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插茱萸和什麼菊

重陽節插茱萸和什麼菊

發布時間:2020-12-30 12:15:06

重陽節插茱萸是什麼植物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

木本茱萸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葯。佩茱萸,中國歲時風俗之一。

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時爬山登高,臂上佩帶插著茱萸的布袋(古時稱「茱萸囊」)。

茱萸是一種落葉小喬木,開小黃花,果實橢圓形,紅色,味酸。

茱萸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呈微酸性的腐殖質土或壤土種植為佳。育苗場地的整地,要求深翻細耙,每畝施有機肥3 000千克,整平後作1.5米寬的畦。

2.繁殖方法。以種子繁殖為主,也可嫁接繁殖、壓條繁殖。扦插液耐繁殖難以生根。

3.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苗株定植成活後至封行前,每年於春、 夏、秋各鬆土除草1次,以促進根系生長,迅速擴大樹冠。

(2)追肥。定植成活後,每年春、秋各施基肥1次,視樹齡大小,每株施入腐熟的廄肥或堆肥10~50千克和過磷酸鈣1~3千克,於樹旁開環狀溝施入。成年結果樹還應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的生理落果期,每株追施0.2千克的尿素1次。另外,盛花期渣漏噴赤黴素水溶液2次,盛花期和幼果期葉面噴施0. 2%翠姆硼肥3—4次,0.3%尿素和0.2%翠姆磷酸二氫鉀交替噴施3—4次,可提高坐果率,防止落花、落果。

(3)灌溉。定植後的當年或成年樹在花期、幼果期以及夏季遇乾旱時,要及時進行灌水保苗和防止乾旱引起的落花、落果現象。

(4)修剪。較適宜的樹形是自然圓頭形,如密植,應採用自由紡錘形。修剪除了拉枝、環剝、摘心外,主要做好串花枝的回縮,促長枝的重截和疏除。樹冠交接後,還應注意對交接主枝鬧梁春的回縮和換頭改向,以保持強健的樹勢,培養更多的結果枝為主,調節好生長與結果的平衡關系,保持樹冠內通風透光,促發短而壯的新梢。進入盛果期後,還要搞好過密大枝的疏除及徒長枝的摘心。

㈡ 為什麼要在重陽節插茱萸呢

重陽節插茱來萸是中國民俗,傳源說有辟邪作用,重陽節與茱萸的關系,最早見於神話志怪小說《續齊諧記》中的一則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學道。

一日,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那天,你家將有大災,其破解辦法是叫家人各做一個彩色的袋子,裡面裝上茱萸,纏在臂上,登高山,飲菊酒。九月初九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雞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無恙。於是茱萸「辟邪」便流傳下來。



擴扒滑悔展資料

慶祝重讓手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葯、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葯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時節,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春正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

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每到九九重陽這一日,各地都有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煉身體的活動。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重陽節其民俗活動甚多,文化內涵豐富。

㈢ 九九重陽節插茱萸,中的「茱萸」指的是什麼

每年農歷9月9日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在重陽節我們有一個習俗呢,就是插茱萸。有一首詩就寫到,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歌表達的是一個思念友人的情感。重陽節在古代就是一個非常傳統的節日,每年的重陽節的時候,古代人會在重陽節那一天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以及插茱萸等等這些習俗活動。現在呢,在過重陽節的時候,很少有人在採摘茱萸,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重陽節也逐漸衍生出來了新的習俗。現代人通常在重陽節這一天和親朋好友一起爬山。也有人在重陽這一天宴會,因此重陽節隨著時間的不斷發展,又添加了敬老的內涵。在全國不同地區過春節的方式可能有所差別,但是登高賞秋和感恩敬老是如今重陽節活動的兩個重大主題。並且重陽節也被國務院列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㈣ 九九重陽節插茱萸,那茱萸指的是什麼

古人認為佩陵脊虛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頭上,辟除惡氣而御初寒。
古人把茱萸作為祭祀、佩飾、葯用、避邪之物,形成茱萸風俗。晉代葛洪《西京雜記》中就記載尺燃,漢高祖劉邦的寵妃戚夫野昌人於每年九月九日,頭插茱萸,飲菊花酒,食蓬餌,出遊歡宴。
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中記述了這一情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由此可見,唐時重陽節登高茱萸插頭習俗的流行。
茱萸是重陽節特有的辟邪物品,佩茱萸成為重陽節俗的主要標志,因此登高會也稱「茱萸會」,重陽節被稱為「茱萸節」。

㈤ 重陽節是什麼意思插茱萸嗎

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說可以避災。「遍插茱萸內少一人。」意思是容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內。好像遺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
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並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

茱萸,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是著名的中葯。

㈥ 重陽節,人們有登高、賞菊、插茱萸和喝什麼酒的風俗

重陽節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的習俗。重陽節節期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6)重陽節插茱萸和什麼菊擴展閱讀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葯、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葯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時節,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每到九九重陽這一日,各地都有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煉身體的活動。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重陽節其民俗活動甚多,文化內涵豐富。

㈦ 為什麼古代重陽節要插茱萸

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濕、逐風邪。於是人們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裡,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重陽節與茱萸數態的關系,最早見於神話志怪小說《續齊諧記》中的一則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學道。一日,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那天,你家將有大災,其破解辦法是叫家人各做一個彩色的袋子,裡面裝上茱萸,纏在臂上,登高山,飲菊酒。

九月初九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雞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無恙。於是茱萸「辟邪」便流傳下來。

(7)重陽節插茱萸和什麼菊擴展閱讀:

茱萸雅號「辟邪翁」薯哪源,重陽佩茱萸的習俗在唐代很盛行。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但是在宋元之後,佩茱萸的習俗逐漸稀見了。其變化的因由大概要從重陽節俗的重心的潛移中去理解。

重陽在早期民眾的時間生活中強調的是避邪消災,隨著人們生活狀態的改善,人們不僅關注的現實生活,而且對未來生活給予了緩沒更多的期盼,祈求長生與延壽。所以「延壽客」(菊花)的地位最終蓋過了「避邪翁」(茱萸)。

㈧ 重陽節是插茱萸的,還是端午插茱萸

重陽節是插茱萸的;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

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葯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在我國古代就一直是葯用植物,針灸裡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

主要是它具備醫葯的功能而來,像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曰「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祥彎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後栽種艾草,求吉祥的習俗。

(8)重陽節插茱萸和什麼菊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治婦科疾病:艾草能夠治療體質虛寒引起的出血,能很好的治療月經不調、經痛和崩漏等婦科疾病。

2、巧困抑菌抗病毒:艾草能夠抑制和殺傷好多種病毒孝宴念和細菌,能有效防治呼吸系統疾病,抑菌抗病毒效果明顯。

3、止癢:用艾草煎湯外洗患處,能有效治疥蘚和止癢。

㈨ 重陽節人們有登高賞菊插茱萸和喝什麼酒的風俗 大話

重陽節中國漢族傳統節日。又稱重九節、茱萸節,節時在夏歷九月初九日。《易經》視九為陽數,兩九相重為「重九」,兩陽相重為「重陽」。是日民間有登高飲菊花酒、賞菊、插茱萸、放風箏、吃重陽糕等習俗。九、久相連,糕、高相諧,均含有萬事皆「久」、皆「高」之意。此俗始於漢代,從飲菊酒、插茱萸習俗看,可能源自古老的巫術活動。

㈩ 重陽節插茱萸是為了什麼

重陽節插茱萸是中國民俗,傳說有辟邪作用,重陽節與茱萸的關系。舊時民間節日風俗,流行於黃河中下游、淮河、長江流域等地。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時,民間采茱萸插戴頭上,亦有用茱萸製成囊佩帶的,俗信能驅邪治病。

茱萸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一種是芸香科植物吳茱萸,因為產於吳地(今江浙一帶)質量最好,因而得名,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樹幾乎可以長到一丈多高,葉為羽狀復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

(10)重陽節插茱萸和什麼菊擴展閱讀

茱萸主要有兩種植物,一為「茣茱萸」,一為「山茱萸」,還有「食茱萸」,前兩種皆入葯。吳茱萸是芸香科植物吳茱萸的未成熟乾燥果實。別名:辟邪翁。其入葯治病,始載於漢代成書的《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性熱,味辛、苦,有小毒。葯用前須用甘草煮水加以炮製,可減其毒性。入肝、脾、腎經。

功能:舒肝下氣、溫中散寒、燥濕助陽。主治厥陰頭疼、胸腹脹滿、嘔吐吞酸、陽虛泄瀉、肝鬱筋攣、寒疝、腳氣。清末《驗方新編》載:將吳茱萸搗碎加米醋貼敷腳心上端湧泉穴,可治療口舌生瘡、肝陽上亢頭暈、頭疼(高血壓)。

現代醫葯科學研究,其果實中含生物鹼:吳萸鹼、吳萸次鹼、羥基吳茱萸鹼,並有吳茱萸烯等揮發油成分。葯理作用:鎮痛,升高體溫,收縮子宮,抑菌,消炎,殺蟲、抑制胃腸潰瘍,升高血清G.P.T和G.O.T.,抑制胃腸功能推進,抗缺氧,延長凝血時間,抑制血栓形成。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插茱萸和什麼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