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以《孝在我心中》寫一篇讀後感 主題內容是要寫孝的, 500字,謝謝
《孝在我心中》讀後感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在歷史上,有許多關於孝的感人事跡,其中在24孝中,有一則是「閔子騫勸父感後母」。感人至深。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為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後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於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系。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後娘為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裡能禦寒呢?所以,子騫穿著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後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為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來,子騫冷得得戰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馬的韁繩,將韁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罵後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後妻像木頭一樣,獃獃地立著,羞愧得無話可說。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為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後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現在的我們應該更要孝敬父母,更何況孝道是我們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為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置之度外。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和把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和拋棄。
孝心無價,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② 家長如何給孩子寫孝心事跡感言
你是 一個勤勞、善良,愛幫助人、孝順父母的孩子。你興趣廣泛,有較好的勞動習慣,能關心回班級答並願意幫助別人。在家裡能夠聽話,幫助家長干一些家務活,整理自己的書包和玩具。有時你也較貪玩,上課不夠專心。老師發現你對(某)方面的內容掌握不是很好,希望××以後能努力學好每樣本領,做個全面發展的好孩子。
③ 寫孝順的時評類作文
關愛是一片天空,給人無限的希望;關愛是一片森林;關愛是一盞明亮的燈,照亮人們美好的未來。在我成長的歲月中,有很多別人關心我的事情,現拾起記憶中的一朵浪花,與你分享。
還記得在我四年級時有一個同桌,他是一個非常調皮的男生,他說話總是帶口頭禪,愛罵罵咧咧,平時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我們兩個總計較,所以有過肩碰肩坐著卻連一個半月沒有開口說話的記錄。
一天早晨,我忽然覺得身上很熱,難受不已,媽媽給我量了量完體溫後,啊!38度,唉!我發高燒了,頭還很疼。媽媽給我吃了安瑞克退燒葯,讓我再家休息不要去學校了,我只是覺的頭暈目眩,身子直打晃。沒辦法,今天只能請假在家休息了,到了下午四點多,大概是消炎葯吃對了,燒退了一些,我感覺身子輕鬆了一些,頭疼也好多了,明天就可以上學去了,可是今天的老師發的作業本和留的作業怎麼辦?誰會幫我帶回來呢?正在我焦急的時候,突然家裡門鈴響了,媽媽打開門一看,竟然是我的調皮同桌,他一改往日吊兒郎當的樣子,進屋後,將我的作業本放下後,馬上把今天老師留的作業告訴了我,並給我認真地講起了今天所學的課程。直到講到6點鍾我家要吃晚飯了,見媽媽要留他在我家吃飯,他才離開。第二天上學時,我一樣不拉地將寫完的作業完整無缺的交給了老師。
這件小事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是每當我回首往事時,都會遺憾自己女孩子的小氣,當時為何不待他更溫和一些,因為他幫助過我,給了我一份關愛。
老師常對我們講:關愛是一句問侯,給人春天的溫暖;關愛是一個眼神,給人無聲的祝福…生活中只有充滿愛,才會讓我們的心靈變的
④ 名家寫孝順的散文有哪些
背影
朱自清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閑.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里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什麼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兩三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於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坐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裡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裡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台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後,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荷葉 母親
冰心
父親的朋友送給我們兩缸蓮花,一缸是紅的,一缸是白的,都擺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沒有在院子里看蓮花了———但故鄉的園院里,卻有許多;不但有並蒂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紅蓮.
九年前的一個月夜,祖父和我在園里乘涼.祖父笑著對我說:「我們園里最初開三蒂蓮的時候,正好我們大家庭里添了你們三姊妹.大家都歡喜,說是應了花瑞.」
半夜裡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郁的天,我覺著有些煩悶.從窗內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凋謝了,白辨小船般散漂在水裡.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蓮蒂,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仍是不適意———徘徊了一會了,窗外雨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
對屋裡的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一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斜過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雨勢並不減退,紅蓮也不搖動了.雨聲不住的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不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蓋天空下的隱蔽?
⑤ 怎麼寫孝順題目的作文。
說孝心,先從「孝」這個字說起。「孝」這個字十分有意思,「老」的上半部和「子」在一起,我認為這個字的含義是子女們都在老人的身邊,與老人心貼心。
「孝」是流傳千古的中華傳統美德,古人雲:「百字孝為先。」孝心是兒女們必備的准則。孝心不是在老人去世後在墳前帶著哭腔說幾句:「我們沒盡孝心啊,如果可以重來我一定好好的照顧你的」那些假腥腥的話。而是從身邊一點一滴小事做起,在生活中處處體貼老人,幫助老人,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今年的春節晚會上,有一個人的形象一直在我腦海里抹不去。雖然他貌不驚人,只是一位普通的大伯,但是節目主持人把他的事跡說出後,我也和在場的觀眾一樣禁不住熱淚盈眶。他與妻子結婚後一年,妻子就永遠的離他而去了。大伯獨自承擔起贍養岳父母的責任。他二十八年如一日的照顧著老人的起居生活。正是這個孝字讓他在我腦海里烙下了深深的記憶。
孝,其實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幫老人幹家務、和老人促膝談心......有一首歌,早已在大街小巷流行《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老人不圖兒女們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一輩子總操心只奔個平平安安……」這首歌道出了父母的心聲,他們希望自己的兒女,有事業、家庭的時候還經常回家看看。心中還惦記著自己,他們就足夠了......
家有一老是塊寶,家家都有老,人人都會老。願「孝」長駐我們心中!
⑥ 寫孝敬母親的故事
古人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_忠孝雙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將沉至緒,有一個獨生女兒,名叫沈雲英。自小聰明好學,跟父親學得一身好武藝。因其父率兵迎異軍死在戰場上,當時沈雲英才十七歲,她登上高處大聲呼曰:「我雖然是一個小女子,為完成父親守城的遺志,我要決一死戰。希望全體軍民保衛家鄉。」大家深受感動,發誓要奪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圍,取得了勝利。沈雲英找到父親的屍體,大聲痛哭,全體軍民都穿上孝服,參加了葬禮。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緒為副總兵,並任命沈雲英為游擊將軍,繼續守衛道州府。後來人們為她建了一座忠孝雙全的紀念祠。有詩頌曰:
異軍攻城圍義兵,娥眉汗馬解圍城;父仇圍難兩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雲思親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傑的人,從小家庭貧困,勤奮好學,後來做了丞相。他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個同僚,奉詔出使邊疆之際,母親得了重病,如果這樣離去,無法在身邊侍候,心中非常悲痛。仁傑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後,特此奏請皇上改派別人。有一天仁傑出外巡視,途中經太行山。他登上山頂向下看著雲,對他的隨從說:「我的親人就住在白雲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沒有離去,禁不住流出了思親之淚。有詩頌曰:
朝夕思親傷志神,登山望母淚流頻;身居相國猶懷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⑦ 描寫孝順的句子
描寫孝順的經典句子
1、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2、勿遲;長者賜,不敢辭。
3、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4、孔孟風,運河情,孝文化,要傳承。
5、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6、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7、知恩圖報,善莫大焉。
8、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9、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10、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11、內睦者,家道昌。
12、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
13、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14、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15、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16、鄰裏手拉手,助老獻真情。
17、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18、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19、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20、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21、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
22、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23、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24、關心老人,關愛老人,關懷老人。
25、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
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7、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28、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
29、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30、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31、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32、家和萬事興,敬老樹新風。
33、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34、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
35、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⑧ 寫孝道的文章
在我國文化寶庫中,有無數關於孝道的文章,尤以齊魯文化最多。在浩如煙海的齊魯文化經典及相關典籍里,關於「孝」的論述俯拾皆是。《孝經》中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始於事親,忠於事君,終於立身。」「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 《論語》中有:「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孟子》中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孝子之至,莫大於尊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大學》中有:「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詩經》中有:「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維則。」「威儀孔時,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禮記》中有:「從命不忿,微諫不倦,勞而不怨,可謂孝矣。」「父母在,不稱老,言孝不言慈。」「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睦於父母之堂,可謂孝矣。」「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勸報親恩篇》中有:「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為人須當孝父母,孝順父母如敬天。」「人生五倫孝當先,自古孝為百行原。世上惟有孝字大,孝順父母為一端。」「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弟子規》中有:「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首孝悌,次謹信。」 《增廣賢文》中有:「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家語·弟子行》中有:「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
⑨ 我要寫孝道心得二百字
孝道抄愛心 心得
聽爸爸說中國的傳統美德之一就是孝,中國的孝道倡導的就是晚輩對長輩的孝順,象「烏鴉反哺,羊羔跪恩「一樣。我們小學生應該從小懂得如何報答父母,知恩報恩,學會感恩。
現在的小學生家家都是獨生子女,都只會要求父母滿足自己的需要,卻不懂得感謝,變得自私自利,沒有感激之情,使我們失去了孝道,失去了博愛之心,真正丟了我國傳統美德。這樣整個社會和國家就糟糕了,談何社會,談何國家,失去了秩序,失去了生存倫理。所以,我們小學生要從小學會「孔容讓梨」,知恩圖報,孝敬父母,尊重長輩。
我們小學生不但是民族的未來,更是中國的花朵,自覺接受我國的傳統美德教育,這樣明天會更好!
⑩ 描寫媽媽的作文500字主要描寫孝順
記憶像是倒在手掌心的水,無論你攤開還是緊握,水總會從指縫中,一點一滴,流淌干凈。但是我與母親的故事永遠流不完,蒸不幹。那捧康乃馨,至今還飄著淡淡的香……
那個大雨傾盆的夜晚,我躲在台燈的暗光下,埋頭苦讀。忽然,媽媽攪破了這份寧靜,絮絮叨叨地說了幾句。我左耳進右耳出,只是不耐火地吼了一句:「別吵了!」媽媽的臉色有些轉變,她的眼睛帶著失望,有點憤怒地說:
「我是為了你好,你竟用這樣的語氣跟媽媽講話。」
「你這么吵我怎麼復習,快點走開。」
我的憤怒也來了勁。忽然那一巴掌重重地打在了我的臉上,我頓時蒙住了,臉上感覺熱乎乎的,不爭氣的眼淚流出了眼眶。媽媽這一巴掌,打在臉上,卻疼在心頭啊!我把門甩了一下,沖進了房間……此時,窗外大雨滂沱,我的心裡也電閃雷鳴。
以後的幾天,我們始終保持在僵持狀態。我們沒有說過一句話,也不曾坐在同一個地方。我和媽媽之間便隔起了一道深深的溝壑,誰也沒跨過它。我甚至開始有點恨她,恨她打我的一巴掌,恨她傷了我的心。
我始終在生媽媽的悶氣,直到那一天,那幅日歷使我恍然醒悟——昨天是媽媽的生日,媽媽,她為了我,連生日也不過了。這時我聯想起了許多事情——我似乎看見媽媽在我生日時候,幫我點是蠟燭,她笑得多麼開心。我羞得無地自容,心裡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便悄悄地離開了家。
傍晚,我捧著一束康乃馨,打開了家門。媽媽,她正躺在沙發上休息。我走到了媽媽面前,媽媽瞬間愣住了。我們兩個面對面,沒說話,只是靜靜地相視。忽然媽媽緊緊地抱住了我,一滴幸福的淚水,浸濕了我的衣裳。窗外的風輕輕地吹拂著媽媽的頭發,一切都那麼寧靜,彷彿時間在此刻止住了。我和媽媽之間的溝壑,被那愛的黃沙填滿了。我與媽媽,在這和諧的氛圍中,擁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