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陽節手抄報怎麼寫 - 百度
1.春節、元宵節,要突出辭舊迎新、團圓平安、尊老愛幼的主題,突出「紅紅火版火過大年」的節日氣權氛,營造安定和諧、歡樂祥和的喜慶氛圍。
2.清明節,要突出紀念先人、緬懷先烈的主題,舉辦祭奠英烈、清明詩會、掃墓踏青等活動,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和理解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傳統,慎終追遠,珍惜幸福生活。
3.端午節,要突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題,舉辦拔河、登山等活動,增強人們的愛國情感,提高人們的科學意識。
4.中秋節,要突出團結、團圓、慶豐收的主題,努力營造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社會和諧的節日氛圍。
5.重陽節,要突出家庭幸福、孝老愛親的主題,舉辦聯歡會、敬老、助老等活動,大力弘揚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
學生們要根據以上節日的特色創編「節日小報」。
http://www.zixuekaoshi.net/zuowen/20/
2. 重陽節,感恩敬老
寫作思路:從「重陽節」這個傳統節日的角度入手,結合自身感受,真實得描述,正文:
又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聽媽媽說重陽節又叫敬老節、愛老節,老師安排我們要在這一天孝敬老人,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今天,我和四(3)班的同學一起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去中山市社會福利院義演,陪老人們一起過這個重陽節。
到了福利院門口,孫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件義工服,有的人穿上剛剛好,有的人太胖,穿上去像是穿了緊身衣;有的人太瘦,穿上去像是坐上了鞦韆,空盪盪的。
我們把精心准備好的食物、水果、禮物拿出來,每桌放兩個,依次擺放好。准備好東西,我去看了一下主持稿,原來裡面有講白話的,也有講普通話的,我想:這可能是為了方便老人能聽明白那個意思吧!
活動開始了!這也意味著精彩的節目即將上演。首先,我們欣賞了李龍迪給大家帶來的活力充沛的拉丁舞,她的表演充滿激情。接著,三(1)班的,黃靖欣為我們帶來了一曲悠揚的葫蘆絲,她的表演充滿民族風情。
最後,我們一起唱了一首《感恩的心》,他們聽了以後,個個拍手叫絕。節目中間,還穿插了游戲環節,第一個游戲是扔球,老人們的眼力可真好,球全中了!最後一個游戲是夾球,老人們的手力可真好,沒有一個是掉了的。
活動快要結束了,我們給老人們每人發了一串佛珠手鏈,老人們連聲對我們說:「謝謝!」他們拿著食物,戴著手鏈,我們扶著他們開開心心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這真是一個快樂而又溫馨的九九重陽節!
3. 尊老,愛老,敬老的黑板報資料,急!
人雲:「百善孝為先」,「孝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孝順父母,尊敬老輩,天經地義。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打濕了多少觀眾的眼睛,震撼了多少遊子的心靈,說出了多少天下父母的心裡話。一首歌為什麼能引起如此強烈共鳴?這是因為這首歌用最朴實的語言道出了人世間最普遍的真摯情感,回應著人民群眾對傳統美德的呼喚。我不想把他們叫老人,我喜歡叫他們前輩。在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來臨之際,除了道聲好外,我不禁思緒萬千……
「尊老愛幼」之說是誰提出來的,不曾考究,但皆知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一詞怎麼解釋?約定俗成的一些內涵,如供養尊敬父母。從大的范圍來說,「尊老」實為「孝敬老人」。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要像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樣尊敬別人的老人。我國自古以來就倡導「老有所終」,形成了尊敬老人的良好家庭道德傳統。誰不尊敬老人、孝敬父母,誰就會被世人唾罵為「缺德」,情節嚴重的還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尊敬老人,不僅是每個公民必須遵守的道德准則,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和法律義務。戰國時期高居宰相之位的呂不韋曾寫了一篇修身處世的文章——《孝是萬事的綱紀》。文中提到:「人君孝順,那名聲光彩榮耀,可以讓臣下信服而聽從,天下都稱譽。人君孝順,臣就會忠心侍奉君王,做官清廉,面對危難而死節。士人民眾孝順,就會勤勉耕種,保國功戰都堅定,不會敗北。孝是三皇五帝的根本要求,萬事的綱紀。」君王尚且能以身做則,百姓效仿,自然可知。
縱觀古今,我國有許多孝子孝孫的故事流芳後世。如在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本性純正,孝敬父母,是一位有名的孝子。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仗揮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傷心哭泣。母親覺得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何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衰退,體力微弱,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並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這說明了他非常孝敬母親,。有詩頌曰:
體念母親情至忱,
線棰輕重甚關心;
一朝知母力衰退,
頓起心酸淚濕襟。
是啊!人間情,最深數親情。親情是母親油燈下熬白的雙鬢,親情是父親肩頭扛著的行李。暮色中那一雙祈盼的眼睛,盛滿的全是思念的淚水;千里外那幾聲輕輕的叮嚀,串起的都是牽掛的音符。親情啊,她是孟郊詩中的「慈母線」,她是朱自清筆下的「背影」,她是焦波鏡頭中的「我的父親母親」。萬物會隨時間而模糊,可深刻在親人皺紋里的親情卻不會模糊;萬事會隨空間而淡忘,可烙印在親人老繭中的親情卻不會淡忘。
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人是高尚的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家庭是溫暖的家庭,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社會是文明向上的社會。讓我們一起加入尊敬前輩的行列吧!讓一個個小小的好習慣支撐起閃光的美德; 讓一個個默默的美德支撐起深厚的修養;讓我們用深刻的思想這一撇和堅實的行動這一捺,共同支撐起不俗不凡的「人」字。再次願天下所有的前輩笑顏常駐!
4. (九九重陽,濃濃敬老)為主題的板報
中間紅黃字讓寫字好的同學寫上帶點書法范的九九重陽,濃濃敬老,豎排版,寫在中間或者黃金分割線處,建議放在黃金分割處,下邊也說的都是按靠右的黃金分割點處的,然後自己畫一些花紋做底,菊花,額,最近似乎有點不合適了,可以換種普通的花,不過說真的菊花畫上應該會很漂亮,最好把花畫得向左右分散,更加,有張力一點。顏色要鮮明。然後右邊有一個大圓,直徑就是黑板的寬,然後圓裡面橫排版,外面豎排版,內容,還用幫忙么?比如重陽節的來歷,重陽節的習俗,敬老的優良傳統什麼的。然後左邊分上下,分割在上邊的黃金分割線處。這個因為靠標題近,可以用標題的底紋自然延展過來做分割線。注意分割線不能只劃線啊,自己找些邊框或者花紋吧。然後左下右上畫和底紋同系的花紋。字體的顏色最好偏暖。差不多就這些了。需要大概的草圖么?
5. 尊老敬老的手抄報內容
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 。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老人是一座活著的圖書館」,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的老人,才能感受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讓我們一起行動,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每個華夏兒女義不容辭的光榮責任。
6. 尊老敬老手抄報內容
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依、老有所終。
從歷史文化傳承來說,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別的民族咱們不管不論,但是中華民族之所以是中華民族,之所以血濃於水,之所以歷盡滄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濃厚,尊老敬老愛老是一個重要方面。
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也因此被世人譽為"誠信禮儀之邦"。
"孝親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更是當今世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老人,為社會奉獻,為家庭奉獻,是知識的寶庫,是智慧的鑰匙。
老人依然是我們心靈的最後的最堅定的依託,我們在現實中碰壁之後,返璞歸真,依然會感受到老人家們傳承的是至理名言,依然會感受到屬於我們民族的內蘊的品質和理念是不能放棄的。
這是我們民族的魂,經由老人們,再經由我們,一代一代傳承。引導我們的民族生生不息,引導我們的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關愛老人,就要敬重老人,尊重老人的思維方式和自主選擇,就要提供更多的便利使老人感受到關愛,就要自立自強為老人創造更好的頤養天年的環境,就要對老人放手,使他們有高興的生活方式,就要創造條件使他們樹立自己新的社會價值自信和家庭價值自信。
關愛老人,就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事情做起,從現在做起。
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7. 孝心敬老的手抄報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爺爺、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湖南韶山。在短暫逗留的日子裡,他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時,那位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這件事一時傳為佳話。全心全意地照顧鰥寡孤獨的老人,用毛主席說:「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我國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尊重歷史。父母生養了子女,子女必須孝敬父母,這是兒女們應該盡到的責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築成了社會的生命線,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需要人們去關愛。
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勤勞動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並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對老人的關心與照顧,又是繼承前輩們"財富"的需要。「老年人是一座活著的圖書館」、「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所以我自豪地告訴大家,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再把插圖畫上(可以畫得簡單一些)
8. 九九重陽節敬老手抄報怎畫圖.寫字.
9. 敬老,愛老,以重陽節為主題的手抄繪畫
去網上採集資料,然後再自己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