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二年級和重陽節有關的詩句

二年級和重陽節有關的詩句

發布時間:2021-01-21 04:19:50

① 有沒有關於二年級下冊的重陽節古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版,遍插茱萸少權一人。
譯文: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注釋:.憶:想念;山東:王維遷居於蒲縣(今山西永濟縣),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② 重陽敬老的寫話二年級

農歷九月九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這天是老人們的節日。
從小到大都是外婆帶內我容,她每天都接送我上學,非常辛苦。今天我要為我最愛的外婆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我請媽媽幫我正准備了一盆溫水,媽媽問我做什麼?我沒回答,而是急匆匆地把外婆從廚房拉過來,又搬來一張小凳子,請外婆坐下,我開始摟起袖子,幫外婆洗頭。我用我的小手輕輕地撓著外婆的頭發,我生怕弄疼了外婆,又怕把水不小心弄進外婆的眼睛裡,不一會我就忙的滿頭大汗了。這時我想起以往外婆幫我洗頭,我老是動來動去,但外婆還是一直以來細心的幫我洗頭,她真辛苦啊!
我慢慢懂得了平時爸爸、媽媽、外婆照顧我是多麼的不容易,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養成自理的好習慣。

③ 離鄉遠行,清明重陽,從未歸來,希鄉兄弟,幫為敬孝。 有沒有這首詩或相近的二年級孩子寫的

沒有這樣的詩。復

這是寫作者用四制字格類文言體寫的書信

大致的意思是離開家鄉遠走他鄉,清明節重陽節這些祭祖盡孝的節日都沒有歸家,希望家鄉的兄弟們多多幫他盡孝。

相近的詩有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④ 二年級的作文重陽節怎麼寫

每年的九月九日是重陽節,是我國的祭祖節日,此外,還有三個祭祖節日分別是除夕,清明節,中元節。

重陽節來源於一個道教的神話故事:東漢時,有一個叫恆景的農村小夥子,他過著美滿的生活。可好景不長,村子裡爆發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恆景的親人也不例外。原來是河裡有一隻瘟魔。於是,恆景下定決心,要除掉瘟魔,為家人和鄉親們報仇雪恨,為民除害。他拜了一位叫費長房的大師,學習了許多技能。在九月初九日的前一天,大師對恆景說:「明天瘟魔要來了,趕快回鄉!讓大家都拿好茱萸葉子和菊花酒,可以防魔。」他照著大師的方法,讓大家做好准備。終於趕走了瘟魔。聽了這個故事,你一定被的恆景善良與勇敢打動了吧!

重陽節的習俗有很多,登高、吃重陽糕、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值秋季,秋高氣爽登高最好不過。登上高山,一邊呼吸新鮮的空氣,一邊看著遠處的美景,讓人心曠神怡。記得一次學校舉辦了重陽節登高活動。老師先給我們講了節日的來歷,然後就開始了登高比賽。同學們早已迫不及待,一聲下令,奮力地向上爬。有的很快就爬上了山頂,有的爬到半山腰就沒力氣了,有的乾脆跑上幾步便開始走著上去。

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從這個名字,你便能看出這一定是孝敬老人的節日。沒錯,重陽節又是一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九月九日,寓意著長久與吉祥。

⑤ 重陽節的手抄報誰有好的小學二年級學生用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重陽節,亦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農歷九月九日。習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現在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 重陽由來已久,《易經》載以陽爻為九。」
曹丕《九日與鍾繇書》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傳說重陽節吃重陽糕可消災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惡。 《齊人月令》重陽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遠。」
唐代王維《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獨為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晉代陶淵明詩菊花如我心,九月九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同來。」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京師謂重陽九月九日。每屆九月九日,則都人士提壺攜磕,出郭登高……賦詩飲酒,烤肉分糕,洵一時之快事也。」
重陽節來源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歷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重陽節慶祝方式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會館保留重陽節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這一天選擇較有傳統意義的慶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與友好相約到戶外活動,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又能聯絡親友之間的感情。
農歷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節俗活動是登高,登高之俗始於西漢,劉歆《西京雜記》雲:「三月上已,九月重陽,士女游戲,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將重九與重三相對,並指出了登高驅邪免禍的用意。唐代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茱萸節」。今天的重陽節,將傳統習俗與現代文明巧妙結合,已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我國在198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每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
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 民間有許多慶祝重陽節的活動,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在民間,茱萸為「避邪翁」,菊花為「延壽客」,兩者結合,給重陽習俗以吉慶之兆。
重陽也叫重九,因為《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古人認為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就已出現。據文獻記載,當時民間就有登高、飲菊花酒的風俗。
我國人民對重陽佳節歷來有著特殊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佳作。如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重陽節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每到重陽節正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不僅如此,在我眼中的重陽節還代表著人們各種各樣的豐富情感。
重陽節喜悅之情
重陽節更帶給人們無數的歡歌與喜悅。詩人孟浩然就在《過故人庄》中寫道「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整篇文章輕快活潑,洋溢著農家的生活情趣,一片寧靜和諧,給人們帶來了喜悅之情。在作者另一首作品「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中,表現出作者在重陽節登高時的喜悅之情,並希望朋友可以和自己一起欣賞美麗景色。
重陽節思親之情
重陽節曾勾起無數詩人的思親之情。唐代詩人王維在重陽佳節時不禁吟道「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那種遠客思鄉之情,深切感人。宋朝女詞人李清照在重陽節時思念親人,寫下「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在兩篇作品中深切表達出詞人思念丈夫的真摯情感,令人惻然。
重陽節憂愁之情
重陽節也曾勾起無數詩人的悲傷之情。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寫道:「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雖然詩中表現出詩人的在重陽佳節的喜悅之情,但卻又透露著絲絲的憂傷,暗喻了詩人在官場受挫,壯志未酬的無奈唏噓。南唐後主李煜在成為亡國之君時又到重陽節,寫下「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墮,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不禁讓人愁從中來。
無數詩人們在重陽佳節留下華彩樂章,激揚文字,這些名句伴隨著重陽節一起流傳下來,那些詩句有的歡快喜悅,有的纏綿悱惻,有的感人肺腑,有的催人淚下。我心想這不就是重陽節的最好寫照嗎?重陽為我們帶來了喜怒哀樂愁,為我們帶來了寶貴的文化遺產,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多彩。

⑥ 二年級重陽節的日記:重陽節的日記怎麼寫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抄重陽節,襲爸爸媽媽特別重視這敬老的節日。我們挑選了奶奶喜歡吃的榨面、水果等等,前去看望她。奶奶一見到我們,滿臉的皺紋像秋日裡的菊花燦爛得舒展開來,她親熱地拉著我的手說:「幾天不見,又長高了不少。」也許在老人的眼裡,我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的吧!

⑦ 新建小學二年級上冊重陽節的作文怎麼寫


早晨我醒啦推窗戶陣涼爽秋姑娘發電報告訴我美麗秋臨
我奔向田野版尋找秋蹤跡草剛權剛脫綠色衣裳換黃色秋裝躺草我看見湛藍空漂浮著幾朵白雲像綿羊空漫步顯格外高格外藍
吹陣微風我聞股香味我跟著秋風尋找走樹林我看見片林樹掛著待熟橘、蘋、柿??我想摘解饞忽聽見唰唰幾聲連忙見身幾片枯葉林飄盪??穿林金黃色稻田展現眼前谷穗風撓笑彎腰
幅秋圖畫美麗充實讓精神抖擻神采奕奕


秋景色豐富采,田野,路邊......處見. 田野,火紅高粱舉起燃燒火;沉甸甸稻穀笑彎腰.秋,熱情同玉米打招呼,玉米露顆顆黃燦燦飽滿玉米粒,向家展現秋獨風采......
路邊,草象夏綠,綠帶黃.樹林,樹葉變紅色,黃色,半紅半黃......樹枝紛紛揚揚飄落.銀杏樹葉象黃黃扇,扇啊扇啊,扇走夏炎熱,送秋涼爽.
花園,桂花.菊花顏色紫色,淡黃,雪白......美麗極!秋景色美勝收...... 秋真美!我秋!

⑧ 重陽作文,介紹節日的習俗,二年級,82字。

重陽節的習俗有登高、賞菊花、吃重陽糕、插茱萸等。

重陽日這一天,大專家會從出國留學網屬四面八方來欣賞五顏六色的菊花,因為菊花在古代象徵著長壽,也就是代表祝福老人們長命百歲。在賞菊花的同時,人們還會登上高山,眺望遠方,這樣可以達到心曠神怡、健身驅病的目的。

和登高相聯系的是吃重陽糕的風俗,因為「高」和「糕」是同音字。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糧食豐收,品嘗新糧的意思,後來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的習俗。代表了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在古代,茱萸是一種草葯,可以驅蟲避邪,並能消積食、治寒熱。古人認為九月九日是逢凶之日,多災多難。因此,人們喜歡在重陽節佩戴茱萸來避邪。

重陽節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和「久久」是同音,包含著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到了八十年代,我國把「重陽節」又稱「敬老節」,倡導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

⑨ 二年級上冊又是一年重陽節的作文怎麼寫

金黃、火紅的樹葉離開了樹梢溫暖的懷抱,在天空中宛如一隻只蝴蝶輕盈地飛舞著,最後以優美的弧線悄無聲息地落在地上。一片片金黃的落葉,為大自然披上了一層又一層蓬鬆的、金燦燦的新衣。漸漸地,夏天炎熱的氣息淡去了,秋天清涼的氣息濃了起來。秋天又來了,重陽節又到了。
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它為許多人留下了這個秋天快樂的記憶,它為許多人臉上畫上了一抹微笑。這種快樂它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必須要發自內心去感受、體會。

閱讀全文

與二年級和重陽節有關的詩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2017養老金核定表 瀏覽:258
長春老年大學課程 瀏覽:990
吉林省老年大學和長春市老年大學有哪些 瀏覽:677
18和60歲 瀏覽:606
個體戶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瀏覽:129
老年大學芭蕾舞蹈我的祖國 瀏覽:126
安徽省阜陽市三區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333
大嶺山體檢是去哪個醫院 瀏覽:282
父母的房產怎麼加兒媳婦 瀏覽:206
歡慶重陽節新聞稿 瀏覽:150
湖北2017退休金上漲 瀏覽:524
台州職工養老保險2015發放 瀏覽:503
退休工資6000多什麼級別 瀏覽:618
公務員會計退休年齡 瀏覽:432
長壽區川維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瀏覽:265
農村輪流撫養老人 瀏覽:178
廣州養老院排名 瀏覽:930
70歲得了肺癌怎麼治療 瀏覽:668
企業職工在管理崗位上如何延長退休年齡 瀏覽:19
蘇州退休社保哪多少錢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