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他的孝敬感動了我

他的孝敬感動了我

發布時間:2021-01-22 22:20:44

1. 關於孝道的感人故事

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1. 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壑

2. 令人感動的孝順瞬間 作文

只要學會發現,善於發現,我們就可以擁有許多感動。

那是一次夜晚,夜深了,星星回了家,月亮也躲進了溫暖的被窩,而我卻還在燈下奮戰,我在書海里遨遊,題海里掙扎……突然,一陣敲門聲打亂了我的思緒,我很不耐煩地打開了門,一見門口媽媽正端著一杯熱茶愣愣地站著,「幹嘛?沒事就不要來打亂我的思緒。」「哦,我是看你這么晚還沒睡,肯定累了吧!幫你泡了一杯茶,那你自己早點休息吧!」看著媽媽漸漸遠去的身影,我落淚了,這么多年來,媽媽為了讓我和弟弟吃好穿好,她和爸爸省吃儉用,纖纖細手不知從何時起,爬滿了皺紋,長出了老繭,想到這里,不爭氣的淚水再一次涌滿了眼眶。

原來我發現在感動的瞬間,還蘊含著情感的積聚,還有著幸福的感覺,那一次,我真正地體會到了感動二字的含義。

一次的感動是我偶然從一本雜志上發現的,它表現的是一位長輩對晚輩的感動,大概內容是這樣的:一位已成家的兒子接父親到家去住,因父親是一名農民分子,所以兒媳表現出一種愛理不理的神氣,這也不讓父親碰,那也不讓父親挨,生怕父親把他們盜走了似的,一次,父親冒著雨去為兒子一家買補品,回來時,一身都已被雨水浸濕,而那些補品則還是完好無損的,臨走時,父親還將自己辛辛苦苦掙的血汗錢留給了兒子,兒子也擔心父親,就叫了一輛計程車送父親回家,老父親是生平第一次坐這種車,東摸西找,總找不出車門,兒子見狀,連忙親自為父親打開車門,彎一彎腰將父親請了進去,父親哭了,那是感動的淚,兒子這一生不知為多少人彎過腰,但為父親卻還是第一次,這看似平平常常的一次彎腰,卻給了父親一份感動。

是啊!感動的瞬間是精彩的瞬間,瞬間創造歷史,瞬間凝聚永恆,讓我們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去感動你我,感動中國。!

3. 孝子的感人事跡

很久很久以前,在波羅奈國有個窮人,他家上有老父母,還有一大堆子女。

由於飢荒,家裡缺吃少穿的,日子實在難過,這個人便挖了個大坑,把老父母

活埋了,專心照顧孩子。

鄰居看見了,大吃一驚,忙問:「你怎麼把父母活埋了?」

他說:「父母年紀大了,反正是要死的。孩子還沒成人,總要生活下去。

我把父母活埋了,省下的糧食可以養活孩子。」

鄰居覺得他講得有道理,回家照做。

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這么做。時間一久,這竟成為一種習俗:

老人喪失勞動能力後,就被子女活埋了。

後來,波羅奈國出了個孝子,非常孝順父母,他覺得這種活埋父母

的行為太不人道了,可是也沒有力量與這種社會風氣抗衡。父母年老之

後,他只好挖一個大坑,在裡面蓋房子,讓父母偷偷地住在裡面,每天

送去各種飲食。

孝子天天想:「要是我能想出什麼辦法,讓大家都廢除這種不孝順

父母的陋習就好了。」他的孝心感動了天神。

天神想:「讓我來幫助他吧!」便下凡來。天神來到國王那兒,取出

兩條蛇,說:「你鑒別一下,這兩條蛇哪條是雌、哪條是雄。十天之內鑒別

不出來,我就滅了你的國家。」

國王鑒別不出蛇的雌雄,心中十分著急,便召來王公大臣,但個個都無

能為力。

一個大臣出主意道:「大王!不如張榜招賢,國內也許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

國王走投無路,只好貼出招賢榜。

消息傳出,全國人民都議論紛紛。

孝子把這事告訴父親,他父親想了想,便想出鑒別雌雄的好辦法。

第二天,孝子去揭了招賢榜,他對天神及國王說:「很簡單,只要拿

一細軟的布,把兩條蛇放在上面,雄蛇比較活潑,在布上會躁動不安;雌蛇

比較老實,在布上安靜不動。」

天神笑了笑,說:「你答對了!」接著又出第二道難題。

天神牽來一頭大象,對國王說:「請你秤出這頭大象有多重,否則我就

滅了你的國家。」

國王與大臣又束手無策了。

孝子回家請教父親,回到宮中對天神說:「把象牽到大船上,刻下水線,

然後換上大石頭,當船沉到同一條水線時,再稱一下船上石頭的重量,這就

是大象的重量。」

天神點頭笑道:「嗯!你說對了!」接著又拿出一根旃檀木,兩頭一樣

粗細,問道:「哪一頭靠近樹根?哪一頭靠近樹梢?」

國王與大臣張口結舌,無法回答。

孝子回家請教父親後,回到宮里答說:「把木棍放到水中,向下沉的一頭

靠近樹根,往上翹的一頭靠近樹梢。」

天神又牽來兩匹白馬,大小、毛色、形態完全一模一樣,問道:「這兩匹馬,

一匹是母、一匹是子,請鑒別出來。」

國王和大臣們繞著兩匹馬轉了老半天,你看我、我看你,誰也沒有辦法,只好

再問孝子。

孝子請教父親後,說:「請拿一把鮮嫩的草來。」他把草抱到馬的前面,只見

一匹馬先用嘴把草推到另一匹的前面,然後自己再吃,孝子說:「這匹馬是母、那

匹馬是子。因為母愛子,所以先推草給子吃。」

天神哈哈大笑,說:「你的國家裡還有這樣聰明的人,真是不錯。從今以後,

我將保護你的國家,讓你的國家不受敵人的侵犯。」說完便隱沒不見。

國王高興極了,對孝子說:「今天多虧了你,國家才免去一場大災禍,我要

重重地賞賜你。」又問道:「為什麼天神每次提問,你都要回家一次,才能解答

出來?這些答案到底是你自己想出來的,還是有人教你?」

孝子跪下說:「我犯了法,求大王饒我死罪,我才敢說。」

國王說:「你說吧!」

孝子說:「我沒有按照規定活埋父母,而把他們藏在家中。

剛才的這些答案,都是父親教我的。大王!父母恩重,好比天地,懷胎十月,

生下我們,從小到大,推干去濕,乳哺養育,教授道理,直到我們成家立業,父母

不知吃了多少辛苦,付出多少勞累。可以說,我們之所以能有今天,全靠父母的

養育之恩。這種恩情,是我們怎麼也報答不了的!剛才大王說要賞賜我,我什麼也

不要,只希望大王下一道命令,把那活埋父母的陳規陋習給廢除了吧!」

國王聽了之後,非常感動,遂發布命令:從此再也不準活埋父母,必須孝順

供養,有不順父母者,從重治罪。
三國孝子孟宗的故事
孟宗哭竹冬生筍,是流傳中華大地一千多年來的動人故事,已成為富有悠久傳統的中華孝文化的精髓。人們都知道,孟宗是三國時期吳國的司空,是主管工程的大臣,但很多人卻不知道,他是我們孝感人,是在雙峰山腳下長大的一代英傑。至今,在雙峰山一帶,還流傳著許多孟宗的故事,特別是他行孝講孝的故事,用他的孝道,來教育後人。

孟宗出生的時候,正是漢朝末年的戰亂時期,軍閥割據豪強四起,神州大地一片硝煙,可謂民不聊生。祖上本來還算殷實的孟家,經過幾番折騰,到這個時候就破落了,父親耕作,母親紡線,長年累月辛勤勞動,還難以維持一家五口人的溫飽。不久,父親因積勞成疾去世後,孟家的生活更雪上加霜,難以為繼了。

日子過得十分艱難,憑著母親的一人之力,飢一餐飽一餐地往前推。小孟宗看著母親早生的白發,心裡疼痛,七八歲的孩子就幫著母親做事,割谷砍柴,什麼活都干。母親雖然勞累,卻不願孟宗幹活,要他讀書。母親說人不讀書不明事理,不明事理不如豬狗,長大了就不能幹大事,不能為老百姓為國家出力,更不能榮宗耀祖了。

母親把孟宗送到南陽名師李肅那裡去讀書,千叮嚀萬囑咐,要他好好學習,讀好經書,也學好做人的道理。看著母親單薄的背影和步履蹣跚的步子,暗下決心,一定不辜負母親的期望,把書讀好。從此孟宗一邊勤奮讀書,一邊得空回家幫母親做活,艱難的日子鍛煉著他一天天地長大。

孟宗十六歲的那年冬天,氣候寒冷,大雪紛紛揚揚地飄了三天,滿山遍野披上銀裝,冰寒地凍的天氣,使母親瘦弱的身子經受不住,一下子病倒了。

長年生活在雙峰山腳下,母親養成了喜歡吃竹筍的習慣,每逢春筍出土的季節,母親總要上山從竹林中挖出很多筍子回家,煎炒烹炸,弄出很多樣式來吃,母親的精神在這個時節,就顯得很好,精力充沛,眼睛發亮,有點小病,也抗得住。每逢這個時候,母親的心情總是特別愉快,孟宗兄妹三人都十分高興。

現在是寒氣襲人的冬天,大雪封山,母親卧床不起,吃什麼東西都沒有胃口,怎麼辦呢?孟宗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恨不得老天爺加快步伐,把春天送到雙峰山。

母親越來越瘦弱了,說話也有氣無力。孟宗終於決心上山去看看,說不定能找幾顆早生的竹筍,那母親的胃口就能開了。孟宗叮囑妹妹弟弟照顧好母親,扛工挖鋤,就向雙峰山的竹林奔去。

上山的路全被冰雪封蓋著,實在難走,那平常僅能供一人攀走的小路上,被凜冽的北風颳得硬梆梆的,根本無法攀行,孟宗只得沿著山路邊的樹叢往上攀登,好不容易爬到那片竹林里,孟宗的渾身都被荊棘劃破了,臉上手上被鮮血糊滿,臉上的小刺扎在肉里,一時弄不幹凈,使他滿臉火辣辣地痛。

孟宗顧不了這些,他的腦海里,這時候浮現的,都是母親面黃肌瘦的樣子和渴盼的眼神。他不顧一切地在竹林中尋找起來,刨開了一根又一根竹子周圍的雪和凍土,只刨到天色漸黑的時候,仍然沒有看到一根筍尖。終於,他失望了,心灰意冷地坐到了雪地上,想到母親茶飯不思的神情,他不禁放聲大哭起來。

他一邊哭一邊想,想到父親去世時,自己還不到八歲,小弟弟不到三歲,兄妹三人全是母親含辛茹苦養大的,在這樣困難的條件下,母親還堅持送自己讀書,現在母親病了,做兒子的,竟然想給母親弄一點喜歡吃的竹筍都弄不到,怎麼對得起恩重如山的母親啊!他越想越傷心,越想越痛苦,坐在雪地上,邊哭邊訴說著母親的慈愛,祈求山神賜他幾棵竹筍,以回報慈母的恩德。

一個時辰過去了,竹林里除了嗖嗖的冷風,什麼也沒有;二個時辰過去了,竹林里除了偶爾跑出幾只黃鼠狼以外,還是沒有什麼動靜。三個時辰、四個時辰……,孟宗不知覺中,哭到了東方露出魚肚白,他的眼中,充滿了血絲,口裡有血滴滲出,再也沒有力氣哭了,正要掙扎著回家裡,雪地上陡起的一片喳喳聲引起了他的注意。

借著初現的晨光,孟宗見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見地上的冰雪在不停地跳動,一棵棵鮮嫩的筍尖,從雪中慢慢探出頭來,好像在對著他微笑。他以為在做夢,一拳頭砸在一塊冰地上,徹骨的冰涼和疼痛,使他明白這不是在做夢,這一切都是真的。

他大喜著跳起來,渾身充滿了活力,一邊刨著竹筍,一邊感謝著山神爺。他很小的時候,就聽母親講過,雙峰山的山神爺,是最明辨是非,懲惡揚善的山神爺,誰做了好事,他就幫誰,誰是惡人,他就讓他不得好死。他在提著筍子下山時,就認認真真地給山神爺磕了九個響頭。盡管他並不相信有什麼鬼神,但今天的事卻令他不能解釋,不是山神爺在保佑,誰還有這樣的力量呢?他虔誠地拜過了,並暗下決心,自己有朝一日,如果能夠為官一方,就一定要為老百姓做事,把天下所有的老人當做自己的父母對待。

母親看著孟宗凍得象包子一樣的雙手和那一籃鮮嫩的竹筍,心疼得痛哭了一場,孟宗和妹妹一起,學著母親的樣,把竹筍烹炒煎燒,弄成好幾種樣式,讓母親吃,很快,母親的病就好了。

孟宗哭竹冬生筍的事,在老百姓中口耳相傳,被吳王孫權知道了,在當時的三國之中,吳國的勢力較弱,孫權急需一批有影響的才俊之士來參與治理國家,增強民望,提高國力。孟宗以孝行感天動地,又熟讀經書,正是可用的賢才,在孟宗二十歲的時候,就把他招至吳都(今南京)建業,考其知識,待機任用。

孟宗進吳都以後,從休養生息固國強兵的角度,積極為孫權奏上了多條良策,各方面的反映不錯,也深得孫權喜愛。不久,孫權就放他做了監池司馬,管理國家漁場的漁業生產。

孟宗的家鄉雙峰山,是一個山區,山珍野味雖多,魚卻很少,一年上頭,吃魚的日子屈指可數,現在孟宗當了監池司馬,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給母親送一些魚吃。於是,他親自結網,在漁場里捕魚,精心選擇一批肥大的青魚,請有經驗的人幫忙腌制,派人送回家鄉。

哪知母親見了孟宗送回的魚後,十分生氣,令其弟把魚全部退回,並口授一信,信中說,宗兒你既為魚官,就應一門心思養好魚,為國家出力,替吳王分憂,你怎麼能不避嫌疑,占國家便宜,利用職權,把魚送回家呢,你這不是孝母,而是陷母於不義啊!

孟宗接信後,倍感母親深明大義,對他指責得對。他便和弟弟一起,到漁市買了幾條魚帶回家去。不料母親仍然把魚退回。教育他說,你現在是魚官,瓜田李下,難以清白。你管著那麼多的漁場,久而久之,焉能不動心思,千里之堤,潰於一穴,一旦私拿一條魚,就會逐步發展到拿很多的魚,就會發展到貪財,直到不可收拾。我寧可不吃魚,也不願看到我兒成為人人痛恨的貪官。我兒食君之祿,多為百姓為國家謀事,就是最大的孝道。

孟宗聽了母親的教誨,再也不敢給母親送魚了,他不辭勞苦地奔波在各個漁場之間,交了很多平民朋友,了解生產情況,採取許多辦法,使吳國的漁業生產呈現出一派旺盛的景象。

孟宗的功勞業績和他的品格,孫權十分欣賞,為了錘煉孟宗各方面的能力,造就一個擔大任的良材,二年後,孫權把他派到了吳縣(今蘇州)充任縣令之職。

孟宗上任吳縣之後,牢記母親教誨的要以民為本,關心民生疾苦的訓誡,經常微服私訪,體查民情,懲治貪吏,免除苛捐,使吳縣的生產迅速發展,老百姓的生活有了大幅提高,幾年之後,吳縣就成了吳國最重要的錢糧基地。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孟宗正在吳縣大展身手的時候,陡聞急報,母親在家鄉病故了。孟宗聞訊,哭得昏天黑地,幾番暈死了過去。吳縣和建業相距數百里,如要奏聞吳王再回家葬母,勢必要耽擱多天,讓母親死後不能入土為安,那他孟宗一輩子都不好過,如不待吳王批准,擅自回鄉葬母,又不容當時吳律。

當時吳律規定,凡為官吏者,大小私事請假必須由吳王親批,如有違者,一律斬首。孟宗自然熟知吳律,但他一想到母親正躺在家鄉的老屋裡,等著他回去主持出葬,他就什麼也顧不上了,他向孫權疾草了一封請罪書,向縣丞作了交待,就快馬加鞭地趕回了家鄉。

日夜兼程趕回家鄉的孟宗,按雙峰山的鄉情,把母親安葬後,守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孝,他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機會回鄉給母親上墳,這四十九天就在墳邊搭了個草棚,日夜相伴著母親的墳頭,每天必在墳邊跪祭一個時辰,其哀聲令父老鄉親們無不動容。七七守滿,他把弟弟叫到跟前反復叮囑,說自己怕難再給母親的墳添一鍬土了,每年清明節和年節請弟弟一定代他把自己的孝心敬到。

弟弟不明就裡,不以為然,他也不多解釋,一定要弟弟答應了,他才收拾上路。

孟宗自思必死,出了家鄉三十里之後,就換上罪衣,逕直到夏口(今武昌)府衙投案。孫權接到孟宗投案的消息後,把文武大臣都召集起來,討論如何發落孟宗。

大臣們各抒己見,爭論不休,最後還是殺孟宗以誡後者的意見佔了上風,孫權一時不好定奪,轉回後宮靜思。其母早以得知大臣們所議何事,把孫權叫去,問他准備如何處置孟宗。孫權答到,為吏者須以律度為本,孟宗私自歸家葬母,其情雖然可諒,但治國必須律嚴,不然何以立國,兒所以難下決心,就是這個原因。

孫母聽了,不禁潸然淚下,哽咽著說道,治國固然要律法嚴明,為子者又怎可以不講孝道,一個不講孝道的人,又怎麼會有忠義可言?兒啊,那孟宗為了母親,冬雪天還感動得竹子生筍,孝行感人,普天下都傳頌他的美德,你不是因為他的孝名,把他召來重用的嗎?他在吳縣的政績和官聲,不是很好嗎,怎麼能在急需用人之際,而殺這樣一個普天下人都尊敬的好官呢!

母親的一番話,深深地打動了孫權的心,他一拍腦袋,說娘教誨得好,不然幾乎誤了我的大事!

第二天,孫權再集文武大臣,提出修改吳律,加上一條凡因盡孝一事,官吏可向上司報告後,請假回家處置。並令釋放孟宗,升為光祿勛。不久,轉升至太空。

孫權重用以孝聞名天下,以德治理百姓的孟宗,使吳國一時間吸引了許多天下英雄,迅速強大起來,在三國鼎立之中,站穩了腳跟。而孟宗哭竹冬生筍,冒死葬母的孝行美德,也更為廣為流傳,一直流傳至今天,也經久不衰。

4. 最美孝心少年感動了我,作文250字左右

愛的指引,帶我們眾里尋你;孝的承諾,溫暖了你我的心。

一段思念一點憂傷,一點違心一笑一段離別往事,狂妄的病魔無情地撕咬著人性,痛楚迷茫,時時牽絆著幾十個天真的兒童。人們都說孝心會感動天和地,無知的我認為止增笑耳,千里尋你讓我看見了人性中的那一束光芒,那深深的源於內心的震撼。

黃鳳、吳林香、邵帥、龍花、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是這次頒獎的主人公。他們用單純、善良的孝行詮釋著血濃於水的親情,對於在蜜汁里生活的我們有何言對他們品頭論足?只不過是「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的一種全新的擔當,無論我們如何的體會,不變的讓然是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孝道。

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完美的詮釋了溢於言表的孝道,我也知道我們在現在的生活中也做不到這些驚天動地的事,無非是在早上向他們恭恭敬敬得道聲早安,無他耳。

我們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訴我們自己,選擇孝敬,不要讓迷霧遮住雙眼,讓污垢蒙蔽心靈,為老人,為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一顆清純的,聖潔的心....

有人醫治老人,千金散盡;有人贍養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為先」;有人恪守「一闖孝義生死關」。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拒絕贍老。美與丑,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系於一瞬。

最美孝心少年,帶來的不是幾個精彩的片段,而是靈魂的洗滌...

5. 感動中國的陳斌強,他的孝順有多可貴

個人覺得他的孝順應該是心比堅定,唯一不可或缺的珍貴,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那個真摯的情感。

陳斌強,1976年出生於浙江省普通農村家庭,家裡除了他還有姐妹。陳斌強九歲那年,他父親因交通事故去世,生活的重擔全都壓在陳斌強的母親身上。陳斌強的母親是個很普通的農村女性,什麼書也沒看,什麼手工活兒都會做。 並且,由於“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陳斌強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愛戴。 無論快樂還是悲傷,陳斌強的母親總是細心地陪伴和指導兒子。

到現在為止,他還在老家磐安縣教書,但她的母親也一直幸運地在他身邊。陳斌強對人說,親情永遠是所有人心中最真摯的感情。 他感謝自己在母親身邊享受這一切。

6. 孝敬父母感動的話語

孝敬父母,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代代相傳。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搜集整理的一些孝敬父母感人的話,希望你喜歡!

孝敬父母感人的話
1)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2)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3) 父母的愛,為諸德之基。(英國)

4) 沒有母親,何謂家庭?(艾?霍桑)

5) 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為人需當孝父母。

6) 這種孝能使人生充滿趣味與活力,它隨時向我們提示:生命是流動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整體,而名字所代表的只是生命過程中的一部分。應該讓這個過程無所畏懼地戰勝各艱難險阻,使生活顯露出它本來的光彩。

7) 感恩是什麼?大家也許知道吧。感恩是一種美德,一種生活態度;是一束陽光,可消除人與人之間的猜疑抱怨;是一座橋梁,可將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是一種鎮靜劑,可使人在眾多的紛擾中保持平靜;是一種潤滑劑,可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摩擦……

8) 在父母健在的時候多陪陪他們吧!別僅僅把孝順父母的話掛在嘴邊!

9) 父母之間的嚴重爭吵,往往是造成孩子神經錯亂的原因,因此我們應該極力避免這種爭吵。

10)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

孝敬父母感人的話熱門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2) 子之孝不如率婦以為孝,婦能養親者,公姑得一孝婦,勝如得一孝子;婦之孝不如導孫以為孝,孫能敬親者,祖父得一孝孫,又增一輩孝子。

7. 對「孝」的感悟

關於孝順的故事:
記得是六十年代某一年的冬天,下了好大一場雪,田野里,房子上,草垛上蓋著厚厚的一層雪被,屋檐上掛著又粗又長的櫨軲槌(即冰掛)。雪夜裡,靜得出奇,偶爾聽見一兩聲樹枝被雪壓斷的聲音。這時,我跟祖母摸黑坐在炕上,把腳伸進一個大糠布袋下取暖,祖母又給我講了一遍關於孝順的故事:
早前年,村裡有一個寡婦,拉扯著一個男孩過日子,毫不容易把孩子把扯大了,孩子要娶媳婦了。孩子嫌娘長的奇醜,就叫娘住進南屋裡。媳婦進門後,孩子就對媳婦說南屋裡住著雇來的老媽子(傭人)。寡婦很愛自己的孩子,不想把事說破,強忍著淚咽到肚子里,在家默默的做飯、喂豬、干雜務。
有一天,寡婦喂的豬抱了一窩小豬,一共七個。寡婦高興之餘,一邊喂豬,一邊嘆氣:唉!豬啊豬,你生七子並頭連,我生一子把娘嫌。偏巧這話被媳婦聽見了。媳婦是個很有家教的女人。她等丈夫上坡幹活回家,就問丈夫家裡的老媽子到底是誰,丈夫不得已說了實情,媳婦把丈夫數落了一大頓。夫妻倆來到南屋,給娘跪下了,請求娘原諒。夫妻倆把娘請到上房住下。從此,小兩口孝敬親娘,一家人過上了和和美美的日子。
聽過這個故事,很小的我就懂得了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那時的冬天特別冷,取暖物品僅僅是一床薄被、一個糠布袋而已。我就把祖母的一雙小腳摟在懷里,給她取暖,一年又一年,直到我上高中住校。從此,村裡人都誇我孝順。到現在,我回娘家,村裡的人還叫我好人。我想,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而已。可憐天下父母心,正所謂有次心的兒女,沒有次心的爹娘,望天下人都莫忘記自己的爹和娘。。。。。。。。。。。。
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對讀到了很高學歷的姐弟倆,當他一年沒有回家,姐弟倆回到家裡,他做夢都沒想到,回到家裡讓他們看到的是非常驚訝的一幕,他發現他的母親走了,他的父親只自己一個人在過。可是回到家裡面一看,他父親那間房子簡直亂得像倉庫一樣,像垃圾堆一樣,姐弟倆非常自責,然後利用了一個大禮拜,周六周日兩天的時間,才把房子打掃得像點樣,才見亮了。就在他們打掃房間時候,在他爸爸的寫字台里發現了一封想投還沒有投出去的一封信。那封信其實寫得很簡單,主要內容是:
「當我們老的時候,我們都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們,請你們做兒女的理解我們,對我們要有一點耐心,不要嫌棄我們終日嘮嘮叨叨,前言不搭後語,其實還不都是為你們好。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當我們吃飯漏嘴,把飯菜流在衣服上的時候,千萬不要責怪我們,請你想一想,當初我們是如何手把手給你們給你們喂飯的;當我們大小便失禁的時候,弄臟了衣服,不要埋怨我們遲鈍,請你們想一想你們小的時候,我們是如何為你們擦屎擦尿的;當我們說話忘了主題,請給我們一點回想的時間,讓我們想一想再說,其實說什麼並不重,只要有你們在旁邊聽我們說下去,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孝敬並不一定是物質和金錢,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時常牽掛著我們就行了,飯後,給我們老倆口端杯熱茶,陽光燦爛的日子,陪我們出去散散心和鄰居聊聊天。等你們結了婚生了孩子,帶回家常讓我們看看就開心,當看著我們漸漸地變老,直到彎腰駝背,老眼昏花的時候,不要悲傷,這是自然規律使然,要理解我們,支持我們。當初,我們引領你們走上了人生之路。如今,也請你們陪伴我們走完最後的路,多給我們一點愛心吧,我們會感激,回饋你感激的微笑,在微笑中凝聚著我們對你們無限的愛。
老貓尿房輩往下傳,這句諺語可否改一下,是否輩子往上傳一點。」
看看老人的要求不高,有沒有發現他講的跟我們的老祖宗講的是一樣的,孝順不僅僅是扔幾錢就叫孝。「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別乎。」大聲跟我說一遍:第一孝道,其實人人都會老,關愛老人,就是關懷我們自己的未來。所以這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跟我大聲說,趕緊孝敬父母,同意嗎?同意。
百善孝為先。所以老人的「老」字,下面是一把刀,把那把刀換成孩子的「子」,那個字就念什麼?「孝」。中國的文字是有豐富的內涵,教育的「教」字是一個孝順的孝,再加上一個文化的「文」。不孝不教。來,把眼睛閉上,向內看看你自己。其實一個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是很困難的一件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們講溝通對象是多樣性的,那麼你想想,你跟剛才你記的那些人他們互動的好嗎?包括你的爸爸媽媽,你跟你父母互動得好嗎?這兩個人是孕育了你生命的人,沒有他們就沒有你。
很多人到寺院裡面磕頭,可是你的爸爸媽媽就是你的活菩薩,你尊重他們嗎?所以說有人問孔子什麼叫孝,孔子說不要認為能養老就叫孝,他說:「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句話在告你其實一個人孝不孝敬主要在態度上。
一個有愛心的人,必生和氣,有和氣的人必生愉色,有愉色的人必生婉容。還有一次他的弟子問孔子,什麼叫孝?孔子說了兩個字——「色難」。這個色當然是指面色的色,臉色的色。可是各位知道一個人「相隨心生,相隨心感」。
其實你的面色臉色是由你的內在造成的。沒有愛心的人,怎麼會有和氣呢?沒有和氣的人,怎麼會有愉色?沒有愉色的人,怎麼會有婉容呢!
想一想從小到大你跟你經歷過的這些人,你跟他們互動得好嗎?你還記得你童年時代的夥伴嗎?還記得你小的時候,幼兒園里照看過你的阿姨嗎?那些一起跟你度過了快樂時光的童年夥伴嗎?各位你能不能想起來,他們都叫什麼名字,你還能記住幾個。那些生命中給過你快樂,給過你童年的人,你還能記住幾個,你還有印象嗎?教你的阿姨叫什麼名字,你還有印象嗎?忘記了過去就等於背叛。你能不能記得起,誰給你講了人生的第一堂課?你的啟蒙老師是誰?他叫什麼名字?小學的同學,你還能記出來幾個名字?有多少人還在你的心目中還留下印象了?你會為人嗎?你懂得為人嗎?上了中學,你的班主任叫什麼名字?你不能把他忘記了吧。他還在嗎?你感謝過他嗎?逢年過節看過他嗎?有過一個問候的電話,祝福的電話嗎?你為人好嗎?上了大學之後,你的導師是誰?走向社會之後,你生命中的那些貴人你還記得嗎?在你最困難的時候,幫助過你的人,給你提供事業機會,工作機會,發財機會的這些人,你對他們都回報過嗎,你對他們好嗎?
想一想,反省一下自己的為人。你單位的領導,和你一起創業的同事,供你,供起,托起了你事業的員工,以及那些讓你成長,壯大了你的客戶,你對她們都好嗎?如果假設我講這些你都淡漠了,那從基礎開始吧。
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以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你總不能連你的父母,你也不好好互動溝通孝敬吧。這個生了你,養育了你,給你生命的爸爸媽媽。我記得我在晉城講完課之後,一個開洗浴中心的老總,他說他開了四年洗浴中心,沒有給爸爸做過一次按摩,沒有給媽媽做過一次足底。他說他晚上回家之後,當他把他父親的手拿過來一看,滿手的老繭,他流淚了。當他給他父親捶捶背,他說他把雙手放到父親那個脊樑上的時候,他眼淚再也止不住了。從小趴在地下,讓他當戰馬騎的那個挺直的脊樑早就彎曲了。那個騎在他脖子上滿地轉悠,那個脊樑早已經挺不起來了。你才看得到嗎?爸爸老啦,行孝不能等啊。他說他把母親的手拿過來,想剪剪指甲,他再也忍不住,從小領著他上學的那雙柔軟的手青筋裸露。你才知道嗎,爸爸老啦,媽媽老啦。這個時候他才想起來,端詳一下母親的面容,他發現滿臉的皺紋,老眼昏花。他看著母親發白的頭發,他覺得他自己查不過來啦。一根,兩根你查得過來嗎。可是,你反省一下自己,一個對父母都不好的人,怎麼能把團隊溝通好。一個兄弟姐妹都處不好的人,你怎麼能把你的團隊帶好。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為人,把對父母的愛擴大到兄弟姐妹,把對兄弟姐妹的愛擴大到團隊,再擴大到企業,擴大到國家,擴大到天下,這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啊。你都為他幹了一些什麼,不要以為給扔兩個錢,那就叫孝順。
要用心做事,要用情做人。可是今天為止,你陪他們逛過街嗎?可是你為他們都幹了些什麼?
不管你多富有,不管你官多大,角色就是人格。其實,我們互動溝通的對象是多樣性的。剛才在這幾分鍾的反省過程中,你給自己打打分,你覺得你哪一個角色是及格的?哪一個角色是良好的?哪一個角色是優秀的?
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國

8. 孝敬父母感動的話

1、生而為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要好好孝順他們!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2、父母總是偏心活得慘的那一個,你願意活得慘一點兒嗎?把自己活得好一點兒,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

3、總以為來日方長,卻原來來日並不方長,想著父母逐漸老去心就痛,父母在,家就在,好好愛父母,好好孝順他們。

4、世界上有些東西是可以彌補的,但有些東西是永遠無法彌補的。所以做人首先要孝順父母,每個人都欠父母親的。學會感恩吧,因為感恩才會使你擁有慈悲心。感恩的人活得長,感恩的人能夠擁有更多人的幫助,他就擁有更多的貴人。

5、孝順,就是對父母好好說話。能夠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理解他們的不安,安撫他們的焦慮。與父母說話不要抱怨,不要意氣用事給父母添堵,要心平氣和,言語上多些體貼與感恩。

6、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7、明天和終點不知道哪個會先來,那就過好今天和這一刻,孝順父母陪伴家人,用盡全力了無遺憾,祈禱所願成真,必當一生善良。

8、閉門過日子,好好工作好好孝順父母教育孩子已然是正值中年,感恩帶給你美好生活的父母,感謝經歷。

9、除了生死,無大事,我們沒有資格埋怨生活,孝順父母,珍惜身邊的人吧,因為過了這輩子,就真的沒有了。

9. 我的父親,我心痛,他的孝順打動了我,

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你應該感到驕傲有這樣的父親,告訴他,以後你也回會這樣孝敬老答人,可以安慰他:生老病死每個人都逃避不了,你不能太傷心,應該讓老人安樂的去世,你傷心,老人也會傷心的離去,讓老人不安!另外,多陪陪他

閱讀全文

與他的孝敬感動了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感恩生命孝敬父母的詩句 瀏覽:717
社保的醫療險退休後還能用嗎 瀏覽:865
50歲男的會喜歡小姑娘嗎 瀏覽:317
口語交際怎樣做算是孝敬父母 瀏覽:789
飛躍老人院的老人需要什麼服務 瀏覽:48
家風好兒女孝順 瀏覽:169
城市戶口可以交農村養老保險 瀏覽:255
去養老院的感想日記 瀏覽:496
哪裡老人沒有衣服 瀏覽:244
退休工資是不是每年增加工齡錢 瀏覽:212
天津市便宜養老院 瀏覽:65
養老未停保轉出了怎麼辦 瀏覽:118
退休了社保可以轉回戶口所在地 瀏覽:720
久卧不起的老人如何不生痰 瀏覽:609
養老院怎麼看護愛往外面跑的老人 瀏覽:508
老年人嘔吐有痰怎麼辦 瀏覽:789
如何取回社保養老金 瀏覽:444
老人眼裡流淚眼角通紅怎麼回事 瀏覽:295
老人被關在監獄多久 瀏覽:56
老年人培訓課程 瀏覽: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