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沒有關於孝敬父母的散文
朱自清的<背影>.
Ⅱ 關於孝敬父母的文章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你也可以投稿 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其實,今天,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 我很孝敬父母,在家時,我堅持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向父母說一句問候的話.當節假日時,我就和父母談談心,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因為我媽媽工作的原因,我並沒有多少時間和她在一起。但是在父母過生日時,我都會為他們精心准備一份禮物,讓他們開心。為了實現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在學校好好學習。當父母因工作繁忙時,我就自煮飯,做些家務活,以此來減輕父母的負擔,父母生病時,像他們關心我一樣,我會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為他們端水送葯,噓寒問暖。當我和父母發生爭吵時,我便會做出一些必要的讓步,當自己做錯事情或頂撞了父母後,我就會主動向他們承認錯誤道歉。時常會和父母在一起講個笑話,說說我在學校的狀況,讓他們對我的學習放心。 你也可以投稿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甚至怨氣沖天。因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現在要行動起來,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孝敬父母原來就這么簡單。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讓我的爸爸媽媽欣慰,高興和快樂。我又何了而不為呢?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們應該用我們的優異成績,我們的健康成長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Ⅲ 孝敬父母的散文
孝敬父母的散文
如果你在一個平凡的家庭長大, 如果你的父母還健在,不管你有沒有和他們同住——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媽媽的廚房不再像以前那麼干凈;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碗筷好象沒洗干凈;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的鍋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親的花草樹木已漸荒廢;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地板衣櫃經常沾滿灰塵;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煮的菜太咸太難吃;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經常忘記關瓦斯;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老父老母的一些習慣不再是習慣時,就像他們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時;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不再愛吃青脆的蔬果;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愛吃煮得爛爛的菜;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喜歡吃稀飯;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他們過馬路行動反應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在吃飯時間他們老是咳個不停,千萬別誤以為他們感冒或著涼,(那是吞咽神經老化的現象) ;
如果有一天,你發覺他們不再愛出門……
如果有這么一天,我要告訴你,你要警覺父母真的已經老了,**已經退化到需要別人照料了。
如果你不能照料,請你替他們找人照料,並請你請你千萬千萬要常常探望,不要讓他們覺得被遺棄了。 每個人都會老,父母比我們先老,我們要用角色互換的心情去照料他,才會有耐心、才不會有怨言,當父母不能照顧自己的時候,為人子女要警覺,他們可能會大****、可能會很多事都做不好,
如果房間有異味,可能他們自己也聞不到,請不要嫌他臟或嫌他臭,為人子女的只能幫他清理,並請維持他們的「自尊心」。當他們不再愛洗澡時,請抽空定期幫他們洗身體,因為縱使他們自己洗也可能洗不幹凈。
當我們在享受食物的時候,請替他們准備一份大小適當、容易咀嚼的一小碗,因為他們不愛吃可能是牙齒咬不動了。從我們出生開始,餵奶換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教我們生活基本能力、供給讀書、吃喝玩樂和補習,關心和行動永遠都不停歇。
如果有一天,他們真的動不了了,角色互換不也是應該的嗎?為人子女者要切記,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來,孝順要及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你留意過自己的父母嗎?
Ⅳ 小學生孝敬父母的散文 m.sanwen8.cn
淺談孝敬父母
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不僅有條件敬近邊的神靈,也有條件外出敬神。我不知道世上到底有沒有真正的神,只看到大多數人在敬神——觀音菩薩和財神爺等,祈求觀音菩薩保佑我們平安,祈求財神爺給我們帶來財富。人的信仰自由,我們喜歡敬神,求個平安和發財,無可厚非。但是,越來越多的人把父母放在一邊不管,只信神靈,就有必要反省我們的行為了。在儒教中,百善孝為先。不管是相信佛教的人,還是有其他信仰的人,首先應孝敬父母。
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的生命,這是我們應該孝敬父母的第一個理由。世上最寶貴的是生命,這生命是父母給的,無論父母是貧賤還是富貴,是健康還是傷病在身,是勤勞善良還是好逸惡勞,作為子女的我們都應該孝敬父母。從小要愛家,與父母多溝通,關心父母,願意為父母分憂,或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父母感到高興和自豪。因為我們是父母的希望,是父母生命的延續,父母從我們身上的一舉一動中,可以體驗做父母的幸福和快樂。因為這幸福和快樂,父母不惜一切保護我們,給我們一個安身立命的家。因為有家有父母,任何時候的我們,受到任何委屈和挫折,都不會感到孤獨和失望。孝敬父母就是愛家,為我們的心靈安家。
父母不僅給了我們生命,還含辛茹苦把我們培養成人,這是孝敬父母的第二個理由。世上最講奉獻的是父母,他們在培養我們成人的各個階段,從不討價還價。特別是母親,十月懷胎之後一朝分娩,自己沒吃任何東西,也要給孩子餵奶。從餵奶、換尿布到穿衣、喂飯,再到牽著孩子的手教孩子走路,再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再從找工作到結婚成家,哪一個階段哪個細節,沒有父母的牽掛和無私奉獻?正因為有父母做我們的堅強後盾,幫助我們學會做人、做事,我們才有今天。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我們在父母面前做得越好,父母越高興,我們的壓力和負擔越小,在工作及其他方面就越有干勁,也就是說,孝敬父母能夠給我們的人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良性循環的結果,就是更加自信,充滿活力和熱情。
每個人都會象父母一樣變老走上死亡,孝敬父母,就是積德,就是為健康長壽創造條件。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躲不過的自然法則,要想長壽,就要有一個健康心身。孝敬父母的一言一行不是做樣子,而是從小養成的良好品性。一個孝敬父母的人,不管是在農村的老家,還是在大都市的別墅里,都會想盡辦法,多抽點時間與父母團聚在一起,聆聽父母的教誨,關心父母的冷暖,為消除父母的病痛不惜金錢、時間和精力。實際上,孝敬父母就是積德,為後代樹立榜樣,當自己年老體弱的時候,兒女們會像我們一樣孝敬老人,使老人安度晚年,享受人世間的最後尊嚴和溫暖。有人說,長壽有遺傳性,我想這長壽的秘密就是身心達到內外平衡。不做傷天害理的事,就不會擔心任何天災人禍。父母在世的時候,盡心盡力孝敬父母,父母天年之後,就不會擔心父母在天之靈來懲罰我們。心胸寬廣,淡泊名利,愛護家人和自己,父母長壽就是我們的福氣。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該發揚光大,代代相傳。如今,「常回家看看」寫進了有關法律條文,這是針對現實而制定的孝敬父母的強制措施。現代社會,手機、電腦普及了,我們與父母見面的時間就少了,親情也淡薄了。當心靈感到不安,或者遇到巨大挫折和打擊時,我們常常採取去廟堂拜菩薩、敬神靈的辦法來消災祈福。實際上,父母是最應該敬的神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只有發揚光大,代代相傳,才能喚醒我們的神智,做一個真正的正常人。不少老人和未成年人留守在農村或小城鎮,能夠做事的我們就在外奔波。不管我們在外奔波是多麼辛勞,也不能忘記家裡的老人和孩子。當我們有時間休息或享受長假的時候,還是回家孝敬父母吧,父母不僅把我們養大了,還要承擔我們管教小孩的義務,於心何忍?不回家到外面消遣,就是心裡不安的主要原因,再怎麼敬神拜佛也是假的,不誠心的,那隻是我們尋找安慰的扭曲的方式而已。(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當我們考慮去求神拜佛的時候,先回家看看父母,孝敬父母吧!望穿秋水的父母就是我們心靈上最好的神仙,他們可以幫助我們睡好覺、吃好飯、做好事、行好路……
Ⅳ 孝敬父母的散文,詩歌
白居易警孝詩 -- 譬喻人不孝而望子孝者
樑上有雙燕。 翩翩雄與雌。 銜坭兩椽間。 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 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 黃口飽難期。
咀爪雖欲弊。 心力不知疲。 須臾千往來。 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 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 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 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 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裹。 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 爾當反自思。 思爾為雛日。 高飛背母時。
當年父母念。 今日爾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