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大班重陽節活動效果

大班重陽節活動效果

發布時間:2021-02-07 05:25:09

1. 大班教案《猜猜洞里有什麼》怎麼寫!!!!! 大班教案《重陽節(重陽粽)》怎麼寫!!! 急!!!!

幼兒園大班教案:洞洞里的動物
一、活動目標:
1、知道一些住在洞洞里的動物;
2、初步了解洞中動物的生活習性及特徵;
3、培養幼兒觀察力和想像力。
二、活動准備:
1、自製生活在洞里的動物PPT課件;
2、地洞、樹洞、山洞等背景,相關動物貼絨;
3、音樂:舞曲一段;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兒歌《神秘洞》導入,激發幼兒學習的性趣。
師:我們念的兒歌里說到了一隻什麼動物?它喜歡住在什麼樣的洞里?除了毛毛蟲,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也喜歡住在洞里的?(請幼兒與同伴相互交流)
二、組織活動:
1、教師簡要小結後以森林裡舉行「洞洞舞會」,邀請住在洞洞里的動物前來參加,到底誰會得到邀請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啊?
(1)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出生活在地洞里的螞蟻:「排隊地上跑,身體細又小,做事最勤勞,紀律第一好」。
猜出後引導幼兒觀看課件,看一看,想一想:你們在哪裡也發現過螞蟻?它長得什麼樣子?生活在什麼地方?平時喜歡吃什麼?
可模仿螞蟻爬的動作。
同法引導幼兒觀察住在地洞里的田鼠。
發散性思維:還有哪些住在地洞里的動物?(交流)
教師小結。
(2)依次類推出示住在樹洞里的小鳥、松鼠等;發散性提問後教師小結。
(3)同法引出住在山洞裡的蝙蝠、熊等動物,發散性提問後教師小結。
2、創設舞會情境。
師:原來啊,是這些住在地洞、樹洞、山洞裡的動物得到了邀請。瞧,小動物們都來參加洞洞舞會了(點擊出示最後一張課件)我們和它們一起來跳個舞吧!(放舞曲音樂)
全體幼兒隨音樂舞動。
3、游戲:送動物回家。
出示地洞、樹洞、山洞背景圖及相關動物貼絨,「舞會結束了,小動物們也累了,我們來送它們回家吧!」
請個別幼兒來把動物送回相應的「洞」中。
4、總結後結束活動。

2. 幼兒園小朋友重陽節做什麼有意義的事

一、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

2、使寶寶從小有關心爺爺奶奶的意識,回為爺答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歡爺爺奶奶,願意表達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二、說說重陽節活動過程:

1、介紹重陽節:

師:寶寶們,知道農歷的九月初九是誰的節日嗎?

小結: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節日。

2、老師和寶寶一起唱歌曲《我的好奶奶》

老師:爺爺奶奶真辛苦,今天是他們的節日,我們一起來給他們過節好嗎?

三、我為爺爺、奶奶做餃子活動准備:

1、各色彩泥、泥工板。

2、《爺爺親、奶奶親》的音樂磁帶,活動過程:

談話,引起製作興趣、在音樂聲中,嘗試用團圓、壓扁、捏緊等方法為爺爺、奶奶做餃子。

四、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活動准備: 童謠《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活動過程:學習童謠《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嘗試用拍手錶現歌曲節奏、學習演唱歌曲。

五、吃重陽糕活動過程:

老師鼓勵寶寶把重陽糕給爺爺奶奶,隨後和他們一起品嘗。孩子們享受著老人們無限的關愛與呵護,在重陽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孩子們通過有意義的活動,表達出對爺爺奶奶的愛。

3. 幼兒園重陽節可以做哪些藝術活動

幼兒園重陽節可以做勞作與卡片
也可以表演樂器演奏或歌舞
或是和老師同學演出敬老短劇
都是很好的藝術活動

4. 重陽節對幼兒的教育意義

新星幼兒園
關注
"濃濃敬老情」重陽節,這樣教育孩子最有意義
2017-10-27 閱讀137

重陽節,這樣教育孩子最有意義
農歷九月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結合重陽節開展關於"尊老、敬老"為目的主題活動是非常必要的。
平時許多年輕父母整日忙於工作,把照顧和教育孩子的重要大事全權託付給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老人們冒著寒風酷暑接送孩子;戴著老花鏡為孩子抄作業;背的是孩子喜歡吃的食品、帶的是孩子穿的衣服……"他們無怨無悔的奉獻著。而孩子們享受著老人們無限的關愛與呵護卻一直熟視無睹。因此我們特地選擇了這個具有教育意義的時刻"9月9日重陽節"開展慶祝活動,讓孩子們體驗與老人間濃濃的親情,並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長輩們的情感。能把享受"長輩的愛"的感情進行遷移,讓孩子們去愛自己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幫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進感情的世界,體驗幸福生活的喜悅。同時也讓老人們為自己孩子的成長與進步感到欣慰與驕傲。
活動目標: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了解相關的重陽節知識。
2.激發幼兒對老人的崇敬,表達對老人的關愛。
3.培養孩子從小尊老敬老愛老的美德。

爺爺親喲,奶奶親喲,我是你的好寶寶喲。
寶寶不摔跤喲,寶寶不要抱喲,我是你的好寶寶喲。
咚咚咚咚咚,敲敲背喲,兩只小手換得快喲。咚咚咚咚咚,捶捶腿喲,兩只小手換得快喲。

九九重陽日,聲聲敬老歌
父母年已老,期待兒女孝,當年養育恩,如今當踴報。
一日三餐飯,細心來烹調,早晚多問候,喜悅上眉梢。
小病早治療,大病不來找,健康一家人,比啥都重要。
閑來去散步,攜小又帶老,全家樂融融,和諧無限好。
鄰里多關愛,文明講禮貌,常有助人行,必當有回報。
關心天下事,多備書刊報,爸媽經常看,充實不無聊。
勤儉是家風,奢侈不能要,教育下一代,力戒浮和躁。
人生大舞台,困難少不了,大家齊努力,沒啥大不了。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歲月沉香,正如暖暖秋意,總會讓你在往後的時光里回味無窮。登高訪友,賞花吃酒,請忘卻年齡,抓緊有限的時間去追逐那無限的詩意吧!

情景劇表演

健康的心靈——承載人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讓我們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傳承敬老思想。
從孩子的健康做起,給孩子健康的愛
>.健康的飲食--滋養人生
>.健康的身體--承載人生
>.健康的心靈--指引人生
>.健康的未來--幸福人生

情景劇表演

我長大了,學習怎樣幫父母爺爺奶奶洗腳

那些年我們父輩,爺爺奶奶曾經玩過的游戲,你們還記得嗎?
還記得,當年看過的小人書嗎?
還記得,當年玩過的游戲嗎?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
你們用天才的想像力創造出了屬於你們的游戲
老鷹抓小雞、滾鐵環、抽陀螺、自製彈弓抓鳥、掏鳥蛋、跳繩……
還記得,坐在放映機前的心情嗎?
還記得,童年的玩伴嗎?
他們,現在過得還好嗎?
想必,已經跟你一樣兒孫繞膝、天倫有歡了吧!

父母給我們愛,我們也給予回報

快樂運動,五彩繽紛的世界

孩子健康快樂每一天,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最大的幸福

香香的重陽節

紅紅的中國情

回家的親子作業

回家完成作業並拍照發朋友圈:新星幼兒園重陽節德育活動<我幫家長幹家務,端茶倒水捶捶背>感恩父母,感恩爺爺奶奶。聽長輩講過去的故事

推薦繪本故事親子閱讀:威風無比的大獅子收留了無依無靠的小象,於是,這一大一小成了最鮮明的對比、最特別的組合:獅子是高傲的百獸之王,令人敬畏,小象孤弱單薄,個子矮小;獅子擁有輝煌的宮殿,小象挨餓受凍,無家可歸;獅子能滔滔不絕地講出種種多彩的經歷,小象不怎麼會說話,他崇拜獅子的表達只是「你大」、「我小」;當小象長成大象,懂得了很多事情,獅子卻慢慢老去,不再威武高大,歲月帶來了完全相反的大與小。直到老獅子被趕出皇宮變成了流浪漢,迎接他的是大象緊緊的擁抱。因為大象牢記著「你大我小」,在他心裡,獅子是永遠的國王。

深秋,重陽佳節又來臨了
時光之手緊握著刻刀
在每個人身上留下了種種歲月的痕跡
我們漸漸長大
我們的長輩也在慢慢變老

忘了有多久沒有關注過他們
沒和長輩們聯系
沒和同桌吃飯、敘聊家常...
當我們沉浸在工作、學習、旅遊...
你可曾發現
我們的父母、爺爺奶奶
都和以前不一樣了
雖然歲月的沉澱讓他們更加從容和藹
但是歲月的痕跡也讓他們日漸衰老
他們的臉上和手上逐漸布滿了皺紋
漸漸的頭上也布滿了白發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
他們的耳朵開始有點背
打電話總也聽不清你說什麼
他們的眼睛開始模糊不清
看東西總得用放大鏡或者帶上老花鏡
他們把最好的一切都給了我們
歲月卻不善待他們
曾經他們年輕瀟灑的身影
如今都成了彎腰倚仗的模樣
理想雖很遠,但愛在咫尺
這個重陽節
電話再好不如常回家跑跑
回家對親人來說就是最好的禮物
如果實在沒辦法回到他們身邊
也可以精心為他們准備一個禮物或者賀卡,照片
有聲音也有圖片
讓他們感受到你對他們濃濃的思念

更新於 2017-10-28

5. 幼兒園社會重陽節的習俗教案怎麼寫

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重陽節有六大節日包括:賞菊,登高,佩茱萸·簪菊花,放紙鷂,飲菊酒,吃重陽糕。
1、賞菊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李商隱《菊花》
2、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統一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佩茱萸
重陽佩茱萸的習俗在唐代至南北朝最為盛行,人們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稱為「茱萸囊」,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杜甫《九日藍田崔氏庄》
4、放紙鷂
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換句話說,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徵的。紙鷂即現在的風箏,風箏是五代以後的稱謂,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鷂」稱謂很明顯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5、飲菊酒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6、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因而受到人們的青睞。「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

6. 重陽節幼兒園可以開展什麼活動

一、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

2、使寶寶從小有關心爺爺奶奶的意識,為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歡爺爺奶奶,願意表達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二、說說重陽節活動過程:

1、介紹重陽節:

師:寶寶們,知道農歷的九月初九是誰的節日嗎?

小結: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節日。

2、老師和寶寶一起唱歌曲《我的好奶奶》

老師:爺爺奶奶真辛苦,今天是他們的節日,我們一起來給他們過節好嗎?

三、我為爺爺、奶奶做餃子活動准備:

1、各色彩泥、泥工板。

2、《爺爺親、奶奶親》的音樂磁帶,活動過程:

談話,引起製作興趣、在音樂聲中,嘗試用團圓、壓扁、捏緊等方法為爺爺、奶奶做餃子。

四、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活動准備: 童謠《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活動過程:學習童謠《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嘗試用拍手錶現歌曲節奏、學習演唱歌曲。

五、吃重陽糕活動過程:

老師鼓勵寶寶把重陽糕給爺爺奶奶,隨後和他們一起品嘗。孩子們享受著老人們無限的關愛與呵護,在重陽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孩子們通過有意義的活動,表達出對爺爺奶奶的愛。

7. 關於重陽節主題班會的設計 急啊

重陽節主題活動設計

一、設計思考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結合重陽節開展關於「尊老、敬老」的主題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在重陽節,孩子們通過與敬老院的老人們及自己的爺爺、奶奶們一起聯歡、登高等活動,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等老人的關心和愛護,培養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質。通過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幼兒豐富以下經驗:①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叫「老人節」。②爺爺、奶奶非常關心小朋友,我們也應該尊敬爺爺、奶奶。③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④重陽節有許多美妙的傳說、故事和詩詞。

二、各年齡段主題活動目標

年齡段

主要經驗

小班

(1)知道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等老人的節日,體驗他們對自己的愛,激發尊敬他們的情感;

(2)在與爺爺、奶奶一起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感受相互關愛的溫暖和快樂

中班

(1)知道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老人的節日,初步了解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2)樂意參與重陽節的相關活動,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人們的關心和節日的祝賀;

(3)了解爺爺、奶奶對自己的愛,激發關愛老人的情感

大班

(1)通過調查、交流等活動,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和一些風俗習慣;

(2)積極參與敬老活動,大膽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老人們表達自己的關愛與尊敬之情;

(3)在訪問、對話中感受老人也需要關心和幫助,進一步激發關愛老人的情感

三、主題活動實施概況

年齡段

序號

活動名稱

主要涉及領域

組織形式





1

為爺爺、奶奶做臉譜

藝術

集體

2

欣賞童謠《小板凳,你莫歪》

語言

集體

3

找爺爺(奶奶)

藝術

集體





1

我為爺爺、奶奶做餃子

藝術

區域

2

奶奶,對不起

語言

分組

3

奶奶誇我孝順

語言

分組

4

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藝術

集體

5

我和爺爺、奶奶過重陽

綜合

集體





1

讓座

語言

分組

2

爺爺、奶奶的一天

語言

區域

3

爺爺、奶奶的好幫手

社會、語言

個別

4

製作重陽糕

健康

集體

四、各年齡段主題活動環境創設

小 班

中 班

大 班









(1)收集「我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照片布置教室;

(2)提供眼鏡、拐杖等材料讓幼兒學習扮演爺爺、奶奶,進行游戲;

(3)區域:泥塑「做重陽糕」;講講、說說「我的爺爺、奶奶」;

(4)游戲:《糕點小屋》

(1)班級主題環境布置:

①送給爺爺、奶奶的禮物,②和爺爺、奶奶說句悄悄話;

(2)區域: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為爺爺、奶奶做禮物;

(3)游戲:《帶爺爺、奶奶去旅遊》;

(4)語言角:提供有關敬老內容的圖書,供幼兒閱 讀、講述

(1)用有關活動的問題、資料、照片、繪畫作品等布置教室;

(2)區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重陽節的資料、為爺爺、奶奶做禮物

(3)美工角:提供各種材料供幼兒畫、剪、貼「我的爺爺、奶奶」;

(4)家長園地:請家長配合,鼓勵 幼兒在家裡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關愛老人的情感;

(5)游戲和節日相結合,發展游戲情節

五、主要教育活動方案

(一)小班

活動一:為爺爺、奶奶做臉譜

主要涉及領域:

藝術

活動目標:

1.嘗試在「臉譜上」正確擺放並粘貼五官。

2.知道抹適量的膠水進行粘貼。

3.體驗用自己製作的面具進行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1.事先剪好五官、胡須。

2.爺爺、奶奶的臉譜紙板每人一張、膠水、抹布等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欣賞教師戴上臉譜的表演,引起活動興趣。

2.學習製作臉譜的方法。(先找出相匹配的五官,然後擺放在臉譜上,最後粘貼)。

3.製作臉譜。(教師指導,觀察幼兒擺放五官表現爺爺、奶奶的臉部特徵,提醒幼兒抹適量的膠水進行粘貼。)

4.戴上臉譜,隨著音樂學爺爺、奶奶走路,體驗表演、游戲的快樂。

活動二:欣賞童謠《小板凳,你莫歪》

主要涉及領域:

語言

活動目標:

1.在觀看情景表演和參與表演的過程中理解、學習童謠。

2.愉快參與活動,體驗關心爺爺、奶奶的快樂。

活動准備:

大班幼兒排演情景劇。

活動過程:

1.觀看情景表演,理解童謠的內容。(教師引導幼兒根據表演的內容進行討論,初步感知童謠的內容。)

2.完整地欣賞童謠,學念童謠。(教師在幼兒學念童謠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表現出童謠的節奏。)

3.扮演角色進行表演,進一步感受童謠的內容和表達的情感。

4.創編童謠內容進行表演。

★指導語:我們還能為爺爺、奶奶做一些什麼事情?試著把它編進童謠里。

活動三:找爺爺(奶奶)

主要涉及領域:

藝術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嘗試隨音樂邀請同伴和自己共同舞蹈。

2.愉快地參與創編、表演等活動。

活動准備:

1.音樂磁帶。

2.幼兒會跳《找朋友》舞。

活動過程:

1.邊唱《好寶寶》歌曲,邊按節奏做捶背、揉肩等動作。

2.學習邀請舞《找爺爺(奶奶)》。

(1)聽音樂《找朋友》,邀請同伴跳邀請舞。

(2)學習邀請舞《找爺爺(奶奶)》。

①隨《找朋友》音樂改編歌詞、創變相應的舞蹈動作。

②師生共同演唱和表演。(啟發幼兒按歌詞內容表演,找到爺爺或奶奶後做捶背、揉肩等動作。)

3.復習歌曲《好娃娃》,能有感情地演唱和表演。

六、資料鏈接

1.知識資料。

農歷的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在《易經》中,將「九」定為陽數,所以,重九又叫「重陽」。九月初九又稱「重陽節」、「重九節」。這一日正逢秋高氣爽,是郊遊登高望遠的好時候。在古代,重陽節又被稱為「登高節」。登高、游園、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等是重陽節活動的主要內容。王維在《九月九日登高憶山東兄弟》里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表現了他對親人真切的思念感情。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裡,佩茱萸草,登高坡之頂,飲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與自然的渾然一體,常常讓人想到長壽。因此,在今天,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敬老節」,民間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敬老活動,以祝願老人身體健康、生命長久。

2.教學資料。

(1)童謠。

小板凳,你莫歪

小板凳,你莫歪,我扶爺爺坐下來。

我為爺爺捶捶背,爺爺誇我好乖乖。

奶奶誇我孝順兒

小板凳,三條腿,我給奶奶嗑瓜子。

奶奶嫌我磕得臟,我給奶奶煮麵湯。

奶奶嫌我煮得硬,我給奶奶剝花生。

奶奶嫌我剝得慢,我給奶奶煮米飯。

大米飯,香噴噴,奶奶誇我真孝順。

(2)音樂。

①活動《找爺爺(奶奶)》參考歌曲《找朋友》進行改編,歌曲《找朋友》參見金波主編:《幼兒音樂游戲活動》,上海,上海出版社,1992年,第13頁。

②歌曲《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參見上海音樂出版社編:《音樂游戲王國》,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3年,第164頁。

8. 幼兒園托班重陽節活動方案

活動介紹
設計思考:
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叫「老人節」,是一個屬於敬老愛老的日子。而平時孩子們享受著老人們無限的關愛與呵護,覺得是理所應當,稍有不滿還大發脾氣。因此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孩子們體驗與老人間濃濃的親情,並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情感。這也是主題「了不起的中國人」的活動延伸。意在讓幼兒感受中華傳統美德。能把享受「長輩的愛」的感情進行遷移,讓孩子們去愛自己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幫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進感情的世界,體驗幸福生活的喜悅。同時也讓老人們為自己孩子的成長與進步感到欣慰與驕傲。本次活動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為生活在幼兒園周圍的老人們送上一片心意。
活動目標: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了解相關的重陽節知識
2.激發幼兒對爺爺奶奶的崇敬,表達對爺爺奶奶的關愛
3.培養孩子從小敬老愛老的美德-
4.通過社區活動,鍛煉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和口語表達。
活動准備:
1.大班聯系好敬老院並准備一些零食。
2.製作壽星卡
3.幼兒調查表
4.重陽糕120塊
活動內容:
一.中小班邀請爺爺奶奶來園做客
1.了不起的爺爺奶奶。
(1)中班可以聽聽爺爺奶奶說說自己年輕時的故事。(事先聯系好)
(2)小班請爺爺奶奶說說平時是怎麼關心愛護你的。
2.給爺爺奶奶表演節目。
3.爺爺奶奶辛苦了。(我給爺爺奶奶捶背敲腿)
4.我喂爺爺奶奶吃塊糕
通過活動,幫助幼兒豐富以下經驗:①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叫「老人節」。②爺爺、奶奶非常關心我們,我們也應該尊敬爺爺、奶奶。③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大班雛鷹愛心「行動」慰問敬老院爺爺奶奶
討論:
1、活動准備
(1)做調查問卷
(2)你的爺爺奶奶年輕時是做什麼工作?有些什麼本領?(3)現在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有些什麼不方便?
(4)小結:爺爺奶奶本領大我們能做些什麼事讓爺爺奶奶高興?為什麼?
2、實踐活動:
(1)大膽地與周圍的老人打招呼,並會主動邀請老人。
(2)我為爺爺奶奶做件開心的事:敲背、捶腿、給老人唱首歌、向老人送禮物等。
3、活動後:
(1)鼓勵孩子說說自己是怎樣為爺爺奶奶服務的?
(2)交流:對今天的活動的感受?
(3)通過調查交流:以後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些什麼?
我身邊的爺爺奶奶調查表
我調查的是生日—月——日屬相
1、最喜歡吃的東西
2、他的愛好是
3、最想見的人
4、還有什麼不順心的事
5、最想讓我為你做的一件事
備註:可以用畫畫、文字的方式來記錄。

閱讀全文

與大班重陽節活動效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院和康養院哪個好 瀏覽:609
老年人實用app 瀏覽:854
北京私立養老院得多少錢 瀏覽:53
長壽花新買怎麼種 瀏覽:182
老年大學的班主任風採的美文 瀏覽:748
超齡產婦60歲產下雙胞胎 瀏覽:910
帶父母買衣服怎麼發陪朋友圈 瀏覽:761
80歲的老人走路不穩 瀏覽:520
孝順父母400字作文400字 瀏覽:483
西藏養老培訓多少錢 瀏覽:60
虎門入職體檢哪個醫院 瀏覽:141
金華中心醫院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912
中學學校一般體檢都查什麼 瀏覽:94
黑夜怎麼養生 瀏覽:257
交社保多大年紀退休 瀏覽:275
70歲女士生日賀詞 瀏覽:208
父母沒了為什麼要寫不孝子 瀏覽:552
老人家摔跤後嘔吐怎麼回事 瀏覽:550
疼媳婦孝順父母 瀏覽:251
青島延安路福彩老年大學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