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發布時間:2020-12-31 20:26:14

❶ 關於孔子的小故事,越多越簡潔越好

有關孔子的小故事:

1、孔子有許多弟子,其中有一個名叫宰予的,能說會道, 利口善辯。他開始給孔子的印象不錯,但後來漸漸地露出了真相:既無仁德又十分懶惰;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床上睡大覺。為此,孔 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叫澹臺滅明,字子羽,是魯國人,比孔子小 三十九歲.子羽的體態和相貌很醜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開始認為 他資質低下,不會成才。

但他從師學習後,回去就致力於修身實踐, 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為了公事,從不去會見公卿大夫。後 來,子羽游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 都傳誦他的名字。

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感慨他說:「我只憑言辭判斷 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只憑相貌判斷人 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

2、子路曾經問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

孔子說:「還有比你更有經驗、有閱歷的父兄呢,你應該先向他們請教請教再說,哪裡能馬上就做呢?」

可是冉有也同樣問過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呢?」

孔子卻答道:「當然應該馬上實行。」公西華看見同樣問題而答復不同,想不通,便去問孔子。

孔子說:「冉求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勇敢;仲由遇事輕率,所以要叮囑他慎重。」

3、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的政治主張。有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兒,擋住我們的車!」

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

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

孔子被問住了,他覺得這孩子很懂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名字,幾歲了?」孩子說:「我叫項襄。7歲!」

孔子對學生們說:「項襄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4、一次孔子到了鄭國與弟子走散,孔子呆在城牆東門旁發呆。

鄭國有人對子貢說:「東門邊有個人,看他勞累的樣子就像一條「喪家之狗」。子貢把這段話告訴了孔子。

孔子說:「把我的外表說成這樣,實在是誇過頭了。不過說我像條無家可歸的狗,確實是這樣!」

5、楚國某縣尹問孔子弟子,請他談談對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訥小心,一言不發,縣尹只得怏怏而回。

孔子得知後,很不高興,怨道:你為什麼不說:我的老師是個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好學者啊!

弟子一聽馬上明白,愧道:"老師,是我糊塗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今後若有人再問我,我必遵師囑答之。"

孔子一聽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❷ 朱子治家格言,怎樣背,可否給全文,

全文如下: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
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
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
童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居身務期質朴,教子要有義方。
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
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見窮苦親鄰,須加溫恤。
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兄弟叔侄,須分多潤寡;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
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
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勿恃勢力而凌逼孤寡;毋貪口腹而恣殺生禽。
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
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
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
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
施惠無念,受恩莫忘。
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
家門和順,雖饔飧不濟,亦有餘歡;
國課早完,即囊橐無余,自得至樂。
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
守分安命,順時聽天。為人若此,庶乎近焉。
《朱子家訓》是「經典誦讀口袋書」的一種,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朱子家訓》僅522字,精闢地闡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許多內容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特點,比如尊敬師長,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現實意義,當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對女性的某種偏見、迷信報應、自得守舊等是那個時代的歷史局限,我們是不能苛求於前人的。

❸ 求讀三字經的重要性。

讀《三字經》有感
寒假期間,學校要求背誦《三字經》,我想:背《三字經》有什麼用?我極不情願地向書店走去。誰知拿起這本內容豐富,讀起來琅琅上口,便於記誦的《三字經》,我竟一眼不眨地看了兩個多小時,直到肚子唱起了空城計,我才匆匆付完錢,興高采烈地向家裡奔去。

每天寫完作業,我沒心思看曾經讓我朝思暮想的動畫片,而是拿起《三字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你可別小瞧它,這裡面含意無窮呢!其中書中有一個故事讓我最受感動。

這個故事講的是東漢時,有個小女孩叫黃香。才九歲就開始幫爸爸媽媽做家務,而且還很孝順父母。天氣炎熱時她會用小扇子把席子扇涼了才讓母親睡;冬天天氣寒冷,她又會在父母睡前,把被窩躺暖才讓父母睡……黃香她小小年紀就這么懂事,懂得為父母減輕負擔,知道父母在外工作十分勞累,主動承擔家裡所有家務,還細心地照顧父母,真是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小女孩。看看她,再看看我,真是有天壤之別。我現在雖然讀五年級了,卻還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在家不但什麼事都不幹,吃飯還特別挑食,每天上學也是由爸爸媽媽接送,就連老師布置的作業也是爸爸媽媽幫我檢查……我和一個小小年紀的黃香相比真是自愧不如呀。所以我要向黃香學習,做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孩子。

《三字經》有一段是這樣寫的:「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這幾句話的意思是:戰國的蘇秦,讀書時為防止瞌睡把頭發吊在房樑上,睏倦時用利錐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神。他沒有老師教誨,而是靠自己勤奮刻苦。晉朝人車胤夏天抓螢火蟲裝入紗袋,當作現在的電燈泡照明,用來晚上讀書;孫康冬天夜晚借院子中雪反射出來的光看書。他們家裡都非常非常的貧窮,但從來沒有放棄和停頓過學習。我覺得古人的做法雖說有些不合科學道理,但這種自覺學習的精神影響了一代代的後人。從歷代文學家、政治家和科學家的經歷來看,沒有任何一個有成就的人是不愛學習的。想一想自己,感覺十分慚愧:家庭有能力支持我讀書,學校是全市規模最大的學校,老師教學水平也很高,可以說各方面條件都很好,可以更廣泛和深入地學習知識。可是自己沒有好好珍惜,學習不刻苦,有時還做了違反紀律的事,回想起來真是後悔。今後我要向這些優秀的古人學習,學習他們克服困難、勤奮學習的精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三字經》不但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著大家。快和我一起去讀這本好書吧!

上網幫你找的,我自己沒有讀過,看對你是不是有幫助!

❹ 為什麼很多孩子很自私,從來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如何教他學會分享

現在的不少孩子,特別是的獨生子女,因為平時他們在家時,都是備受關心,很少為別人付出,所以不少孩子很自私,從來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也不知道和他人分享。那麼,如何教他

還有,要及時表揚孩子的良好表現。

孩子和別人分享了,或者能夠體會別人的感受了,就要可以及獎勵和表揚。這樣,孩子就會記住這些高興的時刻,從而自己也愛上分享。

父母的教育,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愛上分享,喜歡上考慮別人的感受,逐漸成為一個情商很高的孩子。

❺ 為人子方少時什麼意思

「為人子方少時」應為「為人子,方少時」出自宋代王應麟的《三字經》,原文如下: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 友,習禮儀」

譯文:

做兒女的,從小時候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以便從他們那裡學習到許多為人處事的禮節和知識。

【啟示】學會親近好的老師、好的朋友,並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有益的經驗和知識。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不斷地豐富自己的頭腦。

(5)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擴展閱讀

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

《三字經》自宋朝以來,已有七百多年歷史,共一千多字,可謂家喻戶曉,膾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等,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

《三字經》早就不僅僅屬於漢民族了,它有滿文、蒙文譯本。《三字經》也不再僅僅屬於中國,它的英文、法文譯本也已經問世。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譯本更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兒童道德叢書」,加以世界范圍的推廣,也是兒童的必讀必背的書籍。

已經有一千多年歷史的《三字經》依然有著巨大的生命力。在過去,包括章太炎在內的有識見的學者,多有致力於《三字經》的注釋和續補者。

模擬《三字經》形式的讀物,如《女三字經》、《地理三字經》、《醫學三字經》、《西學三字經》、《工農三字經》、《軍人三字經》、《佛教三字經》、《道教三字經》層出不窮,風靡天下。近期,文化部原常務副部長高占祥先生還創作了《新三字經》,同樣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三字經》全文長達1722字,是我國不可多得的寶貴遺產。

《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三百千"。

《三字經》的內容分為六個部分,每一部分有一個中心。

從「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講述的是教育和學習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後天教育及時,方法正確,可以使兒童成為有用之材;

從「為人子,方少時」至「首孝悌,次見聞」強調兒童要懂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並舉了黃香和詩、三傳、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諸子的著作;

從「經子通,讀諸史」到「通古今,若親目」講述的是從三皇至清代的朝代變革,一部中國史的基本面貌盡在其中;

從「口而誦,心而維」至「戒之哉,宜勉力」強調學習要勤奮刻苦、孜孜不倦,只有從小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長大才能有所作為,「上致君,下澤民」。

《三字經》內容的排列順序極有章法,體現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認為教育兒童要重在禮儀孝悌,端正孩子們的思想,知識的傳授則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見聞」。訓導兒童要先從小學入手,即先識字,然後讀經、子兩類的典籍。經部子部書讀過後,再學習史書,書中說:「經子通,讀諸史」。

《三字經》最後強調學習的態度和目的。可以說,《三字經》既是一部兒童識字課本,同時也是作者論述啟蒙教育的著作,這在閱讀時需加註意。

《三字經》用典多,知識性強,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導下編成的讀物,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

《三字經》的版本很多,清朝道光年間刊行的版本是最通行的一種。我們採用的則是民國年間的增補本。

《三字經》其書作者說法大致有四種:

一、明代黃佐《廣州人物傳》十,明末諸生屈大均《廣東新語》十一,清代惲敬《大雲山房記》二,都以為作者應是宋代末年的區適子;

二、清代邵晉涵詩:「讀得貞黎三字訓」,自註:「《三字經》,南海黎貞撰。」據此以為《三字經》為明代黎貞撰;

三、或者又有區適子所撰,黎貞增廣之說;

四、世傳王應麟撰,王應麟(1223—1296),南宋學者,字伯厚,號深寧居士。清代夏之翰《〈小學紺珠〉序》:「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經》作者自先生(王應麟),因取文熟復焉,而嘆其要而該也。」

清代賀興思《〈三字經〉註解備要敘》:「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經》一出,海內外子弟之發蒙者,咸恭若球刀。」都明確認為《三字經》是王應麟所撰。 《三字經》具有識字、廣見聞和灌輸封建倫理道德觀念,即傳授知識與封建政治思想教育雙重功能。

書中文筆自然流暢,朴實無華,深入淺出,情真意切.此書中有段僅用三百多字便概括了中華五千年歷史的變遷,歷來備受贊譽。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俗稱「三百千」,而《三字經》後來居上。

這里的「居上」殆源於數字順序,未必便是根據三書之內容與作用的有意排列。但事實上,綜其覆蓋讀者之廣、 教育作用之深以及流傳時間之久觀而言,《三字經》 在中國古代蒙書教材中,不能不說是影響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書。 巍哉,《三字經》堪稱「蒙學之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字經

閱讀全文

與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