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重陽節敬老愛老的作文
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 ,它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在古時候,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登高山、佩茱萸(zhū yú )、飲菊花酒 ,以求長壽。而在今天,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是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關愛老人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多,維護老人,敬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更顯得重要。
我們是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呵護下長大的,是他們不怕苦累地在關心我們的一切:每天早晨,為我們准備豐盛的早餐;每天下午,准時地來接我們放學;半夜裡,一次次地起床為我們蓋被子;冬天裡,為我們灌好暖暖的熱水袋……在今天這個屬於他們的節日里,我想在庄嚴的國旗下向大家發出倡議:
1.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
2.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吃;
3.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給他們捶捶背。
4.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親愛的同學們,期中考試就要到了,我們能夠做的,便是用心復習,認真考試,用滿意得分數換取長輩們那滄桑的臉上欣慰的笑容。
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師生祝普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平平安安!我們衷心的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B. 「百善孝為先」的古代,60歲以上的老人有什麼福利呢
60歲以上老人的福利是:朝廷或縣衙出錢贍養、免除徭役、賜予權杖、犯罪免杖刑、朝廷補助護工等等。我國從古至今都是以孝治天下,「百善孝為先」沿用至今,依然是當今社會的主流。古代以儒家思想治國,也講究上忠於自己的國家,下孝敬自己的父母長輩。
孝順是一個國家的傳統美德,長輩孝順老人的所做所行也可以影響到下一代。所以說無論那個朝代都是非常重視老年人的養老問題,也為此付出很大的努力,設置很多有利於老人的福利。
C. 有沒有關於「百善孝為先」的作文500左右
百善孝為先
所謂「孝」,就是對長輩的關心與照顧。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盡「孝道」呢?
首先,孝敬長輩要尊敬他們。比如,見到長輩要問好等等。
當長輩生病時,我們要悉心照顧他們,或者為他們做點兒力所能及的事等等。為長輩捶捶腿、揉揉腰,或者為長輩們做一頓飯,這些我們都可以做。
逢年過節的時候,你是否想到向長輩們道一聲「節日快樂」呢?不要小瞧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它可是包蘊了那麼多祝福、那麼多關心的一句話呀!當新年的鍾聲響起、當新的一年到來的時刻我們就應該向辛苦了一年的家人們送上你溫馨的祝福與精美的禮物了;每年的3月8日是「三八婦女節」,在這一天里,孝順的你有沒有祝福親愛的媽媽呢;「九九重陽節」大家一定都聽說過,重陽節這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定很想受到你的祝福,收到你的禮物!
說到生日,我們一定會不約而同地想起自己的生日在幾月幾日,可是,大家有沒有想到長輩們的生日呢?我們知道長輩們的生日在幾月幾日嗎?在長輩們生日的那一天,我們有沒有向他們祝賀生日呢?相反,在我們過生日的時候,長輩們哪個不是忙裡忙外,為我們慶賀呢?趕快行動起來吧,長輩們也同樣需要他人的祝福。在長輩們生日的那一天,給他們一個意外的驚喜吧!
我們現在還是少年兒童,等我們長大後,就更應該好好孝敬長輩了!不管怎麼樣,長輩撫養我們長大成人,我們要盡最大的努力來報答他們!
孝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了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為了讓長輩們生活得幸福,我們要一同孝敬長輩們,因為「百善孝為先」!
D. 百善孝為先 孝敬是根本 天地恩情永難忘是詩詞嗎
不是詩詞,是李昱和演唱的《中華孝道》中的歌詞。
作詞:李俊偉
作曲:王鈞
歌詞:
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
天地恩情永難忘,心中紮下根
血脈流不斷,山河歲歲新
中華孝道是美德,傳給後來人
祖先留下傳家寶名字叫孝順,多少年多少代溫暖過冬與春
它沿著歲月走烙下中國印,風風雨雨五千年從古傳到今
祖先留下一句話講的是孝順,多少情多少愛交給了兒和孫
它順著血脈流滾燙赤子心,枝繁葉茂五千年骨肉情最真
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天地恩情永難忘心中紮下根
血脈流不斷山河歲歲新,中華孝道是美德傳給後來人
祖先留下一句話講的是孝順,多少情多少愛交給了兒和孫
它順著血脈流滾燙赤子心,枝繁葉茂五千年骨肉情最真
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天地恩情永難忘心中紮下根
血脈流不斷山河歲歲新,中華孝道是美德傳給後來人
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天地恩情永難忘心中紮下根
血脈流不斷山河歲歲新,中華孝道是美德傳給後來人
中華孝道是美德傳給後來人
(4)九九重陽節百善孝為先送福利擴展閱讀
李昱和此次推出的全新單曲作品《中華孝道》,也是李昱和表達著作為一名「孝德和諧愛心大使」的具體行動,用自己所擅長的歌唱方式來傳承孝德文化,推廣孝德文化。對於李昱和也表示,音樂是美的傳承,以音樂來推廣傳統文化,更能夠讓人更好地接受,這是一種很好的方式,當然也會有其他更多方式,她希望此首作品能夠給人們美的享受同時,能以更多的實際的行動與力量投入到孝德文化推廣中。
目前,此首具有鮮明傳統公益文化特色的作品《中華孝道》,自從在網路中打榜推出以來得到了眾多觀眾的普遍喜愛,此首作品也有望計劃拍攝成一首具有代表性孝德文化作品MV,以便更好地傳播孝德文化。
E. 九五重陽節祝福語
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祝福全天下的老人、父母健康長壽,幸福久久。
九月初九重陽到,我把祝福早送到,祝福朋友樂逍遙,健康快樂到永遠。
健康久久,重陽登高走一走,幸福久久,久久重陽致問候;祝您重陽快樂,幸福永遠。
快樂久久,晚輩牽著你的手,思念久久,茱萸插上你的頭;祝您重陽快樂,一生安泰。
九月九日重陽節,日月並陽,兩九相重,祝福我的家人朋友們,身體健康,幸福久久!
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天地恩情永難忘,心中紮下根,血脈流不斷,重陽永傳承。
佳節又重陽,久久情意濃,願時光不老,愛常伴左右,祝你歷遍山河,依然覺得人生值得。
佳節又重陽,金秋十月爽,日月兩重歸,相映地久長,祝全國老人們節日快樂,健康長壽!
暖暖陽光,一如你溫暖的眼神,給我力量,使我堅強。老師,您辛苦了。重陽時節祝您身體健康!
九九艷陽天,快樂隨你身,為父母祈禱,為愛人祝福,為朋友高興,願你重陽節快快樂樂,健康幸福。
九九重陽,九九歸根,父母為根,兒女為葉。樹高千尺,不能忘根!願天下老人健康久久,幸福久久!
農歷九月九,送你長長久久的祝福:願你快樂久久,幸福久久,健康久久,這些祝福有效期為永久。
六十年內不分離,七老八十手牽手,共渡八千里路雲和月,九月九日重陽日,十指緊扣笑會首重陽詩歌!
九九的期盼,九九的祝願,期盼著你每天開心幸福,祝願著你每年健康順利。天氣漸涼記得多添件衣裳,我的朋友。
今日重陽!祝所有父母身體安康!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多陪陪父母,希望一切都還來得及!
秋天的風帶走了夏天的暖意卻帶不走我對你的關懷,又是一年重陽佳節,我真誠的祝願你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天天開心。
九九重陽到,收到祝福笑,我祝所有的老同事,老同學,老朋友,老鄉們節日快樂!願大家快樂常在,笑口常開,幸福長久。
99重陽節,好運陪你共白頭,情運與你長相守,福運永遠跟你走,財運與你手牽手。朋友,願你快樂久久,成功久久,健康久久,平安久久,幸福久久。
F. 九九重陽節為何又稱敬老節呢
九九重陽,歷經兩千多年的演變,因隱喻著「久久」「長壽」等豐富內涵而被定為「老人節」。古人雲:「百善孝為先。」孝是具有普世性的,儒家有《孝經》,佛家有孝文,伊斯蘭教有孝理,基督教有孝義……「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現代大儒梁漱溟先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如此寫道:「中國文化自家族生活衍來,而非衍自集團。親子關系為家族生活核心,一孝字正為其文化所尚之扼要點出。
」他一語道出了孝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滲透至幾千年的中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是一種民族修養,更是一種文化境界和內化力量。
G. 關於九九重陽節的文章應該寫什麼內容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徭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葯,可制酒養身祛病。
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而形成的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因此重陽節又多了一層新含意。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今年(2009年)重陽節在公歷的10月26日
H. 重陽節孝老愛親倡議書
親愛的朋友們:
泱泱中華,禮義之邦,道德傳統,源遠流長。在這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的十月,我們又迎來了九九重陽和老人節。
孝,是人性的根本,是人倫關系的傳承。古往今來,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養。父母對於兒女的慈愛,出於本能,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兒女對父母的孝敬,天經地義,是親情的反哺與回報。
孝順父母、敬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現代文明的重要體現。一個懂得並踐行孝老愛親的人,是人格高尚的人;一個孝老愛親的家庭,是最溫暖的家庭;一個孝老愛親的社會,是和諧發展的社會;一個講求孝老愛親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因為,我們都有老去的一天,我們終將也會成為老人。親愛的同胞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用我們的孝心,用我們的真心,用我們的熱心,用我們的點滴行動,匯聚敬老的溫暖,譜寫出孝老愛親的美德華章——
如果您是遠在異鄉的遊子,那就請您拿起電話,與留守在家的父母親人說一聲辛苦,訴一下思念,問一聲冷暖,多一句囑咐,用最誠摯的語言拉近時空。因為血濃於水的思念很美,真的很美……
如果您尚為人子女,那就請您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順父母,為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為他們多做一次飯,多梳一次頭,多洗一次腳,哪怕只是回家多蹭一次飯……老人的歡樂,與金錢無關!
如果您已為人父母,那就請您做好表率,用您的一言一行將敬老愛親的美德代代相傳。對於孩子,您的今天,就是他們的明天;您今天的言行,必將是他們明天的榜樣。因為,只有今天的「孝」,才會有明天的「被孝」。
如果您是社會成功人士,那就請您用您的愛心,為更多需要幫助的老人伸出援手,送上溫暖和關愛。您奉獻的是勞動或勞動的結晶,老人們收獲的是快樂和希望!因為你,所以有愛,我們的生活才更美好,我們民族的光榮傳統才有了更好的傳承!
點滴行動匯聚溫暖。親愛的同胞們,網民朋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用行動傳播美德,用愛心溫暖社會,讓孝老愛親的文明之風吹遍十星故里。
最後,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健康、幸福、快樂!
縣文明辦
**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