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生個人主要事跡在家孝順父母
你要想寫個人主要事跡,在家孝順父母的,還是把主要的寫出來,不要跟流水賬似的。
⑵ 作為一名小學生,孝敬父母可以有哪些表現
1、聽父母的話,好好學習。
2、在家裡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3、體諒父母,不和其他同學攀比。
4、在家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讓父母操心。
5、到同學或者朋友家玩要事前和父母說一下,並徵得父母的許可。
6、上學放學的路上遵守交通規則。
7、有時間幫助父母洗洗腳、捶捶背。
⑶ 急!!小學生國旗下演講稿,關於孝敬父母,500字左右
自我們懂事以來,我們一直在學會懂得。例如:懂得感恩、懂得幫助別人、懂得尊敬師長……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不過,我卻遲遲才學會懂得去好好的孝敬我的父母!
從小到大,我總是聽到爺爺奶奶對我說:「你長大以後,一定要孝敬你的父母,做一個孝順的乖孩子!」爺爺奶奶這么說,街坊鄰居也這么說,連老師們也都這樣的教導我們。可是,我竟一直都很迷惑,心想:為什麼我要孝順他們呢,父母用得著讓我們去孝順嗎?可是,直到這么一天,我才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我們要孝順生我養我的父母了!
那時,我還在讀小學五年級,作業天天多的是滿天飛,真是怎麼做也做不完。一天,老是仍是布置了大量的作業,我以做完勞動就立即快馬加鞭的趕回了家,開始奮筆疾書的坐了起來,媽媽慢慢的把飯菜拿進來,小心翼翼的放在書桌上,輕輕的撫摸著我的頭,關切的詢問我:「孩子,慢點做,先把飯吃了吧,等會兒給你泡杯茶,別心急,媽等著、陪著你。」我聽了這番話,頓時一股酸勁兒湧上我的心頭,我想哭,但忍住了。只是默默的吃著飯。「十點了」「十點了」鬧鍾又叫了起來,我還在為三道題傷腦筋,這時,我已很困了。媽媽說:「你先去睡吧,我來幫你想把!」我直點頭倒在床上一忽兒睡著了。兩點整,我無意中醒了過來,看見書房的大燈還開著,心想:媽媽不會……想到這,我沖了進去。只見媽媽靜靜地卧在書桌上,身上不時地打著冷顫,我二話沒說,拿了件外套披在了媽媽的身上,媽媽被驚醒了,說:「你怎麼又起來了,我算出來了……!我一下子抱住了媽媽,一直強忍在心中的眼淚終於不禁嘩嘩的流了下來,我抽泣著說:「媽媽,你為了我,明天還要上班,你只是幫我想題,卻讓我先去睡,自己趴在桌上睡著了,我……?」我一時間突然說不出話來了,媽媽卻笑著安慰我說;「我是你的媽媽嘛,當然要好好愛你、呵護你啦,傻孩子!」我此時終於擠出一句話:「媽媽,我以後一定要永遠孝敬您!」我們就這樣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久久沒有鬆手!
作為子女,我們一定要孝敬我們的父母,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無私的愛,把他們的一切都給了我們,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孝敬他們,做一個孝子呢?
就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了孝敬父母的真諦!
2.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人總是在長大。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也漸漸悟出了許多道理。
自小,我一直認為父母為孩子洗衣服、做飯,忙這忙那是天經地義的。但從那天起,我終於明白了,在天經地義的背後,是父母一直在付出……
那天,許多同學到家裡玩。人都走了後,只見房間里亂七八糟,什麼碎紙、書本、圓珠筆……滿地都是。我正想叫奶奶快幫我整理一下,不料她又有事出去了--還是自己來吧!
極少做過類似勞動之事的我,手不免有些生疏。捧在手裡的東西好像故意跟自己過不去似的,老掉在地上。還有那書,東一本,西一本,好不容易才湊齊。
把東西放好,掃地,用抹布擦…… 我幹得不亦「累」乎。在克服了重重困難後,房間終於打掃好了。可此時的我,已是汗流浹背,精疲力盡。誇張點,差不多要癱瘓了!我是按照奶奶平時的步驟做的呀!沒想到那麼累!再看看手錶,用了將近2個小時呢!(可奶奶平時干這活只需要幾分鍾就夠了)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幹什麼我總是挑三揀四的,可是奶奶並沒有煩,因為奶奶不會因為這樣子就討厭我。我在奶奶手下生活了12年了,天天都是這個樣子。所以從今往後我要多幫奶奶干一些事情。讓奶奶減輕一些負擔。
我真慚愧!
汗珠又一次滴下來,還摻雜著咸鹹的淚水。淚咸,我心也咸……
從那以後,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3.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以前,我總認為爸爸媽媽養我給我錢是理所當然的;總覺得爸爸媽媽的工作多輕松呀!我們讀書這么累,他們應該為我「效勞」。所以我常常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例如——
一天,放學回家。爸媽還沒回來,於是我便坐在椅子上看電視。直到晚上八點鍾爸媽才回來。我的肚子已經餓得呱呱大叫。我氣急了,說:「你們怎麼不早點回來?」疲憊不堪的媽媽說:「寶貝兒,媽媽臉洗了就給你做飯。」飯好了,按例媽媽又要喂我吃飯了,可媽媽太累了,於是就沒喂我。我覺得委屈,便大哭起來。爸爸連忙逗我、喂我,這時我的氣才消了一半。早上,我媽很早就起來做飯,見我起來便熟練地給我穿上衣服,然後去上班。可直到有一天,一件事讓我改變了我的看法。這天——
在學校,老師說帶我們去工地上觀賞。我既高興又興奮。我們剛到,老師便讓我們戴上安全帽。我多麼渴望能見到爸爸媽媽呀!在「茫茫人海」中,我仔細地一個一個看,終於在一個角落裡看見了我爸媽,我嚇了一跳,爸媽都穿著一件灰溜溜的衣服,汗水滲透了他們的衣衫,臉花得像唱京劇的一樣。這時爸媽也看見了我,對我說了一句:「小利,小心一點。」頓時我的心像被針扎了一樣疼。我現在明白,爸媽的工作多麼辛苦呀!我們的學習多麼輕松呀!
現在,爸媽回來,我便會自覺得給他們端上一杯茶。吃飯穿衣也不用他們麻煩了。自己還會學著做飯,幹家務。我真的該孝敬他們了。
4.
以前我都認為,我的衣食起居理所當然是父母做穩妥了之後我再去做,我簡直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家務活我也不願意去干,直到媽媽三令五申才去做,還表現出了一副不情願的樣子。我還經常和他們頂嘴,往往是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搞得我們的關系很緊張。但有件事過後,我懂得了應該做家務。
記得那是期中考試成績下來的那天晚上,我沒有考好,於是我和媽媽頂嘴說什麼這道題不應該錯,那道題不應該錯,慢慢地從小吵到大吵,我們的嗓門兒也越來越高,吵得媽媽滿臉通紅,而我吵得臉色煞白。我去自己屋生悶氣去了,而媽媽則幹家務活,我該乾的家務活也沒干,直接睡覺了。而媽媽又拖地又掃地,忙得不亦樂乎,直到十點半才去睡覺。
第二天早晨起來,媽媽對我說她的手腕疼,我也沒好氣的看了看。但當看到媽媽手腕那麼疼還為我做飯的時候。我心裡不覺得感到一陣酸痛,我也對我昨天晚上的事感到愧疚。
父母的愛是無私,是情願的,在他們為我做出了事以後,我都不懂得回報父母的愛,還去傷父母的心。而作為家庭中的一員,我也更應該懂得幫父母做一些家務,讓父母也體會到一些愛,就像烏鴉反哺一樣,我也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5.從小到大,是父母養育了我們。父母給我們的愛比泰山還重,比海還深,我們為什麼不應該孝敬父母呢?
其實,在我上三年級的時候,對孝敬父母這件事並不在意。那時候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每天依然樂呵呵的,所以我很「霸道」,遇到不開心的事就要和他們大吵一架,可是,自從我叫過一次家長後,我慢慢懂得了孝敬父母。
三年級下冊,我的學習成績退步了,老師讓我叫了家長。 老師與媽媽的談話,我一字不漏地聽了,聽後我很難過。媽媽為了能好好照顧我而放棄了工作,家庭的資金來源全部由我爸爸承擔,爸爸為了使自己不被老闆挑出毛病扣工資,每做一件事都非常仔細,一天下來,不知爸爸有多麼疲憊,媽媽每天接我、送我,為我洗衣做飯,就算累的腰酸背疼,媽媽也不會叫一聲苦。想到這兒,我的鼻子不禁抽嗒了一下,父母這么辛苦,我還吵他們、鬧他們,如今,我的學習成績又下降了,這怎麼對得起父母呢?
現在,我已經上六年級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我更加體會到了父母為了養育我們的辛苦。父母辛辛苦苦的養育了我們,我們的成績如果不好,日常生活中不懂事,對父母大呼小叫,你可知為我們操碎了心的父親母親內心有多麼傷心、難過嗎?
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必須報答父母,當父母難受時,要對父母多一點關心,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要麻煩父母;當父母休息時,為父母輕輕蓋上一件衣服……這么多孝敬父母的事,為什麼我們不去做呢?
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要孝敬父母。當然,給父母最好的回報就是——好好學習,成績優異!
⑷ 小學生孝順父母故事
古代:
二十四孝_忠孝雙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將沉至緒,有一個獨生女兒,名叫沈雲英。內自小容聰明好學,跟父親學得一身好武藝。因其父率兵迎異軍死在戰場上,當時沈雲英才十七歲,她登上高處大聲呼曰:「我雖然是一個小女子,為完成父親守城的遺志,我要決一死戰。希望全體軍民保衛家鄉。」大家深受感動,發誓要奪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圍,取得了勝利。沈雲英找到父親的屍體,大聲痛哭,全體軍民都穿上孝服,參加了葬禮。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緒為副總兵,並任命沈雲英為游擊將軍,繼續守衛道州府。後來人們為她建了一座忠孝雙全的紀念祠。有詩頌曰:
異軍攻城圍義兵,娥眉汗馬解圍城;父仇圍難兩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雲思親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傑的人,從小家庭貧困,勤奮好學,後來做了丞相K
⑸ 小學生四年級關於孝順的作文
孝敬父母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
《新三字經》里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是漢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長輩而名流千古的好兒童。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席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的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贊譽。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著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災災病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升學費花去父母多少心血;立業成家鋪墊著父母多少艱辛。可以說,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如果人類應該有愛,那麼首先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感情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就說現在城市裡的大多數老人,雖然兒孫滿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錢花,但是孩子以為工作的緣故幾乎都不在身邊,平時恐怕很少見面,所以,在他們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與所有的親人團聚。不是有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只求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著爸爸、媽媽;而且更要趁現在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
⑹ 小學生應該怎樣孝順父母舉例子謝謝了!(100字左右)
孝順其實是很難用言語來表述的東西,它是發自內心的對父母長輩的一種關心,一種體貼,孝順其實挺容易---在父母長輩需要時或未想到時牽掛他們,一個電話,一個問候,幫助父母長輩做一點家務都能叫孝順,但是他也很難,因為真正的孝順是堅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父母,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他們為兒女付出了許多心血,作為兒女,我們應時時處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然而,我們這些獨生子女,仗著自己從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有些人便以「小皇帝」「小公主」自居,在家中樣樣依賴父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對自己照顧得稍不如意,便會亂發脾氣,父母的話不聽,還粗聲粗氣地頂撞父母,更談不上體貼父母,幫父母做事了。你說,這是尊重、孝敬父母的表現嗎?
在一次思品課上,老師要我們寫出父母的生日及愛好,沒想到,一大半同學不知道,就算答出的人里也有一些是自編的答案,由此可見關心父母的人數之少。我家隔壁就有一個小男孩,一心只想著玩,平時寵愛他的媽媽叫他作作業,他竟大吵大鬧、大哭大叫,還砸起東西來。媽媽很生氣,責備他幾句,他居然對媽媽大打出手,又抓又咬,氣得媽媽打電話求助於爸爸,你說這個孩子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嗎?
孝敬父母是每個公民必須做到的,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關心,不孝敬的人,又怎能為他人,為祖國獻出愛心呢?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聽父母的話,對父母有禮貌,關心體貼父母,做一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做一個關心他人、關心集體、關心社會、關心國家的好公民。
記得,有一次母親節,我用采條紙給媽媽製作了10個不同款式的戒指和一隻手鐲及一串項鏈,媽媽收到後高興的合不攏嘴。我生日的時候,我總是用我的壓歲錢給媽媽買蛋糕或者點心以表達媽媽對我的養育之恩。在我10歲生時給媽媽買了一條大紅色的絲巾,媽媽那激動的眼淚一滴滴的落在她抱我親我的臉上,在媽媽的心目中我是一個孝敬母親的孩子。
有不少人認為孝敬是幫父母多幹活,常陪著父母,讓父母們快快樂樂地度過晚年。一首《常回家看看》就充分體現了在外遊子的思鄉之情,以為沒有能幫助父母,沒有盡孝道,就是自己最大的遺憾。但我覺得能讓父母快樂和開心,並不只是常回家看看,我的觀點恰恰相反。
就拿這件事來說吧!在一個並不大的城市裡,住著一個年過六旬的老婆婆,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下崗了,整天呆在家裡,幫母親做這做那,天熱了,不停地問母親熱不熱。衣服臟了就洗,母親餓了就做飯,在這個城市裡出了名的孝敬。他整天一刻不停地幫父母做這做那,鄰居都誇獎他有一個孝順的兒子,可母親卻並不開心。
她的小兒子,剛好與大兒子相反,名牌大學畢業,在一個大城市裡當工程師。他工作很忙,一天到晚研究工作上的問題,是廠里的技術骨幹,領導非常器重他。雖然他時不時的,就給母親送一大包「禮物」,這裡面全是一些臟衣服讓母親幫著洗,母親雖然累在身上,卻喜在心裡。平時,出去散步,一碰到熟人,更是挺直了腰桿,放高聲音,驕傲地向熟人誇耀二兒子一番。軻是每當鄰居提起她的大兒子時,她一下就像一根秧了的菜苗,腰彎的像一個龍蝦,說話沒有一點底氣,自卑地向鄰居述說著大兒子沒有本事,連個工作都找不到。
這不,看似十分孝敬的大兒子,雖然什麼事都搶著做,卻沒有一點本事,讓母親整天擔心他今後的生活。看似不太孝敬的二兒子,雖然什麼家務都不會做,但他有出息,是一個人才,卻讓母親賺足了面子,讓母親連走路都挺直了腰板,開開心心的生活。
所以孝敬老人不僅僅是幫助父母做家務,而且要有出息,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讓母親為你而驕傲,快快樂樂地度過晚年
⑺ 小學讀本關於孝順父母的書
弟子規,三字經
⑻ 小學生如何孝敬父母(130字左右)
早上醒來以後,疊一下被子。
吃完飯把自己吃飯剩下的骨頭、菜渣掃一下。
放學回來如果看見爸媽在摘菜,就幫忙摘一下。
有心孝敬父母就是好孩子了,一步步一點一點慢慢來吧 ^-^
⑼ 關於孝的詩歌,現代詩歌,適合小學生讀的!謝謝!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
我們永遠是他(她)們的子女
父母給了我們最重要回的一樣東西
那就答是愛
他給我們教會怎樣做人
她給我們教會了怎樣與人交流
我們的一切都是他(她)們給的
無論我們做了什麼
他(她)們都站在我們的這邊
無論父母怎麼說我們
我們都不能頂撞他(她)們
我們要學會孝敬父母
我們要學會保護父母
我們一天天長大
他(她)們一天天變老
父母在我們身上不知糟了多少心
他(她)為了我們不知流了多少淚
我們的能有今天
都是他們用血和淚換來的
我們要珍惜
就不說我們以後成功了在報孝他(她)們
現在也可以孝敬
一杯熱茶
一句問候
這也是孝啊
可是現在一些少年和少女忘了一個字
那就是孝
少年忘了良知
不聽父母的苦心良言
不好好讀書成天不務正業
一些少女為了滿足自己的一點虛榮心
忘記了孝不聽父母的話
有誰知道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
有誰懂的孝呢有又誰知道父母的用苦良心呢
啊朋友們活著不光是為自己
為父母想想吧
啊朋友們清醒過來吧
希望你們能記住父母生我們必有用
朋友們奮斗吧
朋友們希望你們記住「孝」
朋友們希望你們能珍惜父母
⑽ 小學生如何孝敬父母的作文
小學生作文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
第一篇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跡不勝枚舉。今天,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再次閱讀了《孝敬父母》這篇文章。
文章主要講了少年時的朱德恨孝敬父母,常幫媽媽做事,從來不惹父母生氣。後來陳毅投身革命,由於工作繁忙,長期在外,很少能回家探望母親,總感到自己未盡到兒子的責任。一次,陳毅從國外訪問回來,途經家鄉,順道探望了癱瘓在床的母親。她母親得知兒子要回來時,忙叫人把自己尿濕的那條褲子塞到床下,不想讓陳毅知道。陳毅發現了,執意要去洗褲子。當我讀到「不管當了多大的官,我都是您的兒子。您就把褲子拿出來,讓我來替您洗吧。」這句話時,我不禁想起平時的我,莫說我幫父母洗衣服,我就連自己的衣服都要媽媽洗,想起來真慚愧。
讀完全文,我對陳毅孝敬父母的品質肅然起敬。我是爸爸媽媽的寶貝女兒,是他們的掌上明珠,所以我在家裡經常撒嬌。媽媽煮了米飯,我卻要吃點心;看到別人有漂亮的衣服,我就吵著要買,爸爸媽媽奈何我不得,只好賣給我;家裡的活兒用不著我動手,自己的房間里亂七八糟,都是媽媽幫我收拾干凈的;每逢周末,我總吵著爸爸媽媽帶我出去玩,簡直是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小公主」。
我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動。陳毅爺爺那麼關心、體貼父母,而我呢,又要這個又要那個,卻從不體貼一下父母。我決心以後在家裡再也不撒嬌了,再也不做「小公主」了。
我要做一個孝敬父母、尊敬和關心長輩的懂事的孩子,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
第二篇
讀《孝敬父母的薛包》有感
書是一個神秘的殿堂,它記載著許多離奇而有哲理的故事。我是一個小書迷,雖說閱讀過許多名著,精品,可總覺得不夠味。
近來,我一口氣讀了一本書,其中《孝敬父母的薛包》最耐人尋味,使我難忘。
這個故事講的是:薛包為人厚道,而且孝敬父母,母親重病在床,薛包就整日守在母親身邊伺候她。生母死後,薛包對父親和繼母還是一如既往孝敬。甚至在父親討厭薛包,趕他出去居住時,仍回家幹活,最終用行動感動了父親和繼母。
這個故事使我想到:幾千年來,孝敬父母陶冶了多少傑出人物!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孝悌」的傳統美德。薛包不僅不恨父親把他趕出去,還幫家裡人幹活,不怨勞苦,堅持不懈,用真誠感動了父親和繼母。
對此,我深感慚愧,為一點小事和父母鬧翻。有一次,爸爸要看「新聞聯播」,我卻要看兒童節目「七巧板」。爸爸說:「讓爸爸看吧,我平時對你那麼好。哪,如果你這次讓我,下次我給你買你最愛看的『藍貓淘氣3000問』,怎麼樣?」「不嗎,不嗎!我偏不。」說完,我便坐在地上哭泣起來「哇哇…哇… …。」我一哭,爸爸就頭痛,只好讓步。
還有一次是發生在冰天雪地的冬天,鵝毛大雪下個不停,爸爸頂著西北風,到學校去接我。我從學校大門出來,一眼就看見凍的通紅的爸爸。在回家的路上,我打了一個寒顫,爸爸就立即脫下大衣披在我身上。結果回到家,我只得了小小的感冒,而爸爸卻噴嚏一個接著一個得打,頭重腳輕,暈暈沉沉,第二天才知道,爸爸被凍得發了高燒,三十九度,急忙到醫院,又是量體溫,又是化驗,又是打針,又是掛水,一連幾天不能上班,在家休息。
——————————————————————
您好,用心、細心為您答疑解惑;
如果本題還有什麼不明白可以追問,如果滿意請記得採納;
如果有其他問題請採納本題後,請指向我的圖像點擊向我求助,答題不易,請諒解,謝謝。
——————————————————————————————————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