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寫一篇「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的周記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們送走了中秋節和國慶節,接下來要迎接重陽節,今年的10月16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節我們又做些什麼呢?我特地查閱了資料,原來,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老人節歷來有登高的習俗,並且常在這天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除此之外,還有插茱萸、賞菊花和嘗重陽糕等習俗。沒想到九九重陽節的節目竟有這么多節目,讓我想起了一首古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得還真不錯,寫出了在重陽節獨自一人在異鄉無比思念親人的心情。
在小時候,重陽節總會與家人一塊登山,然後在山頂上拜祭,我還不懂事,總想著吃,是個蠶貓,現在不會了,可是也沒有什麼機會可以去登山,重陽節和平常沒什麼兩樣,不禁想起從前,每次非常努力爬到山頂,為了就是那些好吃的東西,把爬山的疲勞拋到九霄雲外,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我還真天真,用來祭拜祖先的東西怎能隨便拿來吃呢?也真傻呀!
期待重陽節的到來,正好當天星期六,我一定要把握好機會參加一些戶外活動。
㈡ 五年級重陽節周記
答:五年級重陽節周記
今天是老人節,媽媽定了火鍋店,請爺爺和奶奶吃飯,我們先到了楓林綠洲,可是那家店關門了,我們又打車去了另一個地方,在那裡開始吃飯。
我等到菜上齊後,舉杯祝福爺爺奶奶節日快樂,身體健康,永遠年輕。在吃飯的過程中,我還碰到了我的幼兒園同學,好高興的,我們玩了一會兒,等到大人們都要走的時候,我們不捨得揮手再見。
回家的時候,媽媽說吃的太飽,讓我們走路回家,路過小公園的時候,我和奶奶給爺爺和媽媽比賽看誰走得快,最好爺爺和媽媽贏了,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和奶奶爬到是小山,爺爺和媽媽走的是山下的直路。總之今天我們每個人都很開心,最後我還想給爺爺奶奶說,我愛你們,希望你們永遠和我在一起!
㈢ 周記 重陽節 500字!!急啊!!
重陽節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習俗。下面我就來介紹一種「登高」習俗。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有人喪命,這些百姓受盡了折難。它也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恆景自己病倒了愈後,他辭別了妻兒,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他四處訪師尋道,最終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終於找到了那個神奇法力的仙長,從此恆景刻苦練出了非凡的武藝。一天仙長把恆景叫來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恆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突然聞到香和酒氣,便戛然止步,這時恆景手持寶劍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重陽節便被做為老人節。
這使我也有所感受,在這一星期天中,我們老師讓為自己的長輩洗一次腳或洗一次頭等。我突然心血來潮,准備,在星期天給來我家串門的姥姥洗一次腳。
「燦燦,燦燦……」哦,我姥姥來了,我趕忙把姥姥請進屋裡。趕緊把媽媽叫來。趁著媽媽與姥姥交談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趕忙拿來盆子,倒了一些熱水,一摸水,呀,燒死了!我又倒了一些涼水,哎,又涼了。此刻,想起了「永不氣妥」這個詞,頓時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熱水,這會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腳布。搖搖晃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說:「姥姥,馬上就要過重陽節了,我今天特意為您洗一次腳。」姥姥說:「呀,燦燦真的是長大了,懂事了,姥姥為你感到驕傲啊!」我把姥姥的腳放入水中,泡了一會兒。又用肥皂把腳周圍搓了一遍,在用清水沖洗。連續重復幾次,就差不多OK了!但是,當我摸到姥姥腳跟時,有什麼扎了我一下。我一看,原來是一層厚厚的繭子。我想起姥姥操勞日久,每天洗衣,做飯。便更加仔細的去洗腳了!洗完後,望著姥姥干凈的腳,喜出望外。姥姥和媽媽都欣慰的笑了!
這一年的重陽節讓我過的很充實,很完美!即使在平時,我也會多多的為長輩做事。為什麼呢?因為我是一名少先隊員
㈣ 重陽節的周記怎麼寫的
爬山插茱萸 看望老人
㈤ 重陽節周記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們送走了中秋節和國慶節,接下來要迎接重陽節,今內年的10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重容陽節,重陽節我們又做些什麼呢?我特地查閱了資料,原來,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老人節歷來有登高的習俗,並且常在這天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除此之外,還有插茱萸、賞菊花和嘗重陽糕等習俗。沒想到九九重陽節的節目竟有這么多節目,讓我想起了一首古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得還真不錯,寫出了在重陽節獨自一人在異鄉無比思念親人的心情。
在小時候,重陽節總會與家人一塊登山,然後在山頂上拜祭,我還不懂事,總想著吃,是個蠶貓,現在不會了,可是也沒有什麼機會可以去登山,重陽節和平常沒什麼兩樣,不禁想起從前,每次非常努力爬到山頂,為了就是那些好吃的東西,把爬山的疲勞拋到九霄雲外,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我還真天真,用來祭拜祖先的東西怎能隨便拿來吃呢?也真傻呀!
期待重陽節的到來,正好當天星期六,我一定要把握好機會參加一些戶外活動。
㈥ 重陽節周記300字左右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獨自在他鄉做他鄉的客人,每到歡慶佳節時,就更加思念家中的親人。我在遙遠的異鄉想像著,今天兄弟們登高的時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王維一個人。
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說可以避災。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我。真遺憾!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讓兄弟們的佳節未能完全團聚;說著說著大家就都高興不起來了。
啊!雖然我們相隔千里,但心還是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