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2019重陽節活動北京

2019重陽節活動北京

發布時間:2021-01-04 08:00:57

A. 重陽節有什麼活動

重陽節習俗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喝重陽酒

「重陽酒」即用優質糯米釀成的甜酒,於重陽節裝進小陶瓷壇子密封保存。可能是因為溫度和濕度比較適宜,所以釀出的酒特別醇,是米酒中的上品,甜純美,男女老少皆宜,起源於西北少數民族。
「重陽酒」即「菊花酒」。每年重陽節時,最早的菊花花骨朵已長成,欲開花時,這就是製作「重陽酒」的上好的材料!

除了以上較為普遍的習俗外,各地還有些獨特的過節形式。

重陽節在陝北正式收割的季節,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陽,收呀么收秋忙。穀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場」。陝北過重陽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愛享用蕎面熬羊肉,待吃過晚飯後,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山頭,點上火光,談天說地,待雞叫才回家。夜裡登山,許多人都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的頭上,以之避邪。在福建莆仙,人們沿襲舊俗,要蒸九層的重陽米果,我國古代就有重陽「食餌」之俗,「餌」即今之糕點、米果之類。宋代《玉燭寶典》雲:「九日食餌,飲菊花酒者,其時黍、秫並收,以因粘米嘉味觸類嘗新,遂成積習」。清初莆仙詩人宋祖謙《閩酒麴》曰:「驚聞佳節近重陽,纖手攜籃拾野香。玉杵搗成綠粉濕,明珠顆顆喚郎嘗」。近代以來,人們又把米果改制為一種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將優質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時,撈出瀝干,摻水磨成稀漿,加入明礬(用水溶解)攪拌,加紅板糖(摻水熬成糖濃液),而後置於蒸籠於鍋上,鋪上潔凈炊布,然後分九次,舀入米果漿,蒸若干時即熟出籠,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層重疊,可以揭開,切成菱角,四邊層次分明,呈半透明體,食之甜軟適口,又不粘牙,堪稱重陽敬老的最佳禮饌。

一些地方的群眾也有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後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國成立後,重陽節的活動充實了新的內容。1989年,我國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每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河北省】 香河縣九月九日,有姻親關系的家庭會互相送禮,稱為「追節」。永平府以重陽的天氣占未來晴雨。重陽節若下雨,這幾個日子也都會下雨。清豐縣兒童於重陽節放紙鳶為戲。典周縣境內無山,縣民多於重陽節上城樓登高。

【山東省】 昌邑北部人家於重陽節吃辣蘿卜湯,有諺語道:「喝了蘿卜湯,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間稱重陽節為財神生日,家家烙焦餅祭財神。鄒平則在重陽祭祀范仲淹,舊時,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縣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忌回娘家過節,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浪」的說法。

【陝西省】 西鄉縣重陽節,親友以菊花、菊糕相饋贈。士子以詩酒相賞。據說婦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江蘇省】 重陽節,南京人家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於庭中。長洲縣重陽節吃一種叫做「駱駝蹄」的麵食。上海豫園於重陽節辦菊花會,以新巧、高貴、珍異三項評分定高下。無錫縣重陽節吃重陽糕、九品羹。

【浙江省】 紹興府重陽節互相拜訪,除非親友家有喪事,才往靈前哭拜。桐盧縣九月九日備豬羊以祖,稱為秋祭。同時也在重陽節綁粽子,互相饋贈,稱為重陽粽。

【江西省】 德興縣九月九日割晚稻。

【安徽省】 銅陵縣以九日重陽為龍燭會,以迎山神。削竹馬為戲,據說可以驅逐瘟疫。

【湖北省】武昌縣於重陽日釀酒,據說此所釀之酒最為清洌,且久藏不壞。應城縣重陽節是還願的日期,甚家皆於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省】長汀縣農家采田中毛豆相饋贈,稱為毛豆節。海澄縣重陽節放風箏為戲,稱為「風槎」。

【廣東省】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南雄府九月九日請茅山道士建王母會,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婦女都會前來參加。陽江縣重陽節放紙鳶,並系藤弓於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臨高縣民重陽節早起,大家齊聲高喊"趕山貓",以此為安和富利之吉兆。

【廣西省】懷集縣以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傾城而出,賽神酬願,皆用大炮。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說:「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省】舊時南溪縣讀書人於此日在龍騰山岑山樓聚會,紀念詩人岑參,稱為「岑公會」。民間舊俗,重陽前後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話說:「重陽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省】山西晉南地區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習慣。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名勝古跡,成為節日的盛舉。至今還在民間傳誦著「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峰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河南省】南陽喊山大賽以「祝您長壽健康」、「白頭偕老」、「家庭美滿」等美好話語為主要內容,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喊出獨特的心裡話。屆時,99位老人將一同參加登山比賽,登頂後進行喊山大賽,工作人員將藉助分貝儀,根據選手的聲音大小決出比賽名次。

B. 2020年重陽節八大處有活動嗎

2020年重陽節,八大處,這個當然是有活動的呀,因為八大處的活動相對來說是整個行業里邊兒活動最多的,一般都會有的

C. 重陽節都有什麼活動

賞菊抄花,爬山,祭拜祖襲先。

D. 重陽節都要搞什麼活動呢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E. 重陽節都有哪些活動

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有哪些祭拜祖先的活動?九九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易經》中,九代表「陽」,兩九相重,故又稱為重陽。每年到了這一天,各地的老人經常會組織登高,賞菊,吃重陽糕等活動,慶祝節日。九九蘊含長長久久的意思,所以從秦朝起就流行祭祖活動,一直延續到現今。所以,重陽節也是中國四大傳統祭祀節日之一,並且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3、祭祖是緬懷先祖的節日,所以男女朋友舉止應適當,不要有親熱行為。4、祭祖時要誠心誠意,俗話說「心誠則靈」,學會感恩,感恩祖先,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及家庭健康、幸福,因為祖先是保佑自家的家神。5、重陽節祭祖是全家出去登高辟邪的日子,因此重陽節里的祝福是「身體健康」或「全家平安」,禁忌說節快樂。

F. 北京密雲重陽節習俗

重陽節的習俗 敬老
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一些地方把夏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中國政府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敬老節」。2012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草案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為老年節。
重陽節的習俗 菊花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重陽節的習俗 喝菊花酒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我國釀制菊花酒,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盛行。據《西京雜記》載稱「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為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
重陽節的習俗 吃重陽糕
重陽節吃糕的風俗始於東漢,《西京雜記》說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殘害致死後,其使女賈佩蘭離開皇宮嫁給了扶風地區的段儒為妻。她對別人講起了宮中的生活時,談到宮中每年九月九日吃重陽糕,成為宮中的定例。古人這天要身佩茱萸(葯用植物)、食逢餌(花糕)、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吃重陽糕的同時,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攜酒登山。因用新糧製成糗粉餐(重陽糕)帶在身邊到郊外登高一望,領略秋高氣爽的自然景色,恰恰又與登高諧音,「糕」、「高」象徵成事皆高,「吃糕」也就被賦予「登高」的含義了。九月九日食用重陽糕也就成了傳統的飲食習俗。
重陽節的習俗 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據《晉書》中《孟嘉傳》載,九月重陽這天,晉朝大司馬桓溫及參軍大將孟嘉等人登上龍山(今湖北江陵縣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觀賞山景,連帽被風吹走也不知道。桓溫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辯,一時傳為佳話。
重陽節的習俗 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葯,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G. 重陽節去北京哪裡好玩

今天是零九年九月初九,也是重陽節,這輩子就這一回,相傳是一生中最吉祥的日子,收到的人將幸福久久!!祝我親愛的朋友:開心久久,幸福九-九-九!

H. 九九重陽節北京市有什麼老年活動

舉辦老年人書畫展。退休在家的老年人,有的非常喜歡書法,繪畫,社區可以組織有相關愛好的老年人,拿出自己的書畫作品進行展覽,也可以現場進行書畫書寫。
社區舉辦為老年人提供低價旅行。有經濟能力,身體比較健康的老年人,社區可以組織一下低價旅行,讓老人看看外面的世界。
社區為貧困老年人獻愛心活動。有很多老年人由於種種原因,晚年生活貧困,社區可以專門組織相關活動,例如為老年人娟衣服,定期組織志願者給老年人洗衣服,打掃衛生。

I. 2019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你好。

2019年重陽節是2019年10月7日,

周一,農歷己亥年九月初九。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閱讀全文

與2019重陽節活動北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孝敬父母演講稿600字作文 瀏覽:525
媳婦做哪些算不孝順 瀏覽:17
湖北省各人申請企業養老金 瀏覽:563
80歲老人退休金調整 瀏覽:725
什麼是長壽核心 瀏覽:241
老年大學有什麼問題 瀏覽:659
山東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基數 瀏覽:771
九九重陽節手工製作圖片大全 瀏覽:473
子女和父母住一起居住證怎麼辦 瀏覽:804
成都平安養老保險 瀏覽:774
長壽老人每個月有多少錢 瀏覽:226
2017年養老金個人帳號利息 瀏覽:331
中老年人如何生活得有尊嚴 瀏覽:565
農民的養老金用不完怎麼辦 瀏覽:175
孩子孝順的順口溜 瀏覽:514
反復和父母說不要吃什麼 瀏覽:520
老年大學主要職責范圍 瀏覽:791
70歲老頭吃偉哥 瀏覽:393
重陽節作文給爺爺洗腳 瀏覽:807
大棚里的長壽花是怎麼養的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