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敬父母也是一種美

孝敬父母也是一種美

發布時間:2021-02-26 06:16:02

❶ 尊老是一種美德作文,800字以上

尊老是一種美德

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自古以來就尊老敬賢,重視道德在國家和社會中的作用。經過幾千年滄桑風雨,中華民族不斷地走向成熟。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尊老敬賢不僅是民族優良傳統,更是一種社會美德,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法寶之一。

尊老就是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和長輩,是一種美德,也是一個文明人的象徵。我們的祖先早在原始社會就十分重視老人的生活,那時人們過著平等互助的氏族部落生活,在采果、打獵等重體力勞動中對老人孩子都是十分關愛優待的,這些活動都是由身強體壯的青年人去干,在分配食物上都是偏向老人長輩們,團結互助成為原始人人人遵守的道德規范。我國奴隸社會也曾提出禮、孝、智、仁等道德規范,里邊滲透著尊老敬賢的思想。目前,中國步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也步入了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的老人約佔2億多,是全國人口的7%。老年人事關重大,尊老關繫到構建團結互助的和諧社會的進程。然而在近年來,由於市場經濟的形成,受資本主義國家利己主義道德的影響,惟利是圖,自私自利,金錢萬能等不良風氣侵蝕了一部分人,他們把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尊老愛幼這些好傳統都丟掉了,甚至認為這是過時的庸俗言行,其實這是他們喪失道德後的忘本的表現。豈不知自己也是從貧窮中過來的,自己也要老,俗話說的好:富不孝敬枉為富,窮能孝敬光祖宗,家有千金萬兩銀,不如孝敬父母親。古人雲:「烏鳥私情,願乞終養」。在這個老齡化的社會中,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時代需要,是社會的需要,更是青年人的義務。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種普遍的社會要求和法律義務。試想,老人們為社會和家庭貢獻了大半生,待到年長體弱時我們青年人還有什麼理由不尊敬他們,不孝敬他們呢?只有尊老愛幼才能體現和諧社會的特色,體現一個有良知的品德高尚人的本色。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爭當孝順好兒女是構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的關鍵。尊老必須做到:對待家中老人不僅要從物質生活上給予贍養和照顧,還要精神上給老人長輩以體貼和安慰,不嫌棄老人和虐待老人;不僅要積極倡導敬老、尊老、助老的風尚,還要熱心為老人辦實事,辦好事;特別在公共場所盡量為老人提供方便。讓老人受到全社會的尊敬,感到社會的溫暖。

敬賢就是崇敬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賢達之人,也就是敬賢納士。在我國古代開明而又有遠見的統治者都很重視人才,他們敬賢納士的例子多得舉不勝舉。周文王訪賢時,在渭河邊親自尋找姜子牙,劉備拜見諸葛亮時,三顧茅廬。還有秦始皇、劉邦、曹操、諸葛亮、李世民這些推動歷史進步的偉大人物都是十分敬賢的,也正是他們這些優秀品質才助他們成就了一番偉業。古人尚且如此,今天我們在建設小康社會的征途中,祖國的繁榮強大,要靠賢才去無私奉獻,因此全社會應該崇敬他們。只有鼠目寸光,心胸狹窄之人才妒賢,三國時候的周瑜因嫉妒孔明而英年早逝,南宋的秦檜因嫉妒岳飛而使南宋失去中原,差點兒亡國,慈禧排除異己殺賢才,把清朝弄成落後挨打,最終滅亡。我們普通人更應崇敬賢才,學習賢人,自己才能進步富裕,與人和諧相處。因此敬賢是一個人的品德也是—種美德。

尊老敬賢是一種精神狀態,是一種社會風尚,它能陶冶人的情操,幫助人樹立正確的和諧觀。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新征途中更需要用它武裝人,指導確立良好的道德觀。眼下,我們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提高了,經濟發展的速度很快,物質條件大大改善了。但國人還應清醒地認識到,部分人的精神生活空虛。出現了一些不良現象,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在一些人中滋長,講排場,比闊氣揮霍浪費,惟我獨尊的現象越來越多,它嚴重腐蝕了一些青年人,特別是盲目追求西方低俗文化,對西方國家的某些民俗如醉如痴,把我們自己的優秀文化,優良傳統反而淡化了。眾所周知中國文化古老而發達,也是世界人公認的。如今外國人都研究和學習中國古老文化精髓,推崇尊老敬賢,而中國人把自己的優良傳統、優秀文化丟了,去學習西方粗俗的文化,這就像丟了西瓜抓芝麻一樣。為此,在構建和諧中,必須發揚尊老敬賢的優良傳統,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和諧社會才能早日實現。

朋友,我們不應該忘記尊老敬賢是美德,也是孝順好兒女的本色和義務。個人的品質,是一種社會風尚,是—種社會美德,也是孝順好兒女的本色和義務。

❷ 孝敬父母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愛這句話是誰寫的

孝敬父母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愛,這句話是誰寫的?我覺得這句話說的非常的道理回,因為父母給你答來帶來這個事實上,你應該學會感恩,孝順他們,一定要學會怎麼和父母相處,因為父母對你的愛是無私奉獻的,你應該去回報他

❸ 孝道之美作文

《孝道》
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著作《爾雅》下的定義是:「善事父母為孝」。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的解釋:「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許慎認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體,和「子」字組合而成的一個會意字。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與「善事父母」之義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輩在處理與長輩的關系時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和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說的,完整的原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從原文里能看出,這里的「無後」,並不是指沒有後代,是沒有盡到後輩的責任的意思。現代社會的「孝道」,通常指尊敬、關愛、贍養老人,為父母長輩養老送科等等。
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孝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常聽人說孝順之人多發達,所以許多人的為人處世都是以孝為本,許多人交友的原則也是以一個人的孝心為依據。過去,由於生存條件的限制,做一個孝子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有庾黔婁———嘗糞憂心,郭巨———埋兒奉母,七歲吳猛———恣蚊飽血等等孝順的驚人舉動,為了父母雙親的飢餓病痛,他們甚至可以舍棄自己年輕的生命……現如今,人類已經進入了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階段,我們做的又是什麼?
相信大家看過這樣一個廣告片:廣告里介紹了一個小孩看見自己的媽媽給奶奶洗腳,自己也去模仿給媽媽端水洗腳。很成功的廣告片,具有很強的宣傳和教育意義,著實讓很多孩子有所領悟和感動,也引起了更多的人對父母、對老人關注和關愛。然現在的學生孝敬的「味道」變了,變得苦澀了,變得難聞了。《家有兒女》里有這么一段:兒子端著水給媽,竟戴著口罩,一副嫌棄的表情,原來是在完成作業。這是一個諷刺笑話,可是如今這樣的笑話隨處可見,去敬老院關愛老人們,給老人們打掃衛生、端水洗腳還要看時間,要等到采訪的記者來了再做。而把老人晾在了一邊。這是干什麼?這到底是做給誰看?當孝敬父母和老人也用上形式主義,那我們剩下的還有什麼!
難道孝順是一件困難的事嗎?有首歌曲唱得好:常回家看看——給老人捶捶背,揉揉肩,把自己在外面聽到和見到的有趣的事情講給老人聽,去旅遊或者出差回來帶點糕點或者糖果茶葉,定期陪老人做體檢……想想看,這些事情是多麼容易做到啊,而我們做的呢?我們做的是讓老人更辛苦,更傷心。孝順並非物質和金錢,孝順並非作秀和擺樣,孝順是簡單的問候、關懷和聊天。。
朋友們,不要讓孝道這朵中華民族的奇葩變樣甚至凋謝,要讓這朵奇葩可以像甘泉一樣的澆灌著我們這個民族的繁榮與昌盛!

❹ 孝敬父母是作為子女的基本原則,也是一種良好的美德對嗎

孝敬父母是子女的本分。在中國來說也是一種良好的美德。只有孝敬了父母才是為人處事的根本。

❺ 什麼是孝敬父母

從前,有個老人,妻子去世後一直一個人過著孤單的生活。他一生都是個辛苦工作的裁縫。因時運不佳,他身無分文。現在他太老了,已經不能做活兒了。他的雙手抖得厲害,根本無法穿針;而且老眼昏花,縫不直一條線。他有三個兒子,都已長大成人,結了婚,有了各自的家。他們忙於自己的生活,只是每周回來和父親吃一頓飯。

漸漸地,老人的身體越來越虛弱了,兒子看他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他心想:「他們不願意陪在我身邊,因為他們害怕我會成為他們的累贅。」他徹夜不眠,為此而擔心。最後他想出一個辦法。

第二天一早,他去找自己的木匠朋友,讓他給自己做了一個大箱子。然後又跟鎖匠朋友要了一把舊鎖頭。最後他找到吹玻璃的朋友,把他手頭所有的碎玻璃都要過來。

老人把箱子拿回來,裝滿碎玻璃,緊緊地鎖住,放在了飯桌下面。當兒子們又過來吃飯的時候,他們的腳踢到了箱子上面。

他們向桌子底下看,問他們的父親:「裡面是什麼?」

「噢,什麼也沒有,」老人說,「只是我平時省下的一些東西。」

兒子們輕輕動了動箱子,想知道它有多重。他們踢了踢箱子,聽見裡面發出響聲。「那一定是他這些年積攢的金子。」兒子們竊竊私語。

他們經過討論,認為應該保護這筆財產。於是,他們決定輪流和父親一起住,照顧他。第一周年輕的小兒子搬到父親家裡,照顧父親,為他做飯。第二周是二兒子,再下一周是大兒子。就這樣過了一段時日。

最後年邁的父親生病去世了。兒子們為他舉辦了體面的葬禮。因為他們知道飯桌下面有一筆財產,為葬禮稍微揮霍一些,他們還承擔得起。

葬禮結束後,他們滿屋子搜,找到了鑰匙。打開箱子後,他們看到的當然是碎玻璃。

「好惡心的詭計,」大兒子說,「對自己的兒子做這么殘忍的事情!」

「但是,他還能怎麼做?」二兒子傷心地問,「我們必須對自己誠實,如果不是為了這個箱子,直到他去世也不會有人注意他。」

「我真為自己感到羞愧,」小兒子抽泣著,「我們逼著自己的父親欺騙我們,因為我們沒有遵從小時候他對我們的教誨。」

但是,大兒子還是把箱子翻過來,想看清楚在玻璃中是不是真的沒有值錢的東西。他把所有的碎玻璃都倒在地上,頓時三個兒子都無言地看著箱子裡面,箱子底下刻著四個字——孝敬父母。

一個老邁的父親,兒孫滿堂,本應享受天倫之樂,卻被逼得用謊言來喚起兒子的孝敬,這難道不是「三伏心也寒」的事情嗎?林肯說過:「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歸功於我天使般的母親。」因此,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應盡心回報,怠慢父母是違背倫理的行為。莎士比亞說過:「逆子無情甚於毒蛇。」因此,我們要時刻長大以後應該以考心報答父母對我們無私的愛。

❻ 有一種美麗叫孝敬老人作文 450

有一種美麗叫孝敬老人
從古至今,凡事都以孝順為先。來評價一個人,首先就要看他對長輩尊不尊敬,孝不孝順,才能判斷一個人的好壞。這不,我就為姥姥做了件好事——刷碗。

刷碗這個工作,說起來就是一件十分平凡的小家務,也是家家戶戶每天必須要乾的活,但就是這一件小事,卻能體現出我對外婆無限的愛。晚上,全家人津津有味的吃完了桌子上十分豐盛的飯菜後,都跑去干自己的事了:媽媽還是去「忠實」的守著電視機,而爸爸再多到書房去玩電腦,只有姥姥在飯桌前默默地收拾著碗碟。我心裡想:學校不是都說要孝敬老人,幫助老人嗎?現在,就該是我大展身手的時候了吧!「恩!就怎麼辦!我要幫姥姥刷碗!」我想完後,自己喃喃的說道。說干就干,我立馬跑到姥姥身邊,拽拽姥姥的圍裙,笑著說:「姥姥,我幫您刷碗吧!」姥姥用慈祥的眼神看著我,和藹的說:「好啊!婷婷懂事了,知道幫姥姥幹活了!」說著,姥姥用她那粗糙的手摸了摸我的頭。我隨姥姥來到廚房,對姥姥說:「姥姥,您歇著吧!這里交給我!」姥姥點了點頭,出去了。我挽起袖子,繫上圍裙,為自己鼓著勁:「開工嘍!」我先把盆子里接上水然後把把所有的碗碟用清水過一遍後,再清潔棉上倒適量的洗潔精後,把碗碟的油漬在用清潔棉刷干凈,最後換一盆清水把盤子和碗都一一沖洗干凈,就OK了!看著自己洗出來白白凈凈的碗碟,我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這時,姥姥進來了,看見我的勞動成果十分開心,姥姥拍拍我的肩膀,興奮的說:「哈哈!我的小婷婷真厲害呀!一個人洗了這么多碗,還洗的這么干凈,替姥姥分擔了家務,值得表揚哦!」我聽了更加高興了!
看!孝順老人就這么簡單!不要把這件事想的太復雜,要知道在平常的小事中更能體現出自己對老人的愛!

❼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三字經》中有這樣描述:」______,_____」孝於親 所當執。作為

我把三字經全給你吧: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
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黃道,日所躔。曰赤敗友道,當中權。
赤道下,溫暖極。我中華,在東北。
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
曰岱華,嵩恆衡。此五嶽,山之名。
古九州,今改制。稱行省,三十五。
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陸。
有蟲魚,有鳥獸。此動物,能飛走。
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
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青赤黃,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識。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宮商角,及徵羽。此五音,耳所取。
匏土革,木石金。與絲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聲,宜調葉。
九族者,序宗親。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曾玄。
五倫者,始夫婦。父子先,君臣後。
次兄弟,及朋友。當順敘,勿違背。
有伯叔,有舅甥。婿婦翁,三黨名。
凡訓蒙,須講究。詳訓故,明句讀。
禮樂射,御書數。古六藝,今不具。
帷書學,人共遵。既識字,講說文。
有古文,大小篆。隸草繼,不可亂。
若廣學,懼其繁。但略說,能知源。
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
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辨王載,說仁義。
中庸者,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
大學者,乃曾子。自修齊,至治平。
此二篇,在禮記。今單行,至治平。
四書通,孝經熟。如六經,始可讀。
六經者,統儒術。文作周,孔子述。
易詩書,禮春秋。樂經亡,餘可求。
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
有國風,有雅頌。號四詩,當諷誦。
周禮者,箸六官。儀禮者,十七篇。
大小戴,集禮記。述聖言,禮法備。
王跡息,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
王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
爾雅者,善辨言。求經訓,此莫先。
古聖著,先賢傳。註疏備,十三經。
左傳外,有國語。合群經,數十五。
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
古九流,多亡佚。取五種,修文質。
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在上世。
堯舜興,禪尊位。號唐纖胡虞,為二帝。
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
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
周武王,始誅紂。八察豎槐百載,最長久。
周共和,始紀年。歷宣幽,遂東遷。
周道衰,王納墜。逞士戈,尚游說。
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並。傳二世,楚漢爭。
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
先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於獻。
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
宋齊繼,梁陳承。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
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
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
梁唐晉,及漢周。稱五代,皆有由。
趙宋興,受周祥。十八傳,南北混。
遼興金,皆夷裔。元滅之,絕宋世。
蒞中國,兼戎狄。九十年,返沙磧。
太祖興,稱大明。紀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遷宛平。十六世,至崇禎。
權閹肆,流寇起。自成入,神器毀。
清太祖,興遼東。金之後,受明封。
至世祖,乃大同。十十世,清祚終。
凡正史,廿四部。益以清,成廿五。
史雖繁,讀有次。史記一,漢書二。
後漢三,國志四。此四史,最精緻。
先四史,兼證經。參通鑒,約而精。
歷代事,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
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
漢賈董,及許鄭。皆經師,能述聖。
宋周程,張朱陸。明王氏,皆道學。
屈原賦,本風人。逮鄒枚,暨卿雲。
韓與柳,並文雄。李若杜,為詩宗。
凡學者,宜兼通。翼聖教,振民風。
口而誦,心而帷。朝於斯,夕於斯。
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
趙中令,讀魯論。波既仕,學且勤。
披薄編,削竹簡。波無書,且知勉。
頭懸梁,錐刺股。波不教,自勤苦。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
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
蘇明允,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波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
若荀卿,年五十。游稷下,習儒業。
波既成,眾稱異。爾小生,宜立志。
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
波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
蔡文姬,能辯琴。謝道韞,能詠吟。
波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
波雖幼,身已仕。爾細學,勉而致。
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
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
幼習業,壯致身。上匡國,下利民。
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帷一經。
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❽ 什麼名句,是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父母惟其疾之憂。 ——孟武伯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游
有難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子曰
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子曰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子曰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2.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3.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4.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5.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6.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7.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8.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9.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10.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11.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1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3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14.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15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16.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7.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8.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9.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出自(明)《增廣賢文》。

20.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21.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22. 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23.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24.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

25.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出自《家語·弟子行》。

26.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27.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出自(明)《增廣賢文》。

28.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29.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30.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出自(春秋)《禮記》。

3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32.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33.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說:「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出自(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❾ 歷史上孝敬父母的美談 急急急!!!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於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二十四孝》裡面相當多
1、虞舜孝感動天 2、閔子騫單衣奉親 3、老萊子戲采娛親 4、睒子鹿乳奉親 5.曾參行孝 6.魯義姑姊舍子救侄 7.原谷拖輿諫父 8.文帝親嘗湯葯 9.淳於緹縈舍己救父 10.劉平舍子救侄 11.董永賣身葬父 12.紫荊復萌(或田真兄弟) 13.姜詩孝母 14.蔡順拾葚供親 15.趙孝舍己救弟 16.曹娥哭泣 17.茅生殺雞 18.江革行佣供母 19.郭巨埋兒 20.王祥卧冰 21.丁蘭刻木事親 22.陸績懷桔 23.孟宗哭竹 24.王裒聞雷泣墓 25.鮑出行孝 26.楊香扼虎救父 27.劉殷哭澤生堇 28.伯瑜泣杖 29.王武子(妻)行孝 30.劉明達賣子行孝

閱讀全文

與孝敬父母也是一種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整形師50歲的韓院長 瀏覽:177
蘇州普通工人每月最低養老金多少 瀏覽:769
為什麼六十歲農村老人還要外出打工 瀏覽:828
黨員職務退休年齡 瀏覽:21
柳空養老院 瀏覽:781
現在15年工齡退休金是多少 瀏覽:914
富士康心臟病怎麼體檢 瀏覽:790
陝西養老金個人賬戶 瀏覽:403
老年人咳嗽纏綿原因 瀏覽:439
父母把房贈送給子女要交什麼費 瀏覽:720
平時吃什麼中葯材養生 瀏覽:49
濟源老年大學 瀏覽:486
4050歲女人叫什麼 瀏覽:700
神農架老年人 瀏覽:510
重陽節亰劇晩會 瀏覽:589
重陽節幼兒小班活動方案 瀏覽:71
成都老年公寓調研ppt 瀏覽:237
重陽節去敬老院報道 瀏覽:620
如何舉報父母不撫養自己 瀏覽:526
怎麼和耳背老人交流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