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父母是中華的傳統美德,因此,一個人的品質如何,看他是否孝順父母就知道了。孝順父母有很多的方式,比如有人願意花錢給父母最好的生活,比如說有的人覺得陪在父母的身邊才會安心,於是在父母身邊鞍前馬後,無論是哪一種孝順,都要沖到發自內心。
《勸孝歌》里說到:“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母親十月懷胎生下了兒女,報答他們勢在必行,也是做人的基本,所以,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忘記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
真正的孝敬父母,往往是這三個樣子,有一個,也很不錯了。
三.
知行合一,及時盡孝
“百善孝為先,別等到失去了父母才後悔莫及。”——佚名
孝順父母需要盡早,父母的年紀越來越大,身體各方面也不如年輕人。有句話說得好“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大劉家裡條件不是很好,為了給父母一個好的生活,大劉幾乎常年在外面忙,終於賺了點錢回家,才發現父母已經老了,身體很不好,自那以後大劉就沒怎麼出去過,留在了父母的身邊。
小結:
孝順父母這件事情不該怠慢,父母給予我們生命,讓我們健康的成長,這份恩情就已經報答不完了,不要讓自己的自私和大意成為一輩子的遺憾。真正的孝順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也不是用用嘴說說的,及時行孝,用心行孝,這才是你最該做的。
❷ 把鄉下的爸媽接到城裡住到底是孝順還是不孝
我們很多人發財了,或者在城裡買房了,就喜歡把家裡的父母接到城裡居住。這種行為也沒辦法說是孝順還是不孝順,主要還是看父母的想法。
其實如果要比生活條件來說,城裡的生活肯定要比鄉下好很多。城裡不管是衛生,還是醫療,還是交通,都不是鄉下能夠比的。
所以我們一旦發達了就願意把父母接到城裡去居住,我們把這種行為認為是孝順。
我們一直標榜陪伴就是幸福,就是孝順。所以我們把父母從鄉下接到了城裡。但是我們卻從來沒有問過別人的意見。
父母們其實已經習慣了在鄉下的生活,他們在那裡生活了幾十年,周圍全是熟人。他們每天可以一起玩,一起打牌,聊天扯淡。
父母們每天在鄉下玩得非常開心,他們每天過得很愉快。
但是當你把他接到城裡讓他們過那所謂的享福的生活,其實並沒有讓他們享福。他們在城裡一個人都不認識,根本不敢出門。即使他們出了門,也沒有地方可去,即使逛逛商場,卻又因為平時節省慣了,並不會買什麼東西。
你們把父母接到城裡後,他們每天乾的也同樣是做三餐飯,除了這個他們啥也幫不了忙。而且你的妻子不一定特別的願意,會導致你們兩個人有隔閡。這樣你的父母也會更加的過意不去,他們在城裡的生活同樣過得沒意思。
其實我們在城裡買了房子,能夠把父母接過來睡一天兩天就行了。如果他們還想住,他們會自己住的。如果他們想回鄉下,還是應該尊重他們的意見。
❸ 百善孝為先,對父母該孝順,還是該孝敬,你怎麼看
我覺得孝順和孝敬並不沖突,兩者對於我們而言,都是責任,是義務,孝順父母的同時,也讓他們感受到物質上的充足。
❹ 怎樣才算是做到孝順父母
我們要學會感恩,孝道就是感恩。感恩是一種力量,感恩是一種責任,感恩是一種義務!感恩是我們民族的美德。百善孝為先.首先要善待老人.我認為,只有精神物質兩方面都讓老人滿足,做兒女的才是真正盡到了孝心。因此,在生活中,子女要盡量順從老人,與老人交心,使老人精神得到撫慰。在物質上也要盡量滿足老人的需求,讓老人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保障.老人們都希望子女找點空閑,找點時間,帶著孩子常回家看看。老年人在子女的孝心需求方面,其精神層面的需求更勝於物質的需求,所謂精神需求就是希望子女多與自己溝通、交流,使自己的生活充滿親情。此外,老年人還需要子女的尊重和善待。在生活中,老年人都希望子女能充分尊重自己的生活選擇。所以說,做子女的要處處尊重老人,甚至是老人的一些缺點,子女也要多寬容和諒解。
❺ 對父母真正的孝順是什麼
真正的孝順是什麼?有人說是物質的供給,也有人說是床前的陪伴,但在我看來這些都只是表達孝順的一種方式,並不代表就是發自內心的孝順,我認為真正的孝順應該是「不嫌棄」。有很多人可能不會承認自己有嫌棄父母的心態,對,肯定不是所有人,但我還是看到有很多嫌棄自己父母的報道,比如不讓自己的父母去學校看自己,不讓自己的朋友知道自己的父母在農村等等,其實這都是對父母的一種嫌棄。在釋梵琮的偈頌九十三首中就有這么一句話:「犬不嫌家貧,子不嫌母醜」,無論我們的父母什麼樣子,她們始終是我們的父母,孝順其實就是從不嫌棄開始的。我們只有在不嫌棄的前提下,再去給予她們物質上的需求才是真的孝順,如果只是給予他們物質上的需求,但內心還是對她們有所嫌棄,那其實只是一種偽孝順。同理,陪伴其實和給予她們物質上的需求是一個道理,是否真的孝順,還是要看自己內心是否真的沒有嫌棄他們。如果你真的想要做一個孝順的人,不嫌棄他們就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從根本上去改變這一心態。這個改變就要從說服自己開始,從內心深處認為父母是值得自己去尊敬的人,而並不是將贍養當成一種責任,如果你能發自內心的尊敬自己的父母,自然就不會再去嫌棄他們。說服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種,回憶他們為你付出的種種,想想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站在他們的立場上,你會認為所有的嫌棄都是那麼的可笑。所以我認為,真正的孝順是以不嫌棄為基礎,陪伴與物質只是錦上添花,多帶他們去了解自己的圈子,當你做到這一切的時候,其實你已經是一個孝順的人了。
❻ 掙錢孝敬父母,和陪在身邊孝敬父母哪個更重要
國家統計局11月16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國民經濟繼續延續了穩定恢復的態勢,經濟的增長面在拓展,恢復過程中的不平衡狀況在改善,增長的勢頭進一步鞏固。
「從下一階段來看,盡管面臨國際上的不確定性,國內還有一些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經濟運行還處在恢復過程中,但是,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韌性和修復能力,中國的發展潛力巨大,再加上今年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中國經濟未來保持持續穩定恢復、實現全年的預期目標是有基礎、有條件的。」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
指標明顯改善 經濟活躍度提升
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增速與9月份持平,連續兩個月穩定在較快水平,比上年同期加快2.2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576億元,同比增長4.3%,比9月份加快1個百分點;1—10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0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一系列數據表明,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一些經濟指標出現明顯改善。
消費和投資企穩回暖。10月份,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18個大類當中有17個實現了增長,其中有9個大類保持了兩位數增長;投資穩定回升,1—10月份,投資同比增長了1.8%,比1—9月份加快了1個百分點。
生產要素趨於活躍。10月份,隨著生產生活秩序的恢復,人員的流動在加快,全社會客運量降幅明顯收窄;貨物運輸和企業用電增長都在加快,全社會貨運量同比增長7.2%;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9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經濟運行的活躍度在提升。
新產業快速增長 新動能持續增強
10月份,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快於規模以上工業3.9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挖掘、鏟土運輸機械,微型計算機設備,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分別增長94.1%、38.5%、30.2%、28.0%、20.4%。
新產業快速增長,前10個月,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明顯快於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長。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了9.7%,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新業態增勢良好,在疫情沖擊下,一些企業加快轉型,持續向線上線下結合轉變。前10個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了16%,增速繼續加快。在網上零售的帶動下,快遞業前10個月的增速接近30%。移動出行、平台經濟等新業態快速增長。隨著市場需求的帶動,一些新產品增速較快,前10個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20%以上,智能手錶、3D列印設備等都保持較快增長。
據付凌暉介紹,10月份規模以上41個大類行業當中有34個行業實現了增長,佔全部行業的八成以上。在統計的612種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有427種實現了增長,佔全部工業產品的比重接近七成。同時,10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明顯回升,同比增長7.4%,比上月加快了2個百分點,增速比上年同期快0.8個百分點。
實現全年預期目標有基礎、有條件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累計增速首次轉正,未來趨勢如何?付凌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經濟運行穩定恢復的態勢在持續,從下階段來看,經濟持續恢復的基礎和有利條件還是比較多的。」
從投資的先行指標來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速繼續加快,10月份同比增長14.9%。從資金保障情況來看,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1—10月份同比增長6%,預示著投資的回升態勢有望持續;隨著生產生活秩序的恢復,消費的前景也在增強。就業的改善有利於居民收入的增長,前三季度全國居民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增長0.6%。
從企業預期來看,無論是製造業PMI還是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已經連續8個月穩定在50%以上,其中,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達到年內新高。在國內需求的帶動下,無論是生產性服務業還是生活性服務業都出現了明顯改善。
「今年以來出台的一系列助企紓困的政策和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政策的效用還會再繼續發揮,全年減稅降費有望超過2.5萬億元,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可能也會達到1.5萬億元以上。根據這些因素初步判斷,四季度增長可能比二季度、三季度還會有進一步的加快。」付凌暉強調,「目前的國際形勢仍然比較復雜,全球疫情蔓延在歐美等國家造成疫情二次沖擊的風險在上升,世界經濟復甦的步伐蒙上了一層陰影。國內經濟仍處在恢復進程中,一些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鞏固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還需努力。」
❼ 百善孝為先,我們是該孝順父母呢還是該孝敬父母呢,這兩者的區別在哪嘞!
敬是對父母的一種尊來重,源順是對父母意願的一種順從,在對父母的孝中,這兩者是不可分的也談不上哪個先。對父母都不尊重,談何孝?不聽從父母的教導(當然不是盲目的順從)或幫父母完成意願,能談得上孝嗎?
沒辦法在這里精確的回答這個問題,這也算是個不小的命題吧。
如果你成年了、有這份孝心,你懂得該怎麼做的。
❽ 撒貝南為什麼說「把父母接到身邊來是不孝」
可能是因為父母在孩子身邊不自在。記得以前看過一篇對撒貝南專訪。其中提到關於如何與父母相處的話題時,撒貝南說:「(把父母接到身邊以後)並沒有像我想像的那樣能夠相聚的次數變得更多,但是恰恰他們失去了熟悉的生活環境,包括老朋友、老同事、家裡的親人,以為能天天能跟兒子女兒在一塊,但後來發現他們更多的時間還是老兩口在家四目相對,缺少了生活當中的那些必要元素,他們一下子就變得很寂寞。」
這也無可厚非,當我們愛一個人的時候,總是傾向於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把自己認為最好的一股腦塞給對方,而不自覺地忽視了對方是不也喜歡。
❾ 孝順就是陪伴在父母身邊嗎
孝敬父母不分年齡,不分男女,不分場合,不分時間,不分遠近,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總結出的孝道禮詞,把它用來解釋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真是有說理的威力,開門見山而說吧,孝順完全不是陪伴在父母身邊。
❿ 什麼樣的表現是真正的孝順父母
參考《孝經》:抄
「身體發襲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就是不損害自己的身體,因為是父母給的。可以延伸為不要讓父母擔心受怕(比如做危險的事傷害自己)。
後半句我們老師特意有拿一個例子來說過「顯」的意思,就是可以讓父母顯擺(去掉貶義。也可以說是讓父母在別人面前可以因為是你的父母而驕傲)
還有就是另外補充:1.不要愚孝
2.關於一句諺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些信佛教道教的一些和尚之類的人都是不留後的。但是佛教進入中國卻能被傳統文化接受容納,是因為儒家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概念,不生孩子可以看作是「出世」,也就是獨善其身。
其他回答也可以看看,但是我估計是沒有典故的籠統答案,要看你父母是什麼樣的人,你連自己父母什麼性格都不知道,希望能不泛泛而談的好好對待 你 自 己 的父母。也不能盲從+極端啊,古代二十四孝圖有幾個不合理的典故比如埋兒奉母、卧冰求鯉,還有那個吃自己母親屎的……王小波有提出過個叫「自激」的概念可以去看一下……