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陽節吃什麼喝什麼,9月9日重陽節吃什麼
吃重陽抄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
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
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Ⅱ 重陽節吃什麼 重陽節喝什麼
1、吃重陽糕:
與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
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2、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
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Ⅲ 重陽節吃啥
菊花酒 。
農歷九月又稱菊月,是一個菊花盛開的季節,菊花凋零速度很快,因此,勤勞聰慧的中國人會在重陽節前將菊花收集起來,做成菊花酒,重陽節一到,闔家享用美味的菊花酒。
菊花酒做法 :材料:甘菊花、生地黃、當歸、枸杞、大米、酒麴適量。
做法:1、將甘菊花、當歸、生地黃、枸杞入鍋中,加水煎汁,用紗布過濾待用。 2、將大米煮半熟瀝干,和葯汁混勻蒸熟,再拌適量酒麴,裝入瓦壇中 3、瓦壇四周用棉花或稻草圍起來,需要保溫發酵。 4、味甜即成。
Ⅳ 重陽節的時候吃什麼
重陽要飲「菊花酒」。九九與「久久」諧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專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屬。金秋九月,秋菊傲霜,文人將九月稱「菊月」,老百姓把菊花稱「九花」
由於菊花斗寒的獨特品性,所以使得菊花成為生命力的象徵。在古人那裡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認為它是「延壽客」、「不老草」,可使人老而彌堅。重陽節的吃食,還有螃蟹。鄭板橋詩:「佳節入重陽,持螯切嫩姜。」就是重陽吃蟹傳統的佐證。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了普受歡迎的節日食品。
Ⅳ 重陽節吃什麼喝什麼 重陽節飲食習俗有哪些 養生
重陽來節飲食習俗有吃重陽糕自:
吃花糕,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 「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的含義在裡面,比較吉利。
在重陽節的前兩天,人們紛紛用麵粉蒸糕,糕上插著彩色的小旗,點綴著石榴子、栗子黃、銀杏、松子仁等果實;或者做成獅子蠻王之狀,置於糕上,名為「獅蠻栗糕」,這都是南宋時期臨安(今杭州)的風習。這些栗糕,恰是「我輩合登高時攜帶的佳點。」
北方的重陽糕,以發面花果蒸糕最為著名(又名發糕)。發面蒸糕是將麵粉發酵後扣入小碗中,每小碗底放上各種花果,如紅棗、果仁、蜜餞、紅絲、綠絲等,上籠蒸熟後將面糕倒出,正好各種花果均在面糕上面,並呈饅頭狀。發面的重陽糕,松甜軟糯,十分味美。
Ⅵ 重陽節要吃什麼食物
重陽節食俗如下:
一、吃重陽糕
吃花糕。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 「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的含義在裡面,比較吉利。
二、食蟹
重陽佳節正值九月,秋菊飄香,螃蟹膏黃美味,肉質細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節。
三、飲菊花酒
重陽要飲」菊花酒「。九九與」久久「 同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歷史含義是:認為它是延壽,不老的美稱。民間將九月也叫」菊月「或」菊節「。故賞菊是重陽不可少的活動。
Ⅶ 重陽節吃什麼喝什麼 重陽節飲食習俗有哪些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
飲菊花酒
飲菊酒:在古代,菊花酒被看作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菊花含有養生成分,晉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陽山中人家飲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壽的記載。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
Ⅷ 重陽節吃什麼喝什麼
吃重陽糕
與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內祝秋糧豐收、喜嘗新容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志,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 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 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 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據說,早年不家用發面餅夾上棗,栗諸果的, 或以江米、黃米面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
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Ⅸ 重陽節一般要吃什麼東西啊
重陽節要吃重陽糕和重陽米果。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
在福建莆仙,人們沿襲舊俗,要蒸九層的重陽米果,我國古代就有重陽「食餌」之俗,「餌」即今之糕點、米果之類。近代以來,人們又把米果改制為一種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
此米果分九層重疊,可以揭開,切成菱角,四邊層次分明,呈半透明體,食之甜軟適口,又不粘牙,堪稱重陽敬老的最佳禮饌。
(9)重陽節吃啥喝啥擴展閱讀
重陽節的其他習俗:
1、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
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2、登山秋遊
新中國成立後,重陽節的活動充實了新的內容。1989年,我國重陽節定為老人節。第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