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剪窗花、捏泥人、年畫、京劇、神話故事、做小吃、節日:春節、重陽節、中秋節、端午節
<<我和新年>>
伴著紛紛揚揚的雪花,度過了一個極富情趣的聖誕節。側耳傾聽,新年的腳步聲近了。翹首東望,時光隧道中正姍姍走來一個晶亮晶亮的日子,讓我們輕輕向他招收:新年,你好!
在逝去的三百六十五個充滿風霜雨雪的日子裡,我們奮斗過.進取過.成功過.也失敗過。我們的歡笑和失落.迷茫和困惑,都成了無比美好的記憶。正如普希金的詩中所說:「而那過去的,都會染上莫名的相思。」不是嗎?
新年是時光的起點,元旦是時光的第一個里程碑。這一天,我們更多的是暢想未來,那些就要完成的事業,即將到來的機遇和美好的前景,正在前方隱約向我們招手,以神秘的夢幻和無盡的快樂「誘惑」著我們。於是,我們心裡又燃起了信心和希望,顧不得疲憊和傷痛,又要義無反顧地風雨兼程了。 新年總是在一年裡最冷的時候到來,然而,「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是的,那無數的詩情畫意等待著我們去感受,去描繪:灑滿陽光的湖畔早晨,落滿花瓣的小徑黃昏,還有江南巷青石小路上的煙雨蒙蒙,北國和熙春風里一碧萬頃的麥田……..
是的,盡管前行的道路依然坎坷,凜冽的寒風依然肆虜呼嘯,但為了心中那曾經對自己許下的諾言,為了那不滅的希冀和美麗的曈憬,我們還是向前,向前……
站在新年這一雪白的起跑線上,向著明天,向著東方那輪冉冉升起的紅日,讓我們放飛心中的白鴿,以怒放的百合花般的心情,真誠地道一聲;
新年,你好!!!
❷ 在座的都是福州人,問下今天重陽節的福州話「阿杯捏」普通話怎麼說
福州話正字是「揖拜」(a6buai4),意如字面,就是行禮祭拜的意思。
比如,「揖大嬤」(aaima)「揖大公"(aaiong)就是祭拜曾祖母曾祖父的意思。
還有「揖大人」,「揖菩薩」都是拜神明的意思。
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
buo5zün2ün2,li7on1zêng4,a6qing1uong2,buai4gün1gêng4。
(不毆連讀)軍運,立(多+鼻音n)蔣,挨青翁,拜共梗。
譯文:走路的時候,要從容沉靜,不要慌慌張張,站立的時候,要姿態端正,向人行禮作揖要深深地彎腰,成一彎形,盡量顯得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