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描寫九九重陽節的古詩詞有哪些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鄭谷《菊》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張可久《滿庭芳·客中九日》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納蘭性德《採桑子·九日》
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呂本中《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
吟懷未許老重陽,霜雪無端入鬢長。——序燈《九日吳山宴集值雨次韻》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後》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辛棄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後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暗凝佇。近重陽、滿城風雨。——周密《掃花游·九日懷歸》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文森《九日》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杜甫《九日藍田崔氏庄》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文森《九日》
B. 描寫重陽節的古詩詞
描寫重陽節的古詩詞
1、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____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2、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____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3、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____孟浩然《過故人庄》
4、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____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5、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6、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____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7、霜風漸欲作重陽,熠熠溪邊野菊香。____蘇軾《捕蝗至浮雲嶺山行疲苶有懷子由弟二首·其二》
8、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____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9、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____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10、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____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1、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____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12、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____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3、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____張可久《滿庭芳·客中九日》
14、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____李白《九日龍山飲》
15、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____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6、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____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17、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____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18、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____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9、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____鄭谷《菊》
20、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____呂本中《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21、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____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C. 關於重陽節敬老詩詞
1、採桑子 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5、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6、九日(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7、醉花蔭(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8、沉醉東風 重九(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9、九日(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10.重陽席上賦白菊【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11.九日登高【唐】王昌齡
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 雨歇亭皋仙菊潤,霜飛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鬢花宜壽,翡翠橫釵舞作愁。 漫說陶潛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
12.九日登高【唐】劉禹錫
世路山河險,君門煙霧深。年年上高處,未省不傷心。
13.九日登巴台【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 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去年重陽日,漂泊湓城隈。 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台。
旅鬢尋已白,鄉書久不來。 臨觴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14.九日題塗溪【唐】白居易
蕃草席鋪楓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15.九日醉吟【唐】白居易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 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 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 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 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16.閏九月九日獨飲【唐】白居易
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弦。
偶遇閏秋重九日,東籬獨酌一陶然。
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
17.九日登山【唐】李白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
題輿何俊發,遂結城南期。築土按響山,俯臨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彈霜絲。自作英王胄,斯樂不可窺。
赤鯉涌琴高,白龜道馮夷。靈仙如彷彿,奠酹遙相知。
古來登高人,今復幾人在。滄洲違宿諾,明日猶可待。
連山似驚波,合沓出溟海。揚袂揮四座,酩酊安所知。
齊歌送清揚,起舞亂參差。賓隨落葉散,帽逐秋風吹。
別後登此台,願言長相思。
18.重九日宴江陰【唐】杜審言
蟋蟀期歸晚,茱萸節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興要長壽,卑棲隔近臣。
龍沙即此地,舊俗坐為鄰。
D. 古人描寫重陽節的詩句有哪些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鄭谷《菊》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張可久《滿庭芳·客中九日》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納蘭性德《採桑子·九日》
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呂本中《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
吟懷未許老重陽,霜雪無端入鬢長。——序燈《九日吳山宴集值雨次韻》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後》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辛棄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後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暗凝佇。近重陽、滿城風雨。——周密《掃花游·九日懷歸》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文森《九日》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杜甫《九日藍田崔氏庄》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文森《九日》
對茲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帶霜。——曹雪芹《螃蟹詠》
E. 描寫重陽節的古詩大全
描寫重陽節的古詩詞彙總如下
1、重陽
【唐】趙嘏
節逢重九海門外,家在五湖煙水東。
還向秋山覓詩句,伴僧吟對菊花風。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7、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8、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9、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10、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F. 寫九九重陽節的古詩詞有哪些
1、採桑子 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G.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有哪些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有: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3、《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4、《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5、《九日齊安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6、《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7、《採桑子·九日》——清·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8、《重陽席上賦白菊》——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
H. 關於重陽節的詩句有那些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 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 鄭谷《菊》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 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 李白《九日龍山飲》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 江總《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 王勃《蜀中九日 》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 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少年自負凌雲筆。 —— 劉克庄《賀新郎·九日》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 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對青山強整烏紗。 —— 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九日悲秋不到心。 —— 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 江總《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 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 杜甫《九日藍田崔氏庄》
暮歸沖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 —— 蘇洵《九日和韓魏公》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 —— 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 —— 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 李白《憶秦娥·簫聲咽》
一片宋玉情懷,十分衛郎清瘦。 —— 潘希白《大有·九日》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 —— 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I. 寫重陽節的詩詞
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名篇之一。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
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二、《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這首詩的解析可參考下面的第三首《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兩首正好可以參讀。
三、《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公元699年,時任沛王府修撰的王勃,因寫的《斗雞檄》觸怒高宗,被趕出沛王府,於是年六月遠游到了西蜀。
同一年,盧照鄰來到益州新都任職,是年秋,盧照鄰從益州來到梓州,九月九日重陽節當天,在蜀地任官的邵大震與王勃、盧照鄰三人同游玄武山,互相酬唱。
王、盧的這兩首《九日》詩,雖然構思相似,但王勃表達的是他對南方生活的厭倦,而盧照鄰表達的是人不可北歸的鄉思。
四、《浣溪沙·重九舊韻》
(北宋·蘇軾)
白雪清詞出坐間,愛君才器兩俱全。
異鄉風景卻依然。
可恨相逢能幾日,不知重會是何年。
茱萸子細更重看。
《浣溪沙·重九舊韻》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這是一首送別詞,上片頌揚友人才高器大,表達了對友人的真摯熱愛之情,下片直抒重陽節恨別之情,並化用成句使詞意更加深婉,惜別與留戀之情自見。
全詞詞短情長,語言流麗平易,感情深摯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