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寫關於孩子和父母一起孝敬老人的作文
從小到大,媽媽和爸爸給了我無微不至的愛,記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在醫院掛點滴,媽媽、爸爸為我來回奔波。我總想找機會好好的孝敬父母。往往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就會讓大人感到幸福和滿足。 今天晚上,我在家裡做作業,媽媽從單位回來了,習慣從屋子裡喊一聲:「我回來了。」剛從房間走出來的我,凝望媽媽拖著疲倦的身子,有氣無力地坐在沙發上,我趕緊拿上拖鞋,走到媽媽面前對媽媽說:「媽,你一定很累吧!換下鞋子讓腳舒服點吧!」媽媽抬頭一愣,但笑了笑。 媽媽准備做家務時我攔住了媽媽,從媽媽手上拿走了抹布。我學著媽媽的樣子,首先將抹布洗干凈,蹲在地上,一點一點擦地板,還沒擦上一個房間,我已經熱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了。想到媽媽每天都要做這些家務,今天我終於體驗到了媽媽的辛苦,我到洗手間洗了把臉,繼續擦起來。堅持就是勝利!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我終於將每個房間的地板全擦了一遍,地板亮了,我也累得趴在沙發上起不來了。但是看者亮得照的出人影的地板,我心裡樂極了。媽媽在旁邊捂著嘴巴,眼淚都快掉下來了,但心裡應該十分高興!然後走出了家門,提著袋子去超市了! 我休息了一會,看看時間快6點了,我又走進廚房,從米斗里舀出一些米放在盆子里,然後學著媽媽洗米的樣子,用手反復將米在水裡搓洗,等洗出的水變得比較干凈了,再將米到進高壓鍋,添了足夠的水,蓋上鍋蓋,打開液化器閥門開始煮米飯。大約過了二十多分鍾的時候,高壓鍋壓力閥開始跳動,我聞到了米飯的香味,米飯終於熟了!我甚至有些激動,急忙關掉了液化汽閥門。 媽媽回到家後,一看,突然,手中的袋子一松水果呀等等都掉了下來抱著我的頭說:「孩子,你長大了,不再是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了。」
孝敬長輩的作文600字
尊老愛幼是中國優良傳統。孝敬長輩是每個人必須必備的品質。可是,當今社會卻有許多不孝敬長輩的人。今天,我砍了姨父漫畫,讓我深有感觸。
畫中講的是一位母親抱著一大箱高過頭頂的東西往樓上走,可她的兒子卻在一旁,向人吹噓:「你看,我媽真有能耐啊!」看著這幅情景,是在讓我氣憤不已。天下竟還有這般不肖申的子女。孝敬長輩是中國的千古美的,我們從小就教育尊老愛幼。可他們卻不知道,難道他們沒讀過書嗎?不過,在生活中也的的確確存在著這種現象。吃飯時,有些爸爸媽媽不停地給孩子夾菜。卻對一旁的爺爺奶奶置之不理。有些家長更過分,自己吃著山珍海味,卻讓爺爺奶奶啃饅頭,吃榨菜。有些孩子身為子女,看到父母十分辛勤在工作,也不上前慰問一句,幫一幫忙,反而到是認為這些工作本來就是該父母做的,自己根本不用插手。也有些身為長孫的孩子,對父母是百般孝順,可是對爺爺奶奶卻是能不理就不理,甚至破口大罵。這一系列的現象都反明了許多人身為子女,子孫卻不懂得去孝敬老一輩們。這都是因為這些人缺乏尊敬長輩的意識,不明白老一輩的用心良苦。我曾在一篇報告上看到有一位老人說她想做孫子。因為孫子有爸爸媽媽的疼愛,可老人卻沒有。老人們只有孤獨與寂寞。為人子女,就應該動的尊敬長輩,無論是80後還是90後,尊老是每個人的必備。再次,我呼籲大家,想一想老一輩們對我們的關心,多多關心他們。
孝敬長輩的作文600字
孝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同樣也要孝敬長輩,我就是這樣去做的。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職」。雖然這個年代冬季都有電熱毯了,用不著孩子去替媽媽暖被窩了。但這種孝敬長輩的美德時時鼓勵著我,讓我在平常的生活中關心和關愛著自己的長輩。
一次,吃完晚飯,媽媽的腰酸背痛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二話沒說,就把媽媽扶到床上,讓她先躺著休息一下。接著,我把碗收拾到廚房,用熱水洗刷碗、筷。雖然有點油膩,看上去有點惡心,但我還是把它們洗得乾乾凈凈的。最好還把餐桌擦了,把地上我不小心掉下的飯粒也揀起來了。哎,這時我才發現,也許就是我平時太愛掉飯在地板上,媽媽彎腰次數多了,才腰疼了呢,我心裡一陣內疚。幹完家務事後,我就到房間給媽媽捶腰和背了,我先用雙拳捶媽媽的腰部,然後用雙掌重疊在一起慢而有力地揉著,直到媽媽感覺疼痛有所緩解。捶完腰以後,我又開始給媽媽捶背了,這下我拿出我的拿手好戲――用腳後跟捶背,這可是我媽媽最覺得舒服的捶背方法。我的腳像打小鼓似的不停地捶動,雖然有的累人,但看見媽媽的病疼有所好轉,我的心卻是甜滋滋的。
還有一次就是今年去二爺爺家過年,晚上要睡覺時,看見我的祖母顫顫踮踮地拿著盆子去打水洗腳,她可是已經89歲高齡的人了。我趕緊去幫她端水,然後坐在小凳子上給她洗腳,我先把祖母的腳丫子洗干凈,然後又給她搓腳心,還一邊一洗,一邊給她講我們學校發生的趣事,樂得我的祖母合不上嘴,直誇我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呢。
雖然這些只不過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但我希望孝敬長輩這個傳統美德能繼續發揚光大,並且以身作則,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B. 孝老愛親的作文。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中華民族具有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不孝子孫常常被人們譴責.我特別愛讀歷史書,發現許多皇帝的謚號前都加有一個「孝」字,特別是漢朝的皇帝,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它體現出孝道在中國古代所佔有的重要地位.孟郊的《遊子吟》曰:「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形象地描述了母愛的博大和無私,父母對兒女的奉獻是不圖回報也是難以報答的.春秋時期有一個叫穎考叔的小官,有一次,他去見鄭庄公.鄭庄公賞賜他飯食,他把肉片放在一邊捨不得吃.庄公很奇怪,問他是什麼原因,穎考叔說:「我的母親從來沒有吃過這么美味的食物,請允許我將它拿回家孝敬我的母親.」庄公聽後十分感動:一個小官在美食麵前都沒有忘記老母親.穎考叔的故事讓我想起我的一些同齡人,現在的許多孩子看見美食,很少會想到父母.用經濟上的專用語說,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一種「投資」,而很大程度上,父母對我們的「投資」多,我們對父母的「回報」少.這是一種「逆差」,既然是「逆差」,為什麼父母還要「投資」呢?因為它出於父母對兒女無私的愛.面對這種無私的愛,有一部分人竟然無動於衷.一本書上說:古人把孝敬父母歸納為「尊親,弗辱,能養」三個層次,尊親是孝道的最高層次,弗辱其次,能養最低.現在有些人對父母「能養」都不能做到,更別說尊親了.這樣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有錢有勢而忘了本的人;一種是「少壯不努力」,長大後還需要父母來養活的人.孝敬父母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只有這樣長大後方能為父母撐起一方晴空.
C. 孝老,敬親,愛父母的作文
孝老愛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做人的根本。
我們做為新時期的小學生,要把這種傳統美德發揚光大,小時候,父母親就給我講了「孔融讓梨」、「卧冰求鯉」的故事,老師給我們傳授知識,講解做人的道理;學校結合「八榮八恥」的教育活動,培養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我就像一棵小樹苗,在孝老愛親的環境里茁壯成長。同時,我也享受到了「孝老愛親、播撒陽光」的快樂。
記得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坐公交車回家,車上只剩一個座位了,我趕快坐了上去。到下一站,上來了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奶奶,她環顧四周,發現沒有了座位,她只好兩手抓著扶手站著。車走到一處坑坑窪窪的地方,猛得跳起來,又深深的陷了下去,老奶奶因沒站穩,差點摔倒在地。我的心猛得收緊了,臉有點發熱,趕緊站起來,走到老奶奶身旁,輕聲對老奶奶說:「奶奶,您請坐下吧!」老奶奶吃力得走到座位前,坐下後望著我的臉,露出了一絲微笑,我也高興的笑了。
在家裡,我盡最大的努力幫爸爸媽媽干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有好吃的,我會像孔融一樣先讓爸爸媽媽吃;見到小區的叔叔阿姨我都會主動向她們問好。有時,主動幫老爺爺、老奶奶拎東西或攙扶行動不便的人。我更團結我的小夥伴,在學習、生活中樂於幫助他們。我的實際行動受到了爸爸媽媽的誇獎,特別是小區叔叔阿姨的贊揚,誇我是個懂事、講禮貌的孩子。我用熱情溫暖了大家,大家的鼓勵進一步激勵我健康成長。
我深深地體會到,孝老愛親是溫情、是動力、更是一種美德,是一座人與人之間架起的愛心橋梁。
D. 關於孝老愛親的作文大約350字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中華民族具有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不孝子孫常常被人們譴責。我特別愛讀歷史書,發現許多皇帝的謚號前都加有一個「孝」字,特別是漢朝的皇帝,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它體現出孝道在中國古代所佔有的重要地位。
孟郊的《遊子吟》曰:「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形象地描述了母愛的博大和無私,父母對兒女的奉獻是不圖回報也是難以報答的。
春秋時期有一個叫穎考叔的小官,有一次,他去見鄭庄公。鄭庄公賞賜他飯食,他把肉片放在一邊捨不得吃。庄公很奇怪,問他是什麼原因,穎考叔說:「我的母親從來沒有吃過這么美味的食物,請允許我將它拿回家孝敬我的母親。」庄公聽後十分感動:一個小官在美食麵前都沒有忘記老母親。穎考叔的故事讓我想起我的一些同齡人,現在的許多孩子看見美食,很少會想到父母。
用經濟上的專用語說,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一種「投資」,而很大程度上,父母對我們的「投資」多,我們對父母的「回報」少。這是一種「逆差」,既然是「逆差」,為什麼父母還要「投資」呢?因為它出於父母對兒女無私的愛。面對這種無私的愛,有一部分人竟然無動於衷。
一本書上說:古人把孝敬父母歸納為「尊親,弗辱,能養」三個層次,尊親是孝道的最高層次,弗辱其次,能養最低。現在有些人對父母「能養」都不能做到,更別說尊親了。這樣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有錢有勢而忘了本的人;一種是「少壯不努力」,長大後還需要父母來養活的人。
孝敬父母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只有這樣長大後方能為父母撐起一方晴空。
E. 關於孝老愛親的作文300字
我明白了尊重尊重是什麼?
如果說生活是一首歌,那麼尊重便是五線譜,只有尊重,才能生活,在用尊重編織的五線譜上,每個人都可以唱出自己的旋律.
如果說生活離不開生命,那麼尊重就是太陽,太陽普照大地,才會有生機勃勃的生命力.我們的
生活,地球的生命活力,有著溫暖的太陽--尊重.
如果說生活離不開情緒,我願把尊重比作會心的微笑,在千萬種不同的情緒中,它雖平淡,卻洋溢著耐人尋味的清甜.
如果生活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那麼尊重便是一滴滴水,在生活的大海中,隨著潮流翻滾.沒有大海.
如果生活充滿了感情,那尊重是友情,在人來人往的世界裡,友情是人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沒有友情的生活是空虛的,是寂寞的,是無助的,那麼感情又從何談起?
生活就是人的世界,尊重就是心與心的溝通,有了它,人們便可真誠相待,和平共處.少了爭吵、仇視、誤解......
生活是一本書,尊重是標點符號,是讓一頁頁書的內容充實和具體.可想而知,沒有標點符號的書是不存在的.
如果說生活是一望無邊的田野,尊重是清水,有了它,田野上的一切綠色的可以更茁壯地成長,更健康地發展.失去的田野終究會乾涸,沒有清水就沒有生機勃勃的田野.
總而言之,生活需要我們相互尊重.沒有尊重就沒有生活!
F. 孝老愛親,感恩父母作文
感恩父母
從我記事時起,我就能感受到父母對我的愛。我從小在奶奶家長大,父母每周都騎車走很遠的路來看我,給我帶好多好吃的東西,帶我出去玩,分別的時候,我哭了,父母也眼含著淚。這時我想說: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
走入學校的大門,開始了新的知識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難題。比如,我們學校英語考試,我本以為能夠考好的,可是卻因為我的粗心大意,只得了51分,當我垂頭喪氣地回家的時候,父母沒有批評我,也沒有安慰我,只是對我說:「沒關系,下次好好考就行了。」但是說這句話時的語氣是沉重的。於是我便下定決心一定要取得好成績,為父母爭口氣,果然,第二次考試我就得了高分。我好想說:感謝父母給了我學習的幫助!
當我放學回來,打開電視,吃著零食,享受著青春的美好。仔細一想,這一切不都是父母賜給我的嗎?這是,媽媽在做飯,爸爸在洗菜。父母現在所做的一切不都是為了我嗎?我真想說:感謝父母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家!
記得有一首歌中唱到「感謝天,感謝地,感謝命運------」是啊,父母對我來說是最大的恩人,要是沒有他們,怎麼能有我這樣性格開朗的陽光男孩呢?所以我要說:感謝父母!
G. 關於父母老了要不要強迫子女孝敬他們的 作文
俗話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段話是來版自孝經里孔子與曾子有權關孝道的一段對話。在這個世界,一定有許多不孝順的人;有 些人殺死自己的父母、有些人會為了財產而把自己的父母趕出家門,甚至會虐待自己的父母……等。所以,我們絕對不能像這些人一樣,陷害自己的父母。
當然,這世上也有孝順的人,例如:卧冰球鯉晉朝王祥、單衣順母周朝閃人……等。這些都是古代的孝順故事,至於現代,當然也有,有一座孝女碑,是為了紀念一位孝女而建的,這些例子都十分值得我們學習。
雖然我們不用像他們一樣,但是,該做的仍然要做。首先,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均衡飲食,出門要交代,天冷穿衣,課業主動,還有很重要的,不讓父母擔 心。其次,為家裡進一份心力,幫忙打掃家裡,也可以幫父母按摩。最後,也就是要聽從父母的話,並且要尊照父母的話去做,這樣就是目前最好的孝順方式。
孝順是每個人都該做的事,如果有虐待自己的爸爸媽媽,那就是不孝。所以,我們一定要孝順,只要做到我所說的,這就是我目前所能做到的孝順行為了。
H. 孝老愛親作文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爺爺、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湖南韶山。在短暫逗留的日子裡,他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時,那位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這件事一時傳為佳話。 全心全意地照顧鰥寡孤獨的老人,用毛主席說:「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
我國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尊重歷史。父母生養了子女,子女必須孝敬父母,這是兒女們應該盡到的責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築成了社會的生命線,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需要人們去關愛。
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勤勞動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並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對老人的關心與照顧,又是繼承前輩們"財富"的需要。「老年人是一座活著的圖書館」、「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所以我自豪地告訴大家,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