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贊美兒女孝順的語句
● 要想有福氣,必須孝順,一個懂得孝道的人在陽間一定會有福。
● 如果做兒女的不孝順父母, 就脫離不了苦難的業海, 不能登陸幸福的彼岸。
● 孝順,孝而不順,就是對爸爸媽媽好是「孝」;跟爸爸媽媽頂撞就是「不順」,所以孝順,孝和順是分開的。
B. 求關於「孝」的古文,最好是敘事的古文故事.
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魯迅先生曾撰文批判,揭露禮教的吃人本質和孝道對國民性的巨大危害,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二十四孝》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這4章內容相關,故一並解釋。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孟懿子向孔子請問什麼是孝。孔子說:不要違背。之後,樊遲為孔子駕車時,孔子告訴他這件事說: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不要違背。樊遲問: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在世時,要依禮來侍奉他們;當他們去世之後,又要依禮來安葬及祭祀他們)。
此章的「無違」由孔子自己後面的說明看來,應是不違背禮的意思。
至於為何孔子在此要分兩段解釋無違呢?有學者以為孟懿子的父親孟僖子賢而好禮,所以孔子只要他能做到不違其父之志向行為就可以算是孝了。但是一般人的父親言行未必一定合禮,此時子女就不應以不違背父親為孝,而應該以不違背禮為孝了。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孟武伯向孔子請問什麼是孝。孔子說:讓做父母的只因為子女的疾病而憂愁煩惱)。
此章有三種解釋分述如下:1.使父母只擔心子女的疾病,故須努力做好一切事情;2.父母只擔心子女的疾病,故子女須小心保重自己;3.子女應只擔心父母的疾病,其它則不宜過分擔心,否則反而會使父母不安。
小弟以為第一解涵意較廣,故詳細說明如下:
此章言外之意乃是因為疾病並非人力所能控制,其它各方面則人的主控力較強,所以作子女的必須在其它各方面勤勉努力表現良好,使父母不會因為除了疾病之外的事情,為子女擔心操煩。
事實上以今日醫學的角度而言,疾病仍有一部份的成因或程度可以操之在己。例如有些傳染性疾病有其地域性,能不去這些地方就應該盡量避免(泰伯篇的「危邦不入」或也與此有部份相同之意)。如果一定得去,有些預防措施就一定不該省略,如瘧疾可以藉行前開始服葯預防。另外也有些傳染病與個人的行為有關系,當然也能且該禁力避免危險的行為,如性病。還有些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自己也應定時按醫師指示使用葯物,因為這與病情的控制相當有關;適當的飲食和運動也同樣重要,同時也是可以操之在己的。還有一些健康行為,如:均衡的飲食、體重的維持等也與健康息息相關,這些應該也屬自己可以注意的。
由此觀之,孔子此章之真意也許可以理解為:子女須盡全力做好每一件可以做好的事,以期使父母不因為子女多擔操煩。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游向孔子請問什麼是孝。孔子說:今日所謂的孝是指能夠供養照顧父母。但是家中的狗和馬也一樣也有人供養照顧啊!假若心中少了敬意,那又如何可以分辨這兩者呢)?
此章的「至於犬馬,皆能有養」有兩解:1.狗和馬也一樣有人供養;2.狗和馬也一樣可以侍奉人;但若依第二種解釋似乎就不須「有」字了。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夏向孔子請問什麼是孝。孔子說:晚輩長保恭敬和悅的神色是最難做到的。當有事時,年輕人去做;有豐盛美食時,由長輩吃;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此章的「色難」亦有兩解:1.晚輩的神色(詳解如上);2.長輩之神色:是指能夠在父母神色未變之前,先得知父母的心意。
「孝」字在論語中,一共見於14章。其中為孔子所言,且與孝的定義有關者,共有6(5+1,一章重出)章,即為政篇這四章加上學而篇,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這6(5)章皆屬「兩端四角」啟發式教學。
綜合這6(5)章之意如下:父母在世時,與父母相處自己要秉持恭敬的心意;保有和悅的神色;行為要合義合禮;另外也必須努力做好一切事情,以盡量減少父母為自己擔憂;父母過世之後,喪祭亦應合義合禮;且必須時常緬懷他們,並效法他們合義合禮的言行,如此都能做到,才算是孝吧.
一、《孟子》提到了周代的倫理風俗:「不肖有三,無後為大。」保護傳承祖先的基因血脈,實現發揚家族的社會功德,保證子女的生存和發展,是為人父母的法理責任和歷史使命。忽視/虐待子女,吃祖宗飯斷子孫路者,不配以儒教惡俗倚老賣老,因為這是悖逆自然法的。
二、《孝經》開宗明義:「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兒童權利公約》宣告的兒童最大利益原則,由此而始。身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瀆職侵權,漠視/摧殘子女的生命健康,要求子女適應罪惡生活方式的主觀唯心主義亡命之徒有什麼強求「子孝孫賢」的物質基礎?
、《孟子》本位主義主觀片面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曾經作為家國代群越界侵權的「規矩」(心性群氓「推己及人」地發泄維護,代代相傳)。而《禮記·禮運·大同篇》反映了萬惡的儒家天下舊社會勞動人民的美好空想:「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墨子》指出「孝,利親也,以親為愛」,子女「能能利親,不必得」,「欲人之愛利其親也」,自己必「先從事乎愛利人之親,然後人報我以愛利吾親也。然即交孝子者。」以真理大義駁倒儒家血腥私險惡俗阻礙破壞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及社會保障、公共事業的邏輯混亂的「小九九」。用不用養兒防老——都不尊重子女(「還不如養狗聽話養豬省事」)的人只配回到舊社會甘當「家貧之犬」。總有一天,社會保障體系和公共服務事業能兼愛曾被孝道拖成「東亞病夫」的所有中國公民,男女老少每個地球人依法平等享有以公平正義為實現條件的福利和尊嚴。
C. 幫寫一篇關於孝順老人,,關愛兒女的自我簡介,,推選「最美家庭」用,,150字左右
心存孝心,孝在我們禮儀當中是排在第一位的,百善孝為先,我們應該做一個有孝心的好少年,如同最美孝心少年一樣.更多關於百善孝為先演講稿盡在巨人作文網.
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孝」字的國家,是一個很注重孝道的民族.古代的聖賢——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孟子等人都因孝順父母,尊敬父母而得名.
《孝經》說過:「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讓我想起被曹操射瞎左眼的夏侯惇,他在被射中時,本想把箭拔下來,卻把左眼珠也拔下來了,他大喝一聲:「父精母血,不可棄也!」便把眼珠吃了,可見他是多麼得孝父母.
「孝」最初來源於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世界上的孝有很多,甚至有成千上萬種,但只有父母對兒女的愛才是最無私的,無悔付出的,偉大的.這,我們無法還清,能做的,只有孝敬父母,為父母分憂解難,減少他們的痛苦,是掛在他們臉上多的是笑容,而不是永遠的淚光閃閃.
一想到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們養大,就本能的想去回報父母,其實,這就是「感恩」.對父母的感激,本能的擴大到視自己孩子,辛苦教育我們的老師,為我們提供糧食的農民.我們一切的一切,自己並沒有創造多少,幾乎都是別人給予的,不求回報給予的.因此,就產生了愛心,懂得了回報.
所以,我們在孝敬父母,心存感恩,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D. 十佳最美孝心少年主要事跡介紹怎麼寫
「十佳最美孝心少年」主要事跡介紹怎麼寫?
首先了解"十佳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
從學會感恩,孝敬父母開始入手,簡述家庭近況。
介紹幾件主人公孝順父母做的具體事情。
介紹是怎樣被評為「十佳最美孝心少年」的。
E. 贊美兒女孝順的語句
● 要想有福氣,必須孝順,一個懂得孝道的人在陽間一定會有福。
● 如果做兒女的不孝順父母, 就脫離不了苦難的業海, 不能登陸幸福的彼岸。
● 孝順,孝而不順,就是對爸爸媽媽好是「孝」;跟爸爸媽媽頂撞就是「不順」,所以孝順,孝和順是分開的。
● 如果一個人在家做不到孝順父母甚至傷害父母,那麼無論他在外面做多少善事功德都難堵住著這個不孝父母的漏洞,因為積福沒有折福快。
● 對自己身體的傷害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因為父母親給你這個身體,你不好好地保護好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
● 你的骨頭是爸爸給的,你的肉是媽媽給的。如果你們損害自己的身體爸爸媽媽會很難過,比你們自己還要難過。
● 你躺在床上生病的時候,最難過的不是你而是你的爸爸媽媽。所以說孝順的同時,也要保護好你們自己的身體。
● 孝感天地,能夠為父母長輩祈福就是孝順。
● 母親多偉大,把我們養育了一輩子,我們沒有對她付出什麼,希望大家現在對母親孝順,孝字非常重要。中國人講的是孝順,實際上孝能感恩天地。我希望你們好好地照顧和孝順自己的父母親。
● 請問大家,我們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好好地洗過臉和洗過腳沒有?而我們的父母親從小就幫我們洗臉洗腳。
● 慈悲的心是什麼?年邁的老媽媽坐在輪椅上,有些人推著自己母親在輪椅的時候覺得別人在看他,覺得很難為情,好像推著自己的媽媽丟了自己的面子,你想想看,你孝順地推著自己的媽媽都怕別人笑話你,你這個人哪有慈悲心啊,所以勇氣是在慈悲心中生出來的。
● 老人家不貪什麼,孩子經常孝順孝順,不要去惹老人家生氣,你給她說幾句好話買點東西,看到孩子很孝順,爸爸媽媽就滿足了。
● 如果你們自己不孝順,那你們的孩子就不會孝順,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白話佛法
F. 最美孝心少年的候選人
高雨欣8歲父母離異,跟著媽媽和姥姥一起生活,那一年,媽媽的右手被患有精神病的舅舅砍成殘疾,從此小雨欣變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力,幫助媽媽照顧年邁的姥姥和幼小的妹妹。她童年不幸8歲時父親離家母親意外殘疾她學習刻苦今年小學畢業考得全縣第一她有個心願期待全家人能在海邊團圓
生活報9月12日訊 9日15時許,在綏化市望奎縣第三小學門前,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和媽媽,支起了一個簡易的攤床。站在攤前,小女孩的小臉被火烤得通紅。她熟練地倒著各種調料,時不時地抬起頭吆喝著「烤腸、烤串、烤麵筋……」這個女孩叫高雨欣,今年11歲,幾年前父親離家,母親也因意外落下殘疾,家有年邁的姥姥和3歲的妹妹,全家只靠低保生活。今年4月份起,她每天來到廣場或是街上,和媽媽一起賣烤串來貼補家用。回家後,她還要承擔做飯、買菜、燒爐子等家務,在這種生活境況下,在不久前的小學畢業考試中,高雨欣考取了全縣第一名。做飯照顧母親哄妹妹8歲起就頂門過日子9日11時許,記者來到高雨欣家中的時候,她正在洗衣服,還不時地陪3歲的妹妹彤彤說幾句話。記者在和高雨欣的媽媽郝敏談話中得知,幾年前,郝敏和孩子爸爸離婚了,帶著8歲的高雨欣和僅有5個月大的小女兒從北安市來到望奎的母親家。而母親家的生活十分拮據,只靠低保生活。在搬來的幾個月後,高雨欣的舅舅精神病發作,將郝敏的頭和右手打成了重傷,生命垂危。在醫院的救助下,郝敏的命保住了,舅舅被送到了精神病院進行治療。8歲大的高雨欣擔起了照顧媽媽、伺候妹妹、照顧姥姥的重任。 宣恩縣萬寨鄉大河村的林章羽、何秀巡姐弟倆,在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外出打工的情況下,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孝老敬親,常年堅持代父母行孝,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年事已高的外婆,用稚嫩的肩膀支撐起一個風雨飄搖的家。在由中央文明辦、中央電視台、全國婦聯等部門共同發起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中,林章羽、何秀巡姐弟被評選為全國「最美孝心少年」。9月6日,央視《新聞直播間》欄目播出了林章羽、何秀巡姐弟倆的感人事跡。孝道原心,誰說家貧無孝子?
今年秋季開學,15歲的林章羽進入宣恩一中學習。林章羽上高中後,她的弟弟——11歲的何秀巡悄悄地給遠在天堂的媽媽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媽媽,您知道嗎?姐姐對我非常好,她上了高中,我真為她高興。媽媽,你放心,我會做個男子漢,讓家人過上好生活……林章羽、何秀巡是宣恩縣萬寨鄉大河村一對命運多舛的姐弟。2011年,他們的母親被癌症奪去了生命。母親病重期間,曾將林章羽叫到病床前,叮囑她好好照顧弟弟、幫爸爸分擔家庭重擔。母親去世後,姐弟倆的父親不得不外出打零工,以掙錢養家並償還為妻子治病欠下的債務。林章羽便擔當起照顧弟弟和家庭的重任。她領著年幼的弟弟上山割豬草,下地採茶、收玉米,還替父母無微不至地照顧年事已高的外婆。其實,林章羽、何秀巡姐姐弟倆一直是挺懂事的孩子。在媽媽去世的前幾個月,姐弟倆還用攢下的零用錢給她買了個生日蛋糕。在媽媽生日前一個月,姐弟倆商量:以前從沒給媽媽送過禮物,這次媽媽過生日,一定要送一個生日蛋糕給她。當時,姐弟倆每人每周有5元零用錢,買蛋糕的30元錢就是他們一元、兩元地攢下來的。媽媽生日當天,姐弟倆走了十幾里路,到集鎮取頭天就訂好的生日蛋糕。當姐弟倆拿出厚厚的一沓零錢交給蛋糕店老闆時,老闆被姐弟倆的孝心所感動,還退給他們兩元錢。看到姐弟倆提著生日蛋糕,媽媽嘴上責備他們亂花錢,臉上卻露出了笑容。「這是媽媽第一次吃到生日蛋糕,也是她吃的最後一個蛋糕。」林章羽說。自強不息,嫩肩撐起一個家林章羽、何秀巡姐弟的父親是上門女婿,外婆自然由父親照顧。如今由於外婆年事已高,加上父親經常不在家,姐姐又在縣城上學,何秀巡每天放學回家後不但要自己做飯,還要承擔喂豬、掃地等家務和照顧外婆。去年9月,外婆打豬草回家途中意外跌倒後,掙扎著給放假在家的何秀巡打來電話。何秀巡聞訊趕到,艱難地攙著外婆回家。安頓好外婆後,他又給在附近打工的父親打電話告知情況,然後來回好幾趟把豬草背回家。由於父親忙著打零工掙錢,姐弟倆不得不相互照顧。何秀巡除了照顧外婆外,有時還要到山上采山貨、茶葉,上學時帶到集鎮上換成錢用來補貼家用。何秀巡每星期有5元零用錢,可他盡量把錢存下來。他說,外婆身體不好,有時候病了可以貼補著給老人家買葯。林章羽告訴記者,弟弟有時會用零用錢給外婆買點糖。外婆喜歡喝豆奶,弟弟有時候也會給外婆買一些。何秀巡的孝順,與父親的教育分不開。盡管家境貧困,但父親總是告訴孩子要尊老愛幼、樂於助人。每次父親回家,何秀巡都會忙著端茶、倒水、搬凳子,還給父親捶背,與父親聊天。有一次父親告訴兒子:爸爸不能給你什麼,只能盡力供你和姐姐讀書,將來把家裡的房子留給你們。何秀巡卻對父親說,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好好學習,將來找個好工作,讓您和外婆過上好日子。看到兒子如此懂事,父親眼中噙滿了淚水。樂觀積極,陽光少年正長大在學校,樂觀積極、奮發向上的何秀巡不但是老師的好幫手,在同學中也非常受歡迎,不少同學都得到過他的幫助。有一次,班上兩個同學因為瑣事打架,其他同學怎麼拉都拉不開。作為安全班長的何秀巡為了分開兩個同學,硬是站到這兩個同學中間,用身體當「肉盾」。拳頭像雨點一樣砸在何秀巡身上,但他卻絲毫沒有退縮。其他同學把兩人拉開時,何秀巡的臉上已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有段時間,班上有個叫楊婧的女生不開心,總是獨自坐在牆角默默地哭泣。何秀巡發現後,走過去安慰她,並不時講笑話、扮鬼臉逗她開心。楊婧終於破涕為笑。其實,在母親剛去世的那段時間,何秀巡的情緒十分低落,成績很快下降,受到了父親的嚴厲批評。事後,林章羽開導何孝巡:「現在媽媽去世了,家裡只有爸爸打零工掙錢,我們如果不認真學習,以後怎麼把這個家支撐起來?」經過幾小時的談話,何秀巡對姐姐說自己錯了,以後一定好好讀書。看著弟弟暗自努力學習,將落下的功課逐漸補起來時,林章羽知道弟弟長大了。現在讀六年級的何秀巡每次考試都在班上名列前茅。 芹秀的家裡有80多歲的奶奶和50多歲的爸爸,因為爸爸患病不能勞作,芹秀從懂事起就幫助奶奶擔起了照顧全家的重任。王芹秀剛出生不久便被遺棄在鎮里的中學門口,是養父把她抱了回來。現在家裡只有61歲患有間歇性精神病的養父和一個86歲高齡且體弱多病的奶奶,一家人靠每月180元的低保金過活。她雖然知道自己的身世,但從不怨天尤人,非常堅強、勤快、樂觀。王芹秀自家的房子幾年前倒塌了,現在住的是別人給的,是一座只有15平方米的破舊土木結構房子,三面是泥牆,一面木牆。家裡沒有一件象樣的傢俱家電。屋子很小,只有養父王炳乾住在裡面,而王芹秀和奶奶則借宿在鄰居家。小芹秀從小很懂事,很有孝心。她平時每天要早早起來,煮好飯,然後跟著村裡的婦女上山拾柴火賣,以貼補家用。家裡有幾分地,她還要跟著大人下田打理,種些農產品以增加收入。上小學後雖然一個星期才能回一次家,但王芹秀一回到家,就放下書包忙家務。她一直把養父當作親生父親看待,她常常對父親說:「您養我長大,我給您送終。」父親很心疼她,常勸她不要乾重活。村民見他們家這般困難,也常救濟他們。小芹秀很感恩,每到農忙時節,她都會去幫鄰居拔秧、插秧,以此來換工。她做事很麻利,村裡人很喜歡她。住校期間,王芹秀從來捨不得花錢坐車,捨不得買菜,每星期會從家裡帶足腌菜。有時候買一瓶2塊錢的豆腐乳或者辣醬,就當做一個星期的菜。後來,學校幫她申請了每周四天的伙食補貼。王芹秀學習很努力,上個學期,語文和數學都得了優秀。王芹秀因尊老愛親入選了「中國好人榜」。她的事跡在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欄目播出後,感動了許多人。今年3月份,武平縣某公司決定每學期資助她600元生活費。面對各方面的關愛,小芹秀感動得哭了。有人問她最想做什麼時,她回答得很簡單:「我最想多一點時間做作業!」
G. 中國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300字左右如題 謝謝了
觀《尋找最美孝 心少年》有感 2013年11月8日晚8:00中央電視台一套頻道播放著《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我被一個個懂得感恩、懂得孝順的美德少年深深感動!我一直在流淚中聽著他(她)們的故事;我一直在感慨中品讀著他(她)們的心靈。我雖然沒有一一記住他(她)們的名字,但是他(她)們用人類最震撼的心聲、用人間最壯美的情懷讓我的內心盪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花!是他(她)們用行動詮釋了真愛的意義;是他(她)用堅強的小臂撐起了一個家的天空;是他(她)們用稚嫩的雙手托起了明天的希望;是他(她)們用優秀的品德告訴天下人:孝心不能等、愛心不能遲! 可親的孩子們!小小的年紀就懂得了人在這個世界上就要有一份擔當、有一份責任;可憐的孩子們!本應是充滿歡樂的年華卻要承載著人世間的那份痛苦和悲傷!可敬的孩子們!許多大人們都做不到的事情,你們卻做得很好! 相比之下,我們好多的孩子生在陽光下,心中卻一片陰暗。他(她)們只知道享受、不懂得珍惜,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只知道抱怨、不懂得感恩!相比之下,我們好多的孩子處在優越的環境中,卻不能發奮圖強。他(她)們只知道榮華、不懂得恥辱;只知道炫耀、不懂得淡定;只知道攀比、不懂得努力! 整場晚會奏響的是中華傳統美德的主旋律;整個場面譜寫的人類文明進程的大篇章。所有的中華兒女都會為這十一位孝心少年鼓掌敬禮!所有的觀眾都會因這場晚會而得到一次心靈的洗禮! 這十一位孩子在貧窮中沒有忘記親情;在艱難中沒有向命運低頭。在他(她)們身上我們欣慰地看到了久違了的中華民族之魂;在他(她)們身上我們深感自愧不如而揪心動容!試問我們生活在甘露甜蜜中的每一個人:還有什麼理由完成不好我們的工作!還有什麼借口完成不好我們的學業!還有什麼顏面完成不好我們的人生?! 感動中我又有一種心痛。想我堂堂幾千年的大中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那麼多珍貴的精神財富我們竟然把它丟棄了一百多年!可悲啊!可嘆!如果我們的學校、我們國家的整體教育鏈條能把這燦爛的中華美德傳承下來、並且發揚廣大,讓神州大地漫山遍野地開滿忠孝之花、文明之花!那我們的「孝心少年」還用得著去尋找嗎?
H. 誇女兒孝順的句子
貼心的小棉襖
I. 老天保佑孩子一生一世平安,不要出什麼大事,有錢又房,兒女孝順。子孫後代一生一世平安。無病無災
如你所願,做多點好事,不要殺生 這樣就會有菩薩保佑你們一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