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香港重陽節放假

香港重陽節放假

發布時間:2021-01-08 13:45:31

㈠ 香港重陽節放假多少天

香港重陽節放假一天。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1)香港重陽節放假擴展閱讀:

重陽節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古人在重陽節前後幾天製作的松糕稱作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粘些香菜葉以為標志,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據說,早年不家用發面餅夾上棗,栗諸果的,或以江米、黃米面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㈡ 香港重陽節要放假嗎

放假的,放假一天。

㈢ 香港公眾假期

根據香港法例第149章《公眾假期條例》附表,規定以下的日子定為公眾假期:

(1)每個星期日;

(2)1月1日(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

(3)農歷年初一(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農歷年初一的前一日);

(4)農歷年初二(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農歷年初一的前一日);

(5)農歷年初三(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農歷年初一的前一日);

(6)清明節(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

(7)耶穌受難節;

(8)耶穌受難節翌日;

(9)復活節星期一;

(10)勞動節,即5月1日(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

(11)佛誕,即農歷四月八日(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

(12)端午節(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

(13)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即7月1日(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

(14)國慶日,即10月1日(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

(15)中秋節翌日(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中秋節當日)或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藉在憲報刊登的命令指定取代該日的另一日;

(16)重陽節(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或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藉在憲報刊登的命令指定取代該日的另一日;

(17)聖誕節(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聖誕節後第二個周日);

(18)聖誕節後第一個周日。

但是需要注意,香港特區政府仍有權對上述假期的日子作出增補或代替,《公眾假期條例》第6條對此作出規定:

①立法會可藉決議,指定任何一年的任何一日為公眾假期,以增補或取代附表所指明的任何日子;

②除根據以下第③款另有指定外,如於任何一年內兩個公眾假期適逢在同一日,則該日之後第一個並非公眾假期的日子,即為該年增補的公眾假期。

③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可藉在憲報刊登的命令指定任何一年的任何一日為增補的公眾假期,以取代本屬第②款規定為該年內增補的公眾假期的另一日。

(3)香港重陽節放假擴展閱讀

香港(Hong Kong),簡稱「港」(HK),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HKSAR)。地處中國華南地區,珠江口以東,南海沿岸,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接珠江,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著珠江口相望。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市,區域范圍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和周圍262個島嶼,管轄陸地總面積1106.34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648.69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總人口約740.98萬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42-1997年間,香港曾為英國殖民地。二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更成為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中央擁有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香港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並可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國政府的基本國策。

香港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華人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制聞名於世,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

㈣ 2019香港節假日安排是怎樣的

香港除了每個星期日為公眾假期外,還有其他的法定公眾假期。香港的法定節假日一共是13天分別是:
元旦一天、春節三天、清明節一天、端午節一天、勞動節一天、回歸紀念日一天、中秋節一天、重陽節一天、國慶節一天、佛誕一天、冬至一天。


8、國慶節。2019年國慶節時間:2019年10月1日放假安排:2019年10月1日。

9、耶穌受難節及翌日:4月19、20日休2天。

復活節:4月22日休1天。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7月1日休1天。中秋節翌日:9月14日休1天。聖誕節及翌日:12月25、26日休2天。

㈤ 香港重陽節放假嗎

重陽節是香港的公眾假期,放假一天。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回」。漢中葉以後的儒答家陰陽觀,有六陰九陽。九是陽數,固重九亦叫「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只是近年來,人們對老人的推重,故此節日又被稱為老人節。

㈥ 香港人怎麼過重陽節

香港重陽節習俗
重陽節在香港是法定的假日。香港開埠以來,節日一般依據華人風俗而放假,其中清明是春祭,重陽放假,順理成章作為秋祭,故重陽拜山是香港人特久的風俗。
重陽到,香港市民或舉家登高,或掃墓祭祖。由於香港的主要墓園都在山上,掃墓的同時也實現了登高,頗切合時節。
在重陽節前幾日,香港市民就陸續開始掃墓,特區政府也提前公布了墓地附近的交通安排,並提醒市民注意防火。
這些掃墓人士大多以一個或數個家庭為單位,帶上豐富的祭品和香燭來拜祭先人。
據筆者的香港朋友介紹,許多香港人掃完墓、看望過先人之後,再舉家帶上吃喝,去野外郊遊。所以清晨去墓地的各公路特別擁擠。
重陽祭祖習俗源於原居民
據史料記載,香港重九祭祖的習俗,源自在新界最早定居的大族之一的上水鄉廖族。廖族時至今日仍然保留此習俗,其秋祭的場面甚為浩大。不過,在參與人數和祭祀形式及規模方面,均有別於新界原居民以族為單位的祭祖活動。
資料記載,新界原鄉民重九祭祖,通常分為三次:第一次是私人掃墓,即小家庭式祭祖;第二次是房份掃墓,由數家至十餘家人不等;第三次是大眾掃墓,即全村同姓,無論已遷出或分居各地都共同祭祖,結隊前往掃墓。
族人一般都帶備燒豬、三牲酒禮,及碗筷、杯盤、鐮刀等用具。抵達祖墳時,部分人取石堆砌爐灶,煮備傳統的盤菜,另一部分人則清理墳旁雜草,掃除垃圾。
除了遵循重陽節的一些普遍習俗外,香港行家指出,秋季是吃大閘蟹的季節,但重陽節過後大閘蟹的品質會更佳,重陽節為吃大閘蟹的最佳時機。

㈦ 香港的法定節假日和內地是一樣的嗎

香港假期分為公眾假期和法定假日。
以下為政府在憲報公布的2017年公眾假期:
(1)每個星版期日;權
(2)1月1日翌日:1月2日,星期一
(3)農歷年初一:1月28日,星期六
(4)農歷年初三:1月30日,星期一
(5)農歷年初四:1月31日,星期二
(6)清明節:4月4日,星期二
(7)耶穌受難節:4月14日,星期五
(8)耶穌受難節翌日:4月15日,星期六
(9)復活節星期一:4月17日,星期一
(10)勞動節:5月1日,星期一
(11)佛誕:5月3日,星期三
(12)端午節:5月30日,星期二
(13)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7月1日星期六
(14)國慶日翌日:10月2日,星期一
(15)中秋節翌日:10月5日,星期四
(16)重陽節:10月28日,星期六
(17)聖誕節:12月25日,星期一
(18)聖誕節後第一個周日:12月26日,星期二
由於2017年的1月1日和國慶日都是星期日,所以這兩天的定位公眾假期。另外,由於2017年的農歷年初二是星期日,所以農歷年初四將被定位公眾假日。

㈧ 香港國慶節放假幾天

香港國慶節放假2天

掛歷、福字牌上標有紫荊花標志的兩天:

十月一、二日。

香港不調休的。

========================
祝你好運。

㈨ 香港的法定節假日和內地是一樣的嗎

香港的法定節假日和內地不一樣。

1、香港的法定節假日一共是13天分別是:元旦一天、春節三天、清明節一天、端午節一天、勞動節一天、回歸記念日一天、中秋節一天、重陽節一天、國慶節一天、佛旦一天、冬至一天。

2、內地節假日分別是:現行法定節假日共11天,包括春節3天,國慶3天,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各1天。

(9)香港重陽節放假擴展閱讀:

1、法定節假日是指根據各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或紀念要求,由國家法律統一規定的用以進行慶祝及度假的休息時間。法定節假日制度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經濟社會的多個方面,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2、法定節假日的休假安排,為居民出行、購物和休閑提供了時間上的便利,為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

3、立法會可藉決議,指定任何一年的任何一日為公眾假期,以增補或取代附表所指明的任何日子。

4、除根據以下第3、款另有指定外,如於任何一年內兩個公眾假期適逢在同一日,則該日之後第一個並非公眾假期的日子,即為該年增補的公眾假期。

5、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可藉在憲報刊登的命令指定任何一年的任何一日為增補的公眾假期,以取代本屬第2、款規定為該年內增補的公眾假期的另一日。

㈩ 2017重陽節是香港的法定節假日嗎

2017重陽節是香港的法定節假日。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10)香港重陽節放假擴展閱讀:

重陽節習俗:

一、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

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

二、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尤其是在嶺南一帶,人們會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祭祀祖先,登高遠望,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不少地方人重陽祭祖的觀念正日漸淡薄。

閱讀全文

與香港重陽節放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患上腸梗阻應注意什麼 瀏覽:433
養老保險轉嗎 瀏覽:567
特稟體質的人如何養生 瀏覽:242
股市養老金是什麼 瀏覽:117
樂清男孩父母為什麼要報警 瀏覽:219
退伍軍人到四川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615
互聯網對養老服務有什麼好處 瀏覽:293
葫蘆島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197
父母離婚不久怎麼處理 瀏覽:561
父母房產拆遷兒女怎麼分 瀏覽:38
異地養老轉到咸陽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292
退休幹部工資待遇標准 瀏覽:972
補交二年半養老金需交多少滯納金 瀏覽:468
四年級關於孝順的作文 瀏覽:632
外地養老金提取 瀏覽:569
差額體檢測什麼 瀏覽:531
女兒回門父母需要穿什麼 瀏覽:312
山西省太原市居民養老保險 瀏覽:55
養老退休金公式 瀏覽:279
敬老院畫冊圖片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