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作為一名小學生,孝敬父母可以有哪些表現
1、聽父母的話,好好學習。
2、在家裡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3、體諒父母,不和其他同學攀比。
4、在家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讓父母操心。
5、到同學或者朋友家玩要事前和父母說一下,並徵得父母的許可。
6、上學放學的路上遵守交通規則。
7、有時間幫助父母洗洗腳、捶捶背。
Ⅱ 小學生說說身邊孝順的事怎麼寫
其實,今天,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
我很孝敬父母,在家時,我堅持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向父母說一句問候的話.當節假日時,我就和父母談談心,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因為我媽媽工作的原因,我並沒有多少時間和她在一起。但是在父母過生日時,我都會為他們精心准備一份禮物,讓他們開心。為了實現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在學校好好學習。當父母因工作繁忙時,我就自煮飯,做些家務活,以此來減輕父母的負擔,父母生病時,像他們關心我一樣,我會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為他們端水送葯,噓寒問暖。當我和父母發生爭吵時,我便會做出一些必要的讓步,當自己做錯事情或頂撞了父母後,我就會主動向他們承認錯誤道歉。時常會和父母在一起講個笑話,說說我在學校的狀況,讓他們對我的學習放心。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甚至怨氣沖天。因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現在要行動起來,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孝敬父母原來就這么簡單。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讓我的爸爸媽媽欣慰,高興和快樂。我又何了而不為呢?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們應該用我們的優異成績,我們的健康成長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Ⅲ 小學生孝心感恩故事30字
寫作思路:確立中心,圍繞選材,確定重點,安排詳略,選材時要注意緊緊圍繞文章的中心思想,選擇真實可信、新鮮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鮮明、深刻地表現出來。
今天是我和媽媽去姥姥家的日子。一進姥姥家,跟往常一樣姥爺已經做好一頓豐盛的晚飯等著我們。我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吃完後我的碗里一粒米都不掉一點油也不剩。
我把碗放進水池,剛要走出廚房我忽然有一個想法,通常都是我吃完飯後姥姥洗碗,但今天我想自己一個人給全家人洗碗,我把這件事給姥爺一說,姥爺答應了。
我洗碗的時候水很冰冷,凍得我的小手通紅,姥姥心疼得大呼小叫,但是我還是堅持下去。洗完了碗,姥姥把我抱起來,又是親又是摸,誇我是家庭小幫手。我對姥姥說:「你們年紀大了,做飯已經很辛苦了,我現在大了,已經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了」。姥姥欣慰地笑了。
孝順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雖然我們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但是我們應該把這個傳統美德傳下去。
Ⅳ 小學生作文孝敬父母
[小學生作文孝敬父母]小學生作文孝敬父母孝敬父母
第一篇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跡不勝枚舉,小學生作文孝敬父母。今天,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再次閱讀了《孝敬父母》這篇文章。
文章主要講了少年時的朱德恨孝敬父母,常幫媽媽做事,從來不惹父母生氣。後來陳毅投身革命,由於工作繁忙,長期在外,很少能回家探望母親,總感到自己未盡到兒子的責任。一次,陳毅從國外訪問回來,途經家鄉,順道探望了癱瘓在床的母親。她母親得知兒子要回來時,忙叫人把自己尿濕的那條褲子塞到床下,不想讓陳毅知道。陳毅發現了,執意要去洗褲子。當我讀到「不管當了多大的官,我都是您的兒子。您就把褲子拿出來,讓我來替您洗吧。」這句話時,我不禁想起平時的我,莫說我幫父母洗衣服,我就連自己的衣服都要媽媽洗,想起來真慚愧。
讀完全文,我對陳毅孝敬父母的品質肅然起敬。我是爸爸媽媽的寶貝女兒,是他們的掌上明珠,所以我在家裡經常撒嬌。媽媽煮了米飯,我卻要吃點心;看到別人有漂亮的衣服,我就吵著要買,爸爸媽媽奈何我不得,只好賣給我;家裡的活兒用不著我動手,自己的房間里亂七八糟,都是媽媽幫我收拾干凈的;每逢周末,我總吵著爸爸媽媽帶我出去玩,簡直是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小公主」。
我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動。陳毅爺爺那麼關心、體貼父母,而我呢,又要這個又要那個,卻從不體貼一下父母。我決心以後在家裡再也不撒嬌了,再也不做「小公主」了。
我要做一個孝敬父母、尊敬和關心長輩的懂事的孩子,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
第二篇
讀《孝敬父母的薛包》有感
書是一個神秘的殿堂,它記載著許多離奇而有哲理的故事。我是一個小書迷,雖說閱讀過許多名著,精品,可總覺得不夠味。
近來,我一口氣讀了一本書,其中《孝敬父母的薛包》最耐人尋味,使我難忘,小學生作文《小學生作文孝敬父母》。
這個故事講的是:薛包為人厚道,而且孝敬父母,母親重病在床,薛包就整日守在母親身邊伺候她。生母死後,薛包對父親和繼母還是一如既往孝敬。甚至在父親討厭薛包,趕他出去居住時,仍回家幹活,最終用行動感動了父親和繼母。
這個故事使我想到:幾千年來,孝敬父母陶冶了多少傑出人物!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孝悌」的傳統美德。薛包不僅不恨父親把他趕出去,還幫家裡人幹活,不怨勞苦,堅持不懈,用真誠感動了父親和繼母。
對此,我深感慚愧,為一點小事和父母鬧翻。有一次,爸爸要看「新聞聯播」,我卻要看兒童節目「七巧板」。爸爸說:「讓爸爸看吧,我平時對你那麼好。哪,如果你這次讓我,下次我給你買你最愛看的『藍貓淘氣3000問』,怎麼樣?」「不嗎,不嗎!我偏不。」說完,我便坐在地上哭泣起來「哇哇…哇… …。」我一哭,爸爸就頭痛,只好讓步。
還有一次是發生在冰天雪地的冬天,鵝毛大雪下個不停,爸爸頂著西北風,到學校去接我。我從學校大門出來,一眼就看見凍的通紅的爸爸。在回家的路上,我打了一個寒顫,爸爸就立即脫下大衣披在我身上。結果回到家,我只得了小小的感冒,而爸爸卻噴嚏一個接著一個得打,頭重腳輕,暈暈沉沉,第二天才知道,爸爸被凍得發了高燒,三十九度,急忙到醫院,又是量體溫,又是化驗,又是打針,又是掛水,一連幾天不能上班,在家休息。
父母是太陽,是月亮,他們用自己的辛勤來滋潤著我們這些花草樹木,讓我們在父母的呵護下茁壯成長。不讓我們干一點活,不讓我們管家事,只希望我們身體健康,學習天天進步而已,但我們卻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總給他們增加負擔,一次又一次的辜負他們的期望。
我發誓一定要向孝敬父母的薛包學習,孝敬父母,不讓他們失望,遺憾,而且還要發揚中國「孝悌」的傳統美德。只要我們敞開胸懷,不和父母斤斤計較,做到人人孝敬父母的話,我相信,總有一天,整個世界將充滿愛與溫馨!〔小學生作文孝敬父母〕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Ⅳ 小學生四年級關於孝順的作文
孝敬父母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
《新三字經》里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是漢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長輩而名流千古的好兒童。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席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的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贊譽。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著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災災病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升學費花去父母多少心血;立業成家鋪墊著父母多少艱辛。可以說,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如果人類應該有愛,那麼首先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感情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就說現在城市裡的大多數老人,雖然兒孫滿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錢花,但是孩子以為工作的緣故幾乎都不在身邊,平時恐怕很少見面,所以,在他們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與所有的親人團聚。不是有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只求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著爸爸、媽媽;而且更要趁現在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
Ⅵ 小學生孝順父母故事
古代:
二十四孝_忠孝雙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將沉至緒,有一個獨生女兒,名叫沈雲英。內自小容聰明好學,跟父親學得一身好武藝。因其父率兵迎異軍死在戰場上,當時沈雲英才十七歲,她登上高處大聲呼曰:「我雖然是一個小女子,為完成父親守城的遺志,我要決一死戰。希望全體軍民保衛家鄉。」大家深受感動,發誓要奪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圍,取得了勝利。沈雲英找到父親的屍體,大聲痛哭,全體軍民都穿上孝服,參加了葬禮。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緒為副總兵,並任命沈雲英為游擊將軍,繼續守衛道州府。後來人們為她建了一座忠孝雙全的紀念祠。有詩頌曰:
異軍攻城圍義兵,娥眉汗馬解圍城;父仇圍難兩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雲思親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傑的人,從小家庭貧困,勤奮好學,後來做了丞相K
Ⅶ 小學生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作文
爸爸媽媽是把生命給我們的人,他們用世上最無私的愛養育我們,使我回們長大成人。孝敬父母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孝順和尊敬我們的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賜予我們生命。我們從呱呱落地到成長為今天的學生,爸爸媽媽犧牲了多少的時間和心血,花費了多少的精力和財力。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恩情深厚而無私,孝敬父母是我們做人的起碼的道德。
孝敬父母是從點點滴滴做起的,並不是轟轟烈烈才是孝敬父母的。作家畢淑敏曾言「孝心無價」。
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好字。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也許是數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在「孝」的天平上是等價的。
――畢淑敏《孝心無價》
既然父母對兒女如此恩重如山,做兒女的又有什麼理由不孝敬父母呢?不僅沒有任何理由,而且做兒女的對父母的孝敬無論好到什麼程度都不為過。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子女者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在中國歷史上,從古到今,沒有哪個朝代不重視孝道,孔子把「孝」放在一切
Ⅷ 小學生孝敬父母的散文 m.sanwen8.cn
淺談孝敬父母
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不僅有條件敬近邊的神靈,也有條件外出敬神。我不知道世上到底有沒有真正的神,只看到大多數人在敬神——觀音菩薩和財神爺等,祈求觀音菩薩保佑我們平安,祈求財神爺給我們帶來財富。人的信仰自由,我們喜歡敬神,求個平安和發財,無可厚非。但是,越來越多的人把父母放在一邊不管,只信神靈,就有必要反省我們的行為了。在儒教中,百善孝為先。不管是相信佛教的人,還是有其他信仰的人,首先應孝敬父母。
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的生命,這是我們應該孝敬父母的第一個理由。世上最寶貴的是生命,這生命是父母給的,無論父母是貧賤還是富貴,是健康還是傷病在身,是勤勞善良還是好逸惡勞,作為子女的我們都應該孝敬父母。從小要愛家,與父母多溝通,關心父母,願意為父母分憂,或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父母感到高興和自豪。因為我們是父母的希望,是父母生命的延續,父母從我們身上的一舉一動中,可以體驗做父母的幸福和快樂。因為這幸福和快樂,父母不惜一切保護我們,給我們一個安身立命的家。因為有家有父母,任何時候的我們,受到任何委屈和挫折,都不會感到孤獨和失望。孝敬父母就是愛家,為我們的心靈安家。
父母不僅給了我們生命,還含辛茹苦把我們培養成人,這是孝敬父母的第二個理由。世上最講奉獻的是父母,他們在培養我們成人的各個階段,從不討價還價。特別是母親,十月懷胎之後一朝分娩,自己沒吃任何東西,也要給孩子餵奶。從餵奶、換尿布到穿衣、喂飯,再到牽著孩子的手教孩子走路,再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再從找工作到結婚成家,哪一個階段哪個細節,沒有父母的牽掛和無私奉獻?正因為有父母做我們的堅強後盾,幫助我們學會做人、做事,我們才有今天。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我們在父母面前做得越好,父母越高興,我們的壓力和負擔越小,在工作及其他方面就越有干勁,也就是說,孝敬父母能夠給我們的人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良性循環的結果,就是更加自信,充滿活力和熱情。
每個人都會象父母一樣變老走上死亡,孝敬父母,就是積德,就是為健康長壽創造條件。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躲不過的自然法則,要想長壽,就要有一個健康心身。孝敬父母的一言一行不是做樣子,而是從小養成的良好品性。一個孝敬父母的人,不管是在農村的老家,還是在大都市的別墅里,都會想盡辦法,多抽點時間與父母團聚在一起,聆聽父母的教誨,關心父母的冷暖,為消除父母的病痛不惜金錢、時間和精力。實際上,孝敬父母就是積德,為後代樹立榜樣,當自己年老體弱的時候,兒女們會像我們一樣孝敬老人,使老人安度晚年,享受人世間的最後尊嚴和溫暖。有人說,長壽有遺傳性,我想這長壽的秘密就是身心達到內外平衡。不做傷天害理的事,就不會擔心任何天災人禍。父母在世的時候,盡心盡力孝敬父母,父母天年之後,就不會擔心父母在天之靈來懲罰我們。心胸寬廣,淡泊名利,愛護家人和自己,父母長壽就是我們的福氣。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該發揚光大,代代相傳。如今,「常回家看看」寫進了有關法律條文,這是針對現實而制定的孝敬父母的強制措施。現代社會,手機、電腦普及了,我們與父母見面的時間就少了,親情也淡薄了。當心靈感到不安,或者遇到巨大挫折和打擊時,我們常常採取去廟堂拜菩薩、敬神靈的辦法來消災祈福。實際上,父母是最應該敬的神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只有發揚光大,代代相傳,才能喚醒我們的神智,做一個真正的正常人。不少老人和未成年人留守在農村或小城鎮,能夠做事的我們就在外奔波。不管我們在外奔波是多麼辛勞,也不能忘記家裡的老人和孩子。當我們有時間休息或享受長假的時候,還是回家孝敬父母吧,父母不僅把我們養大了,還要承擔我們管教小孩的義務,於心何忍?不回家到外面消遣,就是心裡不安的主要原因,再怎麼敬神拜佛也是假的,不誠心的,那隻是我們尋找安慰的扭曲的方式而已。(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當我們考慮去求神拜佛的時候,先回家看看父母,孝敬父母吧!望穿秋水的父母就是我們心靈上最好的神仙,他們可以幫助我們睡好覺、吃好飯、做好事、行好路……
Ⅸ 小學生孝心日記200--300字
。奶奶,謝謝你給我的愛。
愛是冬日裡的一縷陽光,給了我溫暖。愛是無價之寶,我要珍惜愛。
記得我在小時候,爸爸媽媽要去上海打工,因為他們要維持這個家,讓我和奶奶的生活好過一點……
一年,兩年過去了,媽媽和爸爸在上海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了,他們每個月都要寄2000元回家。那時,我已經上小學了。
今天,我和奶奶去鎮上買菜,湊巧碰到了一家賣童裝的服裝店,裡面有許多漂亮的衣服,我連忙拉著奶奶進去,剛走進店裡,我一眼就看中了那件羊毛大衣,便對奶奶說:「奶奶,你能幫我買這件大衣嗎?」,奶奶皺緊眉頭說:「去年才買好大衣,今年還穿的下,今年就別買了,多浪費錢啊!,奶奶看看價格,一看530元,奶奶驚呆了。「這太貴了,這針法奶奶也會,回頭奶奶也給你織一件」。
晚上,奶奶講著故事,我漸漸的進入了夢鄉 ……
在半夜裡,我被微弱的燈光弄醒了,我走進一看,原來,奶奶在幫我織毛衣!奶奶不停的打著哈欠,眼睛眯著,奶奶似乎一下蒼老了許多,那張布滿皺紋的臉,似乎又憔悴了許多。頓時,我的眼眶濕了,眼淚如掉了線的珍珠似的。一涌而出。我走到奶奶身邊說:「奶奶,我不要了,你別熬夜了。」「奶奶既然答應了你,當然就要做到啊!」
一天天,過去了,毛衣織好了。可我卻不捨得穿,因為這包含了奶奶對我的愛。
愛,是無價的,愛給了我溫暖,給了我自信,讓我做好每一件事情。同學們,好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愛吧!
2.媽媽,謝謝你。
「媽媽,謝謝你!」這句話在我心中早已埋藏了很久。在往常的生活中,媽媽的所作所為值得讓我感謝的有很多。然而,其中最讓我感動的卻是那次難忘的學溜冰。
那天,媽媽似乎是心血來潮,買來了一雙嶄新的溜冰鞋,要我去學溜冰。我一聽讓我去學溜冰,剛想拒絕,卻又讓我覺得很新鮮,便爽快地答應了下來,我接過溜冰鞋,一看到媽媽臉上和顏悅色,便也興沖沖地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向公園飛奔。
可是一到公園,便看到那兒的空地上有不少人在溜冰。他們的動作可謂是千姿百態,高人們有的是像一隻輕盈的小燕子似的於別人擦肩而過,有的則像一名小運動員,正在大膽地施展著自己的才藝;極個別初學者們的動作雖然有些笨拙,但是至少也不亞於我這個「笨手笨腳的大企鵝。」看了這樣一幅壯觀的「眾人溜冰圖」,我心中不免有一些膽怯,一怯場,這「打道回府」的念頭也不禁油然而生。媽媽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不嘗試一下,是不會知道自己能否干好某一件事情的。」我聽了,心中的
Ⅹ 小學生關於孝順的作文3oo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