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父母應該如何言傳身教養育出一個不俗的孩子
不少小孩子喜歡喝飲料,他臉上洋溢著的快樂不自覺地使我嘴角上揚,不自覺的看著他小心翼翼地提著可樂朝爸媽跑去。
正當我付錢的時候,後面卻傳來大人的呵斥:“你怎麼買這么多?我讓你買了嗎!我又沒說我想喝!誰讓你做的決定?”
小孩小心轉頭看向爸爸,沒想到迎來的是:“真是!浪費的可是我的錢!”周圍的人都看向他們,小孩提著可樂低聲抽泣,滿臉的委屈。
大家似乎一眼就明白了,小孩想喝可樂,但是想著給爸媽也各買一杯。原本出於好意,但沒想到換來的卻是爸媽的責備。
也許爸媽是心疼錢,或者是真的不想喝。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么一件小事,確確實實會給孩子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如果說小孩子不懂事,沒有了解爸媽真正的想法和需求再執行,但是爸媽也跟著不懂事嗎?
不管對與錯,給孩子一頓罵,這樣的教育,孩子心裡多少都會有些難受。孩子的孝順,也是出於為父母考慮,想和他們一起分享才這么做。
宋慶齡曾說:“孩子們性格和才能,到底還會受到家庭和父母的影響的。”
其實很多家長都應該明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第一個老師永遠都是自己的父母。不管自己的父母是做什麼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對孩子有著很深的影響的。
但在教育的時候,很多的父母並不明白這樣的道理。
像在去年上了熱搜的“迪士尼事件”裡面有位小朋友在走路的過程中,不小心碰到一個小姐姐敏感部位,小姐姐就說了事件中的這位8歲的小孩子。
結果這位孩子的媽媽就非常暴躁的說這位小姐姐攻擊了自己的孩子,對小姐姐又罵又打的。
其實在這件事情還沒有搞清楚的時候,就先表現出這樣的一個態度是非常不正確的一個做法。
我們先不管這位小男孩是不是有意碰到小姐姐,還是因為人多不小心碰到的,但不管是因為哪一種情況。在事情還沒有發生的時候,這位媽媽都可以讓這位小朋友先道歉,再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要隨便碰別人的身體,特別是異性的身體。
但這位媽媽不但沒有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還直接惱羞成怒了,媽媽這樣的行為會讓自己的孩子有錯誤的認知的。
試想一下如果這位小朋友是故意的,而他媽媽這個惱羞成怒的樣子,孩子會認為自己的媽媽是在告訴他,碰到了就碰到了,有什麼了不起的。
這樣的觀念一旦形成之後想要改正是非常難的。
反過來如果孩子不是故意的是不小心的,而他媽媽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感到羞愧,嚴重一點的話還會由此變得敏感膽小。
㈡ 父母的言傳身教有多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0-6歲是孩子的啟蒙階段,為孩子的一生打基礎,父內母言傳身教受影響最大的就容是孩子,孩子沒有分辨好壞的能力,只知道和誰親不親,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問題、家庭的問題等等都會反映到孩子身上。
㈢ 父母要怎樣言傳身教
很多抄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當著孩子的面什麼話都說,殊不知,孩子比您想像的要懂事得多,他已經按照自己的方法理解你講話的內容了。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說話一定要注意文明,不在孩子面前議論大人之間的是非和糾葛,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與別人吵架;不要在孩子面前撒謊;當著客人的面不要議論孩子的缺點,也不要誇耀自己的孩子。別看你的孩子才1歲半,在他的面前,大人說話應十分注意。
㈣ 從小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女兒謹記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會矛盾嗎
沒有什麼矛盾這樣的話就是說父母父母的很好的教育然後你受到了影響。
㈤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家長要明白什麼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是不動聲色的擺渡人,他們循循善誘,而非加強控制,他們將價值觀體現在行為上,而不是敷衍在空泛的道理中。
一個優秀的父母,不會把孩子作為自己生活的中心,他們不會為孩子失去自我,反而會藉助孩子完善自我,我們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而孩子受益只是結果,不是目的。
㈥ 父母言傳身教的重要性
言傳身教很重要,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孩子一出生,他心靈上這塊土地是內荒專蕪的,父容屬母是這塊土地的第一個播種者,你播下什麼樣的種子,就會結出什麼樣的果實。因此,父母的言行和孩子的個性形成有著密切的關系,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和個人成長。
(6)父母言傳身教孝順擴展閱讀:
言傳身教的注意事項:
今天我們要做的不是當孩子老師,而是當孩子的榜樣。當老師是「言傳」,當榜樣是「身教」,「身教」重於「言傳」。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榜樣作用是無法替代的。
學校教育更側重於知識的傳播,而家庭教育更側重道德、個性修養、情商等「軟素質」的培養。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學校的德育教育大多是理論化的,而當孩子走出學校,假如發現父母並沒有遵守這些游戲規則大人的所作所為完全是另一回事;
那孩子就會想,為什麼自己還要去遵守呢?好比說,學校老師說孝敬父母是好的,但是一回到家,發現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天天吵架,孩子也許就會覺得,不孝敬父母也是可以的,將來也不一定會孝敬父母。
㈦ 父母言傳身教的經典例子
父母言傳身教的經典例子常言道「父母是老師的第一任老師。」那麼,怎麼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呢,在此,我想談談個人的點滴體會。
首先,要培養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
當今社會,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成員結構基本上是三代人。孩子都成為長輩的掌上明珠,長輩對孩子的寵愛超越了極限。這樣,促使孩子養成了「惟我獨尊」的不良傾向。孩子成為家庭中的主子。他們的話,長輩必須依從,否則,他們就要翻天,不是長輩說了算,而是孩子說了算。我認為這是不正常的,對孩子來說,只有百害而無一利。例如,他們不把長輩,他人放在眼裡,心裡想要的東西就隨意去拿;只要自己方便就可以隨手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等等。這些就會成為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不良品行。這樣的孩子長大就很難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一個正直的人。這樣,對孩子乃至對社會又有什麼好處呢,現在,青少年的犯罪率高居不下,我們為人父母的是不是應該好好深思、反思呢,因此,我認為我們做長輩的喜歡孩子,只能喜歡在心裡,對孩子絕對不能放任自流,他們的不良行經,我們不能聽之任之,要加以遏止。要求孩子不說謊話,不說虛話。做錯事情要承認錯誤,必要時應該給予適度的懲罰。例如,有一次,我的孩子從他的大伯家將他小堂哥小時候玩的玩具順便帶回自己的家中,被我發現後,我嚴厲批評了孩子,告訴他未經過別人的同意就隨便拿人家的東西,那不是拿,是偷。並罰他面壁15分鍾。從此,他再也沒有隨便拿過別人的東西。所以,我認為,小孩子的良好言行從小就應該養成。同時,我們長輩的言行舉止,對孩子也是潛移默化的。例如,我們老家鄰村的一對夫婦,喜歡賭博,好吃懶做,對人蠻不講理。孩子與他人吵架,總認為自己孩子是對的,不分青紅皂白就責罵他人。因為一件小事,引發大人之間的爭吵,甚至打架。其結果是,他的孩子長大後,和他父母幾乎是一樣的,蠻不講
㈧ 家長教育孩子 ,怎麼樣怎麼樣,家長自己可以以身作則嗎言傳身教 ,希望孩子懂事 ,有孝心。
教育孩子問題是很多家長特別頭痛的問題,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教育孩子的幾點建議,我們共同交流,為孩子提供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絕對禁止高壓/打罵孩子的做法,建立平等的關系。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用正面的方法教育孩子,時常對其鼓勵表揚。調正親子關系,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幫助孩子辨識自己的情緒。幫助孩子發展負面情緒的管理技巧。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態度。培養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鼓勵孩子學會分享,鼓勵孩子主動向他人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