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表達不孝順的詞語
【不孝來之子】:不孝自順的子孫。
【逆子貳臣】:貳臣:由舊朝投降後在新朝又擔任官職的人。忤逆不孝的兒子,不忠的大臣。
【逆子賊臣】: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無後為大】:舊時認為沒有子孫後代是最為不孝的事。
【鴞鳥生翼】:舊傳鴞鳥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負義。
【衣冠梟獍】:相傳梟是吃母的惡鳥,獍是吃父的惡獸。舊時比喻不孝的人。
㈡ 對父母不孝的詞語有那些
大逆不道: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違反封建道德。大逆,指危害君父、宗廟、宮闕等罪行。舊時統治階級對破壞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桀驁不馴:性情強暴不馴順。 出處: 《漢書·匈奴傳贊》:「其桀驁尚如斯,安肯以愛子而為質乎?」
不孝之子:不孝順的子孫。
逆子貳臣:貳臣:由舊朝投降後在新朝又擔任官職的人。忤逆不孝的兒子,不忠的大臣。
逆子賊臣: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無後為大:舊時認為沒有子孫後代是最為不孝的事。
鴞鳥生翼:舊傳鴞鳥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負義。
衣冠梟獍:相傳梟是吃母的惡鳥,獍是吃父的惡獸。舊時比喻不孝的人。
不孝的解釋
1、不孝敬父母。古代罪名之一。
(1)形成過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最重要的罪名是《北齊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即「重罪十條」。
具體是指:反逆(造反的行為)、大逆(毀壞皇帝宗廟、山陵和宮殿的行為)、叛(叛變的行為)、降(投降敵國的行為)、惡逆(毆打、謀殺尊親屬的行為)、不道(兇殘殺人的行為)、不敬(盜用皇帝器物及對皇帝不尊重的行為)、不孝(不侍奉父母、不按禮制服喪的行為)、不義(殺本府長官和授業老師的行為)、內亂(親屬間的亂倫行為)。
(2)隋朝《開皇律》在北齊「重罪十條」基礎上正式形成了「十惡」制度。
「十惡」是:一曰謀反,二曰謀大逆,三曰謀叛,四曰惡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義,十曰內亂。
2、舊時父母喪事中用於自稱。
清 田蘭芳《皇清太學生信菴袁公(袁可立孫)墓誌銘》:「康熙三十年歲次辛未十一月初十日,不孝男僩、偉泣血納石。」
【五不孝】《孟子·離婁下》:「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㈢ 形容不孝的詩詞
1、《勸孝歌》清代:徐熙
原文:
富貴與貧賤,俱可追芳躅。
若不盡孝道,何以分人畜。
譯文:一個人的富貴與貧窮,都可以在「孝道」這里追溯到好與壞的根源。一個人如果不能盡到「孝道」,沒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怎麼能把人和畜牲區別開來。
2、《慈烏夜啼》唐代:白居易
原文: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譯文:以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母親去世竟不奔喪。哀嘆這類的人,他們的心真是禽獸不如啊!
3、《勸孝歌》清代:徐熙
原文:
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
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譯文:慈烏尚且還反過來餵食母親,小羊為了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時,小羊跪下來用乳汁喂養父母。人如果不孝順自己的父母親人,還不如沒有心的草和樹木。
4、《墨萱圖·其一》元代:王冕
原文: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譯文: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抬頭看著一片雲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5、《蓼莪》先秦:佚名
原文: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
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
民莫不穀,我獨何害!
南山律律,飄風弗弗。
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譯文:
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看那莪蒿相依偎,卻非莪蒿只是蔚。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勞累!
汲水瓶兒空了底,裝水壇子真羞恥。孤獨活著沒意思,不如早點就去死。沒有親爹何所靠?沒有親媽何所恃?出門行走心含悲,入門茫然不知止。
爹爹呀你生下我,媽媽呀你喂養我。你們護我疼愛我,養我長大培育我,想我不願離開我,出入家門懷抱我。想報爹媽大恩德,老天降禍難預測!
南山高峻難逾越,飆風凄厲令人怯。大家沒有不幸事,獨我為何遭此劫?南山高峻難邁過,飆風凄厲人哆嗦。大家沒有不幸事,不能終養獨是我!
㈣ 形容不孝順的成語
六親不認liùqīnbùrèn
[釋義] 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不認所有親屬。形容不通人情世故;也指對誰都不講情面;不徇私情。
[語出] 《史記·管晏列傳》:「上服度則六親固。」
[正音] 親;不能讀作「qìnɡ」。
[近義] 寡情絕義 鐵面無私
[反義] 與人為善 普渡眾生
[用法] 常含貶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㈤ 形容不孝順的詞語
【不孝之子】:不孝順的子孫。
【逆子貳臣】:貳臣:由舊朝投降後在新朝又擔任官職的人。忤逆不孝的兒子,不忠的大臣。
【逆子賊臣】: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無後為大】:舊時認為沒有子孫後代是最為不孝的事。
【鴞鳥生翼】:舊傳鴞鳥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負義。
【衣冠梟獍】:相傳梟是吃母的惡鳥,獍是吃父的惡獸。舊時比喻不孝的人。
㈥ 形容不孝的詞語
形容不孝的詞語
忤逆犯上、大逆不道、六親不認、
打爹罵娘、弒父殺兄、無情無義
家窮親老,不為祿仕
陷親不義
㈦ 形容人不孝的成語
忤逆不孝
【拼音】wǔ nì bù xiào
【解釋】忤逆:不順從。不服從和孝敬父母。
㈧ 不孝順的四字成語
不孝順的四字成語
大逆不道,
六親不認
孝敬父母方面的常用成語
愛老慈幼 祝哽祝噎 陟岵陟屺 骨肉至親 骨肉相連
恩重如山 晨昏定省 寸草春暉 冬溫夏清 恩逾慈母
返哺之恩 甘馨之費 顧復之恩 藉草枕塊 敬恭桑材
敬老尊賢 勞而不怨 南山之壽 寢苫枕塊 升堂拜母
壽比南山 壽山福海 菽水承歡 送往事居 先意承旨
顯親楊名 孝子賢孫 仰事俯畜 養生送死 義不背親
白雲親舍 必恭必敬 赤子之心 椿萱並茂 承歡膝下
㈨ 形容不孝順的詞語有哪些
不孝之子,逆子貳臣,逆子賊臣,無後為大,鴞鳥生翼,衣冠梟獍.
㈩ 形容人不孝順的成語
【不來孝之子】:bù xià自o zhī zǐ,不孝順的子孫。作主語、賓語;多用於自謙。
【忤逆不孝】:wǔ nì bù xiào,忤逆:不順從。不服從和孝敬父母。作謂語、定語;指不孝敬父母。
【先意承志】:xiān yì chéng zhì,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後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作謂語、定語;指奉承上級。
【先意希旨】:xiān yì xī zhǐ,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後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同「先意承志」。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先意承指】:xiān yì chéng zhǐ,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後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同「先意承志」。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先意承顏】:xiān yì chéng yán,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後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同「先意承志」。作謂語、定語;指奉承上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