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指重陽節

指重陽節

發布時間:2021-01-05 01:19:44

重陽節指的是陽歷九月九還是陰歷九月九

重陽節簡介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准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重陽節的習俗
1、登高
2、吃重陽糕
3、賞菊並飲菊花酒
4、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簡介
http://www.china.org.cn/ch-jieri/chongyang/1.htm
重陽節的習俗
http://www.china.org.cn/ch-jieri/chongyang/3.htm

❷ 重陽節是指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❸ 重陽節指的是

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又稱「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九九重陽凝聚了中華民族千秋萬代「老吾老」的濃濃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風范。1989年,中國政府將農歷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人節」、「敬老節」,重陽節成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進一步在法律上明確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作為老年節,並於2013年7月1日起實施。因此重陽節這天又是「敬老日」、「敬老節」或「老年節」、「老人節」。

活動
重陽節期間,中國各地會舉辦豐富多彩的節日主題活動和敬老愛老志願服務活動,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努力營造尊敬老年人、關愛老年人的社會氛圍。

❹ 九九重陽節插茱萸,那茱萸指的是什麼

古人認為佩陵脊虛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頭上,辟除惡氣而御初寒。
古人把茱萸作為祭祀、佩飾、葯用、避邪之物,形成茱萸風俗。晉代葛洪《西京雜記》中就記載尺燃,漢高祖劉邦的寵妃戚夫野昌人於每年九月九日,頭插茱萸,飲菊花酒,食蓬餌,出遊歡宴。
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中記述了這一情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由此可見,唐時重陽節登高茱萸插頭習俗的流行。
茱萸是重陽節特有的辟邪物品,佩茱萸成為重陽節俗的主要標志,因此登高會也稱「茱萸會」,重陽節被稱為「茱萸節」。

❺ 重陽節指的是什麼節日

農歷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

❻ 中國民間的「重陽節」是指哪一天

中國民間的「重陽節」是指農歷的九月初九。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時間在農歷九月初九。由於「九九」諧音「久久」,所以古人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並逐漸衍生出登高「辭青」、觀賞菊花、飲菊花酒、插茱萸等一系列民俗。

重陽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在唐朝被定為正式節日,到了魏晉時期,重陽節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

重陽節前後,秋高氣爽,此時出遊登高、觀菊賞景,在時令上是最合適不過的。民間還有「辭青」的說法,也是因為「九月九」之後,天氣更加寒涼,草木開始凋零,重陽節的「辭青」正好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古代,還流行重陽節插茱萸的習俗。過去醫療條件差,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喜歡在這一天佩戴茱萸辟邪求吉,所以重陽節又稱「茱萸節」。

(6)指重陽節擴展閱讀

重陽節的民間活動:

1、吃重陽糕: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2、登高: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3、賞菊: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賞菊習俗源於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

❼ 重陽節是什麼節日指哪方面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抄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
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❽ 李清照的《醉花陰》中,『佳節又重陽』的『重陽』除了指重陽節,還指什麼

"佳節又重陽"中的重陽只是指重陽節的意思。
農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周易》以「九」為陽數,日月皆值陽數,並且相重,故名。這是個古老的節日。南朝梁庾肩吾《九日侍宴樂游苑應令詩》:「朔氣繞相風,獻壽重陽節。」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通過描述作者重陽節把酒賞菊的情景,烘託了一種凄涼寂寥的氛圍,表達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獨與寂寞的心情。上片詠節令,寫別愁;下片寫賞菊情景。
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寫中,加入自己濃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觀環境和人物內心的情緒融和交織。尤其是結尾三句,用黃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盡而意無窮,歷來廣為傳誦。

❾ 「九九艷陽天」是指「重陽節」嗎

中國有「數來九寒冬」的說法,源從冬至開始數「九」以計算時令。具體計算方法是從冬至日(今公歷12月22日前後)算起(冬至日叫「交九」,意味著數九寒天開始),每九天為一「九」,第一個九天叫「一九」,第二個九天叫「二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數滿九九八十一天(至公歷3月12日前後)便是「出九」(數九結束,出了數九寒天)。這時冬天已過完,春天來到了。
這里的九九艷陽天,應該指的是冬至日之後的第九個九天!

❿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指

每逢佳節倍思親抄的佳節是指農歷的九月初九重陽節的意思。「每逢佳節倍思親」選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名篇之一。全文為: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

詞句注釋

1、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維遷居於蒲縣(今山西永濟縣),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2、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3、佳節:美好的節日。

4、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5、茱萸(zhūyú):一種香草,即草決明。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閱讀全文

與指重陽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孝敬父母演講稿600字作文 瀏覽:525
媳婦做哪些算不孝順 瀏覽:17
湖北省各人申請企業養老金 瀏覽:563
80歲老人退休金調整 瀏覽:725
什麼是長壽核心 瀏覽:241
老年大學有什麼問題 瀏覽:659
山東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基數 瀏覽:771
九九重陽節手工製作圖片大全 瀏覽:473
子女和父母住一起居住證怎麼辦 瀏覽:804
成都平安養老保險 瀏覽:774
長壽老人每個月有多少錢 瀏覽:226
2017年養老金個人帳號利息 瀏覽:331
中老年人如何生活得有尊嚴 瀏覽:565
農民的養老金用不完怎麼辦 瀏覽:175
孩子孝順的順口溜 瀏覽:514
反復和父母說不要吃什麼 瀏覽:520
老年大學主要職責范圍 瀏覽:791
70歲老頭吃偉哥 瀏覽:393
重陽節作文給爺爺洗腳 瀏覽:807
大棚里的長壽花是怎麼養的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