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百善孝為先的順口溜
《百善孝為先》
人生五倫孝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
為人子女應孝順,不孝之人罪滔天。
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報親恩。
世上惟有孝字大,孝順父母為一端。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窮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侍候莫厭煩。
爹娘都調莫違阻,吩咐言語記心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敬意麵帶歡。
大小事情須稟命,稟命再行莫自專。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寶局錢場休我往,花街柳巷莫遊玩。
保身惜命防災病,酒色財氣不可貪。
為非作歹損陰德,惹罵爹娘心怎安。
每日清晨來相問,冷熱好歹問一番。
到晚莫往旁處去,侍奉爹娘好安眠。
夏天爹娘要涼快,冬天宜暖不宜寒。
爹娘一日三頓飯,三頓茶飯留心觀。
恐怕飲食失調養,有了災病後悔難。
休說自己勞苦大,爹娘勞苦更在先。
人了一日老一日,爹娘一年老一年。
勸人及時把孝盡,兄弟雖多不可扳。
此篇勸孝逢知己,趁早行孝莫遲延。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生兒育女循環理,世代相傳自古今
為人子女要孝順,不孝之人罪逆天
家貧才能出孝子,鳥獸尚知哺乳恩
養育之恩不圖報,望子成龍白費心
幼兒咒罵我,我心好喜歡;
父母嗔怒我,我心反不甘。
一喜歡,一不甘,待兒待親何相懸?
勸君今後逢怒,也將親作小兒看。
兒輩出千言,君聽常不厭;
父母一開口,便道多管閑。
非閑管,親掛牽,皓首白頭多諳練,
勸君欽奉老人言,莫教乳口胡亂言。
夫妻攜錢包,買衣又買糕;
罕見供父母,多說飼兒曹。
親未膳,兒先飽,愛護心腸何顛倒?
勸君多為老人想,供養父母光陰少。
市上檢葯物,只買肥兒丸;
老親雖病弱,不買還少丹。
兒固瘦,親亦殘,醫兒如何在父先?
割股還是親的肉,勸君及早駐親顏。
富貴孝親易,雙親未曾安;
貧賤養兒難,兒女無飢寒。
(1)百善孝為先你真棒孝敬父母擴展閱讀:
1、孝是中華傳統文化提倡的行為,指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家裡的長輩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種穩定倫常關系的表現。所謂「百行孝為先」,反映清代極為重視孝的觀念。
2、孝的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等。孝順指為了回報父母的養育,而對父母權威的肯定,從而遵從父母的指點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願行事。
3、儒家文化認為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從此產生。所以與西方文化不同,東方歷史中執政者無不把「孝」,作為立國之本去美化,作為馴化子民的第一課,來大肆宣揚,它培養了一代一代對「父母官」順與忠的奴才,甚至作為選拔領導幹部的標准(孝廉)。
4、道家《莊子·天運》孝的觀念:「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以愛孝易,以忘親難;忘親易,使親忘我難;使親忘我易,兼忘天下難;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難。」
② 作文題目:小剛真棒,要求:尊老愛幼
(1)今天的天氣陽光明媚,我來到公園,那裡有許多人,特別熱鬧!我走著走著,覺得很累,便坐到了公共座椅上,拿出了特意帶來的可樂,高興的喝了起來。忽然,我看到了一個老奶奶,她也很累,可是,公共座椅已經被占完了,老奶奶不知如何是好,我看見了,覺得她很可憐,所以我把我的座位讓了出來,老奶奶拍拍我的肩頭對我說:「好孩子,謝謝你了呀,謝謝」我聽到老奶奶在誇我,我便說:「沒關系,我這樣做是應該的!」此刻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在回家的路上,我好不容易擠上了10路公交車,剛上車,我就看見了一個阿姨,他抱著孩子,我一想:不應該讓我坐著,這個阿姨受苦,於是,我站起來,把那個阿姨扶到了座位上,阿姨非常高興,拿出來餅干給我吃,我對阿姨說:「阿姨,在車上,應為老 弱 病 殘 孕讓座才是!這個我懂的!」阿姨說:「嗯,好孩子,你真棒!」我高興的笑了!今天,讓我學到了不少,也讓我知道了應該尊老愛幼!
(2)尊老愛幼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的精華。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於什麼時代,有一點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這一優良傳統在好少年張斯振身上又一次得以體現。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古人又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3)尊老愛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夫子的這段教導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長輩,進而推廣到敬重別人的長輩,撫愛自己的子女,進而推廣到撫愛別人的兒女。如果以這樣的准則治理國家,統一天下就如運轉於掌心一樣容易了。」
尊老愛幼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的精華。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於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尊老愛幼起始於原始社會,當時生產力低下,在氏族公社的內部為了人類的繁衍和文明的延續,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和尚無勞動與生活能力的小孩都一樣分配勞動果實,實行義務撫養。由此逐漸形成的這種樸素的道德觀念,被繼承下來。從原始的社會,就已有了尊老愛幼的思想,這使人聽起來感到非常的高興,從中也可看出人性的善良。「尊老愛幼」有著她經久不衰的生命力。這項傳統美德一定會被我們永遠的繼承下去。
1986年,根據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的建議,國務院決定將每年農歷九月九日的重陽節定為「中國老人節」,藉助傳統的重陽節,祝願全國老人健康長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於1949年12月規定每年6月1日為兒童節。
尊老愛幼是我國古代優良的傳統美德,我們要弘揚這優良的傳統。為新中國的精神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4)記得孟子說過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見敬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社會也十分重視尊老愛幼。如建了許多所養老院和孤兒院,讓那些老人能安享晚年,讓那些被狠心的父母遺棄的孤兒都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度過快樂的童年。公交車上也專門為老弱病殘特別准備了幾個座位。電視里也經常播放一些好心的叔叔、阿姨們通過希望工程或者慈善機構捐款、捐物讓失學的兒童重返校園……但是社會上也常常出現一些不尊老愛幼的現象。
記得,一天清早我背著書包去上學時看到一個老婆婆彎著腰吃力的在垃圾堆里認真的翻著什麼,只見她滿頭銀發胡亂的盤在頭上,黑黃的臉上,布滿了皺紋,穿著一件破爛的灰圍裙,飄落下來的幾絲銀發隨著北風晃動,腳上穿著破舊的拖鞋,在寒風中彷彿述說著她的辛酸。我好奇的走了過去,問老奶奶您這么大年紀,怎麼還干這種活呢?老奶奶撥了一下銀發嘆了口氣說:「唉,為了生活呀!」「那您有兒女嗎?」「當然有,三個兒子!現在都成家了!」「那您怎麼不在家享天倫之樂呢?」老奶奶搖搖頭說:「天倫之樂?他們都大了,誰都不願養我這個老骨頭,就只好來干這行了!」我氣憤極了,大聲說:「那可是犯法的!您可以去告他們呀!」「唉!都是自己的肉呀!……」沒等老奶奶說完,我便插到:「他們那麼對您,您還為為他們著想。」我一想,是呀!這一告,關系不就更糟了嗎?不得以呀!還是算了吧!聽了老奶奶的話,我帶著幾分憐惜悄悄的走了。
我邊走邊想著老奶奶的話,氣憤極了,尊老愛幼本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可現在有些人卻已忘記,把老人當作一個包袱,或讓老人獨自一個人住,不理不睬。想想看,老人們為我們付出了多少?為了你們能過好日子,為了你們能幸福,他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你們這樣做對起他們嗎?你們難道能心安理得嗎?難道你們小的時候不是父母們來撫養你們:來教導你們嗎?雖然我現在無力幫助這位可憐的老奶奶,但我發誓從自己做起,做到尊老愛幼。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尊老愛幼使這個社會更加美好!
你挑一篇吧,有的可能有點長,你簡寫一下就可以了O(∩_∩)O哈哈~
③ 百善孝為先經典名言
1、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2、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3、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4、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歌德
5、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6、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7、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亞米契斯
9、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10、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2. 不論我現在是怎樣,或希望將來能怎樣,都虧欠我那如天使般的母親。——亞伯拉罕·林肯
3. 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4.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聖的情感。——大仲馬
5.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勸報親恩篇》。
6.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論語·學而》
7. 首孝弟,次謹信。——李毓秀《弟子規》
8. 詩書立業,孝悌做人。——王永彬
9. 動天之德莫大於孝,感物之道莫過於誠。——何鑄
10.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1.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經》
12. 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孔丘
13. 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動報親恩篇》
14. 只生不養的母親不是真正的母親。——約謝得。
15. 母愛只有做母親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16.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17. 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孔子
18. 堯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綱
19. 孩子是母親的生命之錨。——縈福克勒斯
20.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孔丘《春秋》
④ 什麼叫「百善孝為先」能不能說說你對父母怎麼盡孝的
孝順是每個人理所應當做到的事情,但是在一些客觀情況下,往往也是一件艱難的事情,真正的孝實際上是虔誠和尊重的統稱,是我們心甘情願去照顧父母的一種表現形式,如果孝順只是為了作秀,那就如何變了味的陳年佳釀,失去了它本來的味道。
第7件:幫單身父母找一個老伴。第8件:常和父母談心,談談你的工作、新認識的男朋友。第9件:食物要燉得熱的,軟爛的,中老年人脾胃虛弱,不易消化。第10條:寒濕省份,給父母常備暖寶寶、保溫鞋、羊絨褲等保暖用品。
⑤ 為什麼說百善孝為先,對父母孝順真的那麼重要嗎
你說的不錯,人是要不斷學習的,但孝順父母是所有人的天性,常言道,忠臣必出於孝子之門,回 一個答人如果不孝順父母,這個人必然不會對其它人好,如果他對其它人好,那就是假的好,偽裝的好。
話說回來,對父母孝順應該 該順的就順,父母如果不對,我們可以委婉的去跟他說商量。 但是很多經驗告訴我們,父母往往是對的,只是我們閱歷不夠,認知不足,才以為父母是錯的
⑥ 孝順父母的經典句子百善孝為先
1、以前的時候,我們總以為,孝順父母就是給予他們很多的物質,為他們做很多的事情。卻不知,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和顏悅色地對待父母,才是為人子女最大的孝順。
2、要家庭幸福,那就做一個孝順的人吧。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的人,才有對得起父母的疼愛。這個世上,不管你走多遠,都走不出父母的牽掛,父母才是希望你越過越好的人,才是無私幫助你的人。
3、生而為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要好好孝順他們!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4、今天天氣真好,陽光明媚,一家人坐在陽光下聊聊天,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有時間多陪陪父母,孝順父母,及時行孝,從我做起,一起來!
5、母愛是最偉大的,百善孝為先。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所以子女的孝也是應該永遠的。我們學佛人一定要懂得孝順,佛門里常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6、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心裡永遠放不下的就是兒女,無論年齡幾何,無論天涯海角,心裡掛念的永遠是孩子。我們做子女的,除了盡心盡力孝順父母,萬不可辜負父母的似海恩情。
7、大氣是讓人感覺敬重而不是敬畏,對朋友忠誠,對父母孝順。站在一定的高度;而從不讓別人感覺你的高度;更能贏得別人的刮目相看。
8、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是在父母開始依賴你的時候。覺得自己成熟的是開始在懂得孝順父母,愛朋友愛家人的那一瞬間,是心突然軟下來的一瞬間,世界突然變得溫柔,變得明亮起來。
9、實際上真正的孝順就是不要讓父母親煩惱,不要出事情。自己有本事給父母親多多念經,庇蔭他們,讓他們身體好,這才叫孝順。
10、不要對未來充滿焦慮,也不要對過去的事而後悔,做好當下這一刻最重要,努力賺錢,孝順父母,一心愛她。
⑦ 百善孝為先父母感言
1、孝心是太陽,給人溫暖;孝心是大山,給人依靠;孝心是水晶,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回。
2、孝心是捶不完的背答,孝心是一句真摯的話,孝心是一杯喝不盡的茶。
3、中國之道以孝為先,為君子者必懂孝,雖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可父母含辛茹苦的將你養大,孝順他們是我們的基本品德,今生能成為一家人是前世修來的,珍惜此刻,珍惜眼前人。
4、在所有的人性品德當中,孝心是第一位,因為如果沒有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沒有我們的此刻,所以說我們要擁有孝心,擁有孝心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5、孝順是什麼?孝順是太陽,給人帶來溫暖;孝順是大山,給人帶來依靠;孝順是寶石,是一筆財富。
6、孝心是一句溫馨的話語,揉搓父母疲憊的心;孝心是一把親切的嘮叨,分擔父母的痛楚;孝心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解釋父母的情懷。
7、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能夠從容盡孝。
8、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⑧ 百善孝為先怎麼孝敬父母尊敬父母
孝敬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對父母尊重,但尊重不是盲目的順從。如果父母的那些專行屬為錯誤了,我們也可以指出來。
孝子賢孫就是孝順父母的有德行的孩子。
孝敬父母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身體發膚受之於父母,父母給了我們來到世間的機會,父母哺育我們長大成人。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最應該報答的就是父母。
青年人不孝敬父母極大可能是因為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在這個時候的青年往往都對自己的父母表現出不耐煩。對父母發脾氣。
而另一種是因為有些人結婚後,婆媳關系不好。男方懼怕自己的老婆,所以對父母逃避。這也是一種不孝順。
⑨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什麼你為父母做過什麼事嗎
做善事再多,排在第一是,孝敬父母
⑩ 百善孝為先,對父母來說真正的孝順是什麼
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是古人說出來的,除了這句話古人還說一句話叫做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認為這兩句話不管是百孝為先還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兩句話,古人說出來和他們當時的民族文化和政治環境什麼的都有關系。
對於不同的父母來說,肯定希望孩子,都是能夠健康成長的,因為孝順首先是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讓自己健健康康的。孩子能夠快樂的過完這一生是父母的期盼,但是孩子的快樂幸福卻始終對父母來講是最重要的,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幸福。
所以我認為,對於父母來說,真正的孝順應該是孩子遵從自己的內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追逐自己的生活,學會愛,學會如何表達愛,讓父母明白他們在孩子的心中佔有的那一席地位的特別。孩子長大了要有自己的主見,而不是什麼都聽從父母的安排,沒有自己的想法,因為可能會想著這是我父母替我決定的,這樣我就不要用承擔責任,但是你想過沒有人生是你的,不管你怎麼想,事情都是你自己擔責,為什麼不能有點自己的想法呢。在一個就是你想過沒有父母只是給你建議罷了,其實聽不聽只是你自己的事情,沒有人可以真正的逼著你做什麼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