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重陽節給長輩送什麼花
重陽節送花給女性長輩,首選康乃馨。康乃馨的寓意有很多,多是對女性的贊揚,尤其是對母愛的贊揚。也可以稱為是女性長輩的守護花,送康乃馨給她們,可以給她們帶來好運氣。所以,康乃馨非常適合在重陽節對媽媽或者奶奶等長輩表達自己的孝心,重陽節這天通過花告訴家裡的長輩們你的孝心、你的愛和你的關心。
『貳』 重陽節開什麼花
茱萸。
『叄』 重陽節要賞什麼花
菊花。抄
『肆』 重陽節要賞什麼花
菊花。
『伍』 有關重陽節菊花的詩句
1、眼看菊蕊重陽淚
唐
白居易
《陵園妾》
2、怪重陽菊早
宋
晁補之
《洞仙歌·今春閏好》
3、卧看黃菊送重陽
宋
毛滂
《玉樓春》
4、重陽菊散芳
宋
朱敦儒
《菩薩蠻·老人諳盡人間苦》
5、漸放重陽菊蕊
宋
楊無咎
《水調歌頭·寥亮度弦管》
6、紫萸黃菊重陽後
宋
郭應祥
《虞美人·周郎素蘊平戎略》
7、剩移霜菊待重陽
宋
陸游
《書喜》
8、必重陽日始賞菊
宋
方回
《久過重陽菊英粲然即事十首》
9、菊徑重陽酒
宋
方岳
《山居十首》
10、重陽菊蕊泛香醪
宋
宋白
《宮詞》
『陸』 重陽節和什麼花有關
重陽節與菊花有關。
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飲菊花酒
菊花含有養生成分,晉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陽山中人家飲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壽的記載。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漢代已見。其後仍有贈菊祝壽和採菊釀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陽日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梁簡文帝《採菊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是採菊釀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葯,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柒』 九九重陽節要送什麼花
菊花,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產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中國人有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
菊花是經長期人工選擇培育的名貴觀賞花卉,公元八世紀前後,作為觀賞的菊花由中國傳至日本。17世紀末葉荷蘭商人將中國菊花引入歐洲,18世紀傳入法國,19世紀中期引入北美。此後中國菊花遍及全球。
(7)重陽節有關的花材擴展閱讀:
菊花經歷風霜,有頑強的生命力,高風亮節,因陶淵明採菊東籬下,菊花由此得了「花中隱士」的封號。在日本,菊花是皇室的象徵。菊花的顏色多種多樣,含意也不盡同。
黃色的菊花:淡淡的愛
白色的菊花:在中國哀輓之意,一般用於追悼死者的場合;在日本,則是貞潔、誠實的象徵。
暗紅色的菊花:嬌媚
菊花象徵久長:菊花在秋季開放,故為秋的象徵,人們甚至把九月稱「菊月」,因為菊與「據」同音,「九」又與「久」同音,所以菊花也用來象徵長壽或長久;並且以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這一天採的菊花更有意義,多用其精製菊花茶,更有人將這一天採的菊泡陳年米酒,或者是用菊花沐浴,皆取「菊水上壽」之意。
如果在一個畫面上畫有菊花和九個鵪鶉,因為「鵪」的發音與「安」相同,就有「九世居安」的意思。菊與松樹畫在一起,叫做「松菊永存」,表示祝願接受此畫的人長壽。
『捌』 重陽節插的是什麼花謝謝啦!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16日是重陽節。自古以來,在我國許多地區,每到重陽節,無論男女老少,都會在頭上、帽子上插上茱萸和菊花。那麼,為什麼要在重陽節插茱萸、簪菊花呢?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說,茱萸是一種中草葯,常綠小喬木,樹幾乎可以長到一丈多高,葉為羽狀復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茱萸香味濃,有驅蟲祛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戴於臂,或把茱萸放在香袋裡面,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還有些地方,將茱萸種在房屋前後或是井邊,傳說這樣可以祛除瘟疫。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因此,重陽節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志。
民俗專家表示,重陽插茱萸和端午節的雄黃、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於除蟲防蛀。
除了插茱萸,簪菊花也是重陽節十分盛行的風俗。民俗專家介紹說,菊花也被看做重陽避邪的物品之一。由於菊花具有葯用功能,古人就聯想到菊花的避邪功能,於是人們在重陽節除了插茱萸外,還有簪菊花的習俗。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在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
『玖』 九九重陽節採摘的花是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九重陽節又稱敬老節,有插茱萸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