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簡短的重陽節的由來

簡短的重陽節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1-01-15 03:10:08

重陽節的由來,

由來: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相傳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關於重陽習俗活動有現存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季秋紀》:「(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

意思:命令太宰,在農作物全部收成之後,建立登記五穀的帳簿,把天子籍田中收獲的穀物藏入專門儲藏供祭祀上帝神祗所用穀物的谷倉,必須恭敬嚴正。

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秋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習俗:

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其民俗活動甚多,文化內涵豐富。慶祝重陽節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擺宴敬老、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1)簡短的重陽節的由來擴展閱讀

「重陽」名字的由來

「重陽」得名於古籍《易經》中的『陽爻為九』。在《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謂「兩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謂之「重陽」。

在民俗觀念中,又因「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且「九九」與「久久」同音,所以賦予有天長地久、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

㈡ 重陽節的來歷,短一點的!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為吉祥之日。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賞菊、佩茱萸、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 流傳至今,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舉行敬老宴),感恩敬老。登高秋遊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㈢ 重陽節的來歷(要簡潔一點)

重陽節的來歷: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季秋豐收祭祀演變而來。「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古時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等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

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3)簡短的重陽節的由來擴展閱讀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葯、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葯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時節,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的目的。

每到九九重陽這一日,各地都有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煉身體的活動。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重陽節其民俗活動甚多,文化內涵豐富。

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

在湖南、廣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檯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

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㈣ 重陽節的來歷,要簡短一些

農歷九月九日,是中抄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每到重陽節,根據各地條件不同,人們會舉行不同的活動, 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

㈤ 重陽節的來歷要30字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㈥ 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簡短

一、來歷
其一、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回,答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雲:「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
其二、重陽節源自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
二、習俗主要有:賞秋、登高、吃重陽糕、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等。
三、簡介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㈦ 簡單介紹重陽節的由來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葯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
《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雲:「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

㈧ 重陽節的由來 要簡短的

星座都是按陽歷出生日期算的,下面來看一下十二星座都有什麼:

1、白羊座(3月21日-4月19日)

白羊座的人比較活潑開朗,有膽識,比較善於發現問題,好學好問,脾氣不是很好,屬於刀子嘴豆腐心那種吧,說過的就忘了,心比較大。

2、金牛座(4月20日-5月20日)

金牛座的人比較保守固執,比較穩定,不願意頻繁的變動,工作中會很努力,投資很有眼光。

3、雙子座(5月21日-6月21日)

雙子座可以說是最八卦了,對新鮮事物非常好奇,非常機靈,招人喜歡。

4、巨蟹座(6月22日-7月22日)

巨蟹座的人非常顧家,為人踏實實誠,是一個可靠的人,生活中不會斤斤計較。

5、獅子座(7月23日-8月22日)

獅子座的人非常熱情,脾氣比較暴躁,自尊心比較強,非常看重別人對他的看法。

6、處女座(8月23日-9月22日)

處女座的人可以說是完美主義者,什麼都要追求完美,比較謙虛,生活中很愛干凈。

7、天秤座(9月23日-10月23日)

天秤座的人人緣還是比較好的,善於溝通,會很快跟身邊的人打成一片,很會逗人開心,心裡有一桿公平的稱,但最大的缺點是在決定事情上猶豫不決。

8、天蠍座(10月24日-11月22日)

天蠍座的人做事會比較認真執著,有自己的人生目標,講義氣,身邊的朋友會有很多。

9、射手座(11月23日-12月21日)

射手座的人喜歡自由,喜歡什麼就去做什麼,沒有心機,有寬容心,過的比較快樂。

10、魔蠍座(12月22日-1月19日)

摩羯座的人可以說是十二星座中最有上進心的,腳踏實地,做事比較有耐心,值得朋友們信賴。

11、水瓶座(1月20日-2月18日)

水瓶座的人非常聰明,有自己獨特的特點,不過在感情上缺乏安全感,需要陪伴。

12、雙魚座(2月19日-3月20日)

雙魚座的人可以說是最溫柔善良的,對待感情比較真摯,如遇到雙魚座的請認真對待。

㈨ 重陽節的起源【簡短差不多100字】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雙九重疊,所以也稱「重九」。古時候,以二、四、六、八、十為陰數,以一、三、五、七、九為陽數,九為陽數中最大,兩陽相重,因此又稱「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據說是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害死後,她身邊的侍女也受到牽連並被趕出皇宮,流落到民間,嫁給了一個貧民。由於她在宮中每年都過重陽節,節日期間插茱萸、飲菊花酒等,以求長壽,所以嫁人之後,她在這一天還是照著宮里的規矩過重陽節,人們聽說後紛紛效仿,於是這種習俗在民間就廣為流傳了。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㈩ 重陽節的由來(簡單)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相傳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關於重陽習俗活動有現存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季秋紀》:「(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
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秋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蘊含著祗敬感德、禮樂文明的深邃文化內涵。重陽節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古時南北各地風俗各異,先秦時期,各地習俗尚未融合流傳,重陽節習俗活動鮮見於文字記載。

閱讀全文

與簡短的重陽節的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簡單的開一個養生館 瀏覽:380
長壽花羽葉系列 瀏覽:356
老年人還會有毛嗎 瀏覽:263
江西城管推倒老人怎麼樣 瀏覽:733
孩子多少歲父母能自願離婚 瀏覽:33
老年人白帶白細胞高 瀏覽:308
哪些類人的養老金要停發 瀏覽:12
退休員工可以買社保嗎 瀏覽:859
怎樣提高老年人的性功能 瀏覽:449
上海銀行養老金提前領取 瀏覽:205
鎮江楓葉紅老年公寓 瀏覽:751
江蘇省勞模退休工資增加百分之五嗎 瀏覽:797
長壽火車站打車多少錢 瀏覽:23
父母真的煩怎麼辦 瀏覽:932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退休後可拿多少錢 瀏覽:61
池州秋浦敬老院電話 瀏覽:177
我老人家不懂得配合怎麼辦 瀏覽:17
吃面養生總是反胃怎麼回事 瀏覽:16
2019社保養老金漲多少 瀏覽:4
福州退休金補貼 瀏覽: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