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我們應該怎樣關心和孝敬父母

我們應該怎樣關心和孝敬父母

發布時間:2021-01-06 09:50:11

A. 關於孝敬父母,父母關心下一代的文章

尊敬的父母:你們好!

我想,對父母最大的幫助莫過於幫助他們孩子的生命順利成長!作為父母,我和你們有著驚人的一致的想法。

一次,兒子的幾位同學來家吃中午飯,我先生講述了一個古希臘的傳說:有四扇門,分別通向智慧、財富、幸福和健康,條件是你只能選擇一扇門,而放棄其他門扉。故事還沒講完,三個九歲的男孩和一個九歲的女孩就一起討論了起來。很快,他們得出自己的答案:他們都選擇了第四扇門——健康之門。我和先生問:為什麼?兒子說,我本來就擁有智慧,我可以用我的智慧創造財富,也可以把握我的幸福。但是健康卻不是完全能把握的,因為個人的力量有時是不能及的。男孩們肯定地點頭,女孩說:我也這樣認為。

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同時擁有這四扇門里的東西呢?問題的關鍵是你如何幫助您的孩子達成這些。您看,我們做父母的在願望上是如此的相似,但結果卻往往大相徑庭。

願望和現實之間,有一段漫長的空間距離,這個距離在時間上有18年之久,而最艱難的是頭6年。

現實情況是你現在就能判斷出,一個孩子的未來會擁有什麼。

我舉幾個例子由你來判斷這些孩子將來能獲得什麼。

例一:

一個孩子在沙灘上玩耍,他修了一個長城,還有一個城堡。老師問:沒有騎兵嗎?孩子指著說:在這里。他手指的方向是城堡。老師問:城堡怎麼沒有門?他答:騎兵他們害怕,不敢出來。

這個沒有門的城堡是孩子精神上的避難所,孩子根本沒能建立起安全感。生命的最早期,安全感是兒童最需要的。父母如果連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未能給他建立,您又如何讓他去贏得那四樣東西呢?

例二:
「你叫什麼名字呢?」
「我叫孫悟空」
「我也叫孫悟空」
「不許你叫孫悟空」
動手打,邊說邊打,「我要打死你,我爸爸很厲害的。我叫我爸爸用鞭子打死你……」
常在家中接觸暴力,父親是權威的象徵,自我未形成,心理能量弱——這就是我們可以看見的留在孩子身上的映射。

例三:
男孩子做在凳子上,吃大拇指,老師過來問:「你想不想和小朋友一起完?」啪,一巴掌打掉老師的眼鏡,說:「我是警察,我爸爸也是警察,我們全家都是警察。」
這是一個對成人世界有著巨大的恐懼和敵視,精力都放在防禦上的孩子。

例四:
一個6歲的男孩來到學校,幾天後,他母親問我怎樣幫助他的數學心智,我說,他可能一生都不會擁有這樣的心智了。在我的觀察中,男孩的數學心智根本就被破壞了,或是說在建構的過程中出了問題了。現在這個男孩14歲,初二,數學一塌糊塗。舉這個例子是想說0~6歲是建構心智的年齡,如果在這個階段未能建立心智,又用什麼去吸收知識呢?

所以一生的成長關鍵在頭6年。如果頭6年出了問題,後6年改變的機會就會很小,再過6年去尋求改變,那幾乎就是奇跡了。因為既然做父母的能造成6歲前的問題,6歲後的問題一定是順理成章的。一群四年級的孩子們討論父母,得出一個統一的答案:成人是不可改變的——多麼本質的評價啊!

再回到例子里的那些孩子身上吧。這些孩子的共同特徵是:無法將注意力投放到心智形成上。原因自然是多種多樣的。部分孩子將精力放在個人早期成長的基本需求上,部分孩子把精力放在了對環境的防禦上。基本上是這兩種,而這不是孩子自己的責任,本質上來講沒有錯誤的孩子,只有錯誤的成人。我舉例並不想讓您從例子中判斷您的孩子,而是期望您把握原則。原則總是在任何環境下都能適用的。

因此,我同您共同分享的第一個內容是:如果您願望很好,您就必須關注孩子成長的法則,這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愛。您必須知道0~3歲、3~6歲、6~12歲、12~18歲的孩子在生理、心理、精神上是如何成長的,對您的孩子什麼是最重要的,把0~18歲看成一個連續成長的過程,這非常有必要。例如:如果您不能在0~6歲給您的孩子帶來安全感和滿足感,我很難想像一個把大量精力放在獲取這些基本需求,放在防禦和敵對中的孩子該如何建構他的自我和心智,同其他正常的孩子相比,他幾乎沒有多少時間來完成這一過程,也因此喪失了將來做成人所需的基本的能力。所以,至此以後的一切都是枉然的了,而此時您也許認為知識才是對孩子最重要的,這是一個戰略性的錯誤。因為您很快會發現,您的做法嚴重時甚至會讓孩子自閉。

所以建議是:您必須了解,才能給予。

第二個問題是:您必須了解和明白的是教育是一門科學,而不是一種文化。這很重要,否則您就達不到您的目的。例如:中國文化導致絕大多數的父母認為,從小就學所謂的知識是最重要的。實際父母這樣的觀念來自於自身的不安全感和社會也沒給人帶來安全感的焦慮。其中也包括對愛的不同看法和理解。教育文化像一個巨大的洪流,在這種文化中有對未來的恐懼、巨大的不安全感、不信任和急功近利。如果您沒有獨立的判斷能力,就很容易被這洪流沖著走,對於孩子漫長的成長來講,您將可能無法扮演一個幫助他、陪伴他慢慢成長的角色,而是孩子的施害者。

第三個問題是:您必須解決您自己的問題。那些有暴力的孩子父母必有暴力的一面;那些沒有安全感的孩子,父母也必缺乏安全感;那些尋求關注和無法同他人相處的孩子,父母也必定是這樣。您無須告訴您的孩子應該怎樣,您要做的是改變您自己,不讓您自己成為您童年的俘虜,最終不讓您孩子成為您童年的俘虜。您必須改變您,再改變您,讓您的生活建構起真正的品質,讓您的精神更加積極和愉悅。

我和無數的媽媽一樣,由自己帶孩子。首先我要說的是帶孩子很累,帶出一個正常的孩子一定是苦多於樂,照顧孩子每時每刻的艱辛是不必多言的,但您還是情願擁有孩子。我問一位媽媽,她說:「如果讓我再選擇,我還是要選擇孩子。他讓我成長,讓我努力工作為他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階層;讓我的意識不斷升華,為他提供一個良好的精神環境;為了他,我必須注意我的語言、行為,我必須把我最好的一面展示給他,長期的積累,那些良好的品質就固定在我的身上。當然,我還必須思考現有的很多問題。關注他每月的成長變化,排除謬誤,保證他的成長不偏離那條道,我又被推到了獨立、判斷、思考的道路上。沒有他,我會很懶惰,而樂於享受生活。他迫使我成長得很累,但共同成長給了我喜悅。」她愛她的孩子,問題的關鍵是,她會愛她的孩子。這一點是我最應該同您分享的。因為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說自己愛孩子,但是當您問她孩子的情況時,她幾乎是一無所知。願望是愛孩子,行動卻是不付出,這不是愛,只是愛的情緒。大部分父母往往都是透過孩子愛自己。

第四個問題,大概也是最難以做到的問題:把「愛、自由、規則」給予孩子。實際身為父母,如果您正常成長過來,您就天然擁有了了解孩子的能力,但實際情況是我們幾乎都不是。我們可能根本無時間去了解孩子,最直接、最省力的方法就是給予孩子「愛和自由」以及「規則」,您的孩子就有了基本成長的保證。因為自由保證了孩子心智成長的空間,給了孩子智能;而愛給了孩子心靈;規則節約了孩子和您的人生成本。

愛和自由的基本保證是規則,規則必須是大家遵守,只要往前邁一步,規則就替代了權力——也就是父母制。這就是規則的意義。規則是:一、尊重他人;二、尊重環境;三、尊重自己。這個規則適用於0~6歲,規則將兒童從權威中解放了出來,也建立了極為良好的個人准則和社會准則,是未來的基礎。

B. 父母很關心我們.我們要孝敬父母用關聯詞合成一句話

因為父母很關心我們,所以我們要孝敬父母

C. 作文400字以上:在生活中,我們一天天長大,懂得了孝敬父母、尊重老師、關愛他人、助人為樂,還懂得了珍惜

我懂得了誠信
走過了十四年無憂無慮的歲月,也曾後悔往昔沒有記下那些輕輕巧巧的腳步。但有一點是我始終未敢忘記的,這就是父母從小叮嚀到大的一句話:「做人要有誠信。」
少不更事的時候,父親就常對我說:「人活於世,最重要的就是『誠信』二字。」年幼的我尚未完全懂得這兩個字的意味深長,只是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年紀稍長後,我才對「誠信」有了一些體會。
誠信,就是與朋友約定後,准時准地風雨無阻地赴約。
誠信,就是答應別人的要求後,盡力而為直至實現承諾。
誠信,是兌現諾言後,對方臉上綻放的微笑。
誠信,也是達成心願後,自己心中升起的滿足感。
噢,這就是「誠信」。我已懂得了它。
這時,我已由一個奔跑嬉鬧的頑童成長為一個初涉世事的少女。
所經歷的「誠信」又有所不同了。
在三好生選舉的過程中,有人丟掉了「誠信」,然而卻在固守「誠信」的「凡夫俗子」面前趾高氣揚地捧走了榮譽。
在緊張的考試中,有人丟掉了「誠信」,然而卻在固守「誠信」的眾多考生面前輕而易舉奪得了高分。
我開始迷惘了。
我不知道「誠信」之於我們這些奔向未來的學子們,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東西?我把這些話喃喃地講給自己的影子聽,讓一兩聲輕嘆輾過我自己的天空。
我退回到了自己的領域,用有色的眼睛觀望身邊的世界。
突然有一天,送報的工人因晚到了十分鍾而輕叩我的家門連聲道歉。望著他被雨水打濕的面頰和正在滴水的雨衣,再看著手中乾乾凈凈的報紙,我竟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了。
「誠信」,就在我的身邊,它蘊藏在我身邊的點點滴滴之中。只有那些同樣有著「誠信」之心的人才會感受得到。
只有經歷過的一切,才是真正擁有,才是生命無可動搖的顯示。
我再一次深刻體會到了父親的那句話,我真正懂得了「誠信」。
誠信是金。
我懂得了他鄉月也明
離開父母到小城去求學,時常想家,想念家中的父母,因此也時常感到孤獨和寂寞。小城的月,很美,但總磨不去我的傳統觀念——月是故鄉明。但是,在那個令人心醉的中秋夜,觀念卻轉變了。
北方的夜來的真早,晚飯時分天空就暗了下來。心情很糟,獨自在寬寬的操場上徘徊,當月亮升上天空的時候,伴我徘徊的還有這異鄉的月,雲在高高的天際撒下漂渺的紗,隔絕了我們的距離,銀盤似的月朦朦朧朧的,讓有感到彌漫在空氣中的離愁與思念,連呼吸中都有著徹骨的涼,愈發使我惦念家鄉的月:那一定是一輪很圓很亮的朗月,亮的透明正如一塊晶瑩的溫玉,照得人暖暖的,給人以安逸的感覺,尤其這是中秋的月啊!此刻的父母肯定是在望著明月,掂念著我呢!……
刺耳的鈴聲打破了校園的靜,呼喚著我去上課,我極不情願地拖著雙腿挪向教室,推開了千斤重的門。忽然一陣暖風夾著清香沖入鼻腔。那香既熟悉又費人琢磨。同學們早已在用功,並沒的誰注意到低頭的我,走近座位,書桌上面一種渴望的東西映入我的眼簾,兩塊金黃的月餅。中秋之夜還有不記得我?!霎時間,一股暖暖的熱流從心底湧起,直沖商酸痛的眼秀,眼前的景物模糊了。
放學時,同學的舉動,更震憾了我。
一向寡言的同桌像要做什麼大事似的,開了口:「洋,今天是中秋節,到我家不把,好吧?」
望著他真摯的臉,壓抑的感情沖破了束縛,只覺得嘴角咸鹹的,為了保持我可憐的面子,還是扭過頭,顫聲道:「不」,謝謝。「然後匆匆消失在群中。
清爽的秋風拂過臉龐,仰起頭,雲早已散了,月亮綻出深情的笑容。啊,他鄉的月也這樣明。
我懂得了感恩
孟郊的《遊子吟》幾乎人人都能吟得出來,而這里,我也要獻上自己對爸爸媽媽的一片心意。
三月,是關愛長輩月。歷經十二個春夏秋冬,我才明白:爸爸媽媽給我們付出得太多太多,而我們的回報則少之又少。體會父母的愛,從來都是從容淡定的。因為它自然得象空氣,令人難以察覺。不知那天起,驀然發現,歲月的痕跡已在爸爸媽媽原本年輕的臉上此起彼伏,我驚覺:我是一個粗心的兒子。從現在起我要為他們分擔憂愁,我要用行動告訴他們,你們的兒子會因為你們而長大。
今天是星期天,為了一個「遠大理想」,昨晚熬夜完成了大部分作業。我從睡夢中醒來,陽光已經調皮地撫摸我的臉,暖暖的,癢癢的。我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對著陽光發誓:我要做個久違的小主人。
今天的目標是清掃客廳衛生。我先動手把茶幾上、電視機旁、電腦桌上和沙發上那些凌亂不堪的書放在一起,並把它們各歸其位。在整理書籍的過程中,我發現有好多書都是因為我的隨手亂放的壞習慣,而顯得雜亂無章。換在平時,整理工作都是媽媽的責任。我在心頭發誓:一定要改掉這個壞毛病,少給父母增加負擔。接下來,我就要對付那些灰塵了,我拿起拖把,一會兒這里來個「橫掃千軍」,一會兒那裡來個「鋪天蓋地」,許多灰塵全都見勢不妙,倉皇而逃。轉眼地板亮得能照出影來。清理衛生死角是最難辦的了。電腦桌底下,沙發底下,門背後和櫥里的角角落落都堆積著成千上萬的灰塵,我立志讓爸爸媽媽感動一下。於是,我便拿起一塊抹布,轉挑那些難擦的死角,認認真真地擦起來。可因為我平時不怎麼做家務事,所以沒有經驗,不一會就敗下陣來,而那些灰塵卻還是「活力十足」 ,彷彿要在那些死角「安營紮寨」 。我想,我又怎能被那些灰塵打敗呢?我靈機一動,拿起抹布,把頂部弄小,然後對准地方細細擦,一遍、兩遍……灰塵果然被我擦掉不少。清除了衛生死角,頓覺渾身輕松。可發現鏡前的我儼然成了個大灰人。
幫大人做家務,心裡感到特別愉快。因為,我的行動使爸爸媽媽心裡感到溫暖,受到感動。從他們眼裡我讀到了贊許。也許有人說:「我們平時要管學習,沒有時間使長輩感動。」其實,感動是心靈的碰撞。有時,一件小事,一個舉動,一句話都會讓他們感動。所以,讓我們用心去聽,用心去做,盡自己所能,向長輩送上自己最真的一聲「謝謝!」。
我懂得了寬容
以前,我是一個比較愛計較小事的孩子,可有件事讓我懂得了寬容。
一次過大禮拜,清早我一起床,心裡就高高興興的,因為媽媽今天要帶我去吃肯德雞,這時「叮鈴鈴、叮鈴鈴」電話響了,我趕忙去接:「是二姨呀!啊!什麼?表哥要來?哦,我知道了。」聽到這個消息,我垂頭喪氣地回到了我的房間里,本來挺好的情緒又被他打亂了,因為我和表哥有點和不來。
我和媽媽、二姨、表哥來到了肯德雞店,不一會,媽媽就把香噴噴的肯德雞端上來了,「真香呀!好久沒有吃了」,我情不自禁地說。看到媽媽要了這么多,我心裡想:「要是表哥不來,這些都該我自己獨吞,多好」。「媽媽,這肯德雞是你花的錢嗎?」媽媽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沒有言語。我們逛完商店後,就回家了。不知什麼時候,表哥走進我的房間看起了我心愛的漫畫書,我走上去,毫不客氣地從他的手中奪了回來,說:「這是我新買的漫畫書,你看什麼看。」表哥看了我一眼,說:「真小氣,一本書都不讓看。」「就不讓你看。」說著,我氣極敗壞地把漫畫書的首頁撕成了兩半。爸爸聽見了我們的爭執,趕忙跑過來,把我拉到了其它房間,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你怎麼能這樣對待哥哥,哥哥來到咱們家,就是客人,你是一個男子漢,應該有一個寬容的胸懷,你到別人家,如果他也這樣對待你,你高興嗎?」緊接著,媽媽也推門進來,重重地訓了我。聽了他們的話,我慚愧地低下了頭。
後來,表哥不太高興地回家了。表哥走後,我才真正意識到我確實做錯了。這件事已過去很長時間,雖然撕壞的漫畫書已粘好,卻有了一道深深的裂痕,但這條裂痕卻教給我了做人的道理-------同學、朋友之間缺少了寬容,就沒有了友誼,人應該有一顆寬容紅亮的心。
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漫漫人生,我從懵懵懂懂的孩子長大成人,必經歷許多或辛酸坎坷或幸福歡樂的往事,雖然大多是都隨歲月的流逝而漸進遺忘了,但有那麼一件讓我刻骨銘心的感動非但沒有被時光塵封反而隨著記憶的堆積越加凝重和突顯了,這曾是父親給我的,做人的道理……
在我7歲時,鄰家有個比我大很多的姐姐,天生智商低下,就是我們訴說的弱智。大家都管她叫傻大姐,時間長了,也不足為奇。她每天站在胡同口,凝望過往的行人,她總是沉默,眼神有些渙散。那時我像所有小學生一樣,每天放學期盼著寫完作業和朋友一起玩耍,我們常在胡同里迎著呼嘯而過的風奔跑,有掠過嘴邊的燦爛笑容。一個周末的傍晚,我和同學在院外的一棵大樹下玩捉迷藏,正玩得高興,有個朋友跑在前面,一個疏忽,不小心撞在了「傻大姐」的身上,頓時大家一陣的驚慌,而後有人怪聲怪調地叫了句「傻大姐」,我們從驚慌一下變成了開懷大笑,邊笑邊跑,而「傻大姐」呢,踉蹌地在後面追著,為了潛意識中的一點尊嚴,邊哭邊追……邊追邊哭……
這時是父親從家中出來叫我吃飯,看到我……不由分說地一個耳光重重打在我臉上,掐著我的胳膊把我拎回了家,任憑我哭泣、喊叫,他坐在床邊默默地抽一顆煙,許久沒有說話。之後他把我叫到他的書桌邊,我一面頻頻啜泣著,一面聽著父親的話。「孩子,你還小,有很道理你不明白,所以爸爸要告訴你,告訴你無論何時都不能欺負比自己弱小的人,無論何時都不能踐踏別人的尊嚴,無論何時都要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又是許久的沉默,我低聲說到:「我知道了,父親」
父親的諄諄教導在那時對我而言或許只是一畏地奉行而已,然而,在多少年後的今天,我才明白,在那樣幸福的時代,我曾做了一件多麼愚蠢多麼令人厭惡以至於讓我終身悔恨的事情。也是那件事,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使我從此變為一個既尊重別人而又贏得別人尊重的人,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平坦,使我的生活變得更加陽光明媚。
我懂得了珍惜
我珍惜過許多美好的事物,但卻從來沒有珍惜爺爺給我的愛。由於父母工作忙,從小我就跟著爺爺,我的一切都是爺爺操持著。冬天,河水冰冷刺骨,年過六旬的爺爺卻要提著大桶的衣服蹣跚地走到河邊,用蒼老無力的手去洗那一一件臟衣服,而我卻偎在溫暖的火爐邊。
後來由於升學的緣故我離開了爺爺。因為孤獨老人想了我,想起了這曾經與他朝夕相處的孫女,要我經常去陪他。可每一次我去了之後,卻只知道吃爺爺留給我的好東西。對於爺爺提出的陪他散步的要求卻不能讓他滿足,爺爺的念叨我更是心不在焉地聽著。心裡卻在尋找各種理由以便盡快離開,任憑身後爺爺的嘆息聲孤零地飄盪……
那時候我從來沒去想一想,爺爺為什麼把好吃的盡留給我,自己卻捨不得嘗一點?當我掉進泥水裡,是誰把我背回家百般呵護?當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是誰給我家的溫暖……在那時看來,這一切似乎都是應該的。直到有一天,爺爺那慈祥的面孔凝固了起來,深邃的眼睛永遠閉上的那一刻,我才陡然意識到自己失去了許多重要的東西一一一份再也體會不到的關心、一份再也得不到的愛,我這才明白由於自己的幼稚與自私沒能理解和善待那天底下最無私的關愛。
爺爺永遠離我而去了。我想補救過去的過失,多陪他老人家散散步,說說話,可誰又會給我這個補救的機會呢?
不懂得老人給我這份關懷和愛護是我畢生的悔恨,記得一位哲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擁有的時候不覺得他的可貴,但當他失去的時候才知道擁有時候的幸福」。我就偏偏驗證了這一句話。
人人都有「盡黃昏」的時候,爺爺的愛我已失去,但我懂得了尊敬、愛戴,尊敬愛戴普天下所有的老人;我懂得了珍惜,珍惜普天下老人的愛。我惟有珍惜老人以及即將老的人給的愛,我的心靈才能得到一絲的慰藉。這樣我的黃昏才能不會黯淡、寂寞。
願爺爺在九泉之下少一份嘆息,多一份欣慰。

D. 自己是怎樣關心父母 孝敬父母的

我的話,就是把我媽拉進我的世界。教她玩微信,玩游戲,玩電腦。目的就是專讓她了解現在屬的年輕人,就是不那麼認同也能了解,也知道有那麼回事。因為我媽三個孩子(包括我)都出去讀書了,不是在外市就是在外國,她經常一個人。我就讓她多出去玩,多走走,她自己也不怎麼閑得下來,會出去逛逛。忙起來很久才打一次電話,但每次都聊好久。都是說最近發生的什麼事,也讓她說說自己發生的事。有時候難過,不開心也找她說,我個人覺得那種報喜不報憂的觀點不是特別好,生活肯定不可能一件難事兒都沒,你說一說,反而自己舒服了,然後你媽也覺得高興。我常和她說,我本來好難受,你一聽電話我就啥事兒都沒了,樂得她。我希望以後不和她住一起,但是住的很近,她有她的生活,我也有我自己的,常常串門兒,關系永遠不變,就算變了也是往好的方向變!媽比我愛你摸摸大(づ ̄ 3 ̄)づ

E. 一年級作文如何關心和孝敬父母

感謝是一種溫暖的情感,象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輕輕吟唱著,在心與心之間傳遞著人世間最純最美的訊息。
我最最感謝的是我的父母。是他們用博大的胸懷與深沉的愛包容了我的一切優點與缺點,慷慨地送給我一個屬於我自己的空間,讓我伸展開雙臂,擁抱我想要的生活。
我感謝我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來到這個世界的權力。
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關愛與呵護下無憂無慮地度過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他們送我一片明媚的晴空;飄雨落雪的時節,他們為我撐起一把溫情的傘。
少年的時光伴隨著求學的喜怒哀樂,而其中又包含了父母的多少苦辣酸甜。父母常因我的歡樂而喜上眉梢,也常因我的煩惱而愁在心頭。我知道,父母是在盼望著我有一個好的成績,將來有一天,他們的女兒能憑借自己的能力,去過更好的生活。
終於有一天,父母的願望實現了:終於有了一個屬於我的幸福美滿的家。
父母笑了,而在這由衷的笑容里,我卻看到了父母額頭不知何時爬滿了一道道深深的皺紋,鬢角也多了縷縷白發。
父母的心中依然裝滿了數不清的牽掛,牽掛著女兒,牽掛著他們的小外孫。於是,為了我的工作,我的家庭和我的孩子,父母在他們已近六十歲的年紀里,又做起了外孫女的「老保姆」,看著外孫女如童年時的我一般聰明乖巧的樣子,父母滿足地笑了。只是,他們已不再年輕……
我感謝我的父母,當我已不再年少,當我悄悄地數著父母頭上的縷縷白發,當我輕輕地撫摸父母臉上的道道皺紋;
我感謝我的父母,當父母已不再年輕,當春去秋來父母無聲的愛依然陪伴在我的旅程,當父母慈祥的雙眼裝滿了數不清的牽掛與溫情;
我感謝我的父母,當我初為人母用滿心的關愛去呵護自己的小寶寶,當我輕輕地為女兒唱起那首《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我終於明白:
是我的父母,給了我整個的世界!
我感謝我的父母。

F. 想一想自己是怎樣關心父母,孝敬父母的寫出來。一年級語文題

我們晚上應該幫父母洗洗腳,我們要從小事做起,比如刷刷碗,拿東西
一年級作業寫簡單點,比如幫媽媽刷刷碗
掃掃地,幫奶奶收衣服之類的小事情都可以

G. 一年級小朋友怎樣關心父母,孝敬父母的寫出來

給父母洗洗腳,按按摩,乾乾活

H. 孝敬父母,忠於配偶,關愛子女,維護家庭和睦;怎麼理解

就是要在家孝敬父親和母親,對於配偶要忠誠,一生只愛他,關心愛護自己的子女,維護家庭的和諧,不吵架

I. 有關一年級關愛老人孝敬父母的短文

我們生活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成長,可有些家長只愛護了自己的孩子,卻忘了曾經他們也是在這樣的關愛下成長的。他忘了小時候的溫暖小時候那快樂的童年。
他們不關心他們的父母,他們認為父母是他們的包袱,孩子是他們的希望。可他們有沒有想過這樣的舉動會給他們的孩子帶來怎樣的思想?到最後吃苦的還是他們啊!孝敬父母我家就做得很好。外公外婆奶奶天天樂開花。爸爸媽媽們和我一樣的孩子們讓我們一起關愛老人,為他們建設愛的大廈。

J. 想一想自己是怎樣關心父母,孝敬父母的寫出來。一年級語文題

我們晚上應該幫父母洗洗腳,
我們要從小事做起,比如刷刷碗,拿東西
一年級作業寫簡單點,比如幫媽媽刷刷碗
掃掃地,幫奶奶收衣服之類的小事情都可以

閱讀全文

與我們應該怎樣關心和孝敬父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平安長壽保險新 瀏覽:310
孝善養老錢是多少 瀏覽:388
如何感恩孝順父母 瀏覽:298
南寧退休金調整 瀏覽:675
乾隆養生按摩器廣告錄音哪裡買 瀏覽:261
長春星級養老院 瀏覽:55
結婚敬茶父母應說點什麼 瀏覽:247
70歲老人過生日包餃子包多少個 瀏覽:518
長壽鄒川 瀏覽:500
認證60歲養老保險的是什麼軟體 瀏覽:472
重陽節去爬山的周記 瀏覽:145
農村老年人照相怎麼賺錢 瀏覽:528
老年人旅遊郵輪 瀏覽:147
北京社保繳納多少年可退休 瀏覽:805
九寨溝長壽村在哪裡 瀏覽:985
全民體檢包括哪些人 瀏覽:259
養老保險查詢原始密碼 瀏覽:385
退休金應該從哪個月領取 瀏覽:998
農村校長退休工資多少 瀏覽:33
夏季節養生的老人如何養生為好 瀏覽: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