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小班重陽節手工簡單菊花

小班重陽節手工簡單菊花

發布時間:2021-01-20 15:16:44

重陽節 菊花有什麼關系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專花酒,起源於晉朝屬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㈡ 重陽節送長輩菊花對嗎

菊花是象徵著長壽和長九九,重陽節送菊花給長輩的話,要知道菊花的特殊含義,送專不同類的菊花屬有不同的意思。

冬菊,為雷別黃菊為飛黃騰達貨失戀白菊為哀悼富貴菊為榮華富貴,非洲菊為神秘興奮,你要送長輩菊花的時候要根據場合和身份不同選擇不同的菊花,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菊花象徵久長,菊花在秋季開放,故為秋的象徵,人們甚至把九月稱為菊版月,因為菊同據同音,權九又與久同音,所以菊花也用來象徵長壽或者長久。

(2)小班重陽節手工簡單菊花擴展閱讀: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㈢ 為什麼重陽節要欣賞菊花

一年一度秋風勁」的重陽節。關於重陽節的名稱,據三國時代曹丕《九日與鍾徭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這就是說,中國古代以「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九月初九日正好是兩個陽數相重,所以人們把它叫做「重陽「,也叫做「重九」。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慘害後,侍候戚夫人的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某傳出: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 重陽節民間有登高的風俗,所以又叫「登高節」,相傳始於東漢。據梁朝吳均《續齊諧記)載: 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家當有災厄,急宜去:令家人各做繹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家,見雞、狗、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代之矣。」今世人每至丸日登山飲菊花酒,婦人帶茱萸囊是也。東漢年間,這個故事傳開,從此,每逢農歷九月初九,插茱萸和登高飲菊花酒,便成了歷代相傳的風俗。 重陽節之所以有名,是因為這個節日和歷史上許多有名的文學家有關;而在這些文學家的故事裡,包含著重陽節的各種風俗,如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等等。這些故事都成了有名的典故,所以這些風俗也為人們所熟知。至於與重陽節有關的文人故事,恐怕要算孟嘉落帽和白衣人給陶淵明送酒最有名、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了。 盂嘉是東晉時代的著名文人,說起來還是陶淵明的外租父。他在當時最有權勢的大將軍兼荊州刺史桓溫的幕下當參軍。九月九日,大將軍桓溫邀集賓客幕僚作登高盛會,在山頂大擺筵席,飲酒賦詩。出席節宴的人都衣冠楚楚,穿戴整齊,杯盞相酬,興致很高。突然問,一陣風刮過,把盂嘉頭上的帽子吹落在地。孟嘉這時已有幾分酒意,竟然沒有察覺帽子已不在頭上。但主人桓溫已經看見了,便叫在座的孫盛作文章嘲笑他。孫盛也是當時很著名的文人,他遵照桓溫的命令,在席間寫了一篇文章責難盂嘉。沒料到孟嘉雖已酒醉,但神志不亂,依然文思敏捷。孫盛的文章剛做好,他草草一看,立刻提起筆來;作了一篇文章酬答。滿座的人讀了他的文章,都嘆息稱好,一時傳為美談。 大詩人陶淵明的重陽故事更有名。陶淵明最愛菊花,簡直是個「菊迷」。菊花是經得起秋後風霜摧折的花卉,象徵著高潔的品格。陶淵明生活在晉宋易代的亂世,不滿當時的政治傾軋和官吏的腐敗,也有高潔的品格,正和菊花的精神契合。他辭去官職,回到家鄉柴桑(今江西)隱居,在宅旁東籬邊種了許多菊花,朝夕觀賞。他的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歷來為人傳頌。陶淵明又喜歡喝酒,可是因為家貧,時常缺酒。那年重陽,陶淵明在籬邊賞菊,卻沒有酒喝,不能一醉,多煞風景!他只得采了一把菊花在手裡,嗅嗅嚼嚼,聊以為遣。古人認為菊花有延年益壽的功效,所以不但用來釀酒,也用來食用。屈原的《離騷》所謂「餐秋菊之落英」,即是一例。然而菊花畢竟不能代酒,陶淵明正在百無聊賴的時候,忽然遠處來了一個白衣人,那人原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來的差人,特地送酒來給陶淵明的。陶淵明真是喜出望外,立即打開酒瓮,對著菊花開懷暢飲,盡醉方罷。 由於這些重陽掌故的廣泛流傳,六朝以後文人都很重視重陽節,詩文中以重陽節為題材的,可稱節令詩中的大宗。唐朝詩人工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詠重陽的詩,恐怕是大家最熟悉的了。杜甫的重陽詩也很多,很有名,如「醉把茱萸仔細看」等,特別提到茱萸。其他不少詩人,凡寫重陽詩,大多要提到登高和插茱萸這兩件事。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葯的果實,因為出產於吳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所以又叫吳茱萸,也叫越椒。這是一種小喬木,樹乎可以長到一丈多高,樹葉為羽狀復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古人認為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西晉初期的周處在他所寫的《風土記》中,曾說到重陽節登高飲菊花酒的宴會;把它稱作「茱萸會」。周處是東吳義興(今江蘇宜興)人,所記的風俗是江南風俗。 比周處稍後的晉朝人陸翻的《鄴中記》,也寫到當地重陽有登高和佩茱萸的習慣。鄴中是現在的河北省臨彰一帶,可見北方也有同樣的風俗。按道理推論,重陽茱萸其實也和端午節的雄黃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於除蟲防蛀。因為過了重陽節,就是十月小陽春,天氣有一段時間回暖;而在重陽以前的一段時間內,秋雨潮濕,秋熱也尚未退盡,衣物容易霉變。這段時間又是桂花盛開之時,所以民間稱之為「桂花蒸」,這時必須防蟲。茱萸有小毒,有除蟲作用,制茱萸囊的風俗正是這樣來的。 至於登高,在秋高氣爽、遍地黃花的重陽時節,上山登臨游覽,欣賞深秋的美景,給人一種心曠神怕的感受。重陽節登高之風,在唐代已很盛行。許多詩人為此寫了不少詩篇。唐代詩人劉長卿的一首詩雲: 九日登高望,蒼蒼遠樹低。 人煙湖草裹,山翠縣樓西。 唐代詩人邵大震的一首詩雲: 九月九日望遙空,秋水秋天生夕風。 寒雁一向南飛遠,遊人幾度菊花叢。 如果說登高游覽還只是文人們喜歡的事,那未追究起來,民間恐怕還有生產上的原因。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比較空閑。這時山野里的野果、葯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野果、葯材和供副業用的植物原料,正是好時機,農民們向來管這種上山採集叫「小秋收」。 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這上面來的。至於集中到重陽這一天,當然是後來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為一種象徵,起點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於植樹,人們就定個植樹節的道理一樣。此外,重陽節期間天氣晴朗,氣溫涼爽,適宜於登高望遠,這大概也是後來重陽登高發展為以游覽活動為主的重要原因。 重陽賞菊飲酒,也是一個傳統的風俗。清秋氣爽,菊花盛開,窗前籬下,片片金黃,時逢佳節,共賞菊花,別有一番情趣。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重陽席上賦白菊)中寫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白霜。 還似今朝歌舞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這首詩抒發了人老心壯的慨嘆之情。至於王勃的「九月重陽節,開門見菊花」的詩句,語言雋永,詩意清新,更寫出了賞菊飲酒的情趣。舊時重陽節還飲菊花酒,「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據《西京雜記》載: 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 後人在重陽節這一天,還有吃「重陽糕」的習慣。重陽糕就是用粉面蒸糕,輔料有棗。栗或肉。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高,象座小寶塔,上面還做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的意思。有的在重陽糕上還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吧。 地面上最高的地方當數山,重陽節登高,本來也是要登山的。但不少地方是平原地帶,周圍沒有山,那怎麼開展登高活動呢?這個問題大概古人是早已考慮到的,因此在重陽登高的習俗形成之初,就把它叫做「登高」而不叫「登山」,這樣就簡單了。顧名思義,「登高」就是上高處登臨,那未在當地找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高的地方就行了。好多地方有塔,不僅高出地面,而且比一般的建築物都高,因此塔就成了登高的理想場所。另外城鎮都有城樓,通常都很高,也是個可去之處。沒有塔和城樓的地方,總有亭台樓閣,也可以湊合。反正找一個比較高點的地方,大家去登臨一番,意思也就到了。因為「登高」除了避禍消災之外,也有步步高升的含意。這就是舊時人們非常重視重陽節登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登高」受人重視,特別是受老年人重視的另一個原因,是「高」有高壽的意思,因此人們認為「登高」可以長壽。今天我們在重陽節開展敬老活動,把重陽節稱為「老人節」或「敬老節」,多少也有這個意思,但除了祝願之外,還注入了許多敬老尊老的實質內涵,反映了一種新的社會道德和新的社會風尚,從而使古老的重陽節獲得了新的生命。

㈣ 重陽節的詩句什麼海菊花

1、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2、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3、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鄭谷《菊》

㈤ 重陽節可以送菊花嗎

不可以。一般大家是不會送菊花的,重陽節也不適合。 雖然重陽節賞菊,飲菊花酒,可別以為重陽節就應該送菊花。菊花在老一輩心中是不可以。菊花在老一輩心中是祭花,是贈給死者表達哀悼的鮮花。若送一束菊花給老人,很可能讓老人家很生氣,誤解你送花的意思。

(5)小班重陽節手工簡單菊花擴展閱讀:

重陽節應該送以下花給老人

1、大麗花

只聽名字,你就知道它是送長輩的不二之選。大麗花的花色花形繁多,豐富多彩,是世界名花之一;另可活血散瘀,有一定的葯用價值。。特別之處在於,它的花語是大吉大利。非常適合贈送給長輩!

2、長壽花

長壽花不僅寓意極佳,而且花開富貴,花期時節,花色非常的鮮艷奪目,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3、康乃馨

西方的母親節愛送康乃馨,因為康乃馨代表的母愛的偉大,這個也送給長輩也是很好的呢。

4、萱草花

康乃馨是西方的母親花,我國的母親花其實是萱草花。萱草也叫忘憂草,有放下憂愁,忘記一切不愉快的含義。

5、蘭花

君子愛蘭,蘭花代表君子,象徵美好的人淡泊、高雅,美好、高潔、賢德,和一切美好的品質,長輩那一代的人,取名也很喜歡用蘭,表示了大家對蘭花的喜愛。

㈥ 小學生九月九重陽節賀卡怎麼做

重陽紙杯菊花賀卡准備材料:3個紙杯、綠色彩紙、水粉筆、水粉顏料、剪刀、膠水。內
先將紙杯的側面塗上自己容喜歡的顏色。然後再用剪刀隔適當距離剪開,剪成細絲狀。如圖,注意不要剪到底。根據步驟一的說明做3個類似的紙杯(最好大小尺寸不一),將3個紙杯用膠水合並在一起。把菊花的花瓣彎折下來,整理花頭及層次。
在白紙上畫出菊花葉子的形狀。並且用顏料塗上顏色,畫出菊花葉子的葉脈。用綠色的彩紙卷出菊花的莖。粘上菊花的葉子。根據需要,可以再做幾朵其他顏色的菊花。把它們插在花瓶中就完成啦。
利用上面的菊花,可以製作一張菊花賀卡,製作步驟:

1、將卡紙剪出花瓶形狀,粘在背景卡紙上,加入剪好的紙杯菊花。(做三朵花瓣不一樣的菊花,更有層次感)。
2、用顏料給菊花塗色,裝飾花瓶。
3、最後添加葉子等,寫上自己的名字和祝福的話語,簡單又美觀的菊花手工賀卡就做好啦。

㈦ 重陽節是要菊花還有什麼

茱萸,酒。,爬山

㈧ 藍天,大雁,秋霜,楓樹,菊花,重陽,兒童玩耍登高健康寫一段話

今天是重陽節,藍天萬里無雲,大雁成群結隊的往南飛去,昨日世界萬物都上了秋霜,今天菊花卻開了,兒童們等高玩耍,呼吸著健康的空氣。

㈨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跟不跟我國傳統節日有不有關

有關系,指的是陰歷九月九日重陽節。重陽節正是秋菊盛開之時節。

閱讀全文

與小班重陽節手工簡單菊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2017養老金核定表 瀏覽:258
長春老年大學課程 瀏覽:990
吉林省老年大學和長春市老年大學有哪些 瀏覽:677
18和60歲 瀏覽:606
個體戶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瀏覽:129
老年大學芭蕾舞蹈我的祖國 瀏覽:126
安徽省阜陽市三區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333
大嶺山體檢是去哪個醫院 瀏覽:282
父母的房產怎麼加兒媳婦 瀏覽:206
歡慶重陽節新聞稿 瀏覽:150
湖北2017退休金上漲 瀏覽:524
台州職工養老保險2015發放 瀏覽:503
退休工資6000多什麼級別 瀏覽:618
公務員會計退休年齡 瀏覽:432
長壽區川維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瀏覽:265
農村輪流撫養老人 瀏覽:178
廣州養老院排名 瀏覽:930
70歲得了肺癌怎麼治療 瀏覽:668
企業職工在管理崗位上如何延長退休年齡 瀏覽:19
蘇州退休社保哪多少錢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