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描寫我國傳統佳節的詩句還有哪些
1、清來明時節雨紛紛,路自上行人慾斷魂。—— 唐·杜牧《清明》譯文: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2、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宋·楊朴《七夕》譯文:期盼年年歲歲這樣度過,其實在人間這樣的事又是何其的多。
3、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唐·杜牧《秋夕》譯文: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4、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譯文: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5、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宋·王安石《元日》譯文: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② 重陽節的詩句——《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 宋·吳潛
宛水才停棹,一舸又澄江。岩花籬蕊開遍,時節正重陽專。喚起沙汀漁父,攬屬取一天秋色,無處不瀟湘。有酒時鯨吸,醉里是吾鄉。濟時心,憂國志,問穹蒼。是非得失,成敗何用苦論量。年事飛烏奔兔,世事崩崖驚浪,此別意茫茫。但願身強健,努力報君王。
③ 有節日的古詩
1、關於春節
1)王安石《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疃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2)(唐)高適《除夜作》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3)除夜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未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關於中秋節
1)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唐】王建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3)《中秋月》【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4)《水調歌頭》【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3、關於清明節的古詩
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粲新。
寒食(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寒食野望吟(唐)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業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4、關於重陽節的古詩
1)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唐)孟浩然《秋登萬山寄張五》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3)(宋)李清照【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④ 寫傳統節日的古詩
我國的傳統節日目前主要有八個,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將每個傳統節日的日期、相關習俗、相關詩歌名句摘錄如下,供樓主參閱。
1. 除夕——農歷十二月三十(公歷2月2日)。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凈凈,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描寫除夕的詩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 春節——農歷正月初一(公歷2月3日)。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大肉丸、全魚、美酒、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門神鍾馗)、包餃子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描寫春節的詩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3.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公歷2月17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描寫元宵節的詩句有: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4. 清明節——農歷三月初三(公歷4月5日)。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描寫清明節的詩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公歷6月6日)。這一天的活動現在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描寫端午節的詩句有: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公歷8月6日)。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描寫七夕節的詩句有: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7.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公歷9月12日)。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輕松的歡娛。「民間拜月」則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描寫中秋節的詩句有: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8.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公歷10月5日)。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系的有賞菊賦詩、插茱萸、吃重陽糕等風俗。描寫重陽節的詩句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說明:公歷日期都是按照2011年。因為中國傳統節日在習慣上按照農歷計算,所以公歷日期每年會有一些差異。
⑤ 初中教材中的毛澤東詩詞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毛澤東《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毛澤東《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毛澤東《採桑子·重陽》)
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毛澤東《蝶戀花·答李淑一》)
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盪風雷激。(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毛澤東《念奴嬌·昆侖》)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毛澤東《沁園春·雪》)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沁園春·雪》)
悵寥廓,問蒼茫天地,誰主沉浮?(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毛澤東《清平樂·會昌》)
*****************************************************************
沁園春長沙1925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
七律長征1935.10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1949.04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
水調歌頭游泳1956.06
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今世界殊。
*****************************************************************
蝶戀花答李淑一1957.05.11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