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孝順孝心的詞語,兩個字的
哈,僅僅兩個字的?
那就用《孝敬》啦!
㈡ 孝順兩個字都怎麼理解啊
所謂「孝順」,首先是要順從長輩,其次是要盡孝道,即為人子女要從生活上和心理上照顧長輩。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傳統製造就了一幫「愚孝」之徒。錯將「孝順」誤讀為無原則的順從服從。可悲!好像不從就是不敬不孝。
㈢ 乖巧伶俐 懂事孝順用2個字怎樣表達
我覺得都可以用懂事兩個字來概括
㈣ 跟我婆婆吵架了,可是老公非常孝順,一吵架他就會說離婚兩個字,我都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了,可是我不想離
這種情況最好少跟你婆婆接觸,如果你們住在一起你可以搬出去
㈤ 亡人家門聯寫那兩個字,孝順可以嗎
寫不孝孑孫
㈥ 孝敬兩個字是什麼字
孝敬 [xiào jìng]
[釋義] 1.孝順父母,尊敬親長 2.把物品獻給尊長或賄賂上級
㈦ 如何理解孝敬2字
孝敬=笑,敬孝,和父母說話面帶微笑,平常相處和顏歡笑。敬,恭在外表,敬存內心。不怠慢,不敷衍,不嫌棄!孝敬,用心去做了,你就做到了!
㈧ 百善孝為先,又如何做到孝順這兩個字,希望能具體點,能具體到生活中每個點最好,
黃檗禪師出家後,認為「必須放棄恩情,達到無為時,方才是真實的報恩」,因此過了三十年禪者的生活,卻從來不曾回過俗家,探望親人,但他內心深處,非常記掛年邁的母親。五十歲時,有一次在參訪的旅途中,不自覺的就往故鄉的方向走去。 母親也思念出家的兒子,可是毫無音訊,每天從早到晚哀傷的哭泣著,把眼睛都哭得失明。為了想念兒子,母親就在路旁設個司茶亭,不但親自招待過往的雲水僧,並且親自迎到家中,為他們洗腳,以示禮敬;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因為黃檗禪師左腳上有顆大痣,她眼睛雖瞎了,但希望憑萬分之一的洗腳機遇,或可認出誰是他的愛子。
這一天,黃檗禪師也接受了母親的招待,他一邊讓母親洗腳,一邊向母親述說佛陀出家的故事,希望母親能因此得到信仰、安心。黃檗禪師只將右腳給母親洗,卻不把左腳給母親洗。
黃檗禪師接連二次返家,雖然覺得難舍難離,但還是忍痛起程雲遊行腳,繼續參訪。鄰居們忍不住將這個事實,告訴他的母親說,那個向你講釋迦出家故事的人,就是你經常盼望的兒子。母親聽後幾近瘋狂似的說:『難怪聲音好像我兒』。說後就追上去,一直追到大河邊,不巧,這時黃檗禪師已經上船,而且船也開動了,母親情急的跳到河裡,非常不幸的淹死了。
黃檗禪師站在對岸看到母親失足,落水溺死的情形,不禁悲從中來,慟哭著說道:
一子出家,九族升天
若不升天,諸佛妄言
黃檗禪師說後,即刻乘船返回,火葬母親,說一偈曰:
我母多年迷自心,如今華開菩提林
當來三會若相值,歸命大悲觀世音
在黃檗禪師說偈的時候,鄉人都看見他的母親在火焰中升空而去。
黃檗希運禪師,福建人,在江西出家,受法於百丈懷海禪師,但也在安徽南泉禪師處得到印證。黃檗禪師不是一個不孝順的人,所謂孝順有三:(一)為小孝,甘脂奉養;(二)為中孝,光宗耀祖;(三)為大孝,度其靈識超升。禪師度母乃大孝中之大孝也。
出家不是拋棄父母,而是救度父母。輪回百劫,誰不是父母呢?佛在經典上說,「我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繞須彌山百千匝,走到血末腳踝,尚不能報父母一日哺乳之恩」。父母對我們的恩惠是巨大的,作為佛子怎能不精進呢?眾生之疾苦,唯佛法能度,願眾生早日離苦難.
_/\_
㈨ 孝心可以和哪兩個字組成成語
沒有含「孝心」的成語,含「孝」的成語只有29個: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父嚴子孝 父親嚴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順孝敬父親。
孝子慈孫 對祖先孝順的子孫。
孝子順孫 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
忠孝節義 泛指封建統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則。
母慈子孝 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范。
披麻帶孝 指服重孝。
披麻戴孝 指長輩去世,子孫身披麻布服,頭上戴白,表示哀悼。
求忠出孝 指尋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入孝出弟 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同「入孝出悌」。
入孝出悌 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亦作『入孝出弟』。
孝思不匱 匱:缺乏。指對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時刻不忘。
孝悌力田 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力務農。
孝悌忠信 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忠於君主,取信於朋友的封建社會的應具備的道德標准。
孝子愛日 指珍惜與父母共處的歲月,能及時行孝。
孝子賢孫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
移孝為忠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
移孝作忠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同「移孝為忠」。
忠孝兩全 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雙全」。
子孝父慈 兒女孝順,父母慈愛。同「父慈子孝」。
㈩ 一個人不懂孝順,應修什麼法門才正得佛果凈空法師視頻
不孝的人,修什麼法門都證不了佛果。
凈空法師---孝敬兩個字沒有,是一點指望都沒有,怎麼用功也沒用
戒是基礎、是德行,有了戒之後,有真誠恭敬心,真誠的清凈心,依照這個方法一遍一遍去讀,讀一千遍。一千遍沒有開悟,再讀一千遍,一直讀下去。不要想開悟不開悟,功夫純熟了,豁然大悟,這一悟就通了。
悟的什麼?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是要靠真誠恭敬。所以心的根就是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就是敬,孝跟敬這兩個字是根。這兩個字是愈深愈好,為什麼?你愈快成就,你成就很大。孝敬兩個字沒有,是一點指望都沒有,怎麼用功也沒用,《無量壽經》念十萬遍也沒用處,你也開不了悟。全憑這兩個字!這兩個字怎麼辦?現在誰孝順父母?誰能夠尊重師長?現在都是目中無人,都是自以為是,這才是聖教復興真正的難關,別的都不是難事,這是難事,到哪裡去找孝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