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把孝順掛在嘴上是真的孝順嗎
孝順不是說出來的,只有做了才是真正的孝順。說自己多麼的孝順誰都會說,別人沒從實際的事情中看到某某孝順只是某某自己說,誰會信!再說一個人真的孝順還用自己到處去說!
② 中國人真的很孝敬父母嗎
孝敬父母是孩子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這個不但是中國人,外國人也是如此,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應該如此!
③ 越孝順越富有確定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那麼還有好多人很孝順,到現在
那你的意思就是說,如果孝順不能富,就不孝順了對嘛
一個人如果有感恩心,他整個人的氣場都不一樣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什麼都能看出來
如果一個人對生養他的父母都不好,大家知道了誰敢跟他做事,誰敢給他機會
大家只會背地裡議論,誰都不會跟他講這些事情
一個人的所有行為動作語言,都看在周圍人眼裡
別人背地說你的什麼話,一輩子到死都不會告訴你
而一個人做的每件事情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別人有好事第一個就想到他
所以
其實沒有莫名其妙的好運氣
也沒有莫名其妙的倒霉
周圍人對你的看法,永遠不會讓你知道罷了
● 要想有福氣,必須孝順,一個懂得孝道的人在陽間一定會有福。
● 如果做兒女的不孝順父母, 就脫離不了苦難的業海, 不能登陸幸福的彼岸。
● 孝順,孝而不順,就是對爸爸媽媽好是「孝」;跟爸爸媽媽頂撞就是「不順」,所以孝順,孝和順是分開的。
● 如果一個人在家做不到孝順父母甚至傷害父母,那麼無論他在外面做多少善事功德都難堵住著這個不孝父母的漏洞,因為積福沒有折福快。
● 對自己身體的傷害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因為父母親給你這個身體,你不好好地保護好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
● 你的骨頭是爸爸給的,你的肉是媽媽給的。如果你們損害自己的身體爸爸媽媽會很難過,比你們自己還要難過。
● 你躺在床上生病的時候,最難過的不是你而是你的爸爸媽媽。所以說孝順的同時,也要保護好你們自己的身體。
● 孝感天地,能夠為父母長輩祈福就是孝順。
● 母親多偉大,把我們養育了一輩子,我們沒有對她付出什麼,希望大家現在對母親孝順,孝字非常重要。中國人講的是孝順,實際上孝能感恩天地。我希望你們好好地照顧和孝順自己的父母親。
● 請問大家,我們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好好地洗過臉和洗過腳沒有?而我們的父母親從小就幫我們洗臉洗腳。
● 慈悲的心是什麼?年邁的老媽媽坐在輪椅上,有些人推著自己母親在輪椅的時候覺得別人在看他,覺得很難為情,好像推著自己的媽媽丟了自己的面子,你想想看,你孝順地推著自己的媽媽都怕別人笑話你,你這個人哪有慈悲心啊,所以勇氣是在慈悲心中生出來的。
● 老人家不貪什麼,孩子經常孝順孝順,不要去惹老人家生氣,你給她說幾句好話買點東西,看到孩子很孝順,爸爸媽媽就滿足了。
● 如果你們自己不孝順,那你們的孩子就不會孝順,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白話佛法
④ 什麼是真正的孝順
他們老了你不會去嫌棄他們,還一直常回家看他們,這就是孝順。
就拿我爺爺來說,六個孩子,最孝順的只有大叔叔,大嬸嬸和我爸爸,大叔叔每天都會回爺爺家看爺爺,大嬸嬸天天給爺爺做好吃的,爸爸也是,幾乎每天都會回爺爺家陪他,其他人只會偶爾的回來坐坐,大姑二姑平時就算閑的搓麻將,也不會回爺爺家看爺爺,所以我經常覺得大姑二姑還不如大嬸嬸,雖然她倆是親生的,但親生的還不如娶來的媳婦好。
孝就是一種道德和行為准則,是要感恩父母,每個人都要遵守的,守孝道,就必須要做到孝。但是,順就不一樣了,這是對長輩的要求進行執行的過程,這個過程之中,是有對、錯,正、誤之分的,對於正確的要求,該順的就得順,對於錯誤的,不能順的就堅決不能順。如果不顧事情的後果,為了孝而盲目的去順,造成了適得其反的後果,那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孝順
⑤ 什麼樣的表現是真正的孝順父母呢
什麼樣的表現才是真正的孝順自己的父母呢?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要在父母還健在時候多孝敬父母,請不要等待父母不在了想孝敬都無法孝敬,留下終生的遺憾!
⑥ 你所理解的孝順是真的孝嗎
老上子下,位置擺對了,萬事都對,這就叫孝。
一些具體的事,家家情況不一樣,人人角度不一樣,具體的事情會因人不同而不同。但是態度是不是孝,沒有人比自己更清楚
⑦ 什麼樣的表現是真正的孝順父母
參考《孝經》:抄
「身體發襲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就是不損害自己的身體,因為是父母給的。可以延伸為不要讓父母擔心受怕(比如做危險的事傷害自己)。
後半句我們老師特意有拿一個例子來說過「顯」的意思,就是可以讓父母顯擺(去掉貶義。也可以說是讓父母在別人面前可以因為是你的父母而驕傲)
還有就是另外補充:1.不要愚孝
2.關於一句諺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些信佛教道教的一些和尚之類的人都是不留後的。但是佛教進入中國卻能被傳統文化接受容納,是因為儒家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概念,不生孩子可以看作是「出世」,也就是獨善其身。
其他回答也可以看看,但是我估計是沒有典故的籠統答案,要看你父母是什麼樣的人,你連自己父母什麼性格都不知道,希望能不泛泛而談的好好對待 你 自 己 的父母。也不能盲從+極端啊,古代二十四孝圖有幾個不合理的典故比如埋兒奉母、卧冰求鯉,還有那個吃自己母親屎的……王小波有提出過個叫「自激」的概念可以去看一下……
⑧ 對父母真正的孝順是什麼
真正的孝順是什麼?有人說是物質的供給,也有人說是床前的陪伴,但在我看來這些都只是表達孝順的一種方式,並不代表就是發自內心的孝順,我認為真正的孝順應該是「不嫌棄」。有很多人可能不會承認自己有嫌棄父母的心態,對,肯定不是所有人,但我還是看到有很多嫌棄自己父母的報道,比如不讓自己的父母去學校看自己,不讓自己的朋友知道自己的父母在農村等等,其實這都是對父母的一種嫌棄。在釋梵琮的偈頌九十三首中就有這么一句話:「犬不嫌家貧,子不嫌母醜」,無論我們的父母什麼樣子,她們始終是我們的父母,孝順其實就是從不嫌棄開始的。我們只有在不嫌棄的前提下,再去給予她們物質上的需求才是真的孝順,如果只是給予他們物質上的需求,但內心還是對她們有所嫌棄,那其實只是一種偽孝順。同理,陪伴其實和給予她們物質上的需求是一個道理,是否真的孝順,還是要看自己內心是否真的沒有嫌棄他們。如果你真的想要做一個孝順的人,不嫌棄他們就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從根本上去改變這一心態。這個改變就要從說服自己開始,從內心深處認為父母是值得自己去尊敬的人,而並不是將贍養當成一種責任,如果你能發自內心的尊敬自己的父母,自然就不會再去嫌棄他們。說服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種,回憶他們為你付出的種種,想想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站在他們的立場上,你會認為所有的嫌棄都是那麼的可笑。所以我認為,真正的孝順是以不嫌棄為基礎,陪伴與物質只是錦上添花,多帶他們去了解自己的圈子,當你做到這一切的時候,其實你已經是一個孝順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