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秋節與重陽節的區別
重陽節,時間: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節名由來:漢中葉以後的內儒家陰陽觀,有六陰九陽。容九是陽數,固重九亦叫「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
習俗:此日進行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登高。
來源:《易經》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貳』 重陽節有什麼習俗
1、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古人在重陽節前後幾天製作的松糕稱作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粘些香菜葉以為標志,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2、吃蟹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重陽節有吃蟹的習俗。中秋剛過,北方的蟹正是肥碩之時。俗話說:「九月團臍十月尖,持螯飲酒菊花天。」重陽時節捕捉的蟹最為上品,長得十分矯健,脂滿膏肥,名揚天下。
3、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4、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5、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
『叄』 8月有什麼節日
傳統節日傳承著中國傳統文化,那麼你知道今年八月份都有哪些重要節日嗎?8月1號建軍節和8月25號七夕節都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
建軍節
每一年的8月1號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它來源於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的南昌起義。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人民的軍隊,它歷經重重困難逐漸發展壯大成為鋼鐵一般的軍隊。
官宣變得越來越隨意,那麼自然分手也變得越來越普遍,其實還是希望愛情可以回到當初最純粹的樣子,就是彼此互相喜歡,不被外界所干擾,彼此互相信任,共同維護這段感情,讓愛情變得可靠又牢固,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得起生活的磨練。愛情是要用心的,只有付出真心才會有好的回報。我們憧憬愛情,但不要著急去尋找,慢慢來,屬於你的愛情終究會來。
總結
傳統節日傳承的中國傳統文化,我們要做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和踐行者,積極地弘揚我國傳統文化,並將之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今年的八月份有兩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一個是建軍節,一個是七夕節,這兩個節日都是我國的重要節日,讓我們來一起慶祝節日的到來吧。
『肆』 重陽節的由來
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恆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
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恆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恆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
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恆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費長房給恆景一把降妖青龍劍。
恆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恆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仙翁說罷,用手一指,一隻仙鶴展翅飛來,落在恆景面前。
恆景跨上仙鶴向汝南飛去。恆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沖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
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恆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恆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伍』 重陽節的具體日期是多少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公歷在十月或十一月。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公歷在九月或十月。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公歷在五月或六月。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公歷在二月或三月。
『陸』 重陽節的由來是什麼
重陽節的由來:
重陽節的起源據說是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害死後,她身邊的侍女也受到牽連並被趕出皇宮,流落到民間,嫁給了一個貧民。
由於她在宮中每年都過重陽節,節日期間插茱萸、飲菊花酒等,以求長壽,所以嫁人之後,她在這一天還是照著宮里的規矩過重陽節,人們聽說後紛紛效仿,於是這種習俗在民間就廣為流傳了。
為什麼和老人有關:
1989年,我國政府將農歷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人節」、「敬老節」,重陽節又成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進一步在法律上明確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日作為老年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