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寫愁緒的詞

重陽節寫愁緒的詞

發布時間:2021-01-03 10:05:30

Ⅰ 描寫插花的詩詞有哪些

1、蝶戀花·上巳召親族

宋代:李清照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譯文

漫漫長夜讓人提不起一點精神,心情也鬱郁不歡,只能在夢里夢見京城,還能認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為了報答眼下的好春色,花兒與月影也是相互相映照。

簡便的宴席,雖然菜很一般,酒卻是美酒,味道也很合口,一切都讓人稱心如意。喝醉了將花插在頭上,花兒不要笑我,可憐春天也像人的衰老一樣快要過去了。

2、定風波·暮春漫興

宋代:辛棄疾

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鍾。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

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試問春歸誰得見?飛燕,來時相遇夕陽中。

譯文

少年時代,一旦春天來臨,就會縱情狂歡,插花、騎馬疾馳,還要喝上些酒。年老的時候,春天來了,覺得毫無興味,就像因喝酒過量而感到難受一樣。現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燒一盤香,喝上幾杯茶來消磨時光。

春風把剩下的花瓣也給捲走了,但它還是沒有停息。可是我不恨它,因為花兒開放是由於春風的吹拂。想問一下,誰又看見春天離去了?離此而去的春天,被飛來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陽中碰上了。

3、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元代:盧摯

柳蒙煙梨雪參差,犬吠柴荊,燕語茅茨。老瓦盆邊,田家翁媼,鬢發如絲。桑柘外鞦韆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轉眄移時,應嘆行人,馬上哦詩。

譯文

柳樹萌芽,像飄浮著一層嫩綠色的輕煙。梨花似雪,參差地交雜在柳枝中間。柴門外狗兒在叫,茅屋頂上燕了呢喃。一對白發的農家老夫妻正圍著老瓦盆飲酒用飯。桑林外,一位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頭上斜插著花枝在盪鞦韆。她轉眼注視多時,大概是贊嘆我這個行路之人,坐在馬上吟哦詩篇。

4、豐樂亭游春三首

宋代:歐陽修

春雲淡淡日輝輝,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西逢太守,籃輿酩酊插花歸。

譯文

頭上是暖暖的陽光和淡淡的雲朵,腳底青草茂盛主動牽惹遊人的衣襟,柳絮紛飛灑落在身上。

漫步至小亭前遇到太守,坐著一個小竹轎子半醺半醉的,頭上插滿了鮮花嘻笑歸來。

5、菩薩蠻·春來春去催人老

宋代:張元干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書。

春來春去催人老,老夫爭肯輸年少。醉後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還起舞,管領風光處。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譯文

春來春去時光如飛催人老,我怎肯輕易輸給年輕人?酒醉之後像少年一樣狂放不羈,鬍子白了根本沒有關系。

頭上插著花起身狂舞,要盡情地享受春光。讓我們舉杯共同留住春天,不要讓花兒笑人們不懂惜春。

Ⅱ 描寫酒的詩句 古詩

1、對酒

清代:秋瑾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譯文:不吝惜很多錢去買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換酒也算得上豪邁。革命者要充分愛惜自己的生命,拋灑鮮血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

2、清明日對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譯文:清明這一天,南山北山到處都是忙於上墳祭掃的人群。焚燒的紙灰像白色的蝴蝶到處飛舞,凄慘地哭泣,如同杜鵑鳥哀啼時要吐出血來一般。黃昏時,靜寂的墳場一片荒涼,獨有狐狸躺在墳上睡覺,夜晚,上墳歸來的兒女們在燈前歡聲笑語。

因此,人活著時有酒就應當飲,有福就應該享。人死之後,兒女們到墳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過陰間呢?

3、採桑子·畫船載酒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畫船載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盞催傳,穩泛平波任醉眠。
行雲卻在行舟下,空水澄鮮,俯仰留連,疑是湖中別有天。

譯文:西湖風光好,乘畫船載著酒餚在湖中游賞,急促繁喧的樂聲中,不停地傳著酒杯。風平浪靜,緩緩前進的船兒中安睡著醉倒的客人。

醉眼俯視湖中,白雲在船下浮動,清澈的湖水好似空然無物。仰視藍天,俯視湖面,水天相映使人疑惑,湖中另有一個世界。

4、菩薩蠻·新寒中酒敲窗雨

清代:納蘭性德

新寒中酒敲窗雨,殘香細裊秋情緒。才道莫傷神,青衫濕一痕。
無聊成獨卧,彈指韶光過。記得別伊時,桃花柳萬絲。

譯文:乍暖還寒的天氣下著小雨,酒醉後殘存的余香似乎也在模仿著秋天的傷感情緒。果然是在懷念遠方的人啊,連眼淚都把青衫濕潤了。

相思之情不勝愁苦,我一個人孤枕而眠,更覺煩悶無聊。彈指間,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還記得當初和你分別時,桃花千樹、楊柳依依的畫面,這一切多麼令人懷念又惆悵啊。

5、對酒行

唐代:李白

松子棲金華,安期入蓬海。
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浮生速流電,倏忽變光彩。
天地無凋換,容顏有遷改。
對酒不肯飲,含情慾誰待。

譯文:赤松子棲息在金華山上,安期生居住在東海的蓬萊仙山。他們都是古代修煉成仙的仙人,不知今日他們是否還在?

人生浮幻如夢,如奔流的閃電般轉眼即逝,忽然一下子就到了暮年。幾十年,天地並沒有多大的變化,改變的只有人的容顏。這樣人生的即逝,誰能不感慨萬千呢?眼前雖然有盛宴美酒,但歡飲不暢,沒有舉杯的心情。

(2)重陽節寫愁緒的詞擴展閱讀:

歷史上喝酒的名家燦若星河,大家都知道的李白、杜甫、東坡、陶潛等這些文豪們個個都是杜康之任性粉,也不乏李清照這樣的女中豪傑。

杜甫還曾就近取材,隨手便列出李白、賀知章、李琎、李適之、崔宗之、張旭、蘇晉、焦遂八位身懷絕學的酒紅,寫了首《飲中八仙歌》,魏晉的「竹林七賢」就差不多全是酒鬼,其中劉伶堪稱「飲壇北斗」,人送綽號「天下第一酒鬼」。

Ⅲ 醉花陰 這首詞寫出了詞人的哪些愁緒

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傳說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後,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
「薄
霧濃雲愁永晝 」,這一天從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滿著「薄霧濃雲 」,這種陰沉沉的天氣最使人感到愁悶難捱。外面天氣不佳,只好待在屋裡
。「瑞腦消金獸」一句,便是轉寫室內情景:她獨自個兒看著香爐里瑞腦香的裊裊青煙出神,真是百無聊賴!又是重陽佳節了,天氣驟涼,睡到半夜,涼意透入帳中
枕上,對比夫婦團聚時閨房的溫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上片寥寥數句,把一個閨中少婦心事重重的愁態描摹出來 。她走出室外,天氣不好;待在室內又悶得慌;白天不好過,黑夜更難挨;坐不住,睡不寧,真是難以將息 。「佳節又重陽」一句有深意。古人對重陽節十分重視。這天親友團聚,相攜登高,佩茱萸,飲菊酒。李清照寫
出「瑞腦消金獸」的孤獨感後,馬上接以一句「佳節又重陽 」,顯然有弦外之音,暗示當此佳節良辰,丈夫不在身邊 。「遍插茱萸少一人
」,怎叫她不「每逢佳節倍思親」呢 !「佳節又重陽」一個「又」字,是有很濃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達了她的傷感情緒。緊接著兩句:「
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紗帳內獨寢,又會有什麼感觸!「半夜涼初透」,不只是時令轉涼,而是別有一番凄涼滋味。
下片寫重
陽節這天賞菊飲酒的情景。把酒賞菊本是重陽佳節的一個主要節目,大概為了應景吧,李清照在屋裡悶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強打精神「東籬把酒」來了。可是,
這並未能寬解一下愁懷,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瀾。重陽是菊花節,菊花開得極盛極美,她一邊飲酒,一邊賞菊,染得滿身花香。然而
,她又不禁觸景傷情,菊花再美,再香,也無法送給遠在異地的親人 。「有暗香盈袖 」一句,化用了《
古詩十九首》「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句意,暗寫她無法排遣的對丈夫的思念。她實在情不自禁,再無飲酒賞菊的意緒,於是匆匆回到閨房。「莫道不消魂」句
寫的是晚來風急,瑟瑟西風把簾子掀起了 ,人感到一陣寒意。聯想到剛才把酒相對的菊花,菊瓣纖長,菊枝瘦細
,而斗風傲霜,人則悲秋傷別,消愁無計,此時頓生人不如菊之感。以「 人比黃花瘦」作結,取譬多端,含蘊豐富。
從天氣到瑞腦金獸、玉枕紗廚、簾外菊花,詞人用她愁苦的心情來看這一切,無不塗上一層愁苦的感情色彩。

花木之「瘦 」,比人之瘦,詩詞中不乏類似的句子,這是因為正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才共同創造出一個凄清寂寥的深秋懷人的境界
。「莫道不消魂
」,直承「東籬把酒」以「人擬黃花」的比喻,與全詞的整體形象相結合。「簾卷西風」一句,更直接為「人比黃花瘦」句作環境氣氛的渲染,使人想像出一幅畫
面:重陽佳節佳人獨對西風中的瘦菊。有了時令與環境氣氛的烘托 ,「人比黃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託,此句也才能為千古傳誦的佳句。

Ⅳ 詩詞里與酒有關的詞語

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壹

出自杜甫的《漫興》。大意是指不要為世俗的事煩惱,姑且飲盡這有限的酒。酒有限,煩惱無限,又何必為了無限的事物耽誤了寶貴的飲酒時光呢?

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貳

出自晏殊的《踏莎行》。借酒澆愁,逃入夢中,能讓人暫時忘記煩惱,但是醉酒總有醒來的時候,面對這夕陽西下、庭院深深,面對此景,又會產生何情呢?這句詩沒有正面刻畫愁緒之深,只是描繪了一個酒醒後面對夕陽下庭院深深的畫面,便渲染出無限悲愁。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



出自歐陽修的《浪淘沙》。東風即春風。這句詩以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春風人格化,通過「與春風從容飲酒」的浪漫之想,表達詩人想多留住春天幾天的殷切之情,也體現出詩人的豪邁性格。

醉眠芳樹下,半被落花埋。



唐代盧綸的《春詞》。這句描寫了暮春時節把酒賞花、醉眠花下的文人情趣。人被「落花埋」是誇張,只為了體現落花之多,前句「醉眠」,更表達了詩人不拘一格,與花共度春天的瀟灑不羈。

春與繁華俱欲謝,愁如中酒不能醒。



出自元代倪瓚的《三月一日自松陵過華亭》。繁華,指繁花。春天將隨繁花落盡而逝去,我的憂愁就像喝醉了酒不能醒。這句描寫作者對春天即將離開的感傷之情,表現的是一種傷春惜春的文人情懷。

數杯黃菊酒,千里白雲天。



出自唐代姚合的《九日寄錢可復》。黃菊酒,指重陽節所喝的菊花酒。這句描寫重陽節登高飲酒、遙想友人的深切之情。「千里」意在強調與友人相隔距離之遠。

林花落處頻中酒,海燕飛時獨倚樓。



出自唐代戴叔倫的《寄司空曙》。這句描寫對花飲酒頻頻醉、獨倚高樓看燕飛的情景,表達的是一種惜春之情,刻畫了孤獨之感。

一曲古陽關,莫惜金尊倒。



出自宋代美奴的《卜運算元》這句描寫在哀怨的琴聲中朋友對飲而抒依依惜別之情的情景。朋友惜別時對飲,心情自然充滿愁緒。因此,為了解除喝悶酒氣氛的凝固壓抑之感,便想到了以琴曲解悶。可是,琴聲所奏出的卻是《古陽關》樂曲的離情別緒之音,這愈發增添了離情別緒的悲情。

夜半醒來紅蠟短,一枝寒淚作珊瑚。



出自唐代皮日休的《春夕酒醒》。人生不得志,便會借酒澆愁。然而,酒醒之後,已是「紅蠟短」,蠟油滴下來彷彿凝固成了珊瑚,詩人不禁睹物感傷,凝神觀照之間,那蠟脂便成了自己的「寒淚」。借景抒情,以喜襯悲,形象地抒發了詩人人到中年,壯志未酬,來日苦短,猶若殘蠟的身世之嘆。

勸君金屈卮,滿酌不須辭。



出自唐代於武陵的《勸酒》。金屈卮,是古代一種名貴的酒器。這二句與王維的名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臨別送友的勸酒語。但是,「金屈卮」表示的是一種敬重;「不須辭」表示的是豪爽,有勸友人振作之意,與王維之句所要表現的「惜別」之意有所區別。

酒之滋味,最是多變。吃著不同的下酒菜、帶著不同的心情、陪著不同的人,喝入口中的酒都有著不同的味道。若是以詩文下酒,最好還是喝藝術小酒。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寫愁緒的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