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關於孝敬老人的家風家訓

關於孝敬老人的家風家訓

發布時間:2021-02-02 10:02:57

1. 關於尊重長輩的 家訓

1. 尊老愛來幼,誠實守信源

堂前教子,嚴於律己

學以增智,學以立身

儉養德來,德由儉來 一年一班候斯耀

2,

尊敬長輩,孝敬父母

勤儉持家,和睦團結

正直做人,踏實做事

勤學苦讀,拼搏進取 三年一班王宇昂

3. 凡是人,皆需愛

天共覆,地共載

人於世需要愛,更應自重,崇尚科學,不信邪,不迷神。

勤勞動、多鍛煉,病求醫生。

愛祖國,愛人民,愛我家庭。對父母要孝順,回報恩情。

手足情要珍惜,錢財看輕。

學文化,求知識,精益求精。五年二班高勤芳

4. 家風: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愛、行中有善。

家規:孝敬為先、克己厚人、學會感恩、健康第一。

2. 一條關於孝敬父母的家訓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

3. 家風家訓名句

1.君子但盡人事,不計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2.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3.子女的事不要干涉,放手讓位給後輩來當家,不擺老資格。

4.遇合理之事則從。

5.才智英敏者,宜加渾厚學問。

6.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7.讀古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養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治家以不晏起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

8.知足常樂,在家頤養天命言,。宣揚家風,贊嘆祖德,教育子孫懂得知恩、感恩、報恩。

9.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我做起代代相傳。

10.頹惰自甘,家道難成。(治家格言)

11.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匆流連。(治家格言)

12.一個家庭是否安樂,是否安靜,是否興旺發達,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女人能做一個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貴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滿。

13.博愛無條件:不管人,不束縛對方。給對方自由權。

14.提倡勤儉持家,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15.貧賤不移心智,富貴不忘濟貧。

16.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增廣賢文》)

17.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增廣賢文》)

18.孝敬老人,嚴教子孫;尊老愛幼,親穆存心。

19.家和萬事興,要想夫貴子賢,就要教敬公婆,日子准能發達。否則富貴花間露,榮華草頭霜,皆不能長久。

20.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為維艱。(治家格言)

4. 敬老孝親的家風家訓有哪些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父母與我,實為一體。我愛自身,應孝父母,能不辱身,便是榮親。德育啟蒙

5. 與家風家訓有關的名言

1、做人要做老實(遵紀守法)、誠實(表裡如一)、善良人,多做好事,終有好事。
2、族內子孫人等,妄作非為,有干名教者,不待鳴官,祠內先行整治。
3、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4、重道德修養,嚴情操品性;扶正義,斥邪惡。
5、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
6、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之子孫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就有十世的子孫保之;如果是斬焉無後者,那是德至薄也。
7、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8、一身能勤能敬,雖愚人亦有賢智風味。
9、一戒是(晚)起;二戒懶惰;三戒奢華;四戒驕傲。既守四戒,又須規以四宜:一宜勤讀;二宜敬師;三宜愛眾;四宜慎食。
10、學生要三勤:手勤、腦勤、讀書勤。
11、休存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語,休作生分之事,休專公共之利。
12、行軍打仗,兵最怕驕,驕兵必敗;兒女也最怕嬌慣,一嬌慣,那一定出現問題。
13、孝敬老人,嚴教子孫;尊老愛幼,親穆存心。
14、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邊境。
1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6、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呵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
17、吾家食宋祿三百餘年,勿忘後裔不仕。
18、無瑕之玉,可以為國器;孝悌之子,可以為國瑞。
19、我今僅守讀書業,汝勿輕捐少壯時。
20、維祖卓識圖遷,艱難風雨肇雲,世系移蕃,各省籍貫他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焉。
21、提倡勤儉持家,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22、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邊苦作舟。
23、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24、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我做起代代相傳。
25、人遺子孫以財,我遺子孫以清白。
26、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27、人皆因祿富,我獨以官貧。所遺子孫,在於清白耳。
28、親賢者、遠小人;重禮儀、講誠信。

6. 關於家風 家規 家訓的格言

舉例:

1、今日能做的事決不要推至明日。托馬斯•傑弗遜(美)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德惟賢,能服於人。劉備

3,池田大作(日):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如自己的事情盡可能自己做,不要給人添麻煩,和別人和睦相處,正確的事情就要干到底,等等決不能強調孩子小就掉以輕心,當然,沒必要對孩子歇斯底里地發脾氣,也沒必要嘮叨個不停。

4,我要提及的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可賭博。賭博為萬惡之源,不僅損害道德,而且危及健康。賭博產生於貪婪,其本身則產生罪惡,結果則帶來種種不幸。它使許多有名聲的家庭毀滅,使許多人喪失名譽,也造咸許多自殺事件。一切參加賭博的人,無不為賭博神魂顛倒。華盛頓(美):

5,一戒是(晚)起;二戒懶惰;三戒奢華;四戒驕傲。既守四戒,又須規以四宜:一宜勤讀;二宜敬師;三宜愛眾;四宜慎食。紀曉嵐

7. 有沒有關於家風家訓的名言

關於家風家訓名言

1.人和方可親,家和萬事興。

2.人不能事事心順,但能通過努力改變現狀。

3.對人要大度、要忍讓別人,一輩子要勤儉持家,鄰里之間要互敬互愛,在家裡要以身作則,從不張揚。

4.艱苦創業,勤儉持家;貧賤不移心智,富貴不忘濟貧。

5.要從小教育孩子,甜從苦來,以禮待人,好鋼經得起烈火地磨練,好人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6.勤儉持家,和睦幸福。

7.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8.平等相處,尊老愛幼,積極踏實,家業興旺。

9.做媳婦的應該把公婆當成自己的父母孝敬。古人雲:人生都有雙重父母。所以對雙方父母都要一視同仁。

10.做不到就不要說,說話不算數就沒有尊嚴。

11.子女的事不要干涉,放手讓位給後輩來當家,不擺老資格。

12.子女不聽話,不孝順,首先要問自己是否也不孝順老人,是否有做不對的地方。對上不認可父母(老人)的功德,對下(子女)怎麼教育都不到位。

13.志界夫妻是相互感恩,絕不怨人。意界夫婦是快樂的,夫領妻成道,妻助夫成德,絕不生氣。心界夫婦是禮儀夫婦,就會相互管轄啦!身界夫婦,是打罵夫婦,攪擾一生。

14.知足常樂,在家頤養天命。宣揚家風,贊嘆祖德,教育子孫懂得知恩、感恩、報恩。

15.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為稟性,涵養天性。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兒女。不論兒女孝不孝,但問自己慈不慈。

16.整個家庭的建立都是以愛為根,沒有愛無法建立的家庭,愛是成家的第一條件。

17.丈夫則勇於承擔一家的責任,以理服人,一家人有過錯反過來自己生慚愧心。

18.丈夫多照顧老丈人丈母娘,妻子多孝敬公公婆婆;譬如給老人買東西,應該是女婿親自給老丈人丈母娘,媳婦親自送給家公家婆。

19.有緣愛1個人,首先要了解對方的本分。成全對方、完善本分。啟蒙對方發揮本分。不管束對方的自由權,應給予對方快樂,不應給對方煩惱。相互成全,相互理解對方的生理和心理。

20.有私心就會暗中做違背良心的事,令全家煩惱,這種不是好男人。

21.有道才有德,無道便無德,有德才有福,無德便無福。

8. 關於家風家訓的故事有哪些

1、司馬光教子有方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歷史學家,官至宰相。司馬光雖官高權重,但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了篇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

他在總結了歷史上許多達官顯貴之子,因受祖上蔭庇不能自強自立而頹廢沒落的教訓,告誡其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

由於教子有方,司馬光之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見容止,雖不識皆知司馬氏子也"。

2、吉鴻昌不忘父訓

吉鴻昌,字世五,河南扶溝人。察綏抗日同盟軍領導人之一。早年在馮玉祥部隊當兵,以英勇善戰升為營長、師長,後任國民黨軍長和寧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歲的吉鴻昌,當時任營長,父親吉筠亭病重。他對前來探視的吉鴻昌說:"當官要清白謙正,多為天下窮人著想,做官就不許發財。否則,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鴻昌含淚答應。

吉鴻昌父親病逝後,他把"做官不許發財"六字寫在瓷碗上,要陶瓷廠仿照成批燒制,把瓷碗分發給所有官兵。在分發瓷碗大會上說:"我吉鴻昌雖為長官,但決不欺壓民眾,掠取民財,我要牢記父親教誨,做官不為發財,為天下窮人辦好事,請諸位兄弟監督。"

吉鴻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謙正,處處為民眾。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他反對蔣介石的投降政策,奮起抗日。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犧牲時年僅39歲。

3、魯迅教子順其自然

魯迅和許廣平僅有一子,即周海嬰。兒子出生時,許廣平出現難產跡象,當醫生向魯迅徵求意見是留大人還是留孩子時,他果斷回答:「留大人。」結果母子平安。

在兒子成長過程中,魯迅基本按照《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的思想來實行,讓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說:「我現在心以為然的,便只是愛。」

據周海嬰所著《魯迅與我七十年》介紹,魯迅的教育方式是「順其自然,極力不多給他打擊,甚或不願拂逆他的喜愛,除非在極不能容忍,極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內」。

有一天,周海嬰死活不肯去上學,魯迅用報紙打他屁股。後來,魯迅向母親寫信解釋道:「打起來,聲音雖然響,卻不痛的。」

4、錢基博對兒子管教極嚴

錢基博乃一代國學大師,是學者、作家錢鍾書的父親。錢基博對兒子管教極嚴,錢鍾書十六歲時,還痛打一頓。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錢基博北上清華任教,寒假沒回無錫。

此時的錢鍾書正讀中學,沒有溫習課本,而是一頭扎進了小說的世界。等父親回來考問功課,錢鍾書過不了關,於是挨了打。

1929年,錢鍾書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後,錢基博還時常寫信給他。一封信中說:「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

隨後一封信則表示:「現在外間物論,謂汝文章勝我,學問過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稱汝篤實過我,力行過我,我尤心慰。」希望錢鍾書能「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我望汝為諸葛公、陶淵明;不喜汝為胡適之、徐志摩」。

錢基博對當時的新文化運動保持距離,埋首國學,他這樣告誡錢鍾書,不過出於一個儒者的文化立場。

5、梁啟超全方位愛子女

梁啟超有九個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導下,個個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甚至還產生了「一門三院士」的佳話。這「三院士」是建築學家梁思成、考古學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另外,四兒子梁思達是經濟學家,次女梁思庄是圖書館學家,三女兒梁思懿是社會活動家。

梁啟超對於子女的愛,是全方位的,不僅在求學,而且在為人處世,甚至理財、時政等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態度展開。閱讀《梁啟超家書》,就會了解在寫給孩子們的信中梁啟超教育子女的表現堪稱典範。

寫信時,梁啟超毫不掩飾自己的愛。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寫道:「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於感情的人,對於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你們無論功課若何忙迫,最少隔個把月總要來一封信,便幾個字報報平安也好。」

在求學這一方面,梁啟超根本不看重文憑,而是強調打好基礎,掌握好「火候」。他對梁思庄說:「未能立進大學,這有什麼要緊,『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牆基越築得厚越好。」並教孩子們求學問、做學問的方法——「總要『猛火燉』和『慢火燉』兩種工作循環交互著用去」。

同時,梁啟超強調責任的重要。1923年,他寫給長女梁思順的信中說:「天下事業無所謂大小,只要在自己責任內,盡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當然,寫信教導自己的孩子之餘,梁任公沒忘了誇一誇女婿、兒媳。

9. 家風家訓手抄報內容

家風,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我們內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容爛文化所孕育的許多優良的傳統;家風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准則;家風是社會和諧的基礎。那些優良的傳統一直保留到現在,至今還在使用。

語詞溯源
編輯
1.指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或作風。

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序:「 潘岳 之文采,始述家風; 陸機 之辭賦,先陳世德。」宋·司馬光《訓儉示康》:「習其家風。」 宋辛棄疾《水調歌頭·題永豐楊少游提點一枝堂》詞:「一葛一裘經歲,一缽一瓶終日,老子舊家風。」 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一折:「是學的擊玉敲金三百段,常則是撩雲撥雨二十年,這家風願天下有眼的休教見。」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六:「 惺齋 乃詩人 槄園 ( 汝霖 )司馬之子,落筆綽有家風。」巴金《家》二三:「讓這個女人住在客廳里,不僅侮辱了這個尊嚴的地方,而且會在公館里散布淫亂的毒氣,敗壞 高 家的家風。」
2.具有獨家風味的食品。

閱讀全文

與關於孝敬老人的家風家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台灣養生習俗有哪些 瀏覽:480
去敬老院打掃的活動計劃 瀏覽:872
考駕照的體檢在哪裡 瀏覽:194
廠里離職體檢有哪些項目 瀏覽:875
電養生壺裡面像黃豆的東西是什麼 瀏覽:304
買房和存銀行養老哪個好 瀏覽:229
老年人沈騰 瀏覽:168
國貿大道孝順 瀏覽:859
體檢復查都有什麼問題 瀏覽:744
小學男教師退休年齡 瀏覽:689
和父母的愛怎麼形容 瀏覽:943
老人為什麼不讓和不講理的人計較 瀏覽:95
辣炒長壽螺 瀏覽:253
80歲老人腿累 瀏覽:213
養生堂慢性腎炎吃什麼葯 瀏覽:124
老年人餐後血糖多少為標准 瀏覽:685
進養老院的條件 瀏覽:978
九九重陽節發給朋友的祝福 瀏覽:887
定州市養老認證怎麼弄 瀏覽:793
阿克蘇全身體檢需要多少錢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