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扇午孝敬父母

扇午孝敬父母

發布時間:2021-01-22 03:16:12

㈠ 關於孝順的小故事

1、【親嘗湯葯】

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童」。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黃香盡其所有賑濟災民。著有《九宮賦》、《天子冠頌》等。

㈡ 關於母親夏天給我扇扇子的作文由此想到長大了要好好孝順媽媽的作文

說起母親,我的腦中便蹦出一個詞「平凡而珍貴」!她雖沒有如花的容貌,也沒有優越的工作,但是她白天勤勤懇懇的奮斗,回到家裡除要忙活家務,還要輔導我的功課,可她從不說苦。笑眯眯的看我時,似乎樂在其中。為了我上課能集中精神,專心聽講,媽媽總是把早餐做得十分豐富,為得是讓我多吃一點。早起已經是她的習慣,張羅完一切之後,她才捨得叫我起床!記得有一次,我心血來潮說要吃飯團,媽媽便冒著寒冷「蹭蹭蹭……」地跑著買回來,從懷里拿出熱騰騰的飯團,來到我面前喘著粗氣說:「家妤,快趁熱吃了吧!別耽誤上課。」這時我心裡感到熱乎乎的,一股愛的暖流湧入心頭。想起媽媽平時為了我在學習上的粗心而責罵我,為我做錯了事情而責罰我,還經常教育我在學習上要養成好的習慣,才能學的更多、更好。而我有時不領情,頂嘴哭泣,不明白媽媽的苦心,真是太不應該,太不懂事了。媽媽對我的愛數也數不清,她對我的恩情比天高,比地厚,她總是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無私的愛。長大後,我要上好的初中,好的高中,好的大學,用自己取得的優秀來回報媽媽現在為我的付出。媽媽,我太愛您了!啊,媽媽對我的愛只言片語讓我如何說清道明,母愛是一鴻溫泉,細膩柔和而又溫暖,母愛是善意的批評,苦澀中包含著濃濃的香甜,母愛是多味的。我的母親啊,你是這個世界給我最珍貴的禮物,你最珍貴!

㈢ 二十四孝指哪二十四個孝敬父母的故事

孝感動天、 戲綵娛親(又名老萊娛親)、 鹿乳奉親、 百里負米、 嚙指痛心、 蘆衣順母、 親嘗湯葯、 拾葚異器、 埋兒奉母、 賣身葬父、 刻木事親、 湧泉躍鯉、 懷橘遺親、 扇枕溫衾。

行佣供母、 聞雷泣墓、 哭竹生筍、 卧冰求鯉、 扼虎救父、 恣蚊飽血、 嘗糞憂心、 乳姑不怠、 滌親溺器、 棄官尋母。

1、湧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今四川德陽,後出任江陽令,卒於官),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2、 懷橘遺親

陸績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

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

3、 扇枕溫衾

漢朝時期,孝子黃香的母親早逝,他知書達理,在炎熱的夏天,他用扇子扇涼席子讓父親睡。

冬天則先鑽進被窩溫熱被子讓父親睡。他當魏郡太守時當地遭遇洪災,他拿出自己的俸祿和家產救濟災民。人們稱他:「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4、行佣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

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慾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

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僱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5、 聞雷泣墓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

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十四孝

㈣ 關於孝敬父母的四字成語

菽水承歡、菽水之歡、卧冰哭竹、扇枕溫衾、扇枕溫被、蘆衣順母、戲綵娛親、承歡膝下。

一、戲綵娛親

釋義:比喻孝養父母。

出處:《藝文類聚·孝引列女傳》:「相傳春秋時楚國老萊子事親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斑斕衣,作嬰兒戲。上堂,故意仆地,以博父母一笑。」

例句:《戲綵娛親》講述老萊子奉養二親的孝行。

二、承歡膝下

釋義:承歡:舊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時依於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舊指侍奉父母。

出處:《孝經·聖治》:「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曰嚴。」

譯文:因為一個人的親愛之心,是在父母膝下玩耍之時就生出來的,因為父母把他養育漸漸長大,他便對父母一日一日的尊敬起來。

三、扇枕溫衾

釋義: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說到此處,就是卧冰哭竹,扇枕溫衾,也難報答萬一。」

譯文:說到這里,就這樣躺在冰哭竹,扇枕溫衾,也難報答萬一。

四、扇枕溫被

釋義:形容對父母十分盡心。

出處:唐房玄齡等人合著《晉書·王延傳》:延事親色養,夏則扇枕席,冬則以身溫被。

譯文:請對父母和顏悅色奉養父母,夏天那扇枕席,冬天就用自己的身體溫暖被。

五、菽水承歡

釋義:指奉養父母,使父母歡樂。

出處:《禮記·檀弓下》:「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

譯文:為父母奉上普通食物,讓他們歡樂,這就是孝道。

㈤ 冬暖床,下扇床,的孝順女是誰

黃香溫席 黃香小時候,家中生活很艱苦。在他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黃香非常悲傷。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親生病期間,小黃香一直不離左右,守護在媽媽的病床前,母親去世後,他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盡量讓父親少操心。 冬夜裡,天氣特別寒冷。那時,農戶家裡又沒有任何取暖的設備,確實很難入睡。一天,黃香晚上讀書時,感到特別冷,捧著書卷的手一會就冰涼冰涼的了。他想,這么冷的天氣,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幹了一天的活,晚上還不能好好地睡覺。想到這里,小黃香心裡很不安。為讓父親少挨冷受凍,他讀完書便悄悄走進父親的房裡,給他鋪好被,然後脫了衣服,鑽進父親的被窩里,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後,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親的心。黃香溫席的故事,就這樣傳開了,街坊鄰居人人誇獎黃香。 夏天到了,黃香家低矮的房子顯得格外悶熱,而且蚊蠅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涼,盡管每人都不停地搖著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覺得涼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備睡覺去了,這時,大家才發現小黃香一直沒有在這里。 「香兒,香兒。」父親忙提高嗓門喊他。 「爸爸,我在這兒呢。」說著,黃香從父親的房中走出來。滿頭的汗,手裡還拿著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麼呢,怪熱的天氣,」爸爸心疼地說。 「屋裡太熱,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勁一扇,蚊蟲就跑了,屋子也顯得涼快些,您好睡覺。」黃香說。爸爸緊緊地摟住黃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卻出了一身汗呀!」 以後,黃香為了讓父親休息好,晚飯後,總是拿著扇了,把蚊蠅扇跑,還要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使勞累了一天的父親早些入睡。

㈥ 孩子對父母大吼大叫不尊重怎麼辦

孩子最害怕什麼?玩具丟失了?還是好吃的沒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擔心最害怕的都與父母有關,你們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擔心的事,然後以後注意不要再犯,別再傷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媽媽吵架了

曾有一家兒童心理研究機構對3000餘名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查,其中有一條是「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麼」,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怕他們吵架」。

有一個答卷寫得很生動:「我最怕爸爸生氣,他生氣的樣子可凶啦!把媽媽都氣哭了,我嚇得像一隻小老鼠,心裡直撲騰,飯也吃不下去……」

爸爸媽媽又發脾氣了

孩子簡直像極了蠟筆小新,又在惡作劇了,當你都催了十遍他還是不動窩的時候,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吼了起來。

對孩子發脾氣,確實會讓孩子害怕。在恐懼中,孩子那些讓父母心煩的行為暫時看不見了。但他會怎麼樣呢?有這樣幾種可能:

乖乖地聽你指揮,你讓干什麼,就干什麼;

他被嚇呆了,愣在那兒不動;

大哭起來,不會再干你不希望他乾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讓他乾的事;

學著你的樣子,也發起火來,把你心愛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對人的情緒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發脾氣,也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和情緒。

但是,孩子還弄不清,父母為什麼發脾氣。也就是說,在很多父母發脾氣的時候,孩子雖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為,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發脾氣,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發了火,發完脾氣後,最好向孩子解釋清楚,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做,同時還要通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

可能的話,發脾氣前最好提出預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發火了,你能趕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別……」。但是決不能因為發脾氣後的內疚,就放鬆對孩子的要求,該堅持的必須堅持。

在客人面前指責孩子

人來客往,親朋好友相聚,談論各自的孩子,常常成為重要話題之一。

很多父母喜歡在眾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別人訴苦,說自己教育這樣一個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顧著吹毛求疵地指責他的短處,這無形中,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讓家人為他受累,也覺得父母對自己不滿意,和父母逐步疏遠。

從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難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應該有友愛、輕松、寬容、民主和活潑的氣氛。相反,他們最頭痛的是氣氛冷淡、緊張、沉悶、專橫、毫無生氣的家庭。

㈦ 江夏黃香 扇枕溫衾 哭竹生筍 孟宗孝心 吳縣陸基 懷橘遺親 王祥恭敬 求鯉卧冰

1江夏黃香
一是他歲時,母親去世,他對父親格外孝敬,夏天他將床枕扇涼,冬天用身體把被褥溫暖後,才讓父親安睡(黃香溫席);
二是他很小的時候,便廣泛閱讀儒家經典,精心鑽研道德學術,能寫文章,當時京師稱譽為「天下無雙,江夏黃童」。
2扇枕溫衾
是二十四孝里的一個故事。記述了東漢江夏安陸人黃香因幼年喪母,侍父極孝,炎熱的夏天,他用扇子扇涼席子讓父親睡;寒冷的冬天,則先鑽進被窩溫熱被子再讓父親休息。長大後任魏郡太守,魏郡遭受水災時,黃香傾盡其所有賑濟災民,被譽為「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3哭竹生筍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後來他官至司空。
4吳縣陸基
這個網路上也沒有找到
5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 懷橘遺親
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陸績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
下面不講了

㈧ 教育人應該趁著父母健在而孝順詩詞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
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職,知古一黃香。——《二十四孝》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限於網路的篇幅,僅寫四句。見諒

閱讀全文

與扇午孝敬父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2017養老金核定表 瀏覽:258
長春老年大學課程 瀏覽:990
吉林省老年大學和長春市老年大學有哪些 瀏覽:677
18和60歲 瀏覽:606
個體戶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瀏覽:129
老年大學芭蕾舞蹈我的祖國 瀏覽:126
安徽省阜陽市三區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333
大嶺山體檢是去哪個醫院 瀏覽:282
父母的房產怎麼加兒媳婦 瀏覽:206
歡慶重陽節新聞稿 瀏覽:150
湖北2017退休金上漲 瀏覽:524
台州職工養老保險2015發放 瀏覽:503
退休工資6000多什麼級別 瀏覽:618
公務員會計退休年齡 瀏覽:432
長壽區川維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瀏覽:265
農村輪流撫養老人 瀏覽:178
廣州養老院排名 瀏覽:930
70歲得了肺癌怎麼治療 瀏覽:668
企業職工在管理崗位上如何延長退休年齡 瀏覽:19
蘇州退休社保哪多少錢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