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生文明禮儀有哪些
"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
我們在教小朋友要講究文明禮儀時,我們也應該以身作則,從行動上去改變小朋友的行為,給予小朋友關愛,讓小朋友明白愛,分清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能夠辨別美與丑。
(一)形象禮儀
1.著裝要整潔,樸素大方,扣齊鈕扣或拉好拉鏈,整理好衣領,升,降旗儀式,集會活動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
2.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和進入教室,不佩戴項鏈、耳環,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3.按要求系好紅領巾:先把紅領巾折四折,置於衣領內,紅領巾的三角尖對正脊骨,打好領結,翻下衣領。
4.每天早晚必須洗臉,刷牙,保持面部干凈。
5.不留長指甲,不塗指甲油,指甲內保持無污垢,飯前便後要洗手。
6.經常整理儀表,頭發適時梳洗,發型大方得體,不染發,不燙發。
7.坐有坐相,站有站樣,走有走姿,面帶微笑,舉止文明,落落大方。
(二)課堂禮儀
8.預備鈴響起,應迅速回教室入座,靜候老師,上課鈴響,老師進教室,值日生喊「起立」,全班同學立正後向老師問好,老師回應後再坐下。
9.上課時,如有特殊情況晚到班級,應於教室後門口站定,經老師示意進入後方可回座位。
10.注意讀寫姿勢,做到:胸離桌一拳,眼離書一尺,手離筆尖一寸。
11.課堂上,各種物品要輕拿輕放。應全神貫注地聽講, 積極思考問題並舉手發言。
12.別人發言時,認真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講話,不取笑他人。
13.課堂小組活動時,要有全局意識,聽從組長安排,分工協作,積極與夥伴溝通,完成份內任務的同時兼顧組內夥伴,共同贏得團隊的成功。
14.上課時,如遇到同學身體不適等突發事情,不要圍觀或表現出厭惡情緒,要主動關心同學,聽從老師安排,協助老師妥善處理。
15.下課時,應做好下節課課前准備後再離開教室,離開教室時,讓老師先行。
(三)活動禮儀
16.課間活動時,不大聲喧嘩,不追逐打鬧,積極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種文體活動。
17.集體外出活動要服從管理。同學間要相互謙讓,主動關心和照顧好體弱的同學。
18.參加競賽活動時,遵守比賽規則,尊重競爭對手,不故意傷害對方,對對方的冒犯或過失寬宏大量。
19.觀看比賽,做文明拉拉隊員,不喝倒彩。不為已方的勝利而得意忘形,不諷刺挖苦失利者。
20.積極參加綜合實踐,社區服務與社會調查等活動,遵守交通規則,遵守社會公德,說話,提問有禮貌,舉止大方,彬彬有禮。
21.出入教室,功能室、會場等活動場所時要輕聲慢步,有秩序按指定線路行走,不擁擠,不搶道。
22.各種活動中,都要注意保護環境,培養「綠色行為」,如:愛護花草樹木,節約水電,隨手撿紙,垃圾分類放置等。
(四)集會禮儀
23.舉行升旗儀式或集會時,集合列隊要快,靜,齊,並提前進入會場,在指定位置坐(站)好,靜候儀式或集會開始。
24.靜心傾聽發言人講話,講話結束後禮貌鼓掌,活動結束後,目送領導或來賓先退場,再聽從指揮有序退場,不搶先,不喧嘩。
25.在集會過程中不交頭接耳,不擅自走動或離場,不在會場吃零食,不亂扔果皮紙屑,保持會場清潔衛生。
26.頒獎典禮中,受獎者應整理儀表,穩步入場,面帶微笑雙手接獎,接獎後應致謝並回敬隊禮。
27.報告或演出結束,要鼓掌致謝;精彩之處適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聲喧嘩。
28.確實有特殊情況需要離開會場,先取得老師的同意才能離開。
(五)尊師禮儀
29.進校門時,見了老師面帶微笑,站定後行隊禮或鞠躬禮問候,老師回禮後再走開;見到同學互相問好。
30.放學時,排好路隊集體離校,主動與老師和同學說「再見」,不無故在校內或校園周邊區域逗留。
31.進入老師辦公室要先輕聲敲門,老師同意後方可進入,與老師談話時,眼睛不要左顧右盼,說話要輕聲細語,盡量不影響別人。
32.不隨便翻閱老師辦公室的東西,不私自打開老師電腦,如果要找的老師不在,但確實有急事,可給老師寫個留言。
33.上下樓梯時,要輕聲慢步靠右行走。遇到老師或客人時主動問好,並向右側避讓,讓老師和客人先行。
34.要誠懇接受老師的教導,和老師,同學有不同意見時,要心平氣和地進行溝通,不賭氣,不吵鬧,不在背地裡非議他人。
(1)國旗下的講話孝敬父母擴展閱讀:
禮儀、禮節、禮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
一是敬人的原則;
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願、禮貌待人、表裡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
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場作戲,言行不一。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學習禮儀知識,促進禮儀習慣養成,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著力塑造創新、誠信、包容、開放、文明的北京人的良好形象,樹立講文明懂禮儀的社會風尚,加快國際化城市建設做出自己的努力! 名人禮儀故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小學生文明禮儀
2. 國旗下演講稿,題目是"孝敬長輩 關愛弱小"...意思就是要寫尊老愛幼的,(弱小可以寫弱勢群體的.)400字...謝
在剛剛過去的12月8日校慶日中,許多校友榮歸母校,參加加冕等活動。在這期間,學長們流露出的對母校的熱愛,對老師的感激,對同窗的友愛,對晚輩的關心,令我們深深敬佩。我想,這一份感恩之心,是紅藍兒女們共有的。
大家都知道,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可見感恩是何等重要。對我們中學生而言,我們要感謝的,是師長,是同伴,是千千萬萬的人。
一年前的9月1日,我們的老師用飽滿的熱情和辛勤的工作把我們迎進了紅藍大家庭。從那時起,辛勤的園丁們更增添了一份辛勞。
我們感謝他們,因為他們教會我們長大,教會我們進取。
感激,並不只是節日的一張賀卡,課前的一聲問好,並不僅是為求得心理平衡的喧鬧的片刻答謝,而是發自真心的永恆回報。是一份乖巧、一份自覺、一份善良、一份孝順、一份上進。
感恩的心,絕不僅僅是簡單的忍耐與承受,而是一種寬容積極的心態,是一種溫暖。當你擁有感恩的心,你便會原諒世間的不完美;對於殘疾、弱小的人們,就多了一份關愛、憐憫與尊重。社會才會在我們的努力下趨於和諧,我們也才會更幸福。
感恩,是清晨對父母的一聲問好;是課上對老師的一份尊重;
是課間對同學的一次幫助;是對弱小的一片關心;
是對學校的時時關注;是對社會的片片回報。
感恩,是一個被嚼爛了的寬泛詞語,但它的確應該引起我們所有人的重視。
敬老,是一個被傳誦萬年的道德傳統,但它的確應被我們注入新的動力與愛。
關愛弱小,是一個被重復千次的行為要求,但它的確應被我們刻進心田。
感恩之人,因善良而熱愛,因熱愛而繼承,因繼承而上進,因上進而創新,因創新而發展,因發展而卓越,又因卓越而更加註重感恩。
讓我們用真心感謝,用行動感恩,真正做到尊敬長輩,關愛弱小,讓一切美好在我們身上生根發芽!
也許您也喜歡下面的內容:
為理想而奮斗國旗下講話稿
關於感恩節國旗下講話稿
關愛殘疾人國旗下講話稿
堅持理想國旗下講話稿
保護綠色國旗下講話稿
保護水資源國旗下講話稿
學生安全教育國旗下講話
國旗下講話稿:重視技能教學 促進專業發展
國旗下講話稿:培養團隊協作意識
環境教育 從凈化校園做起國旗下講話稿
關愛生命,關注消防國旗下講話稿
國旗下講話稿:新起點,新挑戰
弘揚雷鋒精神國旗下講話稿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國旗下講話
關於時間國旗下講話稿
期中考試動員國旗下講話稿
國旗下講話稿:把握今天,珍惜明天
國旗下講話稿:珍惜生命,關注安全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旗下講話稿
2012年開學國旗下講話
推廣普通話宣傳周國旗下講話稿
國旗下講話稿: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國旗下講話稿:暢想十月
期中考試總動員國旗下講話稿
國旗下講話稿:態度、目標、勤奮、恆心
國旗下講話稿:感恩之心
法制宣傳教育日國旗下講話稿
國旗下講話稿: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國旗下講話稿:做最好的自己
國旗下講話稿: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
3. 國旗下講話演講稿 主題:孝敬父母,做孝順兒女
這個是屬於你的作業吧,
還是需要自己獨立完成了,
被老師發現了作弊那就不好了。
4. 急!!小學生國旗下演講稿,關於孝敬父母,500字左右
自我們懂事以來,我們一直在學會懂得。例如:懂得感恩、懂得幫助別人、懂得尊敬師長……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不過,我卻遲遲才學會懂得去好好的孝敬我的父母!
從小到大,我總是聽到爺爺奶奶對我說:「你長大以後,一定要孝敬你的父母,做一個孝順的乖孩子!」爺爺奶奶這么說,街坊鄰居也這么說,連老師們也都這樣的教導我們。可是,我竟一直都很迷惑,心想:為什麼我要孝順他們呢,父母用得著讓我們去孝順嗎?可是,直到這么一天,我才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我們要孝順生我養我的父母了!
那時,我還在讀小學五年級,作業天天多的是滿天飛,真是怎麼做也做不完。一天,老是仍是布置了大量的作業,我以做完勞動就立即快馬加鞭的趕回了家,開始奮筆疾書的坐了起來,媽媽慢慢的把飯菜拿進來,小心翼翼的放在書桌上,輕輕的撫摸著我的頭,關切的詢問我:「孩子,慢點做,先把飯吃了吧,等會兒給你泡杯茶,別心急,媽等著、陪著你。」我聽了這番話,頓時一股酸勁兒湧上我的心頭,我想哭,但忍住了。只是默默的吃著飯。「十點了」「十點了」鬧鍾又叫了起來,我還在為三道題傷腦筋,這時,我已很困了。媽媽說:「你先去睡吧,我來幫你想把!」我直點頭倒在床上一忽兒睡著了。兩點整,我無意中醒了過來,看見書房的大燈還開著,心想:媽媽不會……想到這,我沖了進去。只見媽媽靜靜地卧在書桌上,身上不時地打著冷顫,我二話沒說,拿了件外套披在了媽媽的身上,媽媽被驚醒了,說:「你怎麼又起來了,我算出來了……!我一下子抱住了媽媽,一直強忍在心中的眼淚終於不禁嘩嘩的流了下來,我抽泣著說:「媽媽,你為了我,明天還要上班,你只是幫我想題,卻讓我先去睡,自己趴在桌上睡著了,我……?」我一時間突然說不出話來了,媽媽卻笑著安慰我說;「我是你的媽媽嘛,當然要好好愛你、呵護你啦,傻孩子!」我此時終於擠出一句話:「媽媽,我以後一定要永遠孝敬您!」我們就這樣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久久沒有鬆手!
作為子女,我們一定要孝敬我們的父母,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無私的愛,把他們的一切都給了我們,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孝敬他們,做一個孝子呢?
就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了孝敬父母的真諦!
2.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人總是在長大。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也漸漸悟出了許多道理。
自小,我一直認為父母為孩子洗衣服、做飯,忙這忙那是天經地義的。但從那天起,我終於明白了,在天經地義的背後,是父母一直在付出……
那天,許多同學到家裡玩。人都走了後,只見房間里亂七八糟,什麼碎紙、書本、圓珠筆……滿地都是。我正想叫奶奶快幫我整理一下,不料她又有事出去了--還是自己來吧!
極少做過類似勞動之事的我,手不免有些生疏。捧在手裡的東西好像故意跟自己過不去似的,老掉在地上。還有那書,東一本,西一本,好不容易才湊齊。
把東西放好,掃地,用抹布擦…… 我幹得不亦「累」乎。在克服了重重困難後,房間終於打掃好了。可此時的我,已是汗流浹背,精疲力盡。誇張點,差不多要癱瘓了!我是按照奶奶平時的步驟做的呀!沒想到那麼累!再看看手錶,用了將近2個小時呢!(可奶奶平時干這活只需要幾分鍾就夠了)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幹什麼我總是挑三揀四的,可是奶奶並沒有煩,因為奶奶不會因為這樣子就討厭我。我在奶奶手下生活了12年了,天天都是這個樣子。所以從今往後我要多幫奶奶干一些事情。讓奶奶減輕一些負擔。
我真慚愧!
汗珠又一次滴下來,還摻雜著咸鹹的淚水。淚咸,我心也咸……
從那以後,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3.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以前,我總認為爸爸媽媽養我給我錢是理所當然的;總覺得爸爸媽媽的工作多輕松呀!我們讀書這么累,他們應該為我「效勞」。所以我常常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例如——
一天,放學回家。爸媽還沒回來,於是我便坐在椅子上看電視。直到晚上八點鍾爸媽才回來。我的肚子已經餓得呱呱大叫。我氣急了,說:「你們怎麼不早點回來?」疲憊不堪的媽媽說:「寶貝兒,媽媽臉洗了就給你做飯。」飯好了,按例媽媽又要喂我吃飯了,可媽媽太累了,於是就沒喂我。我覺得委屈,便大哭起來。爸爸連忙逗我、喂我,這時我的氣才消了一半。早上,我媽很早就起來做飯,見我起來便熟練地給我穿上衣服,然後去上班。可直到有一天,一件事讓我改變了我的看法。這天——
在學校,老師說帶我們去工地上觀賞。我既高興又興奮。我們剛到,老師便讓我們戴上安全帽。我多麼渴望能見到爸爸媽媽呀!在「茫茫人海」中,我仔細地一個一個看,終於在一個角落裡看見了我爸媽,我嚇了一跳,爸媽都穿著一件灰溜溜的衣服,汗水滲透了他們的衣衫,臉花得像唱京劇的一樣。這時爸媽也看見了我,對我說了一句:「小利,小心一點。」頓時我的心像被針扎了一樣疼。我現在明白,爸媽的工作多麼辛苦呀!我們的學習多麼輕松呀!
現在,爸媽回來,我便會自覺得給他們端上一杯茶。吃飯穿衣也不用他們麻煩了。自己還會學著做飯,幹家務。我真的該孝敬他們了。
4.
以前我都認為,我的衣食起居理所當然是父母做穩妥了之後我再去做,我簡直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家務活我也不願意去干,直到媽媽三令五申才去做,還表現出了一副不情願的樣子。我還經常和他們頂嘴,往往是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搞得我們的關系很緊張。但有件事過後,我懂得了應該做家務。
記得那是期中考試成績下來的那天晚上,我沒有考好,於是我和媽媽頂嘴說什麼這道題不應該錯,那道題不應該錯,慢慢地從小吵到大吵,我們的嗓門兒也越來越高,吵得媽媽滿臉通紅,而我吵得臉色煞白。我去自己屋生悶氣去了,而媽媽則幹家務活,我該乾的家務活也沒干,直接睡覺了。而媽媽又拖地又掃地,忙得不亦樂乎,直到十點半才去睡覺。
第二天早晨起來,媽媽對我說她的手腕疼,我也沒好氣的看了看。但當看到媽媽手腕那麼疼還為我做飯的時候。我心裡不覺得感到一陣酸痛,我也對我昨天晚上的事感到愧疚。
父母的愛是無私,是情願的,在他們為我做出了事以後,我都不懂得回報父母的愛,還去傷父母的心。而作為家庭中的一員,我也更應該懂得幫父母做一些家務,讓父母也體會到一些愛,就像烏鴉反哺一樣,我也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5.從小到大,是父母養育了我們。父母給我們的愛比泰山還重,比海還深,我們為什麼不應該孝敬父母呢?
其實,在我上三年級的時候,對孝敬父母這件事並不在意。那時候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每天依然樂呵呵的,所以我很「霸道」,遇到不開心的事就要和他們大吵一架,可是,自從我叫過一次家長後,我慢慢懂得了孝敬父母。
三年級下冊,我的學習成績退步了,老師讓我叫了家長。 老師與媽媽的談話,我一字不漏地聽了,聽後我很難過。媽媽為了能好好照顧我而放棄了工作,家庭的資金來源全部由我爸爸承擔,爸爸為了使自己不被老闆挑出毛病扣工資,每做一件事都非常仔細,一天下來,不知爸爸有多麼疲憊,媽媽每天接我、送我,為我洗衣做飯,就算累的腰酸背疼,媽媽也不會叫一聲苦。想到這兒,我的鼻子不禁抽嗒了一下,父母這么辛苦,我還吵他們、鬧他們,如今,我的學習成績又下降了,這怎麼對得起父母呢?
現在,我已經上六年級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我更加體會到了父母為了養育我們的辛苦。父母辛辛苦苦的養育了我們,我們的成績如果不好,日常生活中不懂事,對父母大呼小叫,你可知為我們操碎了心的父親母親內心有多麼傷心、難過嗎?
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必須報答父母,當父母難受時,要對父母多一點關心,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要麻煩父母;當父母休息時,為父母輕輕蓋上一件衣服……這么多孝敬父母的事,為什麼我們不去做呢?
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要孝敬父母。當然,給父母最好的回報就是——好好學習,成績優異!
5. 演講稿做孝心 敬 老的我三分鍾國旗下講話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孝敬父母,做孝順兒女》。
同學們,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對兒女情深似海,恩重如山。 「百善,孝為先」。那麼,怎麼做才叫孝順父母呢?
我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孝敬父母的故事,故事名字叫《孝感動天》
古時候,有個帝王叫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叫象,三人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糧倉倉頂時,從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挖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舜登天子位後,仍然一如既往孝順父親,並封弟弟象為諸侯。他的孝行感天動地。
我再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叫《恣蚊飽血》
晉朝濮陽有個叫吳猛的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從古到今,有許許多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可以說幾天幾夜也講不完。
我們作為小學生,怎樣做才叫孝敬父母呢?就從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做起,比如:
1.從照顧自己開始,不管我們要去哪裡,都要告訴父母,不要讓父母擔心。
2. 從注意安全做起,時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身體一旦受傷父母會擔憂。
3.從愛護公物做起,不可以占為己有,你的品德好,父母肯定很開心了,品德不好父母就會感到羞恥。
4. 從學會溝通做起,無論遇到什麼事,要理解長輩的一片苦心。都不能對父母發脾氣。要主動與父母溝通。
5、從主動問候做起。每天上學前和長輩說聲:「再見」,放學到家,說聲:「爸媽好!」,長輩為我們做事,要說聲:「謝謝!」,不要以為這是應該的。
6從參與家務勞動做起。家庭中的事也就是我們自己的事,要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端個菜,收個碗,抹個桌子,掃個地,整理自己的房間等。
7、從不給父母添亂做起。懂事的孩子不能讓父母為自己操心。比如,按時完成家庭作業,不要老是讓父母提醒我們;努力學習,讓父母為我們的學習放心等。
同學們,盡孝道是人世間最美麗的詩篇,只有愛父母,才能愛老師,愛同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們用一生的行動來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吧! 我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