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紅樓夢有關襲人的故事情節10個
第二十一回
賢襲人嬌嗔箴寶玉
只見襲人進來,見這光景,知是梳洗過了,只得回來自己梳洗。忽見寶釵走來,因問:「寶兄弟那裡去了?」襲人冷笑道:「『寶兄弟』那裡還有在家的工夫!」寶釵聽說,心中明白。襲人又嘆道:「姐妹們和氣,也有個分寸兒,也沒個黑家白日鬧的。憑人怎麼勸,都是耳旁風。」寶釵聽了,心中暗忖道:「倒別看錯了這個丫頭,聽他說話,倒有些識見。」寶釵便在炕上坐了,慢慢的閑言中,套問他年紀家鄉等語,留神窺察其言語志量,深可敬愛。
一時寶玉來了,寶釵方出去。寶玉便問襲人道:「怎麼寶姐姐和你說的這么熱鬧,見我進來就跑了?」問一聲不答。再問時,襲人方道:「你問我嗎?我不知道你們的原故。」寶玉聽了這話,見他臉上氣色非往日可比,便笑道:「怎麼又動了氣了呢?」襲人冷笑道:「我那裡敢動氣呢?只是你從今別進這屋子了,橫豎有人伏侍你,再不必來支使我。我仍舊還伏侍老太太去。」一面說,一面便在炕上合眼倒下。寶玉見了這般景況,深為駭異,禁不住趕來央告。那襲人只管合著眼不理。
第六回
賈寶玉初試雲雨情
襲人過來給他系褲帶時,剛伸手至大腿處,只覺冰冷粘濕的一片,嚇的忙褪回手來,問:「是怎麼了?」寶玉紅了臉,把他的手一捻。襲人本是個聰明女子,年紀又比寶玉大兩歲,近來也漸省人事。今見寶玉如此光景,心中便覺察了一半,不覺把個粉臉羞的飛紅,遂不好再問。仍舊理好衣裳,隨至賈母處來,胡亂吃過晚飯,過這邊來,趁眾奶娘丫鬟不在旁時,另取出一件中衣與寶玉換上。寶玉含羞央告道:「好姐姐,千萬別告訴人。」
襲人也含著羞悄悄的笑問道:「你為什麼」說到這里,把眼又往四下里瞧了瞧,才又問道:「那是那裡流出來的?」寶玉只管紅著臉不言語,襲人卻只瞅著他笑。遲了一會,寶玉才把夢中之事細說與襲人聽。說到雲雨私情,羞的襲人掩面伏身而笑。寶玉亦素喜襲人柔媚姣俏,遂強拉襲人同領警幻所訓之事。襲人自知賈母曾將他給了寶玉,也無可推託的,扭捏了半日,無奈何,只得和寶玉溫存了一番。自此寶玉視襲人更自不同,襲人待寶玉也越發盡職了。
『貳』 紅樓夢襲人的性格特點
看過很多關於紅樓夢里襲人的評價都是貶多於褒,認為她工於心計綿里藏專刀,害死晴雯屬的非她莫屬.
但是我認為襲人固然不高尚,但也不卑劣,她的奮斗目標應該是掙上一個姨娘,這點符合她的身份她的地位,很難說襲人就是虛偽,畢竟人人都會有私心.
她最不能被人原諒的,陷害晴雯,是,一罪名能否確立?論從哪個角度,襲人都不會死保晴雯,也沒這個義務,說起來理直氣壯,但總是令人心寒,不管她有沒有起到作用,晴雯最後是被逐了,然後死了,到底是不是她陷害的呢?
如果說襲人是無情無義冷血心狠之人,她為什麼又會在寶玉成親前將寶黛之情賈母和王夫人呢,何況黛玉的威脅應該比晴雯更大,既然她不是個冷心腸人,也不會告發晴雯吧,畢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妹,她就忍心冷眼看她進死地么?
要說襲人歹毒我看大錯了,充其量襲人有的也就是奴性和一點小心計,而這個小心計就是爬上姨娘的位置,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她不是寶釵的影子,而是有自己性格的另外一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就像紅樓夢中沒有一個人物是可以以好壞來分的,每個人都不是片面性的.
說到這里,我為襲人一嘆.
"自溫柔和順,雲似桂如蘭.羨優伶有福,知公子無緣."
轉自:bosi136
『叄』 襲人在得知母親病重後,為何還要刻意打扮半日才回去相見
襲人是《紅樓夢》中賈寶玉的丫鬟,她在《紅樓夢》中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女性人物。《紅樓夢》也叫《石頭記》,因為《紅樓夢》講述了從一塊女媧補天剩下的玉石在一僧一道的點化下化為人形入凡間的故事,這樣才引入了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的主線故事。並且,《紅樓夢》反映了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封建大家庭的興衰史。《紅樓夢》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紅樓夢》前八十回由曹雪芹自己寫出,以自己的經歷與想像經過創造性轉化而成。《紅樓夢》的後四十回則是相傳由高鶚根據曹雪芹的前八十回所補作。《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擁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文化價值與藝術價值。那麼,襲人在得知母親病重後,為何還要刻意打扮半日才回去相見呢?
所以,襲人在得知母親病重後,還要刻意打扮半日才回去見,是因為與等級禮法打扮有關,也與彰顯賈府,襲人自己和家庭的榮譽有關,而且也事關襲人此後的走向問題。
『肆』 襲人的人物賞析
襲人與黛玉同生於二月十二,而二月十二是花朝日,花神的生日,此為一證。
第六十三回怡紅院開夜宴,眾女兒抽花名簽,都象徵各自的命運歸宿。襲人抽的是桃花,題著「武陵別景」四個字,還有一句舊詩:「桃紅又是一年春。」此外還有這樣的描寫:「杏花陪一杯。坐中同庚者陪一杯,同辰者陪一杯,同姓者陪一杯。」而大家算下來,香菱、晴雯、寶釵是同庚,黛玉是同辰,芳官是同姓,剛抽了杏花簽的則是探春。
此花簽再次暗示在作者心中,襲人為群芳代表。黛玉、寶釵同列「金陵十二釵」正冊首位,香菱列「金陵十二釵」副冊首位(另:香菱的年齡是連自己都不記得的,花簽明顯是有意為之),晴雯列「金陵十二釵」又副冊首位,芳官的名與姓明顯表明她為「余者」之代表。襲人的花簽儼然是一個「萬艷陪悲」的特殊花簽。
探春的特例陪杯或暗示後文中襲人與探春的命運存在相似點。 讀到第6回,襲人就與寶玉發生了關系,這也是全書唯一一處實寫寶玉性經歷的筆墨。從《紅樓夢》整體的純情風格來看,剛開始就出現這樣的筆墨似乎有些突兀。從後來的情節發展來看,這一次經歷,對寶襲之間的關系,對襲人性格的變化,是具有很深遠的影響的。
襲人從小就被賣入賈府,沒有得到過正常的父愛母愛,對一個生性溫順的女孩子而言,這種缺失性的經驗,使她很自然的會去尋找一種感覺來替代。賈府是她從小長大的地方,比起狠心將她賣入賈府的父母來,她先後服侍過的主子賈母、史湘雲、寶玉對她都還不錯,這自然使她對賈府產生一種歸屬感。
正是這種歸屬感,才使她「心中眼中又只有一個寶玉」。當賈寶玉對她提出性要求的時候,她認為「素知賈母已將自己與了寶玉的,今便如此,亦不為越禮」。襲人有這種想法,並不是因為她的無知,而是一來因為她對賈府、對寶玉的依戀之深,已經到了無可不為的地步,在她的內心裡,早將自己當做了賈府的一份子;二來,在像襲人這樣的丫鬟,將來本來就是要做寶玉的妾室的,這是那時候不成文的規矩,寶玉的這種要求,本來就是是很合理,很正常的,如果非要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那反而是讀者的無知了。襲人對寶玉的感情,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這種歸屬感而產生的,而不是象其他的女孩子那樣,是因為寶玉對她們的關心體貼。
關於這種歸屬感,在第19回,襲人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說明:「如今幸而賣到這個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樣,也不朝打暮罵……這會子又贖我作什麼?權當我死了,再不必起贖我的念頭!」無意中將這種歸屬感表露無遺。襲人道:「就便不好和他說,一個錢也不給,安心要強留下我,他也不敢不依.但只是咱們家從沒干過這倚勢杖貴霸道的事。」「咱們家」三個字,當真是神來之筆,襲人潛意識里早就把賈府當做「咱們家」,這分明是不回去的了。可惜以寶玉之聰明,當時竟未聽出。這一類的話,後面襲人還說過很多,比如第31回襲人與晴雯起爭執時說的「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們的不是」中的「我們」兩個字。
很顯然,對賈府這種深切的認同和歸屬感,是襲人一切行為的出發點。理解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襲人會站在賈母王夫人的立場上,時時對寶玉進行規勸,甚至對王夫人說出「我也沒什麼別的說。我只想著討太太一個示下,怎麼變個法兒,以後竟還教二爺搬出園外來住就好了」這樣的話來了。襲人對賈府的認同,不僅僅是自我身份上的認同,更是一種精神上的認同。而她的出發點,卻是一心為著寶玉好,因為在她看來,賈府給她吃給她穿,給了她做寶玉姨娘的無上尊榮,「也算是半個主子」,不知道比那個將她賣去做奴婢的家溫暖多少,所以她真真正正為賈府考慮,為賈寶玉打算,也是不奇怪的了。 襲人與寶玉的關系,最直接的就是在《紅樓夢》第六回:「賈寶玉初試雲雨情,劉姥姥一進榮國府」中與寶玉的雲雨之情,這證明了襲人與寶玉是有肌膚之親的,這就很容易讓人理解成襲人與寶玉的關系甚至比黛玉還有親切,其實不然,這只是雪芹的一個借筆,因為只有夫妻才能名正言順地有著肌膚之親,而襲人在《紅樓夢》的作用之一就是借喻寶釵,這里說明將來寶釵會成為寶玉的妻子,不然也不會無緣無故地寫一個「初試雲雨情」;而在「抄檢大觀園」中,也以襲人的心理(襲人知他心內別的還猶可,獨有晴雯是第一件大事)說明了晴雯是寶玉心中的」第一大事「,而寶玉哭道:「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這一句也是在指桑罵槐地問襲人,後面有以懷疑的語氣來質問:怎麼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單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紋來?這也說明了在寶玉的心中襲人沒有晴雯可貴,因為晴雯是黛玉的射影,這一些小細節不僅說明了襲人與寶玉之間那種」雖有親,但無情「的關系,暗示了襲人與蔣玉菡的婚姻,也射值了寶釵就像襲人一樣:」雖得寶玉人,未得寶玉心「。
但是即使是有著這種關系與寶玉,可也是磨滅不了襲人善解人意、顧全大局的賢淑之德。 襲人出身貧苦,家中艱難時曾一度揭不開鍋,為了不看著老子娘餓死(第十九回),她小小年紀就被賣到賈府當了丫頭,實在是一難得的孝女,義女。然而歷來對她的評價卻貶多過褒,用脂硯齋的話說就是「叫下撞天屈來」。這其中實是有諸多誤會。曹雪芹送她一個「賢」字,可見她也是作者滿懷著贊賞與喜愛、飽蘸著「辛酸淚」寫出的一個悲劇形象。
襲人素來顧全大局,為了大局,寧可自己吃虧。李嬤嬤吃了寶玉留給她的酥酪,她擔心因此而多生事端,便以吃栗子為借口轉移寶玉的注意力,將此事搪塞過去。而對比前面,同樣也是被李嬤嬤,吃了寶玉留給晴雯的豆腐皮包子,晴雯便將事情一五一十的跟寶玉講了,導致寶玉大怒,反而害的茜雪被攆出去,成了犧牲品,難怪脂硯齋會生出「晴卿不及襲卿遠矣」的感慨了。
襲人忍辱負重,顧全大局,與其說是為了一個姨娘的身份,不如說是為了一個丈夫寶玉。如果說以前她對寶玉從未有過太多奢求的話,那麼在與寶玉偷食禁果之後,她對寶玉的感情開始變得復雜。與寶玉的肌膚之親,在喚醒她性意識的同時,也使得她開始為寶玉的將來打算起來,從此她對寶玉的關懷更加無微不至了。在寶玉因所謂「流盪優伶」、「淫辱母婢」等罪狀遭到賈政一頓痛打後,聯繫到前面寶玉誤將她當成黛玉的「訴肺腑」一事,襲人如同驚弓之鳥,驚恐不已。她覺得再不加制止,寶玉有可能會闖出更大的「丑禍」來,於是在王夫人找她談話時,她便未雨綢繆,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怎麼個變法兒,以後竟還叫二爺搬出園外來住就好了。」並說出來自己的顧忌:「雖說是姊妹們,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處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懸心,便是外人看著也不象。」(第34回)襲人的深思遠慮觸動了王夫人擔心寶玉「作怪」的心事,王夫人對她感激不已、感愛不盡,給了她許多實際的好處。同時,此事也引起了許多讀者對她的鄙夷和唾罵。
其實,她並非故意向賈府高層邀寵討好,也並非刻意破壞寶黛之間的感情。在那個時代,自由戀愛本就是為封建禮法所不容的洪水猛獸,身為寶玉的貼身丫頭,她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寶玉被其吞噬。襲人一向息事寧人,寧願自己受委屈受勞累,也不願惹起事端,她建議的初衷只是想要保護寶玉,防「丑禍」於未然,保全寶玉「一生的聲名品行」,因為黛玉這樣小姐和丫鬟是完全不同的,丫鬟地位低下,即使多收幾個也無妨礙,而黛玉這一等級的小姐便完全不同了,早在《孟子》里便有「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的說法,這種事的嚴重性可見一斑。
很多人喜歡把晴雯的夭亡、芳官和四兒的被逐,都賴在襲人身上,這只能顯的自己無知,襲人的建議通篇都沒有提到這幾個人,和她們可謂風馬牛不相及。晴雯、芳官之輩平素仗著寶玉的寵愛,對下面的婆子、小丫頭肆意欺凌,得罪了不知多少人,這種人還用得著特意去害她們?只要在她們闖了禍以後不幫忙,她們自己就把自己玩死了。
早在第三十一回的時候,晴雯見襲人用「假裝出去」的辦法使得寶玉對其千依百順,便也想效仿,可惜寶玉不吃她這一套,反而順坡下驢真要攆她出去,自己反而沒了主意,只能耍無賴一般的說什麼「一頭碰死了也不出這門兒。」倒把先前「要嫌我們就打發我們,再挑好的使。好離好散的,倒不好?」的「骨氣」丟得一干二凈,到最後還都虧了整天被她諷刺攻擊的襲人,帶著怡紅院一眾大小丫鬟跪下求情,這才把她救了下來。東施效顰,便是如此了吧。襲人要真有害晴雯的心思,這是個多好的機會呀,連架橋撥火都不用,只消躲在一邊看熱鬧,就可以等著和晴雯說拜拜了,還用的著告什麼密?
自從跟了寶玉的那一刻起,襲人就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在任何時候,她首先考慮的都是寶玉,在以被贖回家為「要挾」,使寶玉答應的三個條件,沒有一個是為了她自己,全都是一心為了寶玉著想。襲人深愛著寶玉,也同時最了解寶玉,所以她不會像寶釵、湘雲那樣勸寶玉去讀書,而是讓他至少做出個喜讀書的樣子來,不要惹得父親生氣,這無疑比寶釵等的直諫多了變通,也使得寶玉更容易接受。
襲人的結局是幸運的,她嫁了一個溫文爾雅的丈夫,而不是一個暴戾凶頑的「中山狼」。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襲人又是不幸的,她以為自己可以順理成章地成為寶玉的愛妾,服侍寶玉走完一生,但造化弄人,命運偏偏讓她跟寶玉天各一方,正如寶玉和黛玉心心相印卻生死兩端一樣,同樣是悲劇。得到了別人眼中的幸福,心卻是悲傷的,這種得到後的失落恐怕比失去後的空落更為痛徹心骨!也許,在襲人心裡,相見離別都只覺得寶玉最好,但人生就是這樣,雖有遺憾,卻正是遺憾才使人生完整。
大觀園中百花齊放,滿園芳菲,爭奇斗艷,鶯嬌燕妒。嫵媚溫柔的襲人像那嬌艷而燦爛的桃花,花開時灼灼其華,令人銷魂;花謝時落英繽紛,令人惋惜。 眾所周知,襲人是出了名的好脾氣,像晴雯這樣整天對她進行諷刺挖苦的「敵人」,在關鍵時刻她都能對其施以援手,為了阻攔寶玉將她攆出去,甚至不惜一跪,直到王夫人動怒,晴雯被攆已成事實,她還給寶玉出謀劃策「倒是養著精神,等老太太喜歡時,回明白了再要他是正理。」如果晴雯不死,將來卷土重來也不是什麼難事。
連晴雯、李嬤嬤這些攻擊她的人,她都能不與她們計較,通篇看下來,似乎沒有什麼事能夠令襲人生氣了,那襲人有沒有不能觸碰的逆鱗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寶玉。襲人在整部書里只有一次是真正被激怒了,便是在第五十七回中,寶玉被紫鵑誑的發了瘋,幾乎要死了,襲人急的沖到瀟湘館,劈頭就質問紫鵑,連正在吃葯的林黛玉都沖撞了也不顧了,行為舉止和平日里完全變了一個樣,大有沖冠一怒的架勢,這便是俗話說的「患難見真情」罷。
程本後四十回寫她因為賈寶玉出家,在王夫人薛姨媽的安排下不得不嫁給蔣玉菡。
87版電視劇劇本設計襲人為遮掩寶黛「丑禍」而不得不離開賈府。
周汝昌先生考證襲人是為救寶玉而不得不離開賈府。
張愛玲考據結局之一為襲人在賈府敗落後,嫌賈寶玉不上進而出賈府。 1.又問襲人姐姐呢。【甲戌側】斷不可少。
2.寶玉未必吃了,拿來給我孫子吃去罷。他就叫人拿了家去了。
【庚辰側】在襲卿身上,去叫下撞天屈來。
3.我抬舉起你來,這會子我來了,你大模大樣的躺在炕上。
【庚辰側】雖寫得酷肖,然唐突我襲卿,實難為情。
4.【甲戌夾】奶母之倚勢,亦是常情,奶母之昏聵,亦是常情,然特於此處細寫一回,與後文襲卿之酥酷,遙遙一對,足見晴卿不及襲卿遠矣。余謂晴有林風,襲乃釵副,真真不錯。
5.我才倒茶來,被雪滑倒了。
【甲戌側】現成之至,瞧他寫襲卿為人。
6.(襲人把他人的錯誤攬在自己身上)
【甲戌回後】茜香羅、紅麝串寫於一回,棋官雖系優人,後回與襲人供奉玉兄、寶卿得同終始者,非泛泛之文也。
7.沒有個看著老子娘餓死的理。
【己卯夾】補出襲人幼時艱辛苦狀,與前文之香菱,後文之晴雯,大同小異,自是又副十二釵中之冠,故不得不補傳之。(庚辰夾、有正同)
8.有那個福氣,沒有那個道理。縱坐了,也沒甚趣。
【己卯夾】調侃不淺。然在襲人能作是語,實可愛可敬可服之至。所謂「花解語」也。(庚辰夾、有正同)
9.那襲人也罷了,你媽媽再要認真排場他,可見老背晦了。
【己卯夾】襲卿能使顰卿一贊,愈見彼之為人矣,觀者諸公以為如何?(庚辰夾同。有正「如何」作「何如」。)
10.襲人聽了,才放下心來。
【庚辰夾】精細周到。(己卯夾、有正同)
11.【庚辰眉】茜雪至獄神廟方呈正文。襲人正文標昌「花襲人有始有終」到別看錯了這個丫頭,聽他說話,倒有些識見。
12.【庚辰夾】此是寶卿初試,已下漸成知己,蓋寶卿從此心察得襲人果賢女子也。
13.賢襲人【庚辰側批】當得起。
『伍』 關於襲人的故事情節5個
1.小時候家窮父親早亡被賣到賈府。
2.在賈府先服伺賈母,後賈母恐寶玉之版婢不中使,又把權她給了賈寶玉。
3.家中富裕之後哥哥承想贖她回來,最終答應賈寶玉留賈府。
4.襲人對人和氣,處事穩重,工作認真,在大觀園里眾人是人前人後的誇獎她。就連下級小紅、佳蕙也對其服氣,是出了名的賢人。
5.賈府破落後始終跟隨賈寶玉,賈寶玉中舉後見出家不歸最後想選擇自殺,還是無奈最後出嫁。
『陸』 紅樓夢中的襲人的主要事件
襲人是長篇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原名花珍珠(一作蕊珠)。小時候,家裡窮的沒飯吃了,就將她賣了幾兩銀子活命。她原是服侍賈母之婢,為賈母房中八大丫鬟之一。也服侍過史湘雲。因賈母溺愛寶玉,覺得她心地純良、恪盡職守,恐寶玉之婢不足使,就將她與了寶玉。寶玉聽聞她姓花,取陸游詩句「花氣襲人知晝暖,鵲聲穿樹喜陰晴」為其改名襲人。
襲人細挑身子,容長臉兒,長得也是美人一個。心中亦有些痴處,主子命令她服侍誰,她的心裡便唯有誰。她與寶玉有情,是《紅樓夢》中,與寶玉唯一發生性關系的女子。她不時規勸寶玉要讀書上進。寶玉調弄戲子、王夫人害死金釧、又遭賈環誣陷而挨父親打後,她向王夫人進言建議應該好好管教他並叫他搬出園子來,王夫人認為襲人深明大理,對其信任有加,不僅賞了她兩碗菜、加了一半的工資,將其提升為「准姨娘」。
襲人對人和氣,處事穩重,工作認真,在大觀園里眾人是人前人後的誇獎她。就連下級小紅、佳蕙也對其服氣,是出了名的賢人。
因為原本遺失,襲人的結局有眾多猜測。脂批給我們提供了兩條線索:一是襲人出嫁是在寶玉還在的時候,二是襲人與丈夫蔣玉菡在賈家落難後一起奉養寶玉寶釵夫妻。而在續書中為:寶玉出家,襲人有實無名,只得奉王夫人之命最後嫁給了戲子蔣玉菡。但是相對於那些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的命運,她已算是有始有終。
『柒』 襲人的主要性格
襲人對人和氣,處事穩重,工作認真,富有心機,在大觀園里眾人是人前人後的誇內獎她。容就連下級小紅、佳蕙也對其服氣,是出了名的賢人。唯有賈寶玉的奶媽李嬤嬤一次看見襲人躺在床上沒有起身迎接她,便大罵襲人是狐媚子,要拉出去配了小子,然而襲人卻並沒有怎麼責怪她,反而在賈寶玉想攆李嬤嬤出去的時候還為李嬤嬤求情,將她的錯處蓋了過去,可見其心胸寬廣。但她的心中亦有些痴處,她服侍誰,心裡便唯有誰。她與寶玉有情,是《紅樓夢》中唯一與寶玉發生性關系的丫鬟。她不時規勸寶玉要讀書上進。寶玉挨打後,她向王夫人進言好好管教寶玉,並建議為防不測而搬出園子來。王夫人認為襲人深明大理,對其信任有加,不僅賞了她兩碗菜、還加了一倍的工資,享受「姨娘」待遇。意與日後為寶玉收房,做他的側室。
『捌』 紅樓夢中「襲人」的性格特點如何
好的方面是:處處表現溫柔寬厚、忍辱負重、仁至義盡、謙虛謹慎的品性,是專難得的賢良女子;
壞的方面是屬:當面寬厚姐妹情深,背後暗算,工於心計,邀寵主子出賣姐妹,向王夫人告密緻使芙蓉花仙子晴雯被逐。但是從賈家上上下下、老老少少、主子奴才對襲人平時的為人處事來看,大家總體上對她是認可的。
她性格內向,卻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她溫柔賢惠,對事關寶玉品行名聲、婚姻大事總是冒死建議,表現出對主子的忠誠性。作為丫環,她表現出對主子的順從性;作為與寶玉有雲雨情的女子,又表現出對寶玉的愛慕性,她是有雙重道德准則而又能完美結合的「賢襲人」。
花襲人,原名花珍珠。寶玉的大丫鬟,比寶玉大上個兩歲,與薛寶釵、香菱、晴雯同齡,又與林黛玉同一天的生日。原是外邊尋常人家之女,小時候花家迫於生計而把她賣了死契給了賈府作丫鬟,與平兒、鴛鴦、琥珀、素雲、紫鵑、彩霞、金釧兒、玉釧兒、麝月、翠墨、翠縷、可人,茜雪等人一起長大,無話不談。
後又與香菱交好。珍珠起先侍奉賈母、史湘雲幾年,後被賈母賜給了賈寶玉,寶玉知她本姓花,想起「花氣襲人知晝暖」,便改名襲人。賈府中人與她略親厚的稱襲人姑娘。
『玖』 關於襲人的一些細節
襲人是個貧苦家庭的孩子,在她小的時候,因為家裡連鍋都揭不開了,為了老娘不被餓死,家裡於是把她賣給了賈府當了丫頭。進了榮府後,她先是服侍賈母,看來賈母很是喜歡她,還給她起了個非常珍貴的名字――珍珠,後來因為賈母溺愛寶玉,擔心侍女們照顧不好她的心肝寶貝, 又平時一向喜歡珍珠心地純良,克盡職任,便把珍珠賞給了寶玉。寶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見舊人詩句上有「花氣襲人」之句,回明賈母後,從此珍珠的名字就變成了襲人。可憐的孩子,連名字都被主人們隨意的改來改去,不能自主,更何況其他一些事情呢!
雖然出身卑微,從小就沒有了父親,遠離了母親、哥哥,當時尚還不諳人事,但她卻在多變的環境下逐漸形成了「溫柔和順」的性格,這與薛寶釵的「隨分從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在脂評中,脂硯齋稱襲人為最賢惠之人,口口聲聲稱其為「襲卿」。我非常認同這一稱謂,因為在小說中處處可見「襲卿」的賢德之處:
1、謙虛謹慎的襲人
賈寶玉和襲人初試雲雨,襲人沒有因此而覺得高人一等,做事反而更加小心謹慎,照顧寶玉也比以前「更為盡心」,從那以後,她已經把寶玉作為她最親的人去精心呵護和愛了。
2、一心為寶玉著想的襲人
寶玉性格異常,其淘氣憨頑自是出於眾小兒之外,更有幾件千奇百怪口不能言的毛病兒。仗著祖母溺愛,父母亦不能十分嚴緊拘管,更加放盪弛縱,任性恣情,最不喜務正。襲人是看在心裡,急在心頭,因此她經常想勸說寶玉,但又擔心寶玉不聽她的話,於是便利用探家回來的機會,用贖身之論,試探寶玉的想法,然後見機好好規勸寶玉。結果寶玉信以為真,聽了淚痕滿面, 連連賭咒發誓,「我只說出兩三件事來,你果然依了我,就是你真心留我了,刀擱在脖子上,我也是不出去的了。」
襲人說的頭一件是要寶玉改掉動輒發誓賭咒的毛病。
第二件是要寶玉不管真喜讀書也罷,假喜也罷,要在老爺跟前或在別人跟前作出個喜讀書的樣子來,也教老爺少生些氣,在人前也好說嘴。
第三件是再不可毀僧謗道,調脂弄粉。更要緊是再不許吃人嘴上擦的胭脂與那愛紅的毛病兒。
如果寶玉真是按照襲人規勸去做的話,也許金釧就不會含羞自盡,自己也就不會挨賈政一頓暴打,晴雯就不會被驅逐出大觀園當夜悲慘而死等一系列讓寶玉最後都後悔不跌的事情。
寶玉挨打,王夫人叫人了解情況,襲人去見王夫人。襲人見王夫人這般悲感,自己也不覺傷了心,陪著落淚。並說出了王夫人最關注的心事,不可不謂是金玉良言,直說得王夫人聽了這話後,如雷轟電掣的一般。王夫人對襲人的評價發自肺腑,特別是「我的兒,你竟有這個心胸,想的這樣周全!」這句話。
3、忍辱負重的襲人
寶玉痴看齡官一遍遍寫「薔」字時,不想被突降的大雨淋了個透。只得一氣跑回怡紅院去。襲人等都在游廊上嘻笑,寶玉以手扣門時,裡面諸人只顧笑,那裡聽得見。寶玉一肚子沒好氣,當襲人開門後, 便抬腿就踢,以致襲人被踢得當晚吐了一口鮮血。襲人一面忍痛換衣裳,一面笑道:「我是個起頭兒的人, 不論事大事小事好事歹,自然也該從我起。但只是別說打了我,明兒順了手也打起別人來…才剛是我淘氣,不叫開門的。」
襲人不僅把不及時開門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還強顏歡笑為寶玉換衣裳,賢惠之心躍然紙上。
4、仁至義盡的襲人
晴雯沒好氣和寶玉拌嘴,襲人在那邊早已聽見,忙趕過來向寶玉道:「好好的,又怎麼了?可是我說的,一時我不到, 就有事故兒。」晴雯聽了冷笑道:「姐姐既會說,就該早來,也省了爺生氣。自古以來,就是你一個人伏侍爺的,我們原沒伏侍過。因為你伏侍的好,昨日才挨窩心腳 , 我們不會伏侍的,到明兒還不知是個什麼罪呢!」襲人聽了這話,又是惱,又是愧,推晴雯道:「好妹妹,你出去逛逛, 原是我們的不是。」晴雯聽他說「我們」兩個字,自然是他和寶玉了,不覺又添了酸意,冷嘲熱諷了幾句,直把襲人羞的臉紫脹起來,想一想,原來是自己把話說錯了。當寶玉真動了氣,欲去找太太打發晴雯出去時,襲人見攔不住,竟然為一直排場自己的晴雯跪下求情。
襲人並沒有因為晴雯強白自己而心存怨恨,相反在晴雯最悲慘的時候,她做到了雪中送炭。晴雯被逐,甚至連寶玉都有些懷疑是襲人所為,殊不知,晴雯是被王善寶家的一幹人給算計的。寶玉要襲人把晴雯的東西悄悄的打發人送出去與他,再或有常時積攢下的錢, 拿幾吊出去給他養病時,襲人聽了,笑道:「 你太把我們看的又小器又沒人心了。這話還等你說,我才已將他素日所有的衣裳以至各什各物總打點下了, 都放在那裡。如今白日里人多眼雜,又恐生事,且等到晚上,悄悄的叫宋媽給他拿出去。 我還有攢下的幾吊錢也給他罷。"寶玉聽了,感謝不盡。襲人笑道: 「我原是久已出了名的賢人,連這一點子好名兒還不會買來不成!」晚間果密遣宋媽送去。
5、為寶玉付出最多的是襲人
在「魘魔法姊弟逢五鬼 紅樓夢通靈遇雙真」中,寶玉重病後,「賈母,王夫人,賈璉,平兒,襲人這幾個人更比諸人哭的忘餐廢寢,覓死尋活。」在寶玉遭受折磨時,她不僅哭得最傷心,照顧寶玉時也最盡心。
寶玉被他老子賈政一頓胖扁後,襲人滿心委屈,當著眾人的面,只不好十分使出來。眾人把寶玉調停完備,賈母令"好生抬到他房內去"。眾人答應,七手八腳,忙把寶玉送入怡紅院內自己床上卧好。又亂了半日,眾人漸漸散去,襲人方進前來經心服侍。
疼寶玉的人雖然很多,但只是吆喝吆喝而已,最後還不是襲人一心一意地伺候這個被打得屁股鮮血淋淋的人嗎!
襲人至仁至賢至善,論做奴婢,她是最稱職的奴婢,論做姨娘,她是最稱職的姨娘,論做妻子,她是最
『拾』 襲人怎麼死的
書中並未提到襲人的死因只寫明她奉王夫人之命最後嫁給了戲子蔣玉菡。
襲人:中國回古典小說《紅答樓夢》人物,是金陵十二釵中「又副冊」的女子,是服侍賈寶玉的四個大丫鬟之一,因姓花,故寶玉取陸游詩句「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竹識新晴」之意賜此名,是寶玉第一個性經驗對象,後成為賈寶玉的侍妾(通房丫頭或屋裡人)。
因為《紅樓夢》原本遺失,襲人的結局有眾多猜測。脂批給我們提供了兩條線索:一是襲人出嫁是在寶玉還在的時候,二是襲人與丈夫蔣玉菡在賈家落難後一起奉養寶玉寶釵夫妻。而在續書中為:寶玉出家,襲人有實無名,只得奉王夫人之命最後嫁給了戲子蔣玉菡。但是相對於那些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的命運,她已算是有始有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