在一起,所以絕大多數人使用漢語。使用土家語的人也多通漢語。
土家族人使用漢文。
土家族人崇拜祖先,信奉多神。

54、畲族

主要聚居於閩、粵、贛三省交界處和閩、浙兩省交界處。其中閩、浙兩省最多,佔96%。
使用畲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有兩種方言。本民族內用畲語,與外界交往使用漢語。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字,崇拜祖先。

55、高山族

主要聚居在台灣省台灣島的山地、東部沿海和蘭嶼島上。
使用高山族語,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有泰耶爾(泰雅)、鄒(曹)、排灣3個語群,多達20種語言,現在仍在使用的有13種語言。不同名稱的高山族使用不同的語言。
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信仰原始宗教,崇拜天神、自然神和精靈妖怪。

56、漢族

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松遼平原及黃河、長江、珠江等大河巨川的中下游流域農業發達地區,並散居於全國各地。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漢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廣。
漢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漢字經過3000年的演變,發展成現在的通用簡化漢字。漢族的語言通稱漢語,屬漢藏語系,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豐富的語言之一。
漢語分為北方、吳、湘、贛、客家、閩北、閩南、粵等八大方言。現代漢語普通話以北方方言為基礎,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漢文起源於遠古,現行的方塊字是從4000多年以前的殷商甲骨文和商周金文演變而來。

⑤ 羌族過年的生活習慣是什麼

羌族的傳統節日就是羌歷年,羌語稱「日美吉」,根據地方的不同,又有「羌歷新年」、「過小年」、「豐收節」、「還原節」等多種叫法,但名稱不同,內容卻完全一樣,都以慶祝豐收和感恩還願為主要內容,具有濃郁的宗教色彩,在每年的農歷十月初一舉行,持續三至五天每逢節日、婚喪、祭祀、聚會、待客或換工勞動,除飯菜豐盛外,還必備美酒。正如一首羌諺所雲:「無酒難唱歌,有酒歌兒多,無酒不成席,無歌難待客」。結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重陽節釀制的酒稱為重陽酒,需儲存一年以上方可飲用,重陽酒因儲存時間較長,酒呈紫紅色,酒醇味香,是重陽節期間必不可少的美酒。另一種被稱為蒸蒸酒的飲料是將玉米面蒸熟拌酒麴釀制而成,飲用時既有酒香又能頂飯,類似漢族的醪糟。無論年節或待客,羌族都以「九」為吉,故宴席時都要擺九大碗,菜餚與川菜相同。燉全雞,習慣於用竹簽撐起雞頭,使之昂起。以雞頭饗上賓(如舅父等)。

農歷十月初一為羌族年節。年節的宴會又稱「收成酒」。年節這天全寨人到「神樹林」還願,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要用蕎麥粉做成一種餡為肉丁豆腐的蕎面餃,有的還要用麵粉做成牛、羊、馬、雞等形狀不同的動物作為祭品。次日,設家宴,請出嫁的女兒回娘家。進行各項節日活動。祈禱豐收的祭山會是全村寨的一種祭祀活動,除已婚的婦女不準參加外,全寨的人都要帶上酒、肉和饃去赴會。會首由全寨各戶輪流擔任。屆時會首要備好1隻黑公羊、1隻紅公雞、1壇咂酒、3斤豬肉、1斗青稞、13斤面做的大饃和香蠟、爆竹、紙錢等,按規定擺好,由「許」(巫師)主持祭祀,祈求天神和山神保佑全寨人壽年豐,並將山羊宰殺後煮熟,連同其他食品分給各戶,稱「散分子」。最後大家席地而坐,互相品嘗各自的祭祀食品。
望採納

⑥ 九九重陽節什麼歌曲

這首歌是《九月九的酒》。

《九月九的酒》-陳少華

填詞:陳樹

譜曲:朱德榮

又是九月九 重陽夜難聚首

思鄉的人兒 飄流在外頭

又是九月九 愁更愁情更憂

回家的打算 始終在心頭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他鄉沒有烈酒 沒有問候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家中才有自由 才有九月九

又是九月九 重陽夜難聚首

思鄉的人兒 飄流在外頭

又是九月九 愁更愁情更憂

回家的打算 始終在心頭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他鄉沒有烈酒 沒有問候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家中才有自由 才有九月九

親人和朋友 舉起杯倒滿酒

飲盡這鄉愁 醉倒在家門口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他鄉沒有烈酒 沒有問候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家中才有自由 才有九月九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他鄉沒有烈酒 沒有問候

家中才有自由 才有九月九

(6)重陽節酒歌擴展閱讀

《九月九的酒》是陳少華演唱的一首歌曲(代表作),由陳樹作詞、朱德榮作曲。收錄於陳少華1994年發行的同名專輯《九月九的酒》中。

1995年,陳少華憑借該曲榮獲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銀獎。陳少華也因此獲得了「酒歌王子」的稱號。

創作背景

1992年,22歲的陳少華已經是一家歌廳的老闆,那時候朋友們都覺得他唱的不錯,慫恿他去錄歌。於是在1993年他隻身去了廣州尋找製作人,並用十八萬錄了第一張專輯《九月九》。

隨後在專輯面市時,《九月九的酒》這首歌曲火了,他也陸續地接到了央視等各大媒體的邀約電話,陳少華這個名字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火爆大江南北。

⑦ 各個少數民族的喝酒禮儀

各個少數民族的喝酒禮儀
女真族--女真人是滿族人的祖先,每天一項日常事務就是喝酒,每喝必勸,盡醉而歸。景祖烏古酒時,女真人酗酒成風,世祖劫里缽曾醉後騎驢入定。他們喝酒的辦法豪放到不用杯子,而共用一隻酒桶,大家依次舀酒痛飲。每逢婚嫁,夫婿和親戚到女家,要抬上許多酒菜待客,酒用金銀瓦器盛裝。將士出征,全軍會飲,此時將官招人獻計,共議長短。平時宮廷夜夜大家喝酒跳舞快活,以致影響朝政。

幺佬族--重陽酒是幺佬山鄉農家最喜歡的傳統飲料,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幺佬山鄉家家戶戶選出一部分上好的糯米熬酒開壇飲用。

傣族--傣族男子早晚兩餐多喜飲酒少許,遇有節慶宴會,必痛飲盡醉而後快,且飲酒不限於吃飯時,凡跳舞、唱歌、游樂,必皆以酒隨身,邊飲邊歌舞。

布衣族--布依族成年男子愛飲米酒,婦女們愛吃糯米甜酒.逢年過節要飲年節酒,婚姻娶嫁要飲雙喜酒,送往迎來要飲「迎客酒」和「送客酒」。他們飲米酒時,有三大特點:其一是酒用壇子裝,將葫蘆(地方土語叫「革當」)伸進壇里汲取;飲酒不大用酒杯,而多用碗,這樣才顯得豪爽。其二是要行令猜拳,這除了助興以外,更主要的是與席者互相考智慧與機敏,看誰能摸透對方的心裡。當然,這也是互相敬酒的一種手段。其三是要唱酒歌,這是三大特點中最主要而且最有趣的一個。酒歌的內容無所不包,諸如開天闢地,日月星辰,民族族源、歷史,山川草木,乃至對村寨及主人的稱贊等等。你唱一首,我答一曲,對答不了的「罰」酒。這樣一來二往,既對了歌,又傳播了知識,真是別具民族風韻,興味盎然。

毛南族--酒,是毛南人的一大嗜好。凡辦喜事、喪事和客人到家,都要喝酒。敬祖先、走親訪友、節日、互助換工等就餐時都要有酒。平時白天勞累,晚餐也要喝酒活血,說容易恢復疲勞。客人到家沒有酒招待就認為失禮,

傈僳族--招待客人時,水酒是必不可少的,傈僳族認為「無酒不成禮」,有酒就有了相應的禮節。主人用很精緻的竹筒將酒盛滿後,往地上倒一點,表示對祖先的懷念,接著自己先喝一口,表示酒是好的,然後將客人面前的其它竹筒盛滿,雙手舉到客人面前請客人飲用,而後主客共同暢飲起來。

⑧ 雲南有哪些風俗習慣

雲南有25個少數民族,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也不同,總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1、大部分少數民族家中都有火塘,用來做飯的,火塘是家中主要的活動地區。去少數民族家裡做客不要跨過火塘,當地認為這是對火塘神的不敬。
2、做客時,座位也有講究,主座留給家中的長者。好吃的東西也要先夾給他們。
3、很多地區都有敬酒的習慣,客人不要過多推辭,實在不能喝酒,要跟主人家講明。
4、主人家的卧室,不能隨意進入。
5、家中有產婦,一般會在房屋門口擺放東西,例如布條之類的,客人不要隨意進入,他們認為這會給嬰兒帶來災難。
6、部分少數民族家中設有佛龕,不要隨便觸碰和移動,他們認為會得罪神靈。
7、很多少數民族都有祭祀神靈的活動,你如果感興趣可以參觀,但最好先詢問有什麼不能做。有一些祭祀活動是不允許婦女參加的。

大體上就是這些,還有一些婚俗和葬俗也不同,你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網路下走雲串南網。那裡羅列了雲南各個少數民族的禁忌和風俗習慣。

⑨ 找一首歌曲名,歌詞大概是:又是九月九,重陽節難聚首。是一首就是年代的歌曲。

九月九的酒

填詞:陳樹 譜曲:朱德榮

歌曲原唱:陳少華 所屬專輯:九月九的酒

又是九月九 重陽夜難聚首 思鄉的人兒

飄流在外頭 又是九月九 愁更愁情更憂

回家的打算 始終在心頭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他鄉沒有烈酒 沒有問候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家中才有自由

才有九月九 又是九月九 重陽夜難聚首

思鄉的人兒 飄流在外頭 又是九月九

愁更愁情更憂 回家的打算 始終在心頭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他鄉沒有烈酒

沒有問候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家中才有自由 才有九月九 親人和朋友

舉起杯倒滿酒 飲盡這鄉愁 醉倒在家門口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他鄉沒有烈酒

沒有問候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家中才有自由 才有九月九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他鄉沒有烈酒 沒有問候

家中才有自由 才有九月九

(9)重陽節酒歌擴展閱讀:

《九月九的酒》是陳少華演唱的一首歌曲(代表作),由陳樹作詞、朱德榮作曲。收錄於陳少華1994年發行的同名專輯《九月九的酒》中。

1992年,22歲的陳少華已經是一家歌廳的老闆;那時候朋友們都覺得他唱的不錯,慫恿他去錄歌。

於是在1993年他隻身去了廣州尋找製作人,並用十八萬錄了第一張專輯《九月九》;「其實你是被人家帶著一個想賺你一筆錢的目的,弄了一個所謂的專輯」,主持人這樣總結到。

之後,在專輯面市時,《九月九的酒》這首歌曲火了,他也陸續地接到了央視等各大媒體的邀約電話,陳少華這個名字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火爆大江南北 。

一首《九月九的酒》令歌手陳少華被大家熟知,更讓他得到了「酒歌王子」的稱號。從淺顯的語言中,將獨在異鄉的思鄉情與漂泊在外的無奈與孤寂淋漓盡致的描繪出來,曲末回憶此時在家中與親人聚首,是何光景,與前面對比,使思鄉情更表現出來。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酒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改善父母臟的問題 瀏覽:359
中老年人胃脹是怎麼回事 瀏覽:366
老年人總是喊大便是什麼意思 瀏覽:394
老年人全民健身運動活動方案 瀏覽:994
重慶頭域養生堂哪裡有店 瀏覽:448
老年活動中心羽毛球 瀏覽:466
父母為孩子改變三件事是什麼 瀏覽:97
關於退休補發工資 瀏覽:279
瘋狂敬老院 瀏覽:720
80歲老人查出心臟主動脈夾層 瀏覽:995
老年人芬迪 瀏覽:624
呼和浩特月均養老金最低 瀏覽:107
泰康復養老怎麼樣 瀏覽:152
活到80歲國家給什麼 瀏覽:391
父母賴在兒子家裡不走怎麼辦 瀏覽:296
父母遺囑有效期是多少年 瀏覽:835
老年活動中心選址 瀏覽:275
養老保險不返回個人賬戶嗎 瀏覽:965
蘭馨美容養生護膚品怎麼樣 瀏覽:837
常規體檢癌症多少錢 瀏覽: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