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年級50字左右九九重陽節發言稿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頂上......到處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層厚而蓬版松的金沙,金權燦燦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歷,原來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陽節呀,是長輩們的節日,我怎麼會忘了呢,應該向她送什麼禮物呀。我想了好一會兒,想不好呀。正當我心情煩躁時,我隨手拿了一張報紙,看見了「重陽節」這三個字,喜出望外,認真地閱讀起報紙來,報上清楚地寫著每當重陽節時,做子孫的應該陪自己的長輩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點,看看菊花,這就是最好的禮物,體驗這個秋天帶來的幸福。看了這張報紙,我的心裡有了小算盤。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記性就笑著說:「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外婆疑惑地說:「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過了好幾個月了。」外婆又思索起來,「難道今天是你媽媽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繼續說:「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發了。我和外婆一邊說,一邊走,走得更遠了。我們看著清澈的池水,飽覽壯麗的山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覺度過了一天可愛的重陽節。
⑵ 重陽節感想的作文怎麼寫
時光如梭,不知不覺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更代表著我們應該敬老『愛老`尊老。
這個節日裡面,不止這個節日里,無非就是給老人捶捶背,斟一杯茶,幫他們洗洗衣什麼的,多多孝敬他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除了做做些家務,做做一些菜,也不會為我們做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最疼我們了。我沒見過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好吃的留給自己吃,沒見過他們大手大腳地花錢,沒見過他們很少給自己添過新衣。他們都省的省的,拿好的給我們,那衣服補了又補,看著心酸……
秋風起,天氣涼。奶奶總問我:「穿這么少,冷不冷啊?」這時,我便變得不耐煩的轉過頭去,很煩躁的說:「不冷不冷!」。心想:奶奶可夠啰里啰嗦的了。有時往往沒等奶奶說完,我就會不耐煩的說上一句:「行了行了,整天說這句話,耳朵都快長出繭子了。」「誒誒」奶奶邊說邊吸著鼻子,好像有什麼纏著她的鼻子一樣。這時,我終於忍不了了,說出了我這些年對她的意見像苦水一樣倒了出來:「吸什麼吸,不覺得難聽嗎?還有,您能不能洗手別那麼省水,現在又不是不給你洗手,就是您的節約,就讓我覺得心酸,衣服為什麼要補了又補,您可以叫爸媽買啊……」所有難聽的話都說出來了,奶奶聽了,沒有罵我,只是眼中閃著淚光,走開了。這時,媽媽聽見了,馬上下樓扇了我兩巴掌,拉我到房間,開始教育我:「你不可以這么沒禮貌,她是你奶奶,你爸爸的媽媽,你不可以說你自己的奶奶壞話,這么多年來,你都不知道她為你付出了多少……」跟著,媽媽說了奶奶為我做的那些感動的事情,我聽了,眼淚不聽話的落下……回到過去想想,都是我的臭脾氣作怪,我在這對我親愛的奶奶說:「奶奶,對不起!」
歸根到底,也就是要尊敬老人、關愛老人,讓他們在享受天倫之樂時,也能感受到我們的重陽敬老的美德!古代有孔融讓梨,現代有許多敬老楷模,就讓我也加入進去這個美德行動中去吧!
⑶ 重陽節幫媽媽捶背的感想 30字
思路:從媽媽的背和我的背的區別展開感想,感恩父母為主線。
正文:
今天給媽媽捶背,我明顯感受到了媽媽的背和我的區別:媽媽的背比我的硬多了。也是啊,媽媽平時在家辛苦做家務,連腰和背都變硬了。捶著捶著,我又注意到了媽媽的頭發,媽媽的頭上已經有了好幾根刺眼的白發。我往媽媽的額頭看了看,幾條細細的皺紋已經清晰可見。
我踮起腳尖,忽然覺得媽媽好矮。媽媽為了我們這個家日夜操勞,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卻依然不知疲倦地默默支撐著。每天早上,她都要早早起床,為我們做早點,送我和妹妹去上學,再負責全家人的飲食起居。
不懂事的我和妹妹還屢屢跟媽媽頂嘴,嫌她做的飯菜不好吃,現在想想太不應該了,這會讓媽媽多傷心啊!我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媽媽的期望。
(3)重陽節感想小學生50字擴展閱讀:
要進行感恩教育,不僅要用典型事例來感動、教育學生,還應從生活細則上教育學生如何孝敬父母,如平時幫助父母做家務、捶捶背,過年為父母製作一張賀卡、洗一次腳,等等。行孝和感恩教育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具體的行為上。
正所謂「百善孝為先」。要孝敬父母,平時要聽父母的話,簡單地幫助父母倒杯茶、捶捶背都是報答的方法。我們應該明白: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要銘記在心,做個有恩必報的人。
⑷ 重陽節為老人做點什麼感想300字小學生
今天是重陽節,你為父母做點什麼?提醒人們謹記「孝」,也祝福天下老人健康版長壽、平安快樂。曾經權有這么一句古話:父母對孩子,像路一樣長;孩子對父母,像筷子那樣長。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現象並不少見。其實,放下一天半天的工作陪父母逛逛公園、超市,下館子吃頓飯,或是陪父親下盤棋,給母親修修指甲並不難,關鍵是讓父母感受到兒女們的誠心和孝心。重陽節,你是否能為父母做一道營養、美味的菜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呢?對於因為工作原因遠在千里之外的兒女來說,你可以早早地給父母掛個電話,嘮嘮家長里短?!總之!讓我們為父母做一點什麼吧!
⑸ 講一份重陽節的作文五十字左右三年級的
讀《了不起的女孩》有感
一口氣讀完了《了不起的女孩》,我確實被感動了,這是一個多麼偉大,
了不起的女孩啊!
這個女孩名叫李歡,
10
歲,就讀於西安一所小學,自小患有肌肉營養不良
症,這是一種可怕的不治之症,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但是她不放棄對生活的
信心,堅持向可怕的病魔斗爭。懂事的不李歡從不埋怨,可是沒有人知道她內
心的痛苦,因為她是那麼堅強,她相信自己,她絕不向命運低頭。
上學後,李歡寫字很吃力,但她還是盡力去完成,有時,到深夜也未必能
完成,但她從不要求老師與家長對她特殊照顧。一次期末考試,她病重住院,
退熱後,迫有及待地要媽媽念課文給她聽,媽媽勸她別學了,好好養病。她在
床上吃力搖頭:媽媽,念吧,長大後還要考中國最好的大學呢!憑著頑強的毅
力,她每年都被評為三好學生。
1992
年給孩子一個世界向身患絕症而學習優秀的李歡發出邀請。臨行前三
天,李歡用無力的小手剪了一份象徵和平的剪紙作品送給活動發起人老亨利,
這作品使在場的人驚訝不已。活動發起人決定在旗桿上懸掛中國紅旗,表彰李
歡。
我深深地被感動,一個
10
歲的女孩,不,是整整一個童年,
10
年哪!她
是怎樣走過來的,她,憑著自己不滅的信心與恆心,戰勝一個個困難,取得一
次次奇跡。
我與她,有許多不同之處,她懂得堅持,而我卻只有三分鍾熱度,做事有
頭無尾,丟三落四。唉,我慚愧
......
假如我是李歡,我能堅持嗎?我能嗎?
......
我這樣一遍遍地問著自己。
⑹ 重陽節的感受有哪些
重陽節的感受有:
正如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寫了主人公當時登高望遠,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描述。每到重陽節就會思念家鄉、思念親人。
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根本。孝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讓我們將這美德傳承下去,讓每一天都成為「重陽節」,同時,祝願天下的老人都健康快樂,永遠年輕!
古人過重陽節,包含著人們美好的祝福與夢想。這一天,人們踏秋登高,交流感情,鍛煉身體,親近自然。
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在秋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每到重陽節,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故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秋天有一個重要的節日,那就是九九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重陽節是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在北方大多不過這個節日,而在南方是相當重視這個傳統節日的,最主要的活動就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等。重陽節相傳甚遠,歷代詩人也做出無數佳作美文,唐代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寫道: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更有膾炙人口的王維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讀來思鄉情更濃: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其實,過重陽節當然是在南方上學的時候培養起來的,那時在校園的閑散生活里,同學們總是要找各種借口,聚會遊玩,正好剛入學不久,想家很強烈的時候,趕上重陽節,見當地人相當的重視,還有登高轉運之說,於是我們自發組織起來,晚上帶上飲料和食品,登山賞月,南方在這個季節,氣候正是好時候,涼爽怡人,站在山頂觀月,那彎新月更清澈皎潔,於是我們在山頂上放聲高歌起舞,在清風里,吟詩作賦,抒懷著青春的快樂、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